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馬尾班長

    我是軍事妹子,德國的蠢不在於同時捲入兩場戰爭,而在於從一開始就不該發動戰爭。

    很多人覺得德國在橫掃歐洲大陸時不該放走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更不該在和英國交戰正酣時轉頭攻擊蘇聯。同時與東西方大國為敵,這不是蠢是什麼?其實仔細分析,這也是極其無奈的結果。首先看希特勒為何放棄佔領英國,在當時,登陸英國至少需要一次性運送幾十萬兵力,這就需要龐大的登陸艦隊,還有更大龐大的海軍護航艦隊。

    電影《希特勒回來了》,希特勒穿越到現代,學會谷歌搜尋後老淚縱橫

    這對當時的德國來說是不現實的,要想登陸英國就必須壓制英國皇家艦隊,而後者可是有著百年家底,不是德國海軍能比的,既然海軍指望不上就得靠空軍了,本來德國空軍想以優勢兵力消耗掉英國空軍,但聰明的英華人沒有上當,堅持就算挨炸也要儲存實力。再加上美國的大力援助(偷襲珍珠港電影裡有這個情節,美國飛行員志願前往英國參戰),德國空軍最終沒有得逞。海軍打不過、空軍沒把握,幾十萬軍隊拿什麼過英吉利海峽?

    當時這位也是個狠人,準備背後捅希特勒一刀

    其次是進攻蘇聯,德國進攻蘇聯的計劃由來已久,甚至希特勒剛上臺就有醞釀。其實在當時蘇聯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認識到不代表能確認,蘇聯對德國入侵時間估計有錯,他們想著德國會渡海進攻英國,到時候德軍重兵困在英國,自己趁勢西進,還不是勢如破竹?如此大的軍事行動需要500-800萬的兵力,基本相當於全國動員了,做好戰爭準備至少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不像德國,本身就處在全滿戰爭時期,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二戰英國艦隊仍然遠比德國強大

    所以希特勒也明白,自己即使不進攻蘇聯,蘇聯在準備好後也會動手。如果德國突然襲擊,將蘇聯部署在歐洲區域的重兵集團消滅,那屆時除了孤懸海外的英國就再無敵手了。可惜他們賭輸了,國家實力的差距讓他們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

    喜歡請關注軍事妹子,跟別人不一樣呢!

  • 2 # 進琦1

    德國和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失敗是必然的。它們的掌權者並不是政治家和軍事家,並沒有辯證唯物主義,只有一廂情願的唯心主義,成為狂人和瘋子。它們要瓜分全世界,怎麼取得呀?即使取得很多土地,又怎樣統治呀?也不過像歷史上的波斯帝國丶羅馬帝國和元帝國一樣,很快就垮了。如果是個政治家和軍事家,相對的擴大一些疆域,適當地挖掘兼併周邊的一些領土,是能成功的。政治上亦應有一套親民的感情和措施,靠屠殺和高壓政策定會失敗的。

  • 3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沒法預料德國是否會戰敗,按照德國參謀部的分析,德國的贏面很大,而且現實情況也是如此。但最後他們還是輸了,他們漏算的因素很多,但決定性的是那些德國參謀們對美國實力的計算,在一戰二戰前,德國的參謀部把美國的實力與捷克或是保加利亞等同。德國的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足以壓制歐洲大陸和半個英國,只要英國不全力參與或是保持中立,德國稱霸歐洲大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且即便英國加入,單靠英國的力量也不能妨礙德國稱霸歐洲。德華人也是經過縝密的分析的。

    但是它唯一沒有想到的是美華人的態度,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一樣被德華人忽視了,在德國的那些參謀眼裡,美華人不會為了歐洲人的死活而讓自己捲入戰爭,美華人不會進行總體戰式的動員,它的戰爭潛力也不會被用在歐洲戰場上。德國足以壓制歐洲大陸甚至包括英國本土,但是美國的戰爭潛力足以壓制包括德國在內整個歐洲大陸,甚至加上遠東的日本,也就是美華人足以壓制除它之外的所有列強。如果美華人不幫助英華人和法華人那麼德華人的贏面非常大,但是美國只要參戰,如果德華人不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解決歐洲戰事,那麼它就輸定了。美華人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起一支數百萬裝備精良的大軍,其力量足以橫掃整個歐洲,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從加來直接推到第聶伯河邊

  • 4 # 百戰猶生

    德國蠢在不是一個一個打而是一個挑一群,德國如果選擇始皇帝的戰略,遠交近攻。先安撫英俄,不要不切實際的和英國在海上較勁,全力發展陸軍滅掉法國慢慢消化,經過三五十年時間慢慢一統歐洲,遏制海峽出兵北非把地中海變成德國的內海,再以龐大國力發展海軍幹掉日不落,掉頭南下透過土耳其打通到印度的道路取了這顆明珠,基本就無敵了。至於俄國,除了土豆和伏特加我實在不明白佔領它的付出和收穫這麼費勁打它的人腦子都不好。

  • 5 # 叨叨頻道

    德國民族在當今的世界上也是以嚴謹著稱。而且,如今的德國經濟,科技等綜合實力可以妥妥的說一個很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國家卻主動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兩次都失敗了,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當時德國的決策層做出的愚笨的策略,相反,這可能是當時德國決策層最好的選擇。

    一戰前,德國和奧匈帝國都經過工業革命是的國內的經濟快速發現,但是從當時的歐洲的地圖可以看出,德國在對外貿易的道路被英國,法國都給堵住了。而當時的英法等國在整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殖民地,德國對此肯定不服氣,為了利益,而且當時德國奧匈帝國等一些國家的實力也是很強大。所以,為了利益,德國值得一拼。

    對於發動二戰就更好理解了。一戰失敗,奧匈帝國被解體,德國被制裁,賠款,領土被分割。可以說德國境內對於一戰有著很強的民族情緒。在看看二戰爆發的時間,整個世界都在經歷在經濟危機,德國民眾得生活很苦。而德國領導層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德國這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二戰前期,德國的工業軍事很強大,從抽法國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只是,德國這兩次全都失敗。但,我覺得這並不能證明是決策層的愚蠢

  • 6 # 懷疑探索者

    為什麼德國這個國家有許多精英,在國家決策上如此愚蠢,捲入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民族的德國,在當今的世界上是以嚴謹著稱。如今的德國,經濟、科技等綜合實力在歐洲第一,可以說一個很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國家卻主動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但兩次大戰都以失敗告終。那麼,有人就問,為什麼德國有許多精英的國家,在國家決策上如此愚蠢,捲入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兩方面看。

    一方面,確實是一個精英輩出的國家。德國在歷史上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 德國哲學可以說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石。德意志民族具有優秀的民族品質和精神:如講理性,守紀律,辦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文化素質普遍較高,說話有修養,知識面廣,不怕辯論;崇尚自強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滿足。

    另外,德意志氣質的另一個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戰鬥的精神和勇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優秀民族品質和精神的民族,這樣一個精英輩出的國家,卻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臺實行獨裁統治,並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在同盟國打擊下於1945年5月8日戰敗投降。

    出現這一現象,對於德國這個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悖論。但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於民族性與內外環境的相互作用結果。 另一方面,兩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涉及到了德國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工業品傾銷地,商品生產出來無法銷售,那麼國家和整個社會就會破產!德國和奧匈帝國都經過工業革命,國內的經濟快速發現,但是從當時的歐洲的地圖可以看出,德國在對外貿易的道路被英、法都給堵住了。而當時的英法等國在整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殖民地,對此德國很不服氣且耿耿於懷。當時德國奧匈帝國等一些國家的實力也是很強大,為了自身的國家利益,德國要打破歐洲已經形成的利益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質上也是一戰後德國經濟破敗以及那次經濟危機的結果。一戰失敗後,奧匈帝國被解體,德國被制裁、賠款,領土被分割。這為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由於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節,可以說德國境內對於一戰有著很強的民族情緒。在看看二戰爆發的時間,整個世界都在經歷在經濟危機,德國民眾的生活很艱苦。而德國領導層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德國這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二戰前期,德國的工業軍事很強大。

  • 7 # 清水空流

    有人說,當德意志民族用思想拷問這個世界的時候,整個人類都陷入思考與沉思。而當德意志用戰爭來拷問這個世界得時候。整個人類都陷入悲慘和痛苦。

    德國屬於後期發達起來的國家。當德國的俾斯麥以統一的德意志國家首相出現在世界舞臺的時候。被當做了異類。而德國的崛起引起整個歐洲的不安,尤其是法國的忌憚和反感。覺得德國的強大限制了自己作為歐洲第一大國發展。德國的崛起以後,發現整個世界都被美,英,法,俄瓜分完畢了。已經沒有德國的市場了,當德國發動戰爭的時候,得到了所有德國精英人事的支援。但誰也沒有戰爭竟然如此漫長和慘烈。但實際上一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與國際市場德國才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第一次無任何正義而言,就是一場歐洲強國的分贓大戰。但不幸的是德國失敗了。

    而二戰的產生,恰恰是歐洲戰勝國,尤其法國對德國的無恥的榨取。一戰結束的時候,德國喪失所有海外殖民地。人口的10%,

    七分之一的領土。賠償1300多億馬克的賠償(這筆錢德國直到1998才賠付完畢。)而德國的經濟已經徹底崩潰。在種情況下希特勒的崛起就不可避免。而納粹黨的興盛恰恰是歐洲戰勝國造成的。而德國認為他現在所拿到的,是他當年不應該失去的,拿回來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當德國恢復到《凡爾賽合約》之前地位的時候。希特勒的政治威望達到了巔峰。英法希望德蘇戰爭,英法坐收漁人之利。而蘇聯為了避免禍水東引。積極與德國合作。希特勒就是利用了英法蘇的矛盾而擴大實力。從而發動了二次大戰,成為人類的惡魔。

    《戰爭論》裡有一句名言:侵略者是最愛好和平的人。希特勒說他厭惡戰爭,而發動二戰的卻是希特勒。二戰的發生不僅是德國的需求,也是世界經濟危機的必然產物。這是無法避免的。是整個發達國家為了爭奪資源,人口,領土所必然的。是德意日與英法美為了奪取資源利益的戰爭。只不過德國是失敗者而已。而任何一次戰爭都是為了保衛和掠奪資源而已。

    但現在世界已經知道,戰爭不可能解決資源問題,而且會消耗資源。現在則透過經濟戰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

  • 8 # 一號風手

    不是的,德國根本上就是被逼著發動戰爭,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的精英階層深深知道,戰爭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也是所有選擇中最好的選擇。

    如果不發動戰爭,德國國內很快會在內亂中崩塌,而發動戰爭則可以不管結果如何,起碼能阻止德國馬上崩塌,延續維持德國強大的力量不會馬上瓦解,而且戰爭本來就是個賭博,萬一勝利了呢?

    就算不勝利,德國最後戰敗了,比不發動戰爭德國自我崩塌的情況壞到哪裡去,這就是德國精英選擇發動戰爭的原因。

    深入原因我就能給你回答了。

  • 9 # 海天客3

    戰爭勝負不僅要看自己多麼強大,還要看對手!兩場世界大戰根本上都是敗於英國!德國再強大,相比於英國,在近現代發展上還是遜於老牌帝國英國!現代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直到電腦出現世界發展並沒有出現質的飛躍!在發展水平上德國雖然在傳統陸軍上可以強大到橫掃歐洲大陸,但是英國不在歐洲大陸,而是獨立的大島,足夠強大到制衡歐洲突出的勢力!在當時已經進入航海時代的條件下,英德軍力發展有極大的不對稱性,英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德國海軍比較弱!故而兩次世界大戰二者都戰成平手!德國拿不下英國!如果據此滿足夯實內在實力,歐洲自可穩定統一一下!可是偏偏又去招惹極寒之地的俄羅斯,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這是戰爭大忌,作戰條件已經發生極大變化!侵略者往往都會如此狂妄自大到膨脹死!域外強國美國再趁機佔便宜,德國敗局就是必然的了!那時的弱國中國內部腐敗墮落積貧積弱,內戰內亂不休,自顧不暇自然無法染指!

  • 10 # 約翰的甲殼蟲

    德國統一過程中,德軍迅速改制成為第一支現代化軍隊,跳出了傳統軍事理念的束縛,成就了毛奇等軍人的輝煌,但同時也掩蓋了俾斯麥在外交上的努力。爾後德國進入了軍國主義的怪圈,不斷躁動讓自己處於四面樹敵的狀態。嚴謹機械的民族性又讓其迷信之前的成功經驗,難以與時俱進,在周圍敵人的擠壓下容易走入偏執極端的死衚衕。如果當初能堅持俾斯麥寬容的周邊政策,化敵為友團結大陸平衡英國,穩步增強實力,也不會讓美俄崛起到今天高度。正應了那句“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自我膨脹,急功近利讓德國永遠失去了成為大國的機會,也把歐洲拉下了王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