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教育究竟是要喚醒人性的良知還是褪去人性的邪惡
8
回覆列表
  • 1 # 半隻文藝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弄清楚一個問題: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然的產物,教育為政府機關,國民企業,重要機構培養優質的人才。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人才?

    眾人皆知:德才兼備,皆為人才。

    那麼問題又來了,怎麼才能讓一個人德才兼備?

    答曰:“教育”。

    教書,是老師的職責;育人,才是學校存在的價值。因此,龍梟老師覺得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教學理念是:將每一位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你覺得呢?

  • 2 # 額額8213

    對於教育的本質,很多人的說法都不一樣,有人說:教育的本質是不用再教育。也有人說:教育的本質是擺脫愚昧,更有人說: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我覺得教育的本質是教會你生存的方法和喚醒你本善的人性。

    看過一本賈馥茗的書《教育的本質》裡面全面的描述了教育的本質,告訴了我們真正的教育,其責任必須以引導學習者成人為任務,以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為根本目的。這本書真的很好,建議題主看下。

    而樓主說到了教育的本質到底是喚醒人性的良知還是褪去人性的邪惡,如果就這兩個觀點來看的話,這就涉及了自古以來難以討論出結果的問題: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兩個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很難說誰對誰錯,但我是支援人心本善這個觀點的,也就是說,在我看來,教育的本質就是喚醒人性的良知。

    在《三字經》裡有一句話叫人之初,性本善。而在《孟子·告子上》中,則有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其大意就是:說人性向善就猶如水往低處流那樣平常。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教會我們不要為惡。

    雖說人性本善,但這個世界還是有著一些邪惡的東西和失敗的教育者,他們把本性善良的孩子教成了本性為惡的歹徒,在這的環境裡,教育的本質就是為了喚醒本性為惡的歹人內心僅存的那一點良知,也是為了為其他為惡之人做了一個範例。更再一次證明了人性本善。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人性的良知,而那些邪惡的人的誕生正是因為失敗的教育和邪惡的環境。而不是他本善的人性。

  • 3 # 左手愛右手464

    教育的核心物件是對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人塑造人是其主業,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掌握學習的能力。這裡的學習能力不單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是涵蓋更廣義範圍上的學習各種技能、社交甚至包括情商、修養等等方面。

  • 4 # 青年史學家

    聽到許多言論說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年輕人成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確實現在大多數人所受的教育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和大學乃至更高階段,都是為就也做準備,這是教育最為直接和現實的一個目的。但既然這樣,教育的內容就應該是各種生活與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儘管在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技能和能力。但一目的這不應該以犧牲其他教育目的為代價。教育是以人為中心的,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人有許多角色,是家庭、朋友圈、國家中的成員,教育尤其是現代教育應該能夠促使一個人作為理性的個體來行動,這裡可以將理性理解為人的本性的表現。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進入現代社會,教育如影隨形。教育的內容也隨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在現代社會被看得尤為重要,但是關於教育的本質這一問題始終眾說紛紜,沒有明確且公認的一個定論。教育是為人服務的,也應當根據人不同時期需求而有所變化,這裡的人並不是個體的人,指的是整體概念的人。人是社會的主體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教育是人在追求自我成長與發展中產生的,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獨立出來,但無論任何時候,教育都應該通人緊密聯絡在一起,將老師與學生緊密聯絡在一起,方才是教育的本質與實踐。

  • 5 # 人心叵測不要太認真

    作為一個教育者,在前線奮鬥了十幾年,雖然沒有足夠的教育經驗,但本著自己的職業良知,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我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所能,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人,看到每個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看到孩子在我們的教育一下變得懂事了,知道感恩了,懂得禮儀了,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不求任何回報,盡力就好。

  • 6 # 造就

    教育的本質,不是為了把我們變得更深奧,而是恢復人類的天真

    上海戲劇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系主任

    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德有一本書叫做《文化與承諾》,她認為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

    農耕社會生產力變化很小,所有人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看天象種糧食。所以,誰活的時間長,誰就更有發言權。Teacher在中文裡是“老師”,即晚輩向長輩學習,這是米德所說的“前喻文化”

    工業時代,工程師跟技術員彼此要同時來為一個事情互相學習,共同促就,好比做設計,既需要有設計師,還得有結構工程師,米德把這叫做“並喻文化”(指長輩和晚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

    今天的變化就更大了,我女兒出生於1994年,但我明確地跟大家說,我的很多認知已經跟不上她了,因為她完全生活在一個網際網路時代(後喻文化,長輩向晚輩學習)。這個時代的教育,不再是誰天生給誰當老師了,學習也不再是單單學習某種概念,我們更加要掌握的是思維方式。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並不是說“我想了我就在”,而是“我懷疑,我才在”。他認為,“這個世界一切皆可懷疑,只有懷疑本身不能懷疑”。那麼資訊時代,我們如何重新認識教育,構建認知體系?

    教育的基本邏輯是什麼?

    前兩年從英國引進了一部話劇,叫《戰馬》,寫的是一戰的故事。對一戰的歷史,很多的年輕人已經不太知道了。

    怎麼去讓年輕人知道呢?《戰馬》透過給觀眾增加直覺的方式讓他們去了解。

    這匹馬是由演員來扮演的,不是真馬,但這匹馬,卻形成了人們對這部話劇,乃至這一段歷史的深刻關注,它讓很多年輕人,甚至孩子開始重新理解一戰的歷史。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本關於一戰的書能夠比得上這樣一部話劇,沒有任何人的講述,能比得上這樣一匹“馬”對觀眾的影響力更大,對吧?

    這就是直覺,讓你們能夠看得見一戰,聽得見一戰。

    我在想,難道這不應該就是我們教育的基本邏輯嗎?激發你的聯想,激發你的直覺,讓人更好地去理解問題的本質。

    舉個例子,你知道人工智慧翻譯的邏輯嗎?

    最早的人工智慧翻譯是基於語法和單詞的原理。比如說“吃蘋果”——“我”是主語,“吃”是謂語,“蘋果”是賓語。 問題來了,“中國隊大勝美國隊”,誰贏了?中國隊贏了;“中國隊大敗美國隊”,誰贏了?還是中國隊贏了。上海人喜歡說“你不要太可愛喲!”。

    如果用原來那種基於語法和單詞的翻譯方式,那就是讓你變得可惡一些的意思嘍?其實不是,“你不要太可愛”和“你可愛”是一個意思。你會發現用語法跟單詞來理解意思行不行了,可是今天我們學語言,還是透過記語法,記單詞。

    第二種方式,就是蒐集所有人對這個事情的觀感——“趨向所指”,這是個語言學概念,蒐集所有的描述方式去翻譯。那麼這又會出現一個新問題,我們要採取更多的範本去理解它的意思。假如遇到像普羅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這樣的文學鉅著,可能沒有足夠多相關的現成的語言可以去解釋它,我們該如何去翻譯呢?感受意境嗎?

    好,最新的方式叫“跨媒介推理”。我們來舉個例子,現在有三樣東西,有圖形,有顏色,有聲音。請問它合起來在表達什麼?——吃蘋果。這就是現在人工智慧進行語言翻譯的邏輯。

    感受生活

    沈從文先生在當語文老師的時候,給學生上第一節課,提出來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用語言來表達這個屋子的空氣是什麼樣子?

    你們會如何表達呢?

    《悲慘世界》裡面的冉·阿讓是這樣說的:我們是窮人,你們是富人,我們是用面板感知溫度的,而你們則是用溫度計。

    語言是表達的工具,但是今天很多時候,我們把對詞彙的理解等同於對生活的理解了。

    可這樣的話,“死亡”如何理解呢?

    這是一個攝影師所拍的死亡肖像系列,他拍攝了這些人彌留之際的樣子,透過這些影像你可以去想象這個人的一生,體味生命逝去的感覺。這種感受,有時候不是用語言可以描述清楚的。

    有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讀書越晚,反而開悟越早,因為書本會破壞人的直覺,消滅人的感受力。

    以前我們學古詩,更多的時候是基於文字的理解,但是中南民族大學的一位王老師透過百度地圖把所有詩人走過的路都標了出來。

    在這個圖上,你會發現李白為什麼那麼蒼涼,杜甫為什麼那麼優傷,蘇軾為什麼那麼豁達,都跟他們走過的路有關係。

    所謂不遠遊,無詩情,沒真情,無詩意。寫《遊子吟》的孟郊,46歲才中進士,52歲的時候被髮到江蘇溧陽當一個小官。離家將近30年,生活極度困頓,他想起當年離開家鄉的時候,跟媽媽說等我以後發達了,我來看你,可他媽媽已經鬢髮蒼白,這是一種怎樣的淒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我們從小就背《遊子吟》,可是如果你不知道這個詩的背景,又怎麼可能真正理解孩子思念母親的感覺呢?

    法國哲學家伯格森說:“我們很多的分析,很多的學習方式,只不過是用了一些人所共知的概念來包圍美,但是我們從未抵達過美。

    恢復天真

    我們需要透過新的更強烈的方式去理解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社會學,什麼是心理學,什麼是文學……而不是僅僅透過書本上的概念。藝術負責不斷地去探索人類表達的邊界,而技術,則為此提供可能。

    還有一部劇叫《Sleep No More(無眠之夜)》,是一個浸入式的戲劇。它不是隻在一個舞臺上表演相同的劇本,它的舞臺是一整棟建築,你可以隨機從任何一個場合進去,跟著不同的演員走,今天看的戲,跟明天看的戲,全都不一樣。隨著全景攝像機的出現,浸入式體驗將會是戲劇影視行業的未來,傳統的二維的蒙太奇,一定會在十年之內被打破。

    日本的初音未來,是一個虛擬的人,她的音樂以及她的形象,都是由人工智慧和各種聲音技術完成的,她曾經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做過表演,幾萬人到現場觀看。

    這樣的技術,透過激發我們的直覺,能讓每個人對周身之外的更加廣闊的世界產生真切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能讓人變得更加包容和善良。

    一切的教育,若不是以培育人的多元化思維為目的,都是不善之舉。換句話說,多元思維甚至是善良的前提。

    清華大學劉瑜教授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她說:“我們相信大學精神的本質,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深奧,而恰恰是要恢復人類的天真。

    天真的人,才會無窮無盡地追問關於這個世界、關於自然、關於社會的道理。

    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為奧威爾,

    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為愛因斯坦,

    只有天真你才有可能成為李白和杜甫

    ……

    今天的你,還有這份天真嗎?

    文字丨漫倩

    校對丨其奇

  • 7 # 啟智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是激發孩子的潛能和自主意識,培養能夠獨立思考、能夠獨立生活的人。

    之於教育是究竟是要喚醒人性的良知和褪去人性的邪惡,我覺得可能都是。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問題是一直困擾人類的大問題。

    《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說人性本善,仁義禮智信,天生就有,我不敢反駁。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導,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我深以為然。

    但我又不能完全同意他們的說法,過分強調人本善或人本惡都會導致偏頗、執拗甚至片面、詭辯,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倒是覺得有一個說法可能更為合理:

    人就是神性和獸性的結合體。

    人之本性,比如食性,好美色,求舒適,趨利避害,無所謂好與壞,無關善與惡,其本就是人的本能。

    食,人生存之必需,不食可致餓死;但多食,過食,或貪食,也會導致肥胖、三高、糖尿病等。

    性,人類繁衍之必需。但亦不能過分貪戀。

    美色,好美之心人皆有之,多看看那些美人、美景、美物,未嘗不可;但一味地想據為己有,便不美了。

    舒適,人的追求,沒什麼不可以,但總是處在舒適區,人就沒了追求、成長和進步。

    趨利,沒什麼不好,比如商業,不求得的商業是不道德的。但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就難以讓人接受了,也不會長遠。

    本性不可失,但不可過,秉持本心,把持本能,才是根本吧。

  • 8 # 眾人的黃昏

    教育有多方面的作用,最本質最緊要最優先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及基本能力的人,獨立思考的習慣與基本能力是保持理性的必要條件。人類社會的發展存在突變階段與漸變階段,突變階段,短而巨烈,獨立思考能提高個人的判斷力,不至於從眾而迷失,仍能堅持理性,若社會大部分人能堅持一定的理性,保持一條底線,社會就不至在迷茫中陷入非理性瘋狂,為變革付出巨大的代價。漸變階段,漫長而平穩,獨立思考能力能產生多樣性,這些多樣性在平穩平淡中能得到寬容,可以存活生長,為社會突變的改革打下基礎。無論社會在那個階段,最不壞的社會往往是最好的社會,獨立思考公民的合力是最不壞的社會的基石。

  • 9 # 小小丸子的小故事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什麼是教育中》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我們人類的每一次成長都源自與教育,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成長也是我們自身道德的成長,就像一個擁有著極高天分的犯罪者是極其可怕的,雖然月它擁有極高的知識,但缺少做人的準則,這樣教育是失敗的。教書育人是現代社會中教育的含義,我們的教育教出來的學生應該是一個有著極高的道德修養的人,當然他也需要知識,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智商不是平均的,這中間必然有高有低,必然有的聰明也有一次資質平庸的人,但我們的教育是要教會這些孩子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優秀的人,我們不必成為一個英雄,卻可以在自己小崗位上發揮自己能量。教育重要的是成就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一個英雄也可以是一個普通人,但不會出現壞人,教育讓我們有修養,有道德標準。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 10 # 天下虎周乾寅

    教育的實質是除舊佈新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從"教"字看,是形聲字,"攵"形"孝"聲,但也可作會意字解。即:把"土子"變為"士子“的方法是施之以鞭"丿",削其“土"之矇昧,使其化"土"為"士“之高雅,成為有"孝道"之人,再輔之以“文(攵)","教"成也。"教“便是用強制手段使其成孝(除舊),輔之以文(布新),使受教物件發生質的改變的過程。所以,執教者是有目的方向和方法的,具有階級屬性,受教者是被動服從的,要隨執教者指引的方向達其規制的目標。“教“是使受教物件脫離矇昧,變得文明(攵)也,必要時可施之以鞭。

    從教字的會意看,"教"包含使其"孝",令其"攵“兩方面。

    使其孝是"德“的教育,用"鞭"規正受教者的社會言行,使其棄惡從善,以達"孝“之境,所以,教育在"德"的方面是規正,既需除舊也要布新,加減並用方能育德。

    令其文是"才“的教育,使其受教者在知識傳承、生存能力和技能上日增月累,錦上添花,不斷增益。因此,教育在"才“的方面是增益,用日積月累,錦上添花的加法為主。

    因此,天下虎認為,教育的實質是透過規正和新增來達到除舊佈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加減並用,德才兼修。

    “ 除舊“是一個痛苦的"減法“歷程。令其棄惡除頑,規正品行就免不了有鬥爭,或自已跟自已的鬥爭,或自已與他人的鬥爭均此起彼伏,陰消陽長。在這個過程中,伴隨的是不情願,難捨棄。而某些頑劣之品性又根深蒂固,難予消除,必然就需要以“鞭"規正之,用教育的懲戒手斷達到除舊之目的。因此,教育就是規正,規正受教育者的品行。規正既是樹規立矩,使其有目標方向,又是除舊佈新,使其棄惡從善,所以隨時都伴隨著"強制“和"抵抗",受教者要抵抗,施教者要強制,因此是一個痛苦的鬥爭歷程,也是施行教育懲戒的過程,所以除舊時常伴痛苦,布新時體會快樂。布新就是一個基於愉快的加法過程了。這個過程以除舊為基礎,布新為目的,是育德的過程,也是育德的目標。

    布新除了在育德方面作用甚巨外,在育才方面成了主角,幾乎沒有也不需要配角。育才便是增知、增技、增能,全用加法。加者布新也,使其不斷增益便是教育的要旨。

    所以,教育的實質就是除舊佈新,其方法便是規正和增益。

  • 11 # 手機使用者75124412875

    教育的本質得說全面一點!

    教育的定義:指在社會各級組織結構角度對個體的經濟屬性,精神屬性的培養,提高個體的獨立思考能力。經濟屬性的教育主要是自然哲學,應用科學,目的在於提高經濟能力;精神屬性的教育主要是對個體的獨立人格培養,即獨立的價值觀。然而我們對精神屬性的培養是缺失了!尤其是家庭層面的教育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源於我們的家庭文化屬性是一種極端避險的弱勢文化,一個字就是從小教育孩子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領導等,這種文化是無法培養出具備一定冒險能力的,強大意志力的個體的!

    從社會各級組織結構角度來講,分為個人獨立思考,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 12 # 阿楚故事

    教育的本質是給人傳道授業解惑。論語裡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凡是能給予我們啟發的人和事都算是我們的老師,也都對我們有教育意義。

    很多時候,教育不僅僅是教會我們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而是帶給我們啟蒙,對這件事情的興趣和了解的慾望。從前我看國外的電視劇,發現國外的教育很兒戲。一些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或是不是某一方面專才畢業的人都可以去做老師。

    舉個例子,像是《摩登家庭》裡的卡梅隆,他只是一個業餘的音樂老師,有一搭沒一搭的工作,卻可以擔任高中老師,最後還做了副校長。這樣我覺得國外的教育實在很兒戲,可是他們的高中,大學卻是創造力最高的時期,究竟是為什麼呢?現在我才有所感悟。

    其實,我們對於有興趣的事物,是有很大的主觀能動性和來自自身熱情的。教育的本質只是需要啟發我們的熱情就可以了。那麼剩下的我們會自己探索,畢竟在漫漫人生路上,只有自己發力才能夠走得夠遠。如果只是靠老師監督,鞭策,填鴨式教育,或許在短時間內有些效果,但不會在這個領域獲得殊榮,自己也不會開心。

    教育的本質是發現,啟蒙,讓我們自由選擇喜歡的知識,並且想辦法把知識變為生產力,這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就像習主席說的一樣,我們都是追夢人,在千山萬水向前奔。如果教育沒有啟發夢想,我們如何成為新時代的追夢人呢?

  • 13 # 波動哲學普進峰

    每個人都是來自父母無意識的遺傳,遺傳父母什麼東西,父母並不能做出決定,甚至生男生女父母都決定不了。遺傳是先天的,它決定著一個人需要什麼,需要什麼樣的發展。這些,父母都決定不了。

    但是,對子女的教育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國家的責任。因為父母並不能決定子女的需要,所以,子女需要什麼?子女對什麼感興趣就要看子女自己了。教育就是根據個人的需要,創造一個利於個人學習的環境。子女的學習環境由父母去創造,而不是由父母去決定,決定權應該在學習者本人。但是,有些父母卻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子女學這學那,美其名曰為了子女好。作為父母的,你們需要什麼?你們有什麼理想?你們自己去努力。你們自己不想努力,以為生個孩子就可以把重擔轉嫁到孩子那裡,自己就可以不努力學習、不努力奮鬥了?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為。子女有子女的需要,子女有子女的愛好,子女是獨立的利益主體,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子女首先是為自己而活著。一棵幼苗,如果我們不知道它需要喝多少水,需要吸收多少Sunny,需要哪些肥料,那麼,我們很難讓這棵幼苗茁壯成長。雖然幼苗不會說話,但是,所有相同種類的幼苗擁有相同的需要,即使它們的需要有微小的差異,我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可以不斷的摸索,不斷地積累經驗,完全可以搞清楚同一種類的幼苗生長的需要。人就不同了,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是雙胞胎,他們或多或少存在差別,即使存在需要很接近的人,也會因為我們不知道哪兩個人的需要很接近而不能隨便找個人來作為需要和教育的參考。

    政府也是利益主體,所以,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時候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需要強加給學習者,並且按照一個模子來規範學習者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夠適應這種教育體制的人可以獲得較高的文憑,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夠適應社會。既能適應教育體制,又能適應社會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疲於應付各種考試,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沒有發展的空間。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不當的教育外力作用的結果。教育力是一種學習的引導力,裡面包含著約束力;學習力是學習者學習的內在推動力,裡面包含著想象力。學習力可以在教育約束力的作用下不斷增強。因為學習力是動力,教育約束力是阻力,動力是在克服阻力的過程中增強的。如果你的手舉一個很輕的啞鈴,那你的手向上舉的力能大得起來嗎?所以,我們鍛鍊 身體必須找合適的阻力去克服,下棋的水平是在棋逢對手的情況下提高的,學習力是在克服合適的教育約束力的情況下增強的。但是,教育約束力有時會大了那麼一點點,怎麼辦呢?此時,教育者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學習引導力。說通俗一點就是,教育者出題,學習者如果不會解題,那麼,教育者可以例題的形式幫助學習者解題。學習力先天很強的學習者擁有很強的想象力,可以先不看例題的解題過程;學習力較弱的學習者可以看例題的解題過程。教科書中的例題和教育者的點撥都屬於學習引導力的範疇。教育約束力是教育引導力的一部分,教育者引導學習者進入教育約束力之中,讓學習者提高解題能力,提高克服教育約束力的能力。學習引導力的存在,是為了與我們先天的學習力(想象力或者說悟性)形成合力,讓合力來克服教育約束力。合力與教育約束力的共同作用,可以實現共力的增強,實現能量與資訊的有效轉移與傳播。這樣,在學習者的腦海裡就可以產生一個與學習引導力等效的內力,這個(理性的)內力可以和(感性的)原學習力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更為強大的學習力。教育約束力應該適度,應該是學習力可以克服的阻力。如果教育約束力太大,那麼,即使有學習引導力的幫忙也很難提高學習力。

    為什麼新歌聽一遍我們還想聽呢?聽一遍應該基本上可以獲取新歌的所有資訊?我們聽歌主要是為了享受一種良好的感覺,資訊是次要的。良好的感覺是能量轉移的過程。我們聽喜歡的歌聽第一遍的時候,能量的差值最大,能量的轉移速度最快,快感最強烈。等到聽的次數多了,能量轉移得差不多了,我們聽歌也就聽厭了。我們往往是在無意間聽到並喜歡上一首新歌的,這是被動地獲得了資訊。如果我們覺得新歌好聽,那麼,我們還想聽N遍。這就是說,我們想透過這個資訊獲取更多的感覺、更多的能量。這種資訊的能量足夠了,我們就不需要這一能量,就會厭倦這一感覺。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資訊需要能量,新的資訊需要新的能量,新資訊所帶的能量往往很少,需要更多的能量。同樣,能量一旦多了,需要轉移到新資訊上,能量的這種轉移到新資訊上的過程也可以稱為能量的轉化。所以,能量需要新資訊,資訊需要新能量(更多的能量)。

    學習者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創造力和想象力是學習者的悟性,它可以與外力不謀而合。作為悟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人腦特有的,是人腦新資訊產生的原因。電腦沒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它只能複製資訊。你給電腦出個題目,如果它沒有這個解題的程式,那麼,它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題的。

    感覺是我們的一種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產生和增強也是我們的一種需要,也會給我們一種良好的感覺。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新資訊產生的原因,因為能量需要新資訊。創造力和想象力提供的是新資訊,因為缺乏能量,所以很微弱,所以需要教育者的呵護。創造力和想象力是能量在不同資訊之間轉移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以大量的、不被外界所知曉的微弱資訊為基礎的。因為它們的能量很微弱,所以,這種大量的微弱資訊需要我們的有意識去發現。創造力和想象力主要表現為這些微弱資訊中有用的資訊吸收能量的能力。當我們面對某些問題的時候,那些本來微弱的資訊就會吸收能量,並且會被學習者的有意識所知曉,這就是想象力的實現。想象力反映微弱資訊自身吸收能量的能力,創造力是人的有意識支援想象力吸收能量的能力。不同的人,創造力和想象力不一樣,有的人創造力和想象力表現在這一方面,有的人創造力和想象力表現在那一方面。之所以會這樣,因為不同的人其腦海中的微弱資訊的強弱並不一樣。這樣,不同的人興趣、愛好和需要也就不一樣了,創造力和想象力也就不一樣了。學習者的學習力與其腦海中相應微弱資訊的能量成正比。學習者為了克服教育約束力,就會向與教育約束力是同樣資訊的學習力轉移能量。因為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了我們不缺能量,我們缺乏的是我們需要的那種形式、那種資訊的能量。教育者給予學習者的能量很可能不是學習者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學習者只需要教育者去創造一個學習者可以自由吸收能量的環境。創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反映人的需要。當沒有外力幫我們形成內力的時候,只有我們內心深處的真實需要和追求可以幫我們產生社會中沒用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種自發產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源自我們腦海中能量最強的微弱資訊、能量最強的潛意識。所以,教育應該呵護受教育者的合理合法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這樣才能提高我們民族的創新能力。

    教育不是讓受教育者按教育者的要求去複製知識,而是提高受教育者學知識、用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以受教育者先天的能力,也就是興趣和愛好為根據,以社會所能提供的教育資源,以及道德與法律為條件。教育資源是為教育提供支援和保障的,道德與法律是教育的外在約束力,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要受其約束,受教育者學知識、用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行為都不得違背道德與法律。教育的本質是以受教育者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受教育者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中心,而不是以教育者為中心、以維護教育者的利益為中心。

    普進峰 2012-9-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狄仁傑歷史上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