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孤獨。他們會感到沮喪,像“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需要我”,“沒有人幫助我”,“沒有人愛我”。有些人在童年和青年時期就有這種感覺,有些人在公司裡、在家裡和鄰居接觸,有些人在領導層也有這種感覺。
那麼,孤獨從何而來?
人類是群居動物,不能單獨生活。有人認為人在孤獨的狀態下會感到危機,感到強烈的不安。這種孤獨不是指身體上的“孤獨”,而是一種情感上的感覺。
孤獨其實是一種“分離焦慮”,當你想與周圍的人建立聯絡,卻無法與他們建立聯絡時。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人們就不會感到孤獨。正是因為除了自己還有其他人,人們才會感到孤獨。
孩子們經常哭是因為他們的母親想離開。已經與母親有聯絡的嬰兒一旦意識到母親的存在,就會感到成為一個人的不安。情緒極端的孩子在剛上幼兒園時可能會激烈地打架和哭泣。這是因為對新環境的恐懼引起了無意識的孤獨:“太可怕了。沒有媽媽我活不下去。沒有人再愛我了。一點都不好玩。”
不過,習慣了幼兒園之後,一旦找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孩子們就不會哭得太多。於是,孩子不再依賴母親,還甜甜地笑著告別母親,主動進入快樂的世界。
成年人和小孩很相似。前提是要“與他人聯絡”,這樣當人們無法與他人聯絡時,就會感到孤獨。”我可以一個人住。世界也很好,大家都很熱情,很快就會交到朋友。然而,如果你能相信自己和社會,你就不會感到強烈的孤獨,因為孤獨會在你想依靠別人的時候到來。
感到孤獨後的反應
。
然而,人們也有能力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這是一個功能正常的人克服積極孤獨的能力。
因為人們“想和別人聯絡”,所以他們積極尋找別人,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人們會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另外,有些人在孤獨中面對自己,希望從中得到一些東西,這樣才能理解別人的痛苦,信任自己,感受到和別人在一起的快樂,只有透過這樣的學習,人們才能增加自己的深度,成長。
然而,那些只想以逃避的心態“擺脫孤獨”、“不想孤獨”的人,總是無法克服孤獨。即使寂寞可以消除一段時間,他們也不能相互理解,總是有距離感。一旦他們變成這樣,他們就會再次陷入孤獨。
對這樣的人來說,孤獨總是包圍著他們,真是可惜。他們透過傳送和接收一些無意義的短訊息來與他人建立聯絡。他們只是想在人際關係中增加一種形式。一句話,他們不想在形式上成為一個孤獨的人。但即便如此,“總覺得寂寞”的感覺還是無法消除,因為他們心裡並沒有和別人聯絡。
更極端的是,緩解孤獨的動機完全扭曲了。比如,原本想“增加與他人的接觸”,但不善於交際和信任的人會覺得“算了吧,我不想和別人有任何接觸”和“反正我是一個孤獨的人”,不再關心人際關係,尋求其他強烈的刺激來逃避,以解決自己的壞心情,在生活中為了獲得快樂。購物狂、賭徒、迷戀男友的戀人、透過工作追求自我價值的工作狂都是這種情況的例子。但無論精神寄託是什麼,這些人都無法在情感和情感上得到滿足,這些依賴甚至會逐漸加深,繼續惡性迴圈。
因此,要接受孤獨。只要缺乏自信努力改善,孤獨感就會持續,人們就會傾向於尋找自己可以依靠的東西。
感到孤獨的原因
我們都是靠別人的評價來生活的
不管他們是誰,他們都有感到孤獨和突然感到孤獨的基因。他們中的一些人特別害怕孤獨,他們“不想一個人生活”,“不能和別人沒有聯絡”。
這種人就像患上了“孤獨恐懼症”。他們害怕孤獨,不斷尋求與他人的聯絡,好像沒有別人他們就活不下去。如果一個人說“在休息日,他或她會非常興奮,只要他或她是他或她的情人或朋友。如果一個人在家裡不知道該做什麼,沒有精神去做任何事情,總是昏昏欲睡,他或她應該多加註意。
那麼,當你周圍沒有人的時候,為什麼你會感到如此孤獨?因為我們靠別人的判斷生活。人們總是想著“別人會怎麼想”和“別人會認可我嗎”,把別人給予的評價視為生存的價值,並以此作為行動的標準,一旦這樣,就無法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年輕時受到父母的充分保護,一旦父母突然放手,人們就會為“滿足不了別人的要求,就得不到愛”而努力。
雖說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即便是在十多歲、二十多歲時害怕獨處的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得能夠享受獨居生活。即便不是為了給別人吃,他們也會為了自己經營起家庭菜園,或是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或是獨自享受旅行的樂趣。這些是因為哪怕沒有他人的評價,他們也獲得了可以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夠認可和取悅自己。
這其中有的人離了婚,卻「不想再結婚,不想再過操心別人的生活,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疲於把別人的目光當作標準來行動,而更想遵照自己的慾望,一個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的確,如果一個人也能快樂地生活,人生將會輕鬆快樂好幾倍。
依賴他人的人,會壓抑自己的慾望,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一旦身邊沒有了人,就無法決定自己的行動,因此會使自己和對方都十分疲憊。而擁有「喜歡和別人相處,但是一個人也 OK」這種精神獨立的人,就可以構築起和對方平等的關係,也能體諒對方 。這樣的人,於對方來講也不會有負擔,兩個人都會感到心情很舒暢。
享受獨來獨往的樂趣
拒絕他人蓋章的孤獨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朋友這樣說:「我在義大利餐館之類的地方會看到一個人來吃意麵、喝紅酒的女人,我就覺得不管年紀多大,我都不能變成那個樣子啊。 」
她甚至還說:「我覺得自己送給自己生日禮物也太可憐了。過生日都得不到禮物,還要一個人過,這要是我絕對會寂寞死。」原來在她眼裡,獨自吃飯、送給自己禮物這類行為都是那麼「寂寞」。
我從她對孤獨的看法中體會到她的兩種態度。
第一,一個人是否孤獨,是可以透過用眼睛看來確認的。或許在她眼裡,周圍人對自己的愛意也是可以用某種形式來測量的,比如,對男友或者普通朋友,可以透過對方回覆簡訊的快慢、是否贈送禮物或一起過聖誕節等形式來衡量親密度。她透過形式上的聯絡,感覺到自己「一點都不寂寞」,從而放下心來。而她對彼此之間更深層次的理解,像精神上的聯絡等方面 ,就沒有那麼重視了。
然而,真正重要的不在表面,而在那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她對獨處有著極端的羞恥感。如「午飯同伴症候群」這個名字一樣,沒被別人邀請一起吃午飯而一個人坐在桌前吃飯,對她而言應該是無法忍受的事情 。不論在外就餐要多花多少錢,不管同伴的話題有多聊不來,彷彿在說著「死都不要一個人」而選擇和其他人湊在一起的女性們有這樣一種邏輯:一個人→ 沒人陪在身邊 → 沒有價值的女人 → 莫大的恥辱。她們似乎不是對「寂寞」,而是對「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很寂寞」心存畏懼。讓她們如此在意的外界目光,也就成了她們評價自己的標準。
其實別人並沒有像你想的那樣在意你是不是一個人,坦然獨處的女人反而更酷。
然而,最近也經常能見到年輕女性獨自用餐了。一個人也能隨意光顧的咖啡店或餐廳也在增加,這也說明了這種需求是實際存在的。偶爾也能聽到女性「在不必在意他人眼光的地方,獨自一人也可以」的心聲。
判斷一個人是否孤獨,靠的是「形式」和「他人的目光」嗎?如果能從這執念中解脫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在精神上獨立了呢?
兩個人的孤獨更可怕
讓孤獨變本加厲的兩性關係
沒有伴侶與有伴侶的孤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而且我覺得兩個人的孤獨更令人痛苦。
兩個人恩愛的時候幸福滿滿,也就不會有孤獨的問題 。問題在於兩個人不能和睦相處時的孤獨。
對沒有男友的女性來說,孤獨是「一個人好寂寞,想和別人產生聯絡」,這是社會意義上的孤獨感。可以和其他單身的同胞們結伴,或是埋頭於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快樂地度日,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排解孤獨。然而 ,對有了男友或丈夫卻還感到孤獨的女性而言,孤獨就是「無法心意相通」,是因為無法和特定的物件心心相印而產生的。
如果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人,也就沒有那麼難過了 ,但有了「兩個人」的前提,寂寞會越發明顯。任何人都會無意識地抱有「戀人(夫婦)之間就應該情投意合、互相關愛」這樣的理想,因此在期待未被滿足時,就會有「為什麼不能理解我」「不能再多愛我一點嗎」的想法,為此而責怪對方、試探對方的愛意,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卻徒勞無功,面對這些不如意的事情時,煩躁會變得更加嚴重。
儘管對方就在自己眼前,只要無法心意相通,孤獨感就會一直揮之不去。相反,即便對方不在自己眼前,即便不怎麼常聯絡,只要心心相印,就不會感到孤獨 。
我有位朋友想去國外讀博士課程,便帶著年幼的孩子一起去留學。在她留學期間,丈夫就在國內一個人工作、生活。當時,周圍的人都為這對相距千里的夫婦擔心不已,問他們「你們這樣行嗎」,但是當事人卻泰然表示「小別勝新婚,不時相聚一下也挺好的」。現在這位朋友留學歸來,五六年過去了,夫婦倆現在也是恩愛得羨煞旁人。夫婦恩愛的秘訣就是相互信賴 ,經常溝通,並擁有各自的道路。
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孤獨,或許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主動努力去理解對方,並不要對對方抱有過度的期待和依賴,確保各自都有可以自由生活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衡
只要是人,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孤獨。他們會感到沮喪,像“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需要我”,“沒有人幫助我”,“沒有人愛我”。有些人在童年和青年時期就有這種感覺,有些人在公司裡、在家裡和鄰居接觸,有些人在領導層也有這種感覺。
那麼,孤獨從何而來?
人類是群居動物,不能單獨生活。有人認為人在孤獨的狀態下會感到危機,感到強烈的不安。這種孤獨不是指身體上的“孤獨”,而是一種情感上的感覺。
孤獨其實是一種“分離焦慮”,當你想與周圍的人建立聯絡,卻無法與他們建立聯絡時。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人們就不會感到孤獨。正是因為除了自己還有其他人,人們才會感到孤獨。
孩子們經常哭是因為他們的母親想離開。已經與母親有聯絡的嬰兒一旦意識到母親的存在,就會感到成為一個人的不安。情緒極端的孩子在剛上幼兒園時可能會激烈地打架和哭泣。這是因為對新環境的恐懼引起了無意識的孤獨:“太可怕了。沒有媽媽我活不下去。沒有人再愛我了。一點都不好玩。”
不過,習慣了幼兒園之後,一旦找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孩子們就不會哭得太多。於是,孩子不再依賴母親,還甜甜地笑著告別母親,主動進入快樂的世界。
成年人和小孩很相似。前提是要“與他人聯絡”,這樣當人們無法與他人聯絡時,就會感到孤獨。”我可以一個人住。世界也很好,大家都很熱情,很快就會交到朋友。然而,如果你能相信自己和社會,你就不會感到強烈的孤獨,因為孤獨會在你想依靠別人的時候到來。
感到孤獨後的反應
。
然而,人們也有能力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這是一個功能正常的人克服積極孤獨的能力。
因為人們“想和別人聯絡”,所以他們積極尋找別人,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人們會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另外,有些人在孤獨中面對自己,希望從中得到一些東西,這樣才能理解別人的痛苦,信任自己,感受到和別人在一起的快樂,只有透過這樣的學習,人們才能增加自己的深度,成長。
然而,那些只想以逃避的心態“擺脫孤獨”、“不想孤獨”的人,總是無法克服孤獨。即使寂寞可以消除一段時間,他們也不能相互理解,總是有距離感。一旦他們變成這樣,他們就會再次陷入孤獨。
對這樣的人來說,孤獨總是包圍著他們,真是可惜。他們透過傳送和接收一些無意義的短訊息來與他人建立聯絡。他們只是想在人際關係中增加一種形式。一句話,他們不想在形式上成為一個孤獨的人。但即便如此,“總覺得寂寞”的感覺還是無法消除,因為他們心裡並沒有和別人聯絡。
更極端的是,緩解孤獨的動機完全扭曲了。比如,原本想“增加與他人的接觸”,但不善於交際和信任的人會覺得“算了吧,我不想和別人有任何接觸”和“反正我是一個孤獨的人”,不再關心人際關係,尋求其他強烈的刺激來逃避,以解決自己的壞心情,在生活中為了獲得快樂。購物狂、賭徒、迷戀男友的戀人、透過工作追求自我價值的工作狂都是這種情況的例子。但無論精神寄託是什麼,這些人都無法在情感和情感上得到滿足,這些依賴甚至會逐漸加深,繼續惡性迴圈。
因此,要接受孤獨。只要缺乏自信努力改善,孤獨感就會持續,人們就會傾向於尋找自己可以依靠的東西。
感到孤獨的原因
我們都是靠別人的評價來生活的
不管他們是誰,他們都有感到孤獨和突然感到孤獨的基因。他們中的一些人特別害怕孤獨,他們“不想一個人生活”,“不能和別人沒有聯絡”。
這種人就像患上了“孤獨恐懼症”。他們害怕孤獨,不斷尋求與他人的聯絡,好像沒有別人他們就活不下去。如果一個人說“在休息日,他或她會非常興奮,只要他或她是他或她的情人或朋友。如果一個人在家裡不知道該做什麼,沒有精神去做任何事情,總是昏昏欲睡,他或她應該多加註意。
那麼,當你周圍沒有人的時候,為什麼你會感到如此孤獨?因為我們靠別人的判斷生活。人們總是想著“別人會怎麼想”和“別人會認可我嗎”,把別人給予的評價視為生存的價值,並以此作為行動的標準,一旦這樣,就無法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年輕時受到父母的充分保護,一旦父母突然放手,人們就會為“滿足不了別人的要求,就得不到愛”而努力。
雖說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即便是在十多歲、二十多歲時害怕獨處的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得能夠享受獨居生活。即便不是為了給別人吃,他們也會為了自己經營起家庭菜園,或是專心發展自己的興趣,或是獨自享受旅行的樂趣。這些是因為哪怕沒有他人的評價,他們也獲得了可以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夠認可和取悅自己。
這其中有的人離了婚,卻「不想再結婚,不想再過操心別人的生活,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疲於把別人的目光當作標準來行動,而更想遵照自己的慾望,一個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的確,如果一個人也能快樂地生活,人生將會輕鬆快樂好幾倍。
依賴他人的人,會壓抑自己的慾望,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一旦身邊沒有了人,就無法決定自己的行動,因此會使自己和對方都十分疲憊。而擁有「喜歡和別人相處,但是一個人也 OK」這種精神獨立的人,就可以構築起和對方平等的關係,也能體諒對方 。這樣的人,於對方來講也不會有負擔,兩個人都會感到心情很舒暢。
享受獨來獨往的樂趣
拒絕他人蓋章的孤獨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朋友這樣說:「我在義大利餐館之類的地方會看到一個人來吃意麵、喝紅酒的女人,我就覺得不管年紀多大,我都不能變成那個樣子啊。 」
她甚至還說:「我覺得自己送給自己生日禮物也太可憐了。過生日都得不到禮物,還要一個人過,這要是我絕對會寂寞死。」原來在她眼裡,獨自吃飯、送給自己禮物這類行為都是那麼「寂寞」。
我從她對孤獨的看法中體會到她的兩種態度。
第一,一個人是否孤獨,是可以透過用眼睛看來確認的。或許在她眼裡,周圍人對自己的愛意也是可以用某種形式來測量的,比如,對男友或者普通朋友,可以透過對方回覆簡訊的快慢、是否贈送禮物或一起過聖誕節等形式來衡量親密度。她透過形式上的聯絡,感覺到自己「一點都不寂寞」,從而放下心來。而她對彼此之間更深層次的理解,像精神上的聯絡等方面 ,就沒有那麼重視了。
然而,真正重要的不在表面,而在那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她對獨處有著極端的羞恥感。如「午飯同伴症候群」這個名字一樣,沒被別人邀請一起吃午飯而一個人坐在桌前吃飯,對她而言應該是無法忍受的事情 。不論在外就餐要多花多少錢,不管同伴的話題有多聊不來,彷彿在說著「死都不要一個人」而選擇和其他人湊在一起的女性們有這樣一種邏輯:一個人→ 沒人陪在身邊 → 沒有價值的女人 → 莫大的恥辱。她們似乎不是對「寂寞」,而是對「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很寂寞」心存畏懼。讓她們如此在意的外界目光,也就成了她們評價自己的標準。
其實別人並沒有像你想的那樣在意你是不是一個人,坦然獨處的女人反而更酷。
然而,最近也經常能見到年輕女性獨自用餐了。一個人也能隨意光顧的咖啡店或餐廳也在增加,這也說明了這種需求是實際存在的。偶爾也能聽到女性「在不必在意他人眼光的地方,獨自一人也可以」的心聲。
判斷一個人是否孤獨,靠的是「形式」和「他人的目光」嗎?如果能從這執念中解脫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在精神上獨立了呢?
兩個人的孤獨更可怕
讓孤獨變本加厲的兩性關係
沒有伴侶與有伴侶的孤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而且我覺得兩個人的孤獨更令人痛苦。
兩個人恩愛的時候幸福滿滿,也就不會有孤獨的問題 。問題在於兩個人不能和睦相處時的孤獨。
對沒有男友的女性來說,孤獨是「一個人好寂寞,想和別人產生聯絡」,這是社會意義上的孤獨感。可以和其他單身的同胞們結伴,或是埋頭於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快樂地度日,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排解孤獨。然而 ,對有了男友或丈夫卻還感到孤獨的女性而言,孤獨就是「無法心意相通」,是因為無法和特定的物件心心相印而產生的。
如果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人,也就沒有那麼難過了 ,但有了「兩個人」的前提,寂寞會越發明顯。任何人都會無意識地抱有「戀人(夫婦)之間就應該情投意合、互相關愛」這樣的理想,因此在期待未被滿足時,就會有「為什麼不能理解我」「不能再多愛我一點嗎」的想法,為此而責怪對方、試探對方的愛意,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卻徒勞無功,面對這些不如意的事情時,煩躁會變得更加嚴重。
儘管對方就在自己眼前,只要無法心意相通,孤獨感就會一直揮之不去。相反,即便對方不在自己眼前,即便不怎麼常聯絡,只要心心相印,就不會感到孤獨 。
我有位朋友想去國外讀博士課程,便帶著年幼的孩子一起去留學。在她留學期間,丈夫就在國內一個人工作、生活。當時,周圍的人都為這對相距千里的夫婦擔心不已,問他們「你們這樣行嗎」,但是當事人卻泰然表示「小別勝新婚,不時相聚一下也挺好的」。現在這位朋友留學歸來,五六年過去了,夫婦倆現在也是恩愛得羨煞旁人。夫婦恩愛的秘訣就是相互信賴 ,經常溝通,並擁有各自的道路。
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孤獨,或許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主動努力去理解對方,並不要對對方抱有過度的期待和依賴,確保各自都有可以自由生活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