-
1 # 科技向令說
-
2 # 王龍說財
其實這樣的朋友圈截圖在經歷了上次馬化騰回覆那個事情以後,我是十分懷疑其真實性的,隨便ps一下就出來了,想讓誰回覆我都可以。據說還有專門生成這樣的截圖的軟體呢,但是(我就是喜歡說但是哈哈)當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真實性的時候,群裡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讓我有理由相信這個截圖是真的了。
這個事兒得細細琢磨一下了,很有可能是倆人合謀炒作話題啊哈哈哈,又要騙我們流量了麼
-
3 # 馬繼華
我看好抖音!
我們不應該忘記,上一次因為一個產品讓馬化騰大為光火就是摩拜,而不久後摩拜確實失去了競爭了而被美團收購。
抖音的出現抓住了短影片,也抓住了因為提速降費深入四五線城市帶來的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新紅利,雖然遇到了一些內容上管理問題,但瑕不掩瑜,有需求就會有未來。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影片的音樂創意短影片社交軟體,該軟體於2016年9月上線,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影片社群。使用者可以透過這款軟體選擇歌曲,拍攝15秒的音樂短影片,形成自己的作品。短短几年,成騰訊心腹大患,就說明很成功。
可以說,雖然抖音短時間不會讓騰訊傷筋動骨,但卻切實打開了騰訊最核心區的口子,給其他網際網路創業者指引了方向。
-
4 # 貓眼看數碼
其實騰訊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微視,時間上比抖音要早很多。我記得當時還邀請了很多明星在微視上發短影片、做宣傳吸粉。當時微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微博,騰訊希望打造一個短影片版的“微博”,實現彎道超車。但是因為2013年的時候手機4G網路才剛剛鋪開,網路流量費用很貴,使用者想要傳影片到微視就必須處於室內的WiFi環境下,這就對戶外影片內容的產出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最終導致騰訊在2015年3月一度戰略放棄了微視。
近兩年手機4G網路費用越來越便宜,人們可以很方便的透過流量來上傳各種影片,也促使了抖音短影片的崛起。在“全民抖音”的當下,我猜測馬化騰應該是十分後悔的,如果當初騰訊微視再繼續堅持作兩年,現在火的就不是抖音而是微視了。
微視錯失移動網際網路短影片流量的風口,也反應了騰訊在打造產品方面的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太過急功近利。產品的一切好壞以效果為準,一個產品做出來了,那怕它很優秀、很有前景,執行一段時間後如果沒有足夠的使用者量,就會被騰訊砍掉,導致一批類似微視這樣原本具備未來成長性的產品過早夭折。
騰訊的急功近利還體現在對競品的封殺上。比如大家都知道微信裡是無法開啟淘寶連結的,如果想要透過微信給家人、朋友傳送一條淘寶商品,必須經過比較複雜的操作才能實現。很難想像一個以通訊為主要功能的軟體會設定這樣的障礙來妨礙使用者之間的溝通,但是微信在社交領域處於壟斷地位,它沒有競爭對手,所以想怎麼做都可以,甚至可以將潛在的競爭對手封殺在搖籃當中。
騰訊在微信中封殺抖音的目的也是一樣,隨著抖音短影片的使用者越來越多,這一產品的存在已經不僅僅是微視的攔路虎,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挑戰微信社交軟體霸主的地位。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微信朋友圈的流量出現了明顯的下跌,原因就是不少過去刷朋友圈的使用者,現在改成刷抖音短影片了。面對如此具有威脅的競爭對手,騰訊毫無意外的使用了絕招:微信全面封殺!
不過目前在抖音已經形成氣候的當下,微信封殺這一招能有多少效果,相信馬化騰心中也沒有底。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再造一個抖音,是為釜底抽薪之計。因此微視被從冷宮裡請了回來,而且據說騰訊計劃投入30億來讓微視與抖音競爭。但是優秀的短影片創作者畢竟數量有限,微視肯定會使用各種方法來爭搶抖音的作者資源。至於究竟有沒有“搬運”和“抄襲”,就要看接下來抖音公佈的“實錘”證據,網友們等著看熱鬧就好!
-
5 # 孫洪鶴
繼騰訊每年以億級使用者往下掉之後,朋友圈的人均時長也從去年12月開始忽然暴跌。等到騰訊意識到抖音的崛起,馬上就把微視復活,又拿出30億來補貼,但三四個月過去了,抖音日活已經上億,結果騰訊又抄了個一樣的微視,用抖音的方式狙擊抖音,老套路,精彩!
不知道網友們希望不希望馬雲和張一鳴戰略合作呢?還有大家說微視和抖音到底是誰抄襲了誰呢?還有人家榮頂第一又讓誰最有壓力打臉呢?
-
6 # 海沫藍藍
抖音創始人在朋友圈發了一下圖片,慶祝一下這件事情並沒有不對。只是作為一個有一定地位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普通人的關注猜測。有時候一個玩笑也不行。就像這件事情,他可能只是發牢騷,也可能只是吐槽,但是,他的意思有時候左右著輿論方向,所以誤會就產生了。
-
7 # 羅超頻道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還有一張截圖顯示,張一鳴發惱騷指責騰訊“封殺”,不過本圖真偽暫時不知。
無論是訊息、短影片等數字資訊產品,還是網路文學、動漫、影視、遊戲和音樂等數字文化產品,海量數字內容的生成與分發正在促成“大內容”戰略。
只有內容足夠“大”,才能匹配“全使用者”需求。當然“大”並不僅僅指規模數量和品種型別多,更包括內容生成土壤的肥沃、不同內容間交融創新的活躍、內容分發渠道的豐富等。隨著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內容將獲得更多的生成土壤、交融機會和傳播媒介,變得更“大”。
對於海量的長尾內容,我們需要更多地藉助機器來完成“大內容”的整合與分發。數字內容天然具有流動性,它比線下資源更有優勢採用“雲化分享”。與其他資源一樣,海量整合與大規模分發,能夠充分發揮雲、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等數字生態基礎設施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機器會替代許多人力,但它需要既理解使用者,也理解內容,才能完成最優的個性化匹配,從而解決內容的無限膨脹與使用者的有限注意力之間的矛盾。當然,機器要成為足夠理想的過濾系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真正的競爭是內容上下游在我看來,分發只是內容產業的一環,真正的競爭是內容的上下游,誰能實現內容產業的閉環誰才是網際網路內容市場的最後贏家。
上游是IP版權的儲備和專業內容製作能力,騰訊在音樂、體育、遊戲、文學、動漫、二次元等領域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其中音樂已是寡頭,體育拿下NBA多年版權,閱文集團作為網路文學寡頭已上市,所投資的二次元平臺bilibili已經上市,遊戲動漫的優勢自不必多說。唯一的短板是影片,在自制內容上,目前已成功上市的愛奇藝領先騰訊,騰訊正在追趕。
“IP”智慧財產權,作為數字內容的頭部力量,也可以看做是數字時代一種重要的過濾器,為普通使用者找到相應領域數字內容提供了方便。未來各行各業都可能產生自己的IP。它們是各個領域通往數字生態廣場的“門和窗”,具有樞紐節點的價值。數字內容是騰訊的核心業務之一。過去幾年,我們對泛娛樂生態和IP打造的探索,正是對“大內容”戰略的一種初步嘗試。
多邊作戰的位元組跳動騰訊眼裡的對手,恐怕還是隻有一個,那就是阿里。
-
8 # 辯手李慕陽
張馬二人忍了夠久,懟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事實上今年潘亂和金葉宸的幾篇爆文,都是圍繞這對cp宿命的對決。
一,歷史的重演
現在的局面非常接近06到11年那會,還記得嗎,騰訊的qq先後被人人、開心、微博碾壓。
特別是微博,那幾乎是如日中天,騰訊不得不做了個騰訊微博,結果為天下笑。
不過抖音的問題和當年的微博一樣明顯。中心化強運營,內容上很容易抓住使用者起量,內容生產端卻非常封閉不友善,流量廣告和頭部號都死死把在自己手裡,對於創作更豐富深度內容的主體不夠開放包容。
二,2.0vs3.0
社交分發和編輯分發一樣是人工,永遠不如機器穩定精確。
好在社交溝通這種東西,目前還不能演算法推薦,不然基本面都可能丟掉。
-
9 # 洛邑財經
騰訊的產品
QQ風靡十幾年
王者榮耀,火了四五年
在南火山北抖音的時代,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可以說火的一塌糊塗,微視的出現,也很有意思。
市場經濟,公平競爭
我想說啥呢,省略了一萬字,不可描述,也打不出來。
-
10 # 貓的天空之城Ty
不管截圖真假與否,我覺得我們應該反思被微信壟斷的為所欲為,所有的app都是服務使用者的,但就社交巨頭微信來說,相繼封殺網易雲音樂、阿里系APP、抖音等第三方影片APP。競爭才能促進產品的快速發展,而不是一味的封殺對手。打破格林牆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有一款新的社交APP出現,但不是像馬那樣複製一個相同的,而是加入眾多新的元素,來饞食或顛覆微信的霸主地位。
5月8日張一鳴釋出朋友圈慶祝抖音Tik Tok成功登頂一季度全球蘋果商店下載榜第一,張一鳴在此條狀態下留言稱微信的封殺和微視的搬運抵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隨後引來馬化騰的迴應。
回覆列表
我第一反應居然是:會不會又是網友PS的,本來張一鳴朋友圈發自家抖音喜訊,沒什麼不正常的,但公開說說“微信藉口封殺”“微視抄襲搬運”就有點奇怪了,難道張一鳴還沒吵夠???更奇怪的是馬化騰居然回懟,並稱“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這可不向有夢想的馬化騰的風格。
其次,如果是真的,微視被複活,直接肩負起攔截抖音的重任,而這次互懟,就真的大戰爆發的第一站了,接下來,嘿嘿,廝殺之後,誰去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