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的盡頭會有誰
-
2 # 娜子講劇
現在大家給很淘氣的孩子一個新的名字“熊孩子”。
“熊孩子”這個詞在網路流傳,貶義的成分居多。比如“428響鞭炮被“熊孩子”偷偷裝書包帶進火車站”、“熊孩子電梯內撒尿致故障被困!父母:他尿不到這麼高”、“倆熊孩子大鬧書店”等等。大家也普遍得出這個結論:“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熊家長”,可以看出孩子的行為,家長是佔很大一部分責任的。家長的放縱,造就了熊孩子的產生。
對待一個十分淘氣的孩子,就家長而言:耐心教育、認真陪伴、冷靜交談是很重要的,今年春晚賈玲、張小斐主演的小品《真假老師》也在此呼籲各位家長:高質量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陪伴孩子,讓孩子得到安全感,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這樣的孩子性格更開朗、樂觀。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耐心的教育和監督,在孩子錯誤的時候進行指正,教會孩子規矩、禮貌、分清是非以及危險等正常的認知,培養孩子的性格。
作為陌生人或親戚而言:如果你遇到一個十分淘氣的孩子,選擇忍讓和躲避,估計是最好的辦法了。教育別人的孩子,傷害父母的面子,犯了父母的忌諱還傷了和氣。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網上有很多的“防熊孩子攻略”,大家可以去學習一下。
-
3 # 精靈故事
1.孩子的所謂"淘氣",屬於那種型別的?活潑好動喜愛說話型?經常損壞事物,缺乏行為規範型?和小朋友容易爭執相處不融洽型?經常反抗大人的教導而大發脾氣型?
2. 判斷出孩子屬於哪種"淘氣"型別後,再回過來反想,孩子的行為,是出於兒童天性使然?還是大人言行不當對孩子造成影響的?
3. 反想到孩子"淘氣"的原因後,該如何做?
這三個問題,也是一環扣一環的,是遞進的。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的孩子,首先學會思考,而不是直接的管教。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所謂的"淘氣"包其實是大人為孩子貼的一個標籤。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對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對於所謂的"淘氣"行為,不應該一概而論。
首先,我們摒棄"我是一個教育者,孩子是被教育物件"的心態。
因為抱著這樣的心態,就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容易把大人一慣的思維和評價去強加到孩子身上。
因為我們是在別人的規矩下教育出來的,也會用自己已有的習慣性思維和規矩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說,把孩子教育成為另一個自己,或者自己想象中理想的自己。
如此,孩子便逐年的丟失了自己的個性,丟失了自己獨特的能力,丟失了自己的獨特的天賦!
我這裡這個回答,也許並沒有確切的答案,也不可能給出答案。因為,孩子是屬於哪種類種的"淘氣"不得而知,孩子的性格如何,平時的行為習慣也不得而知,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否則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如果只是泛泛地說一些對付孩子的方法,網上可以查到一大堆,但是,每個孩子不一樣,他們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擺正自己"我是教育者"的姿態,真正的俯下身子,去走進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行為的出發點,去了解孩子的需求,也許,對於如何更加適合地引導孩子,就有了答案了。
教育孩子,沒有標準答案。用標準答案養育和教育出來的孩子,與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無異!你說呢?
有不同聲音的,願聞其詳。
回覆列表
孩子本身都是可愛、善良、活潑的,愛動、愛鬧、愛淘氣,是天性。孩子很聰明,可就是淘氣不聽話,經常頂撞自己,不聽話淘氣的孩子家該怎麼教育呢?
一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孩子淘氣不聽話是很正常的,孩子本身就是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要知道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想法,淘氣不聽話是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不要傷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什麼都不感興趣,什麼活動都不想參與,這才是更讓人擔心的。 二是引導培養興趣愛好。用他們喜歡的事情或者東西來誘惑他們。可以看看他們的興趣愛好,適當的讓他們上些興趣班,消耗精力的同時增加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父母可以像朋友、同伴一樣一起學習,尊重孩子,在平等基礎上一起討論一些問題。 三是多讓參加有益活動。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有益又有組織的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鍛鍊孩子、規範孩子、陶冶孩子。 四是給調皮幼兒表現機會。許多“調皮幼兒”都很聰明,動手、動腦、管理能力有可能都不錯,應該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表現慾望,給施展才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