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樂親比

    人生不瞭解<易經>等於白活,這句話就像是在說一個人不瞭解空氣就等於白活一樣。人們瞭解空氣,開始知道新鮮清新的空氣對身體有益,但是並不代表清新的空氣可以讓人一直不生病,易經如同空氣時刻存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常常忽略了易經的存在而已,學習易經可以使我們少犯錯,但並代表不會錯,應該失敗還是一樣失敗。

    一個呼吸特別新鮮空氣的人和一個呼吸普通空氣的人,那個呼吸特別新鮮空氣的人並不一定就比另一個人更健康,否則人人掛著氧氣瓶…換而言之,一個學習瞭解易經的人並不可能就一定比不學易經的人更成功,因為易並非單一存在的。

    我們知道易經有六十四卦,每個卦分開為單一的個體,各自的卦辭就講一個簡單而不變的真理準則,稱之為<簡易>即太極層面,每個卦又分成上下卦即太極分兩儀的陰陽層面,稱之為<變易不易和交易>其中陽儀<變易>而陰儀包含<不易和交易>,即天一地二原則。下面再用一個卦來簡單的講一下。

    例如鹹卦,上兌下艮,講男女戀愛,卦辭講,享,利貞,簡易層面講交流溝通和堅貞,喜歡一個人多交流了解但是不要朝三暮四看著美帥都想要,要專一。進而進入變易層面,變易的一方即主動的一方,下卦艮少男主動,上卦兌少即進入<不易交易>,即兌少女有不易或者交易兩種可選擇,選擇交易即初六交九四進入坎離既濟層面當然很好,選擇不易,初六易而九四不易即入上兌下離革卦層面,革的離火象是枯枝,基本上就算黃了。難道學習了易經泡妞就更容易嗎?還是學習了易經就更成功,我看未必吧!

    說了好多,簡單概況就是<簡易><變易><不易或交易>也有將<不易或交易>這一層面講成<變易或交易>見人見智各有參悟沒什麼不可。當然一個別卦的上下可易,別卦與別卦之間也可易。離題千里了…

  • 2 # 談者無語

    曾仕強先生說的很對。

    但是他的回答也有針對的人群:有追求的人,不願意庸庸碌碌度過一生的人。

    對那些只想隨波逐流度過一生的人,我覺得學不學幫助不大。

    《易經》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知道我們生活中其實和《易經》相關的太多太多了,有一句話概括的好,“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是說大家天天用,但卻不知道這些道理來自於《易經》,這句話是孔子讚美《易經》、閱讀《易經》的心得。

    “不三不四”

    我們說一個人不三不四意思是說他不懂做人的規矩,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為什麼不用“不一不二”,“不五不六”呢?

    這就和《易經》有關係,因為在易經的體系中,一共有六爻,一二爻代表地,五六爻代表天,中間的三四爻代表人。

    說一個人不三不四,其實最原本的意思就是這人不是人。

    那為什麼要說一個人趾高氣揚叫做“人五人六”呢?

    這就和乾卦中五爻的“飛龍在天”有關,“飛龍在天”我們形容一個人飛黃騰達,掌握權威,那用“人五人六”來形容一個人趾高氣揚也就能理解了。

    “七上八下”

    一般人理解七上八下都和一句歇後語有關: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真正這個“七上八下”還是和《易經》有關。

    而在易經的體系中,7代表少陽,9代表老陽,6代表老陰,8代表少陰。因為陽數是往外擴散的,所以7可以往上變9,而陰數是往內收縮的,所以8可以往下變6,所以“七上八下”其實是最早用來描述易經的術數規律的,你知道了嗎?

    “大過”不犯,“小過”不斷

    很多調皮搗蛋的學生經常被老師一頓批評:“你呀你,你是大過不犯,小過不斷!”,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小過卦》的《大象傳》是這樣說的:“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即要避免犯下小的過錯,君子就應該行止稍過恭敬,喪事稍過悲哀,費用稍過節儉。這樣就可以避免災禍,君子效法小過之象,應用到實踐上,在行止之恭,喪事之哀,用費之儉這些尋常小事上,稍能過越,使行止更為謙恭,喪事更為哀痛,用費更為節儉,以正俗弊。

    《大過卦》則不同,北宋易學家程頤說:“夫居大過之時,與大過之功,立大過之事”即言英雄豪傑力挽狂瀾,行大過之事,所以真正的“大過”,並不是讓我們犯下大錯,而是教育我們如何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之下,扭轉乾坤。《彖傳》又說“大過之時義大矣哉!”可見大過是很偉大的一卦。

    小結

    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處事的方法、常用的成語、警句都來自於《易經》,我想如果能深入的學習《易經》,一定對大家的人生有正面而積極的幫助!

  • 3 # 外比之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歷史上不學易經但是境界很高的人比比皆是。雖然真理只有一個,但是通往真理的道路有無數條。

    一個人可以從生活中感受自然和社會的規律,可以逐漸開悟,逐漸明白事理。農村中有許多沒上過幾年學的老人,他們對的看法也非常獨到,活得也非常灑脫。一個有心的人,在生活中會不斷積累心得,一樣能夠悟道。

    生活是最好老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4 # 亢悔亨貞

    曾先生對易經的解釋只不過是照抄幾千年的錯誤,配以譁眾取寵的修辭,然後大講特講一些與易經本旨毫無關係的雞湯理念。就倫理而言,雖確有可取之處,亦不免有狗尾續貂之疑,而就易經規律而言,則曾說盡謬,不足為訓。為何說狗尾續貂,因倫理雞湯之論,孔氏仲尼借易經的名義已發揮得淋漓盡至,後人的論述無有出其右者,今曾先生宗仲尼之法再借易經之名而論倫理雞湯,豈非狗尾續貂呼?真正的易經絕對不會是雞湯樣的虛浮不實,而是實實在在的規律記錄,不識此而學易論易,均是枉然。

  • 5 # 中華文化自信

    曾教授講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甚至有點憤怒,覺得說得太過分。

    《易經》是群經之首,而且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總源頭,可見它的重要性。我們總覺得《易經》神秘難懂,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沒關係,其實這個觀點是錯的,我們是日用而不知。我們華人為什麼用筷子吃飯?我們說的話“不三不四,七上八下,否極泰來”等等,都來自《易經》,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甚至說,我們今天用的網際網路都是來源《易經》的智慧······

  • 6 # 滄海一聲笑254829182

    這句話的出發點就是錯的,世界上講下要說華語區外,就是在中國,在古文學研究領域讀的人多,瞭解透澈的人少,難道用一個人的觀點證明全世界大多數人都白活?更何況易經產生的年代,生產力以及文化的發展處與樸素的原始只斷,易經說明了樸素的人文與物質之間的依存與平衡,難懂在於大量成書者的部族方言,和後續時代加入者的方言與文,他的道理在於樸素和不可抗辨,他的深奧在於文字與語言的跨代,好些文化殊途同歸,好些道理也早以存在與各個文化流派之中,說這句話,只能說明他折服與這種文化之下,雖然說易經為六經之首,在各個歷史時期附屬與之上的糟粕也不少,現在文化的交流,在歷史上的活躍時期無出與其右,瞭解一個點,想否定整個面?是不是易經中存在這種思想?

  • 7 # 瑞土3

    真理隨時空而變,在中國生存,儒家思想有用。在西方,儒家思想受人看不.起,因為它對科技創新有草甘磷的殺滅.作用。故而是人類優勝劣汰的對像。信仰者必被獵殺於自殘與外殘。最終消失於人類歷史的塵埃之中。

  • 8 # 有得觀史

    《易經》是中華智慧的寶庫,是中國哲學的源頭。人生的很多問題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比如,人的一生應該怎麼過?答案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再比如,當好一把手看乾卦,當好副手看坤卦,談戀愛看鹹卦,經營好婚姻看恆卦,教育孩子看蒙卦等等。

    需要哪方面就到《易經》中找對應的卦學習研究,用《易經》中的道理指導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有幫助。

    按照《易經》中的道理去做,我們的人生終究不會偏離軌道太遠。

    人小的時候有父母,有老師,遇到問題可以向他們請教。當你長大了,離開了父母和老師,需要獨立面對問題,可是有些問題超越了你的能力範圍,怎麼辦?《易經》是你最好的老師,它可以隨時隨地幫你。占卜一卦,給你一個選擇。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了《易經》就有了趨吉避凶的工具。趨吉避凶你不樂意嗎?

    每一個華人都應該學《易經》,普通人學了可以增長智慧,智慧的人學了可以更上一層樓。學《易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沒有該不該的,學就是了。

  • 9 # 利184617725

    曾仕強把易經說得神乎其神,目的無外乎就是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多兜售幾本他自己的貨色罷了。他自吹成易經大師,看看他可笑的2015年地球上會死一半以上的人的預言就知道了,他就是大忽悠罷了。

  • 10 # 斜倚牡丹醉洛陽

    曾仕強是誰?

    他的原話是什麼?

    假設“不瞭解《易經》的人生,等於白活”是原話,那麼他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

    有沒有上下文?

    如果就這句話來說,評價一個人是否白活有沒有標準?誰有資格評價別人?

    假設以“瞭解《易經》”作為一個評價別人的標準,那些因為不瞭解易經,結果“白活”的人怎麼辦?一個不識字的農民,辛苦踏實,勤勞善良,養育子女照顧家庭,如果這樣的人生是白活,他可以透過“瞭解《易經》”改變自己的處境嗎?《易經》能讓沒有錢看病的人起死回生嗎?

    那瞭解不瞭解易經有什麼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行窮三年,如何克服轉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