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是中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的一篇文藝隨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朱光潛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領略此文獨到的寫作特色。
一、結構簡潔明瞭,思路新穎別緻。一般的議論文在文章的開篇馬上就會樹立觀點,然後作者再根據自己樹立的觀點進行演繹論證。而本文的結構雖簡潔明瞭,但思路新穎別緻。首先作者在文章開頭例舉四個事例,從不同角角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係,然後得出結論: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接著作者從正面援引例項,證明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就會使文章意蘊豐富;緊接著又從反面援引例項證明誤用字的聯想意義就會產生“套板反應”這一流弊。最後作者才在文後點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標、要求和條件:要想使閱讀與寫作達到最高目標——藝術的完美,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以謹嚴的精神,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煉與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說理精譬透徹。對於議論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舉事例,道理就會顯得抽象晦澀;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說不好,道理也就講不透徹。本文的最大的寫作特點,就在於作者所舉事例充分典型,並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為了剖析“是”與“這”兩字的區別,先後選取了《水滸》和《紅樓夢》的例子,強調“是”與“這”不單是文字之爭,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為了說明簡潔必須以準確表達情味為前提,簡單的追求“簡潔”是文學創作中必須反對的這一觀點,作者將《史記》李廣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虛《史記辨惑》的改文進行對比,從比較分析中,不難看出改文雖然“似乎簡潔些”,但“驚訝的意味”和“斬截的意味”卻已存無多,因而令人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因為“有些人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造成的,從而很好的論證了上述這一觀點。
三、見解新穎獨特,語言準確精當。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纖細的文字敏感力,在課文中擇用若干精當的語言例項,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的謹嚴精神,以及必須在創作和閱讀中養成隨時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表達出來。作者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於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因為文字的微小改動與調整都影響到思想感情的表達。另外,作者對“套板反應”很是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當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因此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值得我們共同學習的,同時作者的這種獨立思考、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素質教育的精義所在,更是值得我們共同借鑑的。
總之,本文雖是一篇暢談文學創作的隨筆,但它更以其不同凡響的寫作特色吸引了讀者,使人受益匪淺。
《咬文嚼字》是中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的一篇文藝隨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朱光潛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領略此文獨到的寫作特色。
一、結構簡潔明瞭,思路新穎別緻。一般的議論文在文章的開篇馬上就會樹立觀點,然後作者再根據自己樹立的觀點進行演繹論證。而本文的結構雖簡潔明瞭,但思路新穎別緻。首先作者在文章開頭例舉四個事例,從不同角角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係,然後得出結論: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接著作者從正面援引例項,證明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就會使文章意蘊豐富;緊接著又從反面援引例項證明誤用字的聯想意義就會產生“套板反應”這一流弊。最後作者才在文後點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標、要求和條件:要想使閱讀與寫作達到最高目標——藝術的完美,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以謹嚴的精神,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煉與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說理精譬透徹。對於議論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舉事例,道理就會顯得抽象晦澀;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說不好,道理也就講不透徹。本文的最大的寫作特點,就在於作者所舉事例充分典型,並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為了剖析“是”與“這”兩字的區別,先後選取了《水滸》和《紅樓夢》的例子,強調“是”與“這”不單是文字之爭,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為了說明簡潔必須以準確表達情味為前提,簡單的追求“簡潔”是文學創作中必須反對的這一觀點,作者將《史記》李廣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虛《史記辨惑》的改文進行對比,從比較分析中,不難看出改文雖然“似乎簡潔些”,但“驚訝的意味”和“斬截的意味”卻已存無多,因而令人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因為“有些人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造成的,從而很好的論證了上述這一觀點。
三、見解新穎獨特,語言準確精當。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纖細的文字敏感力,在課文中擇用若干精當的語言例項,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的謹嚴精神,以及必須在創作和閱讀中養成隨時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表達出來。作者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於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因為文字的微小改動與調整都影響到思想感情的表達。另外,作者對“套板反應”很是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當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因此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值得我們共同學習的,同時作者的這種獨立思考、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素質教育的精義所在,更是值得我們共同借鑑的。
總之,本文雖是一篇暢談文學創作的隨筆,但它更以其不同凡響的寫作特色吸引了讀者,使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