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打工人如意
-
2 # 旭東農村記事
我們老家以前也種來有,一般沒有管過每年想吃的時候才去,種植黃菜花的土壤以紅黃土壤最佳,在種植時要進行深耕翻耕,利於黃花菜根系的生長,播種前進行浸種,或者採用分株的方式進行繁殖,然後在春季進行移植,移植時要澆足定根水,澆足定根肥,成熟時要適時採收。
一、什麼是黃花菜?
黃花菜是摺葉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釐米。根簇生,肉質,根端膨大成紡錘形。葉基生,狹長帶狀,下端重疊,向上漸平展,長約40~60釐米,寬2釐米~4釐米,全緣,中脈於葉下面凸出。花莖自葉腋抽出,莖頂分枝開花,有花數朵,大,橙黃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質,橢圓形。種子黑色光亮。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黑紫色;蒴果鈍三稜狀橢圓形,花果期5-9月。黃花菜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蔔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
二、黃花菜怎麼種,黃花菜的種植方法
(1)選地:黃花菜喜溫暖,適應性強,但地上部遇霜則枯萎;根系發達,耐旱力強,在山坡地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種植。但以紅黃土壤最好。
(2)深翻整地: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在翻耕土地時應注意深翻耕,深翻土壤有利於根系生長,翻地深度20-30cm,摟平、打埂、修渠作畦。為便於以後的日常管理,畦寬以1-1.5m為宜,畦長不限,以方便為原則。
(3)繁殖:①種子繁殖:這是快速生產種苗的方法,但黃花菜種子發芽率低,必須先浸種催芽,播後1年方可定植。②分株繁殖:選健壯、無病害株叢,在花蕾採收完畢到秋苗抽生前挖取株叢的1/4至1/3分櫱作為種苗,連根從短縮莖切分,剪去衰老根和塊狀肉質根,將長條肉質根剪短即可栽植。③切片繁殖: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取老黃花菜植株,剪除綠葉,留5-7cm長的根系,用小刀均勻地切成2-5片,然後用800-1000倍多菌靈或託布津浸泡20-30min,然後栽植。④分芽繁殖:黃花菜根狀莖兩側排列著無數隱芽,頂端著生主芽和側芽,人為地破壞其頂端優勢,促進側芽萌發,可用分芽的方法提高繁殖率。⑤組培繁殖:為達到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也可採用工廠化組培育苗技術。
(4)生育階段:黃花菜分為7個生育階段:2月至3月上中旬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分展葉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萌蕾開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為採後枯葉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為秋季展葉期,霜後到翌年1月為休眠期。
(5)適時移栽,合理密植:從花蕾採收完畢至下年發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採收完畢後分株移栽最好,當年可發生冬苗,抽生新根,積累養分,翌年可抽薹投產。土壤肥力高的稻田、菜園土每畝種植16000穴。坡地、貧脊土壤每畝種植2000穴。種植方式以寬窄行交替為好。移栽後及時澆定根水,並用草木灰蓋蔸,成活後每畝用100~200公斤人糞尿對水淋蔸作定根肥。
(6)科學施肥澆水:合理排灌春季多雨,應及時做好黃花菜地清溝排水工作,防止漬澇,7~8月份高溫乾旱季節,要及時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溼潤,延長採收時期,提高產量,引水抗旱宜早晚進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黃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多。施肥應於春苗發芽期、抽莛開花期和冬苗發育期分次進行。在抽薹始期噴施花朵壯蒂靈,為增強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長葉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壯,減少幼蕾脫落,提高產量。
黃花菜的採收
(7)採收:採收的最適期為含蕾帶苞,即花蕾飽滿未開放、中部色澤金黃、兩端呈綠色、頂端烏嘴、尖嘴處似開非開時。黃花菜採摘時間要求極為嚴格,過早過晚均不好,太早則為青蕾,糖分含量少,鮮蕾重量輕、顏色差,造成成品色澤差,產量低;過遲採摘花蕾成熟過度,出現裂嘴鬆苞,且汁液易流出,產品質量差,不易保藏。採收季節一般為6月至8月底。採收適期為花蕾剛在裂嘴前1-2h,這時黃花菜產量高,質量好。採摘的最佳時間為13:00-14:00。採回的花蕾要及時蒸制,以防咧嘴開花。
-
3 # 海中追水
黃花菜又名萱草菜、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宿根多年生的一種三倍體草本植物。只開花,不結果,無性繁殖。以花為食用部分,可以鮮炒,也可以製成乾製品,用溫水浸泡後炒食、做湯或水焯後涼拌,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並具有安神、定驚、催眠、清熱、消炎之功效。黃花菜栽培歷史悠久,分佈範圍廣,種植面積大,是一種栽培管理容易、收益時間長、效益高的經濟作物。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地點選擇
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黏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長,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肥沃土壤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
(2)施足基肥
栽植時,先開好深15~20釐米、寬20~30釐米的穴,每40穴施入腐熟豬牛糞50千克、複合肥1千克,施後把基肥與穴土拌勻。
(3)苗根修剪
將生長5~6年的大叢黃花菜頭挖起,分割成2~4個單株為一叢備用,並剪去肉質根,只保留1~2層新根,新根長4~5釐米,同時將“根豆”和根部的黑鬚剪掉。這樣有利於栽後新根群的旺盛發育。
(4)適時移栽
從採摘結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個節氣移栽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植株能夠進入2次長葉期,有利於分株繁殖,栽後成活率高,當年就可長出3~5個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產量。
(5)合理密植
根據梯園的寬窄,採取單行栽植或寬窄行栽植。單行栽植:行距80~90釐米、叢距30~35釐米,每叢栽2~4片(株)苗,叢內株距4~5釐米,每叢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寬窄行栽植:一般寬行行距80~100釐米,窄行行距60~70釐米,叢距35~40釐米。也可以種植在山坡梯園的前崖,園內套種其他作物,穴距為30~40釐米。
(6)栽植深度
以10~15釐米為宜。過深分櫱慢,進入盛產期要遲1~2年;過淺植株矮小,分櫱細弱,容易早衰,而且遇乾旱易影響出苗。移栽後應及時澆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
(7)適時追肥
在春季萌發第1輪新葉時,畝用腐熟的人糞尿500千克加複合肥5千克兌水澆穴,結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整齊;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為抽薹打下基礎;5月中、下旬結合中耕施催蕾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花莖抽生,為現蕾創造條件;採摘完後及時割葉施冬苗肥,畝施人糞尿150~200千克、速效化肥10千克。施肥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掌握“差苗多施,壯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則。
(8)堆蔸培肥
黃花菜根系每年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有逐漸向上生長的趨勢。因此,在冬苗枯死後,應隨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長。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園土次之。
(9)更新復壯
黃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後,因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櫱成密集的株叢,地下部產生許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質根,這時花蕾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採收完成後,結合秋季大中耕,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掉1/3的老株,促進整個植株發生新的分櫱,萌發新根,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3~4年後用同樣的方法復壯另一側。1~2年後再將剩餘的蔸全部挖掉,並深翻土。
(10)病蟲害防治
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鏽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病蟲害,要搞好農業防治,在黃花菜採摘完後,地上部隨即枯死,應及時割蔸並運離黃花菜地外,以減少菌源、蟲源;搞好黃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強抗病能力;適時更新復壯老蔸;選用抗病品種等。適時用藥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
-
4 # 末農
黃花菜就是平時吃的金針菜,而在日本則把黃花菜稱為“健腦菜”:醫學上對於黃花菜的研究表明,黃花菜可以有效的降低膽固醇,還能幫助人們抵抗衰老,另外黃花菜也是做菜的好原料,女性如果經常吃黃花菜,還可以起到保護面板的作用。
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的較肥沃壤土或砂壤土,耕翻後精細整地,達到無明暗坷垃。然後根據栽植形式開溝,一般溝深20—25釐米。如大小行栽植,大行距100釐米,小行距50釐米,等行距栽植,行距為70釐米。選株栽植。採用分株栽植,春秋栽植均可,但以秋季栽植最好。秋季以秋分至小雪為宜,春季栽植則在土壤解凍至清明節。栽植時選用株型健壯,留茬三年以上的宿根直接分株,保留2/3的原株,1/3的分株連根帶土移出作為種苗,採用分級栽植,保證田間整齊度。穴距40—50釐米,每穴3—5株。栽後覆土壓實,每畝穴施500—600公斤加水人糞尿,保證成活率,然後澆水踏實土壤。栽後管理。移栽成活後要及時中耕除草,遇旱澆水,遇澇排水,土壤墒情保持在20%左右,一般年澆水3—6次,結合澆水,抽薹前追尿素8—10公斤,磷酸二氫鉀3—4公斤,促薹粗壯,多分枝,早現蕾。封凍前,每畝施過磷酸鈣30公斤,腐熟人糞尿50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入冬後將老葉和枯薹離地面3釐米處割除,並進行人工培土,防止凍害。病蟲害防治。為害黃花菜的病害主要有鏽病和葉斑病,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金龜子、地老虎和蠐螬等。在防治時要採用農業、生物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以農業和生物措施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化學藥劑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製劑,做到及時用藥,確保產量和品質。 -
5 # 田裡鄉間是家鄉
黃花菜是一種美味的蔬菜,鮮食晾乾都可做菜,而且還有人體所需的多中微量元素,黃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菜一次種植可以收穫很多年,只要合理管理,種植黃花菜是穩賺不賠的好營生。
黃花菜適合種植的土壤黃花菜是適應性很強的蔬菜,野生的黃花菜在野外也有,我們這裡山上現在還有野生黃花菜,主要是長在比較危險的溝沿邊或者岩石周圍,可見它的生命力有多頑強。黃花菜一般採用分株方式來繁殖種植,也可以用種子來種植,但用種子種植時間較長,一般採用的方式都是分株種植。黃花菜適應力強,一般的砂紙土壤或者半沙土質都能種植。種植黃花菜前,先將要種植的土地平整深耕,可以在種植前施入農家肥,農家肥必須要充分腐熟發酵,殺滅農家肥裡的細菌、病菌、蟲卵、草籽等有害物質。
黃菜的種植管理黃花菜在種植時平整完土地,施足底肥。然後再種植黃花菜,黃花菜的行距應該在保持在一米以內,株距保持在二十釐米左右。黃花菜耐旱性強,但比較畏水怕澇。在雨多的地區和雨季來臨時一定要做好防澇排水。花花菜的種植一般是將生長五六年的大從黃花菜挖出,將挖出的黃花菜分割成四到五株,剪去肉質根,保留新根,這樣有利於種植後新生根部的發育生長,終止時間在花蕾採收完成後到來年二月都可以進行。
但在天氣炎熱的八九月份氣候乾燥的採收季節要及時給黃花菜澆水,延長它的採收季節保證產量。黃花菜也是一種喜肥植物,在進入花期前一定要施足磷肥,磷肥充足才能讓它長出更多的花蕾,花蕾多才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栽種完成等到春天發第一輪新葉時,需要用人糞尿每畝700千克加入7千克複合肥進行兌水穴澆,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迅速。採取壯苗少施,弱苗多施,瘦地多施的原則合理施肥。黃花菜在種植多年後,因肥水條件較差,土地肥力降低等原因,株叢下部產生粗糙肥大的肉質根,這時候表現為花蕾減少,花期縮短,產量降低等原因,這時候要在採收花蕾完成後,把每一株的根部挖掉三分之一株叢,從而引發它繼續生長分株,達到增產的目地。
黃花菜的常見病蟲害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枯病、葉斑病、炭疽病、莖枯病,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和蚜蟲。防止病蟲害要做好提前防治,紮起花季結束後,黃花菜地上部分即枯萎枯死,及時將割蔸清理割除,減少病菌蟲源,每畝撒施生石灰40公斤消毒滅蟲,再用80%的百菌清500倍噴施防治病害。
黃花菜的栽培歷史悠久,分佈廣泛,是一種栽培種植管理容易,收益時間長,效益高的經濟作物。
-
6 # 醉美雪巖
眾所周知黃花菜不簡單的是一道菜,它還具有散瘀消腫,祛風止痛,生肌療瘡之功效。用於跌打腫痛,勞傷腰痛,疝氣疼痛,頭痛等個大問題。我們家最愛曬乾燉肉吃,或者涼拌特別的美味。
如果想要大量的種植,我認為需要從選土、種植時間來進行,後期的採摘、防蟲災也要做好相應的工作。
選土黃花菜喜歡溫暖環境,雖然適應性強,但一旦遇霜雪就會枯萎。所以一到秋天根本沒有黃花的影子,早早的就開始休息了,除非大棚種植持續溫度。
它的根系很發達,耐旱力強,在山坡地生長良好。比如我們湖北恩施山區,田野裡隨處可見的黃花菜,因為它對土壤要求不挑剔,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種植,(我們家就是黃土哦)但以紅黃土壤最好。
種植時間春秋兩個季節是種植黃花菜的最佳時間,大棚內的溫度,白天要保持25度,晚上不低於12-15度,1周就可以出苗,出苗後逐漸降低棚溫,適應外界氣候,防止幼苗徒長。
黃花菜也不嬌氣,只要保證不凍著就沒有多大的問題。而北方朋友想要種植,建議在年後種植,年後種植的具體開始時間為凍土消融即日起至4-5月份。
移栽黃花菜最適合的季節:一是早秋時期,即花蕾採摘完畢後到秋苗萌發前的這個時期;另一個時期是冬季降霜後從秋苗凋萎起,到翌年春苗萌發前的冬季休眠期。
種植方法分株和密植:黃花菜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將母株叢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種是由母株叢裡,另一側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種苗,留下的讓其繼續生長,但挖苗和分苗時要儘量少傷根。
而黃花菜採用密植,可發揮群體優勢,增加分櫱、抽薹和花蕾數,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扦插和深栽:黃花菜採收後,從花莛中、上部選苞片,鮮綠且苞片下生長點明顯的,在生長點的上下各留15釐米左右剪下,將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約經1周後即可長根生芽。
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具有1年1層,自下而上髮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於植株成活發旺,適栽深度為10~15釐米。
中耕培土和播種:黃花菜為肉質根系,需要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於根群的生長髮育,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2~4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而播種可進行人工授粉得到種子,用肥沃的菜園土播種做苗床,用25℃的溫水浸種種子48小時,播後覆土2釐米,通常1周可出苗,出苗後逐漸降低棚溫以適應外界氣候。
防蟲災害我們家的黃花菜一到盛開的季節,就會發現樹杆到花朵密密麻麻都是白色蟲子。這種蟲子是黃花菜“三蟲”之一。分為蚜蟲、紅蜘蛛、金龜子,俗稱黃花菜蟲害“三蟲”。
蚜蟲:群集於葉背,後又蔓延到花苔、花蕾上,嚴重時花蕾全部被蟲體覆蓋成白色,宛如蠟燭一般。蚜蟲主要吸食花蕾上的汁液,使花蕾發育不良和脫落,影響產量和質量。
蠐螬:為多種金龜子幼蟲的統稱,俗稱壯地蟲、白地蠶。白天鑽藏土中,夜間飛出覓食。
發現蠐螬為害時,我們可用西維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開溝澆根,或結合灌水,加入藥劑毒殺
-
7 # 陳有斌
的確,黃花菜屬於多年生蔬菜,是一種多年宿根植物,正常情況下連續生長20-30年沒問題,收穫期確實可能長達十幾年,那麼這種菜怎樣種植呢?
整地定植。黃花菜適應性很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不過因為它是需要連續生長十幾年的多年生植物,有條件的話最好能選擇有機質含量高、透氣疏鬆而灌溉排水條件好的土壤進行種植,定植前做好深翻,每畝地施質量好的農家肥大約8斤,以及100斤的過磷酸鈣;
春季或秋季都可以栽植黃花菜,但一般秋天栽植的情況比較多,秋天栽植是在一般是在正常的秋季收穫期和冬苗發芽前完成。
定植的方式也有兩種可以選擇:單行穴栽和寬窄穴栽。其中寬窄穴栽的寬行行距大致在90釐米左右,窄行行距為60釐米左右,穴距則在30-40釐米。這種方式對光能利用很有利,對採收和田間管理也更有好處,因此一般建議選用寬窄穴栽的方式。
田間管理。培土中耕。對於生長期長的黃花菜來說,雜草滋生的情況是比較多見的,而且採摘期土壤容易被踩緊,所以需要多鬆土,促根發棵。春苗出來前應先施肥再中耕,培土的話一般是在栽後第二第三年的時候進行,每年冬苗枯萎到春苗出來之前,可以和施肥一起完成。
此外,還要做好春苗、冬苗的管理,防治好病蟲害。黃花菜主要的病蟲害包括黃葉病、鏽病、葉枯病、葉斑病等,需要對症用藥防治,例如其中葉斑病和黃葉病可以使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等,每隔7到10天噴灑一次,一共噴灑兩到三次。
蟲害一般包括蚜蟲和紅蜘蛛,在除雜草、割掉枯葉後期的殘株來消滅蟲源並對水肥加強管理之外,可以73%的克蟎特2000倍液噴霧殺滅紅蜘蛛,蚜蟲則可用百分之十的吡蟲啉粉液的2000倍液噴霧殺除。
採收管理。對於採收期長的黃花菜來說,最好的採收時機是在它的花蕾已經足夠肥大但還沒有松苞或咧嘴前進行,此時它的顏色呈黃綠色或者黃中帶亮,花被明顯上縱溝,這時要及時進行採收,以免品質和產量受損。
當然,要種好黃花菜,還有很多的細節和注意事項,篇幅所限,先列出核心剛要如上。黃花菜是一種味道鮮嫩而富含營養的蔬菜,一次種下,可以多年採收,非常值得好好研究種好。
-
8 # 阿華三農
黃花菜是一種多年性草本植物,種植一次可以收穫多年,以採收其花蕾為農產品,經過脫水乾燥後,煮食的時候先用水泡一段時間再煮,其味鮮香脆嫩,營養豐富,很受消費者的喜歡,給種植戶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那麼這種高收益的黃花菜是如何進行種植的呢?我家的菜園裡也種植了一小塊地黃花菜,今天來介紹一下我是如何種植黃花菜的。
先來了解一下黃花菜的生長特性黃花菜的根系發達,有肉質根和纖細根兩種,肉質根有疏導礦物質、養分和水分的作用,纖細根主要是吸收養分的作用,花為傘狀花序,果實是黑色蒴果,植株為短縮莖,根、芽葉從莖上長出。喜歡溫暖氣候,適應性強,地上部分不耐霜凍,地下部分能夠在寒冬下安全越冬,莖葉生長溫度為14-20度,抽薹開花期間要求較高的日夜溫差,盛花期需要較多的養分供應。
黃花菜的繁殖技術
黃花菜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分芽繁殖三種。
種子繁殖:在黃花菜開花盛期選用健壯花蕾留種,秋季到第二年3-4月份均可播種育苗,先將種子用25-30度的溫水泡種36小時,播種後覆土蓋草保持土壤溼潤。
分株繁殖:在黃花菜的成年植株上取一株帶根的植株移栽,不過這種方法由於有據多不利因素,慢慢被分芽所代替。
分芽繁殖:在冬苗抽生前,挖出植株叢進行分芽繁殖。
二、整地施肥和定植
黃花菜是多年性蔬菜,種植一次可以連續收穫十幾年,所以在定植前做好施肥整地和合理密度栽培的規劃,以利於以後的田間管理和生產。
整地施肥:定植前需要將定植地塊在冬季深翻一次,深度在30-40釐米,每畝施入有機肥5000公斤,在定植前7天再將地塊整平做畦。
合理密度定植:在冬季黃花菜進入休眠期和春季返青前定植,定植方式分為寬窄行穴栽,寬行80-100釐米,窄行60-70釐米,每穴栽2-4株幼苗,穴深20釐米,寬25釐米左右,每穴施入三元複合肥1公斤做基肥。栽植後回土覆蓋,澆好定根水。
三、田間管理
黃花菜在定植後到出苗前要進行第一次中耕鬆土,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出苗,在苗期到抽薹期前各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施肥及澆水。在以後的每年都要施一次春苗肥、抽薹肥、採收肥、越冬肥。在黃花菜種植到3-5年要及時更新復壯植株,主要方法是將多餘的根莖挖取一半。
春苗肥:在春季出苗前在寬行深施有機肥150公斤每畝及氯化鉀6公斤。
抽薹肥:在黃花菜抽薹前進行一次淺中耕,同時施入尿素和氯化鉀8公斤,磷肥12公斤。為滿足抽薹生長的需要,在抽薹前噴灑一次中水。
採收肥:在黃花菜的採收盛期,進行一次尿素5公斤的根部追肥或葉面噴曬0.2%的磷酸二氫鉀1公斤,同時注意水分的供給,保持土壤溼潤不幹燥。
越冬肥:秋季將老葉割除並深翻寬行30釐米,在來年出苗前施入有機肥200公斤每畝速效氮肥5公斤及磷肥30公斤。
四、病蟲害防治
黃花菜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及黃花菜蟲害。
葉斑病:葉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有褐色長橢圓小斑,外圍有黃色圈,隨著病情加重,病斑擴大成梭形褐色斑塊,黃色圈子成黃色條塊,導致葉片花薹枯死,在下雨天,褐色病斑流出白色黴狀物及紅色膠狀物。
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受感染的病株,降低土壤溼度。2、用70%的託布津800倍或50%的多菌靈500倍對黃花菜葉片進行3-4次均勻噴霧,每次間隔5天。
黃花菜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及薊馬其防治方法是殺蟎靈1500倍防治。在發病期間噴曬2-3次即可。
五、及時採收
及時採收有利於保證黃花菜的花蕾品質,在花蕾肥大、顏色成黃綠色,花被溝明顯時採收,時間一般在下午3-4點的時候採收為宜,防止花蕾開花,影響品質。
黃花菜的種植跟其它一年性的種植管理方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要注意植株的更新,才能取得高產。
-
9 # 鄉音鄉情
黃花菜種植一次可以收穫十幾年,如何進行種植呢?】
黃花菜也叫金針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耐旱,生命力頑強,對土壤的養份要求不高,所以在石縫瓦礫等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黃花菜食用價值很高,同時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經濟價值相對可觀,人工種植並不複雜,成活率也很高,因此,黃花菜在南北各地均有規模種植,但各地的種植環境,種植品種,生長條件各不相同,由此各地種植戶分別積累了一定的種植經驗;黃花菜如何種植?我們根據一些種植戶介紹的經驗總結出如下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黃花菜主要有四種種植方式,各地種植戶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以及農技人員的建議和種植戶總結的經驗恰當的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
一,母株分蕖;母株分蕖是常見的黃花菜種植方式,它是指黃花菜整體根系從一側或者多側分別移出栽植的繁殖方式;母株分蕖成活率很高,在適宜的季節適宜的溫度適宜的種植條件下,將黃花菜分芽從母根掰下整理後,即移既種。
二,分片繁殖;分片繁殖是指按整株芽片進行分割的方式;植株整體挖出後抖落泥土,方便分辨出每層芽片的根鬚,用工具按照每個芽片帶根鬚的方式分割,根據需要去除老黃葉保留芽片的新葉,然後帶水栽植。
三,種子繁殖;黃花菜種子繁殖是一種快速育苗的方法,它需要經過選種,催芽,避光催芽,浸種,溫室育苗,移栽等環節;經種植戶反饋種子育苗成活率低,且比較麻煩,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完成育種;因此,很多種植戶不願意選擇這種育苗方式。
四,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即選擇已經採集過的花莛子,觀察其苞芽情況,在生長點苞芽處上下各留取15釐米裁剪,將其弓形狀兩頭插入泥土,覆蓋細土並充足供水,一年後分蕖移栽。
黃花菜經栽植後形成定苗,需加強田間管理,根據生長週期,適時進行基肥,苗肥,花肥,薹肥的營養補充工作,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工作。
-
10 # 鄉辣梅子
*1、種植環境:黃花菜具有耐寒耐旱特性,只要在通風良好的前提下它都可以長得比較旺盛。正因為它有耐寒特性,在北方它也可以安然過冬,比如它可以駕馭零下二十多度的寒潮,就算當時被霜打焉,到了來年春天溫度上升後它又可以重新生長起來。但在選擇種植地時不能選擇陰暗的區域,要選擇Sunny充足的區域,Sunny多它開花的數量就越多,產量就會增長。
*2、種植土壤:黃花菜對土壤相對來說沒有那麼的嚴格,只要不種在黏性特別強的地段就可以。就在前年梅子的阿姨看到我的黃花菜長勢好,她也分了點去種,她把分株後的黃花菜種在門口的院子了,就隨便挖了一個坑再把黃花菜埋進去施肥澆水後就沒再理會了,第二年長了很多的花,所以只要不是陰暗的地方都可以種植,但要想產量高就要找比較肥沃的土地進行種植。
*3、種植方式:黃花菜種植方式有直播和分株,如果選擇播種形式種植首先要選擇配製適宜的苗床,然後再進行苗床管理,但播種種植相對來說成效比較慢,通常情況下種植3年後才能進行採摘,因此很多人採用分株形式種植,就像上面提到梅子的阿姨,她就是分株種植而且收成還不錯。
*4、移栽、密植:黃花菜採摘完畢到來年春天發芽前都可以進行移栽,但最適宜移栽的時間在採摘完畢後移栽,這個時候移栽在年前它可以產生冬苗,也就是會抽出新的根系並積累養分,到了來年春天它就可以抽薹投產。黃花菜種植要注意密度,最好是寬窄交替種植,這樣不會影響它後期的生長。黃花菜種植後可以用表面覆蓋一層草木灰,草木灰不僅肥效,同時還有殺菌效果。
*5、肥水管理:因為黃花菜具有耐寒特性,所以在給其澆水時量不能太多,只要保證土壤有溼就性了。其次在連續雨季要及時把地裡的水分排出,如果地裡水分太足黃花菜的根系容易腐爛。在春天可以給黃花菜施肥,這個時期施肥它可以更好的吸收,肥料可以用腐爛後的農家肥,也可以用有機肥,比如在開花前要增加磷鉀肥的施入,當然也可以在它的葉子上噴葉面肥,葉面肥可以增強葉子光合作用,促進其開花。
*6、適時採摘:黃花菜採摘過程也是一個關鍵,不能太遲也不能太早,如太早摘它會呈青色,所含的糖分也不足,產量低顏色差。其次,太遲採摘它的花會裂開,裡面的汁液會流出,產量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在後期儲存也比較困難。因此黃花菜最佳的採收時期是它含蕾帶苞的時候,也就是花還沒完全開放的這個階段,這個時期的黃花菜它的中間是金黃色的,兩邊是綠色。採摘的時間一般為六月到八月,採摘的時間最好是兩點左右,採回的黃花菜要及時蒸好,避免它裂開。
種植黃花菜該注意什麼*1、苗期管理:黃花菜新生苗到分株移栽開花的這個階段就是它的苗期,這個時期也是它特別需要營養的時候,同時還需充足的水分,如出現乾旱就要及時澆水,澆水量以澆透為止。通常來說黃花菜的苗期一般在四十天左右,在苗期間還要除草,避免雜草爭奪養分。
*2、黃花菜抽薹:這個過程決定著黃花菜日後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這個階段它所需的水分也要比較多,因此這個階段也要補充水分,水分充足它開的花質量才好。當然還需給它給予充足的肥料,使其抽薹更加良好。
黃花菜種植都有那些病蟲害,如何防治*1、鏽病:黃花菜鏽病主要產生在它的葉子和花莖上,感染到這種病害它的葉子會產生斑點,葉子邊緣還會翻卷起來,葉子上會出現黃褐色粉末狀,整個葉子慢慢的失去綠色至黃色,嚴重的情況下整個葉子都會枯萎。
防治措施:首先給黃花菜施肥時要合理,如遇到持續雨季要把地裡多餘的水排幹,避免地裡溼度過大。其次在種植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比如採摘完畢後要對有病菌的杆進行焚燒。當發現這種病害可以用多菌靈或是百菌清可溼粉劑防治,一般來說間隔十天使用一層,連續使用兩到三次即可。
*2、葉枯病:黃花菜葉枯病主要影響的是它的葉子,這種病害一般先從葉子的尖部開始,然後慢慢的形成圓的斑點,之後會沿著葉子的蔓往下發展至乾枯,如地裡的溼度很大它還會形成黑色的黴狀。
防治措施:出現這種病害可以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是波爾多液進行防治,也是間隔一個禮拜到十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兩到三次即可。
*3、炭疽病:黃花菜炭疽病主要產生在它的葉片上,一開始它的葉尖會慢慢的失去綠色,顏色逐漸變淡,同時它的邊緣還會變成褐色和產生小黑點,嚴重的情況下整個葉子會枯萎。
防治措施:在炭疽病剛發病時可以用波爾多液或是甲基託布津進行防治,還可以用百菌清可溼粉劑等進行防治。
*4、紅蜘蛛:黃花菜紅蜘蛛蟲害主要在它的葉片上,這些蟲害都藏在葉子的背面,吃食黃花菜的汁液。被紅蜘蛛侵食的區域顏色會變成白色,然後慢慢的枯萎。
防治措施:可用掃蟎淨可溼性粉劑或是克蟎特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綜上所述:黃花菜雖比較好種植,但在後期還應注意田間管理,以及防治一些病蟲害,這樣種出的黃花菜其產量和質量才高。
-
11 # 花椒小哥
黃花菜其實是一種很好種植的植物,它的花朵可以食用,做雞蛋麵是最好吃的,就我本地是如何種植黃花菜的技術我給大家談談吧。
種植黃花菜可以用育苗方式種植,還可以採用移栽後根系擴散來種植。
育苗種植黃花菜。我們先把黃花菜優良品種在結果後,把它的種子採摘後放下。等到每年的春季2月份開始撒在地裡進行育苗。2.等苗子長出來後,進行施肥,等苗子長到3到5公分後進行移栽種植,黃花菜的根系繁殖能力特別強,經過1.2年的發展,一顆可以發展到20顆以上。
3.再每年我們要對黃花菜的枯萎杆子剪掉,然後覆蓋一層秸稈來冬季防凍,還要除草,上肥料,這樣才可以讓黃花菜無限繁殖,並且結的花朵多。
移栽黃花菜。我們本地幾乎農民都是從山裡挖來的黃花菜,然後移栽在家庭小園的地方而讓它的根系繁殖,每到8到9月份黃花菜才開花,我們把黃花菜採摘下來後涼嗮幹,然後在育苗飯,調湯的時候才使用。
回覆列表
首先要育苗 就是撒種子 然後用薄膜蓋上 因為合適的溫度才能使種子長芽
然後發芽以後 再移栽 一朵一朵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