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芝麻娃

    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現在的蘋果晚熟品種佔的份額大,管理上也相對麻煩,我二十多年以前種植過晚熟品種紅富士,那時價格一塊左右,對比早熟品種好管理要早兩三個月,價格還可以,肯定就把晚熟品種替換了,更換品種很平常的事情。

    在產區專門有收購樹幹樹根粉碎機粉碎了做木工板原材料,不是什麼價格決定,樹木到了一定時候,腐爛病,蟲害,都可能是決定挖樹的因素,不是一概而論。

    再有就是越來越多的產區果農都是五十歲以上的,管理週期長慢慢的就把晚熟品種淘汰了,晚熟蘋果以後只能越來越貴,它會越來越少。

    自己家的早熟蘋果,自己家的大棚冬棗,黑李子,今年早熟蘋果價格還好兩塊左右,黑李子價格不行是去年的一半,八毛錢。棗還可以價格還行。

  • 2 # 萬那杜旅行記No1

    其實每年都是這樣,果農賣不上價格,城市裡吃不起,全被中間商搞壞了!現在各地農村在大力發展電商,希望這種現象快點消除

  • 3 # m123589

    今年蘋果便宜,的確快手發了好多砍樹影片,有的改種其它樹,有的砍病樹,腐爛樹,有的是長枝色度不好點,有的鋸枝為的明年換好枝,總之好樹還是無人砍,因為它有市場,盼望明年的收成。

  • 4 # 閩鄉古意人

    我覺得是好事,這種果農只會去盲目跟風、追新,不考慮其他的因數動不動就砍樹,等他虧到沒有資金的時候,自然也無法去禍害其他果農了。原因如我給大家講下:

    1、蘋果從建園到進入豐產期,沒有3~5年是不行的。這期間所有的投入,就是為了結果收穫。而今年蘋果卻因大豐收,導致不少果農收穫卻不因此而跟著豐收,這雖是件讓人悲哀的事情。但這是市場規律,試想一下當產地產期都集中在一起的時候,這時候自然銷售的價格自然也就不會理想,這也是為何在上半年沒有產蘋果時,在南方能賣10~15元斤,而現在各地在採摘了,價格降到3~4元左右。

    2、收益不理想就去砍樹,要改種其他的果樹,就能賺錢嗎?我個人並不認可。栽種其他的果樹,從建園到豐收也是需要一個時間段,就是進入收穫階段,水果的行情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都會因產量、氣候等各種因數影響其銷售的價格,就是在前幾年賣的較火的Sunny玫瑰,在今年也遇到了大跳水。新品種只有早期的人去栽種,才能得到一個不錯的收益,後期跟風去的人,多數收益都達不到預期的期望。

    3、所以以其砍樹,不如繼續耕耘。像是在近幾年蘋果收購價一直較高的甘肅莊浪,我查詢了下在當今產地就數他們報價最高(4元左右),而其他產地,報價很少會達到這個價格。這其中有產地優勢,也和果品質量有關,只有好的果品才能賣上高價。而如果沒有產地優勢,只能在管理上下功夫,而動不動就砍樹的果農,就是去栽種其他的水果,也是幹不好的。因為他們只懂得種,沒有多年的管理經驗,產果品質肯定是不如其他的果農。

    綜上所述,蘋果會隨著市場的變化,每年收購價格也不相同。如果只是因一年的收益達不到預期,就要砍樹,對其他果農來講,也是好事。畢竟種的人少了,產量也會降下來,產量一降價格自然就會增高了。我個人覺得頻繁砍樹,改換不同樹木栽種的人。不如多花時間扎入一種去深耘,新品種更替太快一味的追新,並不明智。但只要是果品好的水果,就是老品種也一樣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比如前兩年火的花牛,現在不也比不上老品種紅富士,只有提高栽種水平產出好果,才能有效避免市場的變化。

  • 5 # 靜水丶深流

    收啥啥賤,缺啥啥貴。

    只顧眼前,永遠沒完。

    跟不上趟,攆不上船。

    農民恓惶,賺不到錢。

  • 6 # 山裡人家李全成

    蘋果多了價格自然下降,多便宜小就貴市場法則。好的價高次的價低,連續三年讓非適種區,老品種死掉,這是對的,讓它們無利可圖,伐掉,這樣價格穩定了,適種區和新品區捨得投入了,產出好蘋果多贏的局面,大家稍微多花點錢也能吃上好一點的蘋果了

  • 7 # 五擔田

    我們國家現在蘋果正常年份每年的產量會超過4500萬噸,新增蘋果的種植面積主要在陝北、甘肅、四川涼山、雲南部分高海拔地區。

    最近幾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樹投產,主要集中在海拔800以上的蘋果優生區,蘋果一多,價格就會降低,每個層級的蘋果都會降價,最後導致平原地區的膜袋蘋果價格降無可降,今年陝西關中地區、山西運城、河南部分低海拔地區的膜袋蘋果就賣幾毛錢一斤,就比落果貴貴兩三毛左右,果農完全無利可圖,一年比一年情況惡化,那麼砍樹種其他的經濟樹種完全是正常的。

    蘋果現在淘汰的過程是西部高海拔地區淘汰中西部的低海拔地區,這些西部高海拔地區種出來的蘋果口感更好。

    兩種蘋果一對比,你說淘汰哪個?

  • 8 # 有愛有心

    既然種了蘋果樹,就要堅持種下去,今年價格便宜,不等於明年價格便宜,只有堅持才能勝利,我以前也是栽種蘋果,嫌棄價錢低,結果砍了砍過以後蘋果價錢陸續升高,但是後悔已經晚了,我建議你堅持種下去

  • 9 # 清晨的一滴露水

    我覺得是好事,這種果農只會去盲目跟風、追新,不考慮其他的因數動不動就砍樹,等他虧到沒有資金的時候,自然也無法去禍害其他果農了。原因如我給大家講下:

    1、蘋果從建園到進入豐產期,沒有3~5年是不行的。這期間所有的投入,就是為了結果收穫。而今年蘋果卻因大豐收,導致不少果農收穫卻不因此而跟著豐收,這雖是件讓人悲哀的事情。但這是市場規律,試想一下當產地產期都集中在一起的時候,這時候自然銷售的價格自然也就不會理想,這也是為何在上半年沒有產蘋果時,在南方能賣10~15元斤,而現在各地在採摘了,價格降到3~4元左右。

    2、收益不理想就去砍樹,要改種其他的果樹,就能賺錢嗎?我個人並不認可。栽種其他的果樹,從建園到豐收也是需要一個時間段,就是進入收穫階段,水果的行情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都會因產量、氣候等各種因數影響其銷售的價格,就是在前幾年賣的較火的Sunny玫瑰,在今年也遇到了大跳水。新品種只有早期的人去栽種,才能得到一個不錯的收益,後期跟風去的人,多數收益都達不到預期的期望。

    3、所以以其砍樹,不如繼續耕耘。像是在近幾年蘋果收購價一直較高的甘肅莊浪,我查詢了下在當今產地就數他們報價最高(4元左右),而其他產地,報價很少會達到這個價格。這其中有產地優勢,也和果品質量有關,只有好的果品才能賣上高價。而如果沒有產地優勢,只能在管理上下功夫,而動不動就砍樹的果農,就是去栽種其他的水果,也是幹不好的。因為他們只懂得種,沒有多年的管理經驗,產果品質肯定是不如其他的果農。

    綜上所述,蘋果會隨著市場的變化,每年收購價格也不相同。如果只是因一年的收益達不到預期,就要砍樹,對其他果農來講,也是好事。畢竟種的人少了,產量也會降下來,產量一降價格自然就會增高了。

    比如前兩年火的花牛,現在不也比不上老品種紅富士,只有提高栽種水平產出好果,才能有效避免市場的變化。

  • 10 # 鄉村關中
    第一,毀掉果園無異於涸澤而漁。

    今年蘋果價格確實跌入低谷,但毀掉果園,等於直接將多年來辛苦培植的希望付之一炬,實屬過於極端。要知道,果園從幼苗栽植到成園,最起碼需要六年多的時間。毀掉果園容易,培植起來極難。若果園老化,或病蟲害加劇,或品種雜亂,直接毀掉果園倒行,但把好端端的果園直接毀掉,果農在沒有其他出路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的前提下,這種做法顯然是涸澤而漁,得不倘失。

    第二,毀掉果園栽植其他樹種未必產生回報。

    農民種植生產農產品,其在社會物價體系中的基礎作用,決定了自身價格不可能高於社會物價,或受調控政策直接影響,即使把品種優良的果園毀掉, 改種其他樹種,從幼樹到成年樹需要數年,其間誰能保證到成樹後,就一定能產生良好收益呢?既然不能保證,那就讓當前的果園繼續生長,今年價格低,期待明年價格好。

    第三,走極端化毀園是農民的大忌。

    今年晚熟蘋果價格低,即成事實。那麼,看看其他水果價格,5月份李子上市,農村到處倒滿了無法銷售的李子;其時黃桃成熟,到處都在聲援幫助果農解決黃桃銷售,甚至許多地方黃桃爛熟果園無人採摘;再看紅仙桃、大酥梨等等水果種植業,哪一個逃過了滯銷的厄運?因此,果農因為蘋果價格低,毀園改種其他水果產業,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第四,解決水果滯銷才是根本出路。

    農民不管種植哪種果樹,都要面對銷售問題。實話實說,對於普通農民要解決龐大的水果產量銷售,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他們缺乏銷售技術,缺乏現代電商能力,缺乏水果市場判斷走勢,以及整個水果價格的行情分析。面對這樣的情況,只有組建產業銷售專業人員,打好區域品牌宣傳,拓寬水果產業銷售渠道,多方面提高果品質量等,從這些方面入手,幫助農民銷售水果,才是解決水果滯銷的根本出路。毀園等於直接斷絕了農民收入的根本,實在不可取。

    總之,因為蘋果價格低,就直接毀園,就對種植蘋果徹底失去信心,簡直是極端做法。我們說,真若果園老化等異常原因毀園,應該贊成;若是毀掉正常結果果園,我們只能倍感痛心。在農產品基礎物價體系面前,農民只能默默接受,而不能做出有損自身權益和整體收益的事情,這實屬不該,我們應該堅決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寧現在在哪裡?近況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