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這個當然是有想到的,但是日本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響。珍珠港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重要門戶和力量集中地。一旦偷襲成功,美軍太平洋艦隊軍事力量要受挫長達半年之久,完全恢復也要兩年甚至更長。

    日本也是料準了,美國自視甚高,認為自己不敢貿然對美國動武。美國哪裡知道狗急是要跳牆的。美英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給線。這對資源短缺的日本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如果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癱瘓,對於日本的在太平洋的軍事行動和阻礙將大大減小。距日本距離自己大東亞共榮圈在西亞和德國匯合以致統治全世界的夢想也越來越近。權衡利弊,日本還是選擇了出兵。

    人算不如天算,美國重要戰鬥力航空母艦,因為臨時的軍事演習,不在珍珠港內。而日本對珍珠港的偷襲也沒有轟炸徹底,港內的一些,軍事設施和船塢仍然可以投入使用。所以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力恢復的速度遠超於日本的預期。

  • 2 # 歷史系旅法師

    當然考慮過,而且心知肚明日本對美國勝率極其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山本與太平洋戰爭的策劃。

    日本的許多軍官都曾經去外國留學或者做駐外武官,山本就去過歐洲和美國。

    而且他對美國還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說是美國通,開戰前他就已經認識到了日美實力差距巨大,美國巨大的生產力和地理優勢,開戰就等於走向深淵。

    大家一致有個誤區覺得日本高層腦袋全是壞掉的,其實不是這樣,日本從首相,天皇,各個大臣都是知道日本和美國的實力對比的,但是即便有這個資料在,他們仍然選擇開戰。

    記得日軍海軍有個軍官說過,戰爭要打了才知道結果,這句話說的沒錯啊,畢竟大白艦隊已經過去了30年,美國會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妥協不打了呢?

    所以說戰爭真的要打了才知道,美國把軍艦當下餃子一樣造,把飛機像打雞蛋一樣造,美國的戰爭潛力真是打了才知道嘛,我們也不能用上帝視角看二戰啊,畢竟他們活在他們的時代,眼光有侷限性嘛。

    雖然山本頭腦清晰,也身居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一職位,但是他還不是能左右國策的最高層,當大本營的命令下來他也只能認命。

    山本還在海軍省的時候,因為主張反對三國軸心和南下東南亞,曾經被陸軍的激進分子襲擊過,還收到過威脅信,海軍高層只得讓他在聯合艦隊任職。

    我相信收到進攻珍珠港命令的山本是興奮的,雖然他在理智上認為和美國開戰必敗,但是下決定的不是他,是高層,是他無法抗拒的天皇旨意,這反倒讓他解脫了,也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焰:

    險中求勝不就是武士常乾的嘛?當年在歐洲縱橫賭場的山本五十六的賭徒心裡又發作了,既然要打那就賭大的,於是策劃了珍珠港事變。

    無論戰爭結果如何,珍珠港的確一場精彩的襲擊,美中不足是賭徒一般的山本將前線指揮交給了保守的南雲,使得珍珠港沒能擴大戰果。

    日本人當然有很多想法啦,比如孤立主義作祟啦……比如美國會打一仗就和談啦……比如美國有華盛頓條約的,日美海軍戰前比三比五,但是美國要守兩個大洋,要是重創太平洋艦隊就可以以逸待勞阻擊增援的大西洋艦隊,就像日俄海戰一樣啦……反正北上是不會北上的,這輩子都不會北上啦……海軍馬鹿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

    而美國:蘑菇彈警告……

  • 3 # 漁耕樵讀

    山五十六是一個賭徒,相信大家都知道關於山本五十六賭博的事蹟。真正好賭的人,都喜歡冒險,畢竟富貴險中求。山本五十六不但喜歡賭博,而且喜歡賭大的。

    不怕輸的人才喜歡賭大的,山本五十年六就是一個不怕書的人。山本曾和他的好友賭過一次3000日元的賭,當時3000元足夠買一棟房子了,他的朋友一笑了之並不計較,但是山本五十六卻堅持還錢,他從薪水中扣錢還債,扣了十幾年才還清。

    偷襲珍珠港也是山本五十六一次豪賭,當然日本也有不得不賭的理由。在珍珠港事件前日本從美國,英國,荷蘭進口的石油超過80%以上。而在1941年美國廢除了中立法案,同時通過了租借法案,對日本進行了石油禁運。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的島國,在石油禁運後日本石油儲備只剩下4300萬桶。當時的日本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南下,要麼北上以獲取石油。

    1939年日本和蘇聯在遠東打了一場戰爭,被稱為諾門坎戰役。日本看到了他和蘇聯的差距,北上的計劃就破產了。他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南下了。再加入日本陸軍和海軍有非常深的矛盾,海軍急切都希望表現自己。喜歡賭博的山本五十六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而且他們並非沒有勝利的可能。如果日本能重創美國的航母,日本還是有可能控制太平洋戰局的。

    但是不幸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以前在太平洋戰場總是無所事事的三艘航母卻同時被調離了港口。總之無論是巧合還是苦肉計,都不會得到證實,即便是苦肉計也不會有人承認。總之,三艘航母倖免於難,可以說日本這場豪賭已經輸了。

    但是無論輸贏,日本必須要賭。如果不賭,日本就只能等著石油枯竭,退出戰局,而如果賭了至少還有贏的機會。同時雖然珍珠港事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它也幫助日本迅速的控制了東南亞。日本也從東南亞獲取了他想要的石油。總體上還是利大於弊的。

  • 4 # 靜夜史

    考慮了,不僅考慮了,而且考慮了很多!

    作為二戰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深知日本無論在戰爭動員能力還是戰爭潛力上都無法與美國抗衡。

    但是此時的美國已經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這對戰爭狀態下的日本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這意味著日本的坦克只能趴窩,日本的軍艦隻能拋錨,所以日本必須有所作為。

    當時的日本雖然侵略中國並佔據了中國大片土地,但是日本在中國到處勘探找不到石油,因此日本將目標鎖定在西伯利亞和南太平洋。

    但是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朱可夫給狂傲的日本關東軍上了一課,從此日本主動放棄了北上進攻蘇聯的瘋狂計劃。

    所以,剩下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南太平洋,而這裡,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當時的美國已經佔據了包括夏威夷、關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西太平洋據點,對日本形成巨大威脅,要想獲得南太平洋的石油,日本必須對美國開戰。

    但是山本五十六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和美國開戰,那麼接下來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就會啟動,那麼日本將遭受到美國瘋狂的報復,日本需要承受更大的代價!

    但是,此時的美國勢力雖然遍佈太平洋,但是美國的主要精力,始終在歐洲和大西洋,所以山本認為,日本可以集中兵力,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來一次猛烈打擊,促使美國乖乖坐到談判桌前和日本議和。

    或者,即使不能以一次突襲使美國元氣大傷進而求和,也能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造成沉重打擊,使美國在6個月到1年的時間裡,無法與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爭奪。而日本艦隊則可以在西太平洋大舉擴張,佔據印度尼西亞、瓜達卡納爾島等重要據點。

    長期以來,日本的軍事圈內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賭徒心理”,尤其是陸軍,加上“下克上”的傳統,往往是日本下級軍官賭博,然後取勝,最後大部隊跟進,實施全面侵略。

    這種風氣和日本小國寡民的現實分不開,因為資源短缺,所以沒有大國打持久戰的資本的,所以日本軍人希望一擊斃敵,以一場戰役的勝利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1905年日俄戰爭就是這樣贏得的!

    而山本五十六,在日本的將領中,又是一個出了名的賭徒,這讓日本形成了一個軍隊形成了另一個奇觀。

    在陸軍方面,一般是高層非常謹慎,下級軍官吱哇亂叫,進而以“下克上”逼迫上層最後妥協,“9,18事變”和“諾門坎戰役”都是這樣的流程。

    但是山本不同,作為日本海軍的最高司令官,他直接將聯合艦隊搬上了賭桌。不需要“下克上”,所有日本海軍都在山本五十六的帶領下,和美國進行一場豪賭。所以海軍相對而言更加激進!

    這是日本最可怕的地方!

    所以,山本大膽進行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事實證明,雖然沒有摧毀美國的航母,但是日本還是給美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緊接著,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國恥演說”,名正言順地加入二戰,美國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啟動。

    所以山本五十六得到的結果是,雖然取得了半年的優勢,但很快這種優勢就不復存在。

    因為擊沉美國1艘軍艦,馬上就會補充10艘,而日本則是沉1艘少1艘!

    1942年6月,針對美國已經恢復的情況,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引誘美軍艦隊北上阿留申群島,然後在中途島消滅美國主力的誘敵計劃。結果美軍破譯了日本的電文,導致日本聯合艦隊損失4艘航母,元氣大傷。中途島海戰也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在視察部隊途中座機被美軍飛機擊落而斃命,時年59歲。

    可以說,作為日本海軍的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有著洞察時局的眼光,他明白,一旦和美國開戰,日本必敗,但是當時的日本已經別無選擇!

    山本五十六和其他日本將領一樣,在日本這樣的特殊環境下,一直沒有徹底分清“戰爭”和“戰役”的區別。蘇聯元帥在諾門坎戰役後評價日軍作戰思想落後,完全停留在一戰時期!

    如果朱可夫的話是形容日本陸軍,那麼日本海軍則還停留在甲午海戰和日俄對馬海戰的時期。在這兩場戰爭中,日本艦隊都是取得一次戰役的勝利後,基本奠定勝局,所以山本五十六也認為,偷襲珍珠港可以讓美華人痛到主動找日本人談判!

    山本五十六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過分高估了日本的戰爭能力,同時低估了美華人的反抗意志,這都導致了後來不可避免的失敗。事實上,除了偷襲珍珠港算得上成功,其後的中途島海戰以及瓜島戰役等日本都慘敗而歸!

    山本的偷襲對於日本而言,是迴光返照,而後就是徹底的黑暗!

    開戰之日,便是敗亡的倒計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完美E弧度

    這個根本就不需要問得。日本作為首先開戰方,偷襲帶來的後果必然要多方考慮。當時的世界大環境是,德國,義大利作為日本的盟軍,已經迅速佔領了並控制了波蘭,而法國也基本處於投降狀態,只有英國還在苦苦支撐,如果戰事順利的話,下一步就是對蘇聯的進攻,而日本方面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戰略事態也是不錯的,已經順利佔領了中國的華東大部分地區,只要突破四川后越過黃河一線,就算是勝利了,即使不能突破黃河一線,也完全可以效仿南宋時的宋金和宋遼格局,在黃河形成對峙,其實這時的日本基本已經完成了戰略目的,只要將重慶政府壓制住,在實際佔領區穩步控制,並最終消化掉華北華東地區,那裡就是日本的土地了。日本作為德意的盟國,下面需要做的是配合盟國對蘇聯形成見面夾擊的態勢,並最終消滅蘇聯。而日本需要出動的部隊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撐,其中重要的是石油,當然還有其他的,這些主要從東南亞搶來的物資的運輸隊當時已經窮兵黷武的日本來說,海軍保護力量有限,且運輸分散,對於他們配合盟軍並不有利。而當時的美國態度曖昧,又實際上具有足夠的兵力對太平洋進行封鎖,德意日三國一直不能得到美國政府的明確態度。為三國造成了隱患,日本考慮到配合德國的同時,當時三國的戰爭態勢又在向有利於己方的方向在發展,用大環境加快速武力震懾的方式應該可以給美國造成他們還有能力在美國本土開戰的假象,這樣的話,最起碼可以壓制的美國兵力輕易不敢離開本土,至少可以讓處於搖擺不定的美國繼續這樣搖擺下去,從而保證日本的東南亞物資線路的穩定,也就可以完成配合盟軍的對蘇聯的合圍。當然,日本也考慮過美華人的開戰可能,因為當時的日本在主要戰場上的戰略目的已經基本達成,他們認為有能力從中國戰場抽出足夠的兵力在太平洋地區對美國進行壓制,一旦對珍珠港的偷襲造成,美國的海軍力量大幅度消弱,給海上兵力運輸造成困難,加之美華人口有限,戰爭潛力不大,那麼,進入亞洲戰場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日本可以輕鬆完成自己及盟軍的戰略部署。即使美國開戰,也要從歐洲進入戰場,即使美國和歐洲戰場的聯軍贏得了最後勝利,也沒有能力對付已經實際並鞏固控制了中國黃河以北的日本部隊,因為日本已經有了足夠的戰略縱深去和已經精疲力竭的歐洲對抗,再說了,日本既然已經控制了並完全消化了半個中國,對歐洲和美華人來說又沒有對他們的利益造成傷害,路途遙遠,又沒有足夠的利益推動,日本又有了新領地的資源和人口補充,可以維持與遙遠並且傷痕累累的歐洲或沒有對少戰爭潛力的美國的對抗優勢,那麼,誰還會去救一個已經戰敗的國家呢?(至少日本當時認為基本完成了戰略目的,剩下的只是收尾工作了,完全可以在短期內鞏固和吞併現有的領地)基於以上的考慮,才有了對珍珠港的偷襲。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個聯邦議會制國家,美華人的效率有些過於高了,再只要再晚三個月出兵,戰爭結果就可能改寫了,加之由於美國的過早加入,讓德國和義大利不得不分兵加強對法國的控制及對英國的壓制,還要應付生力軍美國的進入,而此時的德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對蘇聯的遠東地區戰爭部署,有不可能改變現有戰略目標,只能硬著頭皮和蘇聯硬碰硬的打對攻,以求快速結束蘇聯戰場的戰爭,給德國也就留下了足夠的戰略縱深和戰略生存空間。所以德華人基本不要俘虜,蘇聯人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拼命了,只要拼命拖住德國,美歐開始反攻,才能逼迫德國撤軍,否則,德國佔領蘇聯的話,為了消除後患,會殺光所有蘇聯人的。這情況當時的德國和蘇聯都明白,這是你死我活的戰爭,沒有第三種可能。呵呵,當時的蘇聯可能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去了,不是德國的突然撤軍,蘇聯就將徹底從世界地圖上抹去。回頭再說日本,情況也差不多,由於中國戰場的實際控制區的穩定工作由於游擊隊等小股武裝力量的反抗,給日本穩定控制造成了阻礙,加之美國進入太平洋戰場,使得日本兵力在太平洋受到牽制,日本要完成對中國的控制力的鞏固,又要應付來自太平洋的壓力,就不得不分兵在太平洋的東南亞國家來對付美國,以便自己有時間完成他們在中國華北華東地區的控制和整合,一旦完成,就可以就地徵兵和利用中國的資源快速完成武裝並作為生力軍投入戰場。美國的過早進入加之中國方面民眾對日本人的種族認可有限,使得日本沒有能夠按計劃完成整合,也就談不上後續戰略目的的展開,使得戰爭發展方向完全轉變。在我看來,與其說二戰是各國的偉大勝利,不如說其實我們運氣好,差一點就被日本分裂成兩個國家了。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 6 # Phoenix張

    五十六是知道日本會戰敗的,沒有偷襲之前就知道,五十六留學美國的,知道美國的戰爭潛力和日本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 7 # 戰略論

    首先山本五十六是拒絕對美髮動戰爭的,其次山本五十六的珍珠港偷襲的這一進攻計劃只是一個預案,即在日本大本營以及天皇確定要對美開戰後,這個進攻方案才會開始實施。所以在真正發動珍珠港偷襲時,日本已經下定決心面臨任何的不確定情況了。

    而在開戰之初,日本就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美國強大的國力,在初期日本和美國在海軍艦艇上的實力對比是7.5:10,在正面作戰的航空兵的對比上是1:1。隨著戰爭的持續,日本估計到1943年日本艦艇實力則為美國的50%,到1944年則降到30%;而就飛機的生產能力而言,1943年日本海軍的飛機產量可達到8000架,美國可達到85000架,到1944年日本海軍飛機產量達到12000架,而美國可達100000架。也就是說戰爭持續兩年後,美國艦艇實力將是日本的5倍以上,航空兵實力將是日本的10倍以上,可見日本對美國的強大還是有深刻認識的。

    日本當局尤其是海軍正是認識到隨著戰爭的延續美國對日本將擁有近乎絕對的優勢,而且會越來越大,所以日本海軍要求在開戰之初就要給美國艦隊以沉重的打擊,以後繼續持續不斷的消滅美國兵力,儘早的進行海上決戰,以免讓美軍實力增長到難以撼動的地步,如此日本再無勝算。

    而珍珠港偷襲就是本著這一思想而去實施的,一開始就想重創美國艦隊,然後迫使美國海軍在劣勢下同日本海軍決戰,透過不間斷的連續打擊,讓美國海軍的實力始終無法增長到可以反攻的地步。

  • 8 # Skywalker雲中漫步

    山本五十六是個少有的聰明人,他曾經在美國多年,完全瞭解美日之間在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上的巨大差異,他當然知道一旦美國參戰,會讓日本陷入危機。他雖然是個真正的頂級賭徒,據說美國的很多賭場都怕他,但他也是個很清楚自己底牌的人,打心底裡不願跟美國開戰。他在美國時,看到遍地都是的小汽車和家家戶戶持槍,就曾經斷言,這世界上誰跟美國開戰,都將是找死。他對日本海軍最樂觀的估計,就是隻能跟美國打一年,最多堅持兩年。這其實是對日本海軍軍力、石油儲備/供應、鋼鐵產能和武器裝備生產力的冷靜分析之後的真實判斷。但是他為什麼還要打,還要賭呢?

    山本五十六身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在海軍可以說是說一不二的統帥,但在日本帝國這個大系統裡,他也不過是一個棋子而已。當時的日本,是陸軍主導,美國對日本的制裁,源於日本侵華。但日本陸軍不肯放棄中國,那就要突破美國的制裁,當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東南亞進軍。但那時的東南亞不但多數是美國盟國的殖民地,而且還有美國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這就必然會造成跟美國矛盾的加劇,甚至直接衝突。既然橫豎都是翻臉,那就不如早翻臉,如果能趁其不備突然徹底翻臉,說不定有獲勝的機會。這就是當時日本和山本五十六的心理狀態。

    出於這樣的心理,山本五十六才策劃了珍珠港偷襲,企圖在美華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舉殲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樣可以延緩美華人的反攻,給日本爭取更多的時間。他的這次賭博成功了,美華人損失慘重。但也不成功,因為他沒能擊沉一艘美國的航母。這使得美軍得以很快發動反攻,並直接導致了他的第二次賭博——中途島海戰的慘敗。

    事實證明,他的擔憂是完全正確的。然而作為一個被捆綁在歷史戰車的軍人,自己再聰明再有遠見又如何呢?在錯誤的隊伍裡,不過都是更大的人物的犧牲品而已。

  • 9 # 度度狼gg

    日本電影《山本五十六》的開頭,就是一隊陸軍士兵列隊路過海軍省時,突然全體舉槍瞄準挑釁,讓海軍省頓時炸了營。原因就是海軍不同意陸軍力主與德國結盟的政策,海軍省次官山本五十六就是其中最堅決的一員,而當時的陸軍少壯派激進分子非常瘋狂,對不同政見者動不動拎刀亂砍,“二二六事變”就曾一傢伙砍倒三個名海軍大將。

    海軍大臣米內為保護山本,1939年9月1日緊急安排其出任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當時還是海軍中將,按銜級還不足以般配這一重要職務。但聯合艦隊司令官一般在旗艦上辦公,至少暫時不會有殺身之禍,米內光政採取了“先上車後補票”的辦法,也算夠意思,在此之前,山本五十六連遺書都寫好了,可見當時日本的侵略氣氛之瘋狂。

    日本的戰時大本營是由陸軍參謀總長牽頭的,海軍軍令部長為副手,形成了事實上的“陸主海從”決策體制,在天皇默許下,最終日本還是與德國及義大利簽署了軸心國條約,山本五十六一沒自殺二沒辭職,而是選擇了服從,並於次年11月晉升海軍大將。

    (年輕時代的山本)

    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山本五十六是有獨立戰略思想的軍人,不輕易跟風;第二,天皇和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一旦做出了決策,他又堅決貫徹和執行既定戰略,在他看來,這是忠誠,這兩個問題既矛盾又統一,折射出山本複雜的性格。

    山本五十六從1925到1928年,曾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海軍武官,藉機遊歷過美國很多城市,對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有著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1941年下半年,在當日美關於石油和鋼鐵禁運的談判瀕於破裂時,面對大本營“不惜與美國一戰”的態度,他表示了強烈反對,認為沒有勝算。

    (任駐美海軍武官期間)

    然而,當深感受到“美英鬼畜”欺辱的裕仁天皇和大本營一致決心對美開戰後,山本五十六又開始貫徹指示,研究如何先發制人,充分印證了此人身上的兩重性,人格很是撕裂,用我們電影裡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保留意見,執行命令”。

    海軍是燒油大戶,山本五十六也確實得考慮燃料問題,美國畢竟卡住了日本的脖子。

    山本五十六在開戰之前仔細考慮過戰爭的結果,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無法徹底戰勝美國,他秉承的戰略指導思想叫“以打促和”。即日本海軍用突然襲擊的方式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使其半年內喪失太平洋制海權,掩護陸軍佔領重要島嶼和資源地。並且由於艦船建造的週期較長,山本謀求至少在二年內聯合艦隊能在太平洋佔據優勢。

    兩年的時間,足夠日本在東印度群島掠奪大量的石油,同時透過一系列島嶼的要塞化,建立起一個“絕對國防圈”,從而使美國知難而退坐下來談判,並最終承認日本佔領南洋的即成事實,美日可以重新劃分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

    (就任聯合艦隊司令官)

    這個戰略計劃是充滿危險的,首先要保證能一舉打垮美軍太平洋艦隊,其次還要保證在美華人反擊時能挫敗之,最後更要維持日本海軍兩年以上的戰爭主動權,任何一條破產,日本都將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從甲午戰爭起,日本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賭國運”,而不幸的是,山本在美國期間還有另外一個收穫,喜歡上了賭博,自詡“可以在賭桌上贏來一艘戰列艦”,由於賭技出眾,據說摩洛哥賭場甚至禁止他入場。

    換言之,他恰恰是個大賭徒,只不過是賭桌換成了太平洋戰場,賭注是日本列島。

    就戰術而言,聯合艦隊需要保持無線電靜默,自瀨戶內海出發,長途奔襲3500海里,歷時近兩週時間(聯合艦隊11月26日就已啟錨),途中被任何美軍飛機或艦船發現都將功虧一簣,這也是一場豪賭。海軍軍令部一些參謀表示反對這一“Z計劃”,山本五十六便已辭職相脅,終獲批准。

    1941年12月2日,美華人拒絕日本條件的《赫爾照會》送達東京,日本決計開戰。下午5時30分,山本五十六給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發去了“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電,意即12月8日開始攻擊珍珠港。

    歷史走向轉折,再無回頭之路。
  • 10 # 橋本看日本

    山本五十六在發動珍珠港偷襲時,當然考慮到美國參戰的後果,也考慮到戰爭對日本造成的後果,但是,日本方面的設想是,消滅美國第七艦隊,然後像日俄戰爭一樣逼迫美國媾和,迅速解決與美國的戰爭,但是美國不是帝俄,而是美利堅,有仇必報,日本就只能走向消耗戰。

    在日本發動珍珠港偷襲之前,日本分為南進與北進兩個派別,分別代表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的利益。其實在諾門坎戰役之前,日本大本營還是傾向北進,但遭到了蘇軍強大的機械化部隊的毀滅性打擊以後,日本北進派再也不提起對蘇作戰,而是害怕蘇軍的進攻,由主動進攻,便為戰略防守。

    在日本東條政府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與德國,義大利簽訂了三國同盟徹底與英國成為敵國以後,日本南進已經是箭在弦上。同時日本大本營還命令日本軍隊進駐印度支那,更加刺激了法國的利益,讓美國對日本的警戒心增加,美國就向日本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日本撤出印度之那,以及中國佔領的土地,否則美國將停止向日本供應石油。

    當時日本海軍從海軍部長,到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等人都反對與德國結盟認為這樣做無疑是自殺,因為海軍高階軍官都有駐美經驗,知道美國國力強盛,他們竭力主張不要與美國開戰,但是在美國的最後通牒的壓力下,日本海軍同意與美國開戰,偷襲珍珠港,逼迫美國停戰媾和,日本南進,佔領爪哇油田,把英國勢力趕出東南亞。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國的反擊決心,這樣才招致了日本的慘敗。

  • 11 # 拉克勒

    這個問題很幼稚

    德國並未攻擊美國但美國照樣攻擊德國,只要你敗勢已定美國是決不允許蘇聯獨佔世界的。美國允許蘇聯獨吞日本?攻擊是毫無疑問的,區別只是遲早的問題。

  • 12 # 盪漾的可樂

    打珍珠港就是山本的考慮。。一波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美華人到底有沒有勇氣對日作戰(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根本玩不起,就三艘主力艦了萬一被打沉美國本土就會受到威脅)。有沒有時間重新建造一支太平洋艦隊很難說。奈何美國艦隊的三艘航母全跑了一個也沒抓住

  • 13 # 鉞逸

    當時日本軍方高層很清楚與美交戰必敗。計算方法很簡單,鋼鐵產量對比一百比一,糧食石油布匹汽車飛機等等戰略物資全都不是一個層次的,何況沒參戰的美華人員物資全無損耗,經濟上更因戰爭而膨脹。怎麼打都必敗無疑。

    但是日本戰已至此,要想持續,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原因也很簡單,就兩個字“拖延”。打光美國艦支,暫時打通海上運輸線,維持戰爭到佔領東南亞,獲得鋼鐵和石油補充後,或可一戰。美國恢復很快,日本原預計偷襲得手後,美國需要兩年恢復作戰能為,日本也就想用這兩年重新提升戰爭能力。

    說日本沒有戰略家是很正確的,高估自己也低估了對手,暫不去說偷襲不成功,就算成功了,兩年時間日本也不可能佔領東南亞。

    另外,二戰是天要滅日本,誰也不能怪。建了個滿州國,啥事都沒幹。當大慶冒油的時候,估計小日本象吃個蒼蠅。

  • 14 # 阿火爸爸

    山本知道和美國交戰的後果。他是知美派,因為他在美國實際生活並且認真考察過美國。應該說這個人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有點格局。但是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人在與中、俄交戰中的接連獲勝,造成了本身戰略思維文化營養不足的日本人集體狂妄。偷襲珍珠港就是冒險一擊,先下手為強,企圖將美國勢力從亞洲趕走,從而從容獨霸亞洲,獲得南亞的橡㬵、石油等資源;將中國和世界割裂,最後擊垮中國。戰術上珍珠港一戰日本是贏了,但是贏得不徹底,一線指揮官南雲見好就收,沒有對清或者徹底炸燬重點目標,特別是艦船修理廠。戰略上更別提了,使美華人下決心幹掉日本 。珍珠港事件是美華人永遠的痛。至到今天,美華人還在不斷出版關於它的各種作品。

  • 15 # 娛樂星晴室

    早年留學美利堅,美帝工業賽神仙

    石油鋼鐵茫茫多,戰爭潛力無窮竭

    地上汽車幾萬輛,造起坦克更方便

    我軍將士雖勇猛,幾多撐得一年半

    無奈帝國主義狂,東條首相吃錯藥

    北進蘇聯遭痛扁,轉手進軍東南亞

    只得奉命打美帝,精心設計珍珠港

    賭徒心裡盤算緊,速戰議和保戰果

    憂心忡忡做噩夢,美帝果然夠頑強

    珍珠港後過半載,損兵折將中途島

    瓜島陷入消耗戰,速戰速決破滅亡

    皇軍頹勢已顯現,果然只能撐一年

    伊號作戰戰果假,喜出望外巡前線

    不料行蹤美帝知,賭徒損命所羅門

    皇軍士氣跌谷底,節節敗退失主動

    美帝工業果然強,飛機坦克大航母

    鋪天蓋地虐皇軍,一路平推至本土

    賭徒生前料定準,美帝果然惹不得

    即使賭徒沒有死,日後作戰準抓狂

  • 16 # 橐龠86206117

    這個問題提得太沒歷史知識了,山本本來就是堅決反對和美國打仗的,多次指出和美國打仗日本必敗。但對美開戰已經是國策,上面都狂熱狀態中,他也沒辦法,必須服從命令。但他指定作戰計劃的宗旨仍然是快速突襲,短期內把美國打蒙,迅速逼美國和日本簽訂和平條約。可是,這個目的也沒達到。

  • 17 # 我們都一樣9760

    肯定考慮到了,但是他想的是他的聯合艦隊比美國太平洋艦隊強。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在當時挺強的,在和中國開戰後,日本人發現海軍閒置,沒用武之地,因此把目光放到東南亞,但是東南亞是美國的地盤,美國肯定不允許,而且美國駐守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實力也不弱,因此就必須打掉太平洋艦隊。為此,日本用外交欺騙手段麻痺美軍,進而偷襲了珍珠港,日本前期的戰略目的算是達到了。

  • 18 # 鬼谷先一

    山本當然知道美國的經濟實力一旦轉化為戰爭實力的威力,但是日本已經走上戰爭的道路就沒有回頭路了,山本雖然反對對美開戰,但是他也給不出日本的出路,所以只好再一次賭國運,這次賭輸了。

  • 19 # 肖昌洪0304

    日本人偷襲美國的珍珠港,那是迫不得己的下下之策,美華人的太平洋艦隊,徹底封鎖了日本人的海上運輸,至使日本人的戰略物資奇缺,航空兵連訓練的汽油都無法滿足,侵略戰爭無法在持續下去,所以才發動珍珠港之戰。

  • 20 # 血染戰旗紅

    這個還真有。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美還在談判,那時候日本首相還是近衛文麿。近衛首相問山本五十六,如果日美開戰,估計能打多久,山本五十六明確的告訴他,打一年半至兩年沒有問題,但超過兩年就不行了。山本五十六在美國留過學,當過海軍駐美國武官,在美國遊歷過,對於美國強大的實力是非常瞭解的,對於日本的弱點他也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是最反對和美國開戰的。在日本電影《山本五十六》中有個橋段:陸軍的參謀辻政信跑去和山本五十六說,他就要去德國了,希望海軍不要阻止日德意三國結盟。山本五十六告訴他,你最好去一下美國。當你看到德克薩斯的油田,看到底特律的工廠的時候,你就知道美國是多麼強大了,“和美國開戰,你想都不要想!”甚至在聯合艦隊出發去偷襲珍珠港時,他還對南雲忠一等人說,如果日美談判取得了新進展,你們要立刻取消行動,馬上將艦隊撤回。結果南雲忠一很不高興,還問他“拉尿拉到一半你怎麼能收回去呢?”結果山本五十六就發火了,跟部下說,如果你們誰認為無法撤回的,現在馬上提出辭職!可見在偷襲珍珠港的最後一刻,他還是想避免日美開戰的。

    山本五十六雖然想極力避免日美開戰,但他作為聯合艦隊司令,卻又不得不承擔起日美作戰的職責。而他認為,如果日美開戰,最好就是偷襲珍珠港,將美國太平洋艦隊一舉全殲,然後趁美國的戰爭機器還沒發動起來,在日本有利的情況下和美國講和,讓美國承認既成事實。但很可惜,他的設想落空了。偷襲珍珠港,雖然成功了,但沒能全殲美軍太平洋艦隊;跟著日本橫掃南洋,美菲聯軍大敗,麥克阿瑟逃到了澳洲,跟著美英荷聯軍在新加坡投降,對於日本來說簡直就是“形勢一片大好”,大家都非常狂熱了。在日比谷公園舉行的祝捷大會上,時任日本首相的東條英機說,以後這樣的祝捷大會會經常有的,一直等到我們在東邊的紐約舉行閱兵式,在西邊的倫敦舉行閱艦式的時候才停止。在這樣“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誰敢提出和美國講和啊?再說了,當時山本五十六也覺得美軍太平洋艦隊還沒有被全殲,逼美國講和的籌碼還不夠大,於是他就制訂了中途島作戰計劃,聯合艦隊傾巢出動,妄圖以“攻其所必救”的方式將美軍太平洋艦隊殘餘力量引誘出來加以全殲,那時候逼迫美國講和的條件就更加成熟了。但後來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中途島大戰,日本大敗。美國在國內實行了總動員,美國的戰爭機器開始全力運轉,讓山本五十六擔心的事發生了。在接下來進行的圍繞瓜達卡納爾島作戰展開的一系列海空大戰更是讓日本徹底領教了美軍強大的實力和犧牲精神。此時的山本五十六已經知道日本的敗局已定了。瓜島戰役結束後不久,1943年4月18日,剛好是杜立特空襲東京一週年的日子,山本五十六被美軍擊斃。從此日本聯合艦隊失去了靈魂,一蹶不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吊頂用什麼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