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南風水閣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1]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餘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援(楊炯《王勃集序》)。他們的詩歌扭轉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鄰域擴充套件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範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傑出人物。[1]

    代表作

    《滕王閣序》 王勃 《討武曌檄》 駱賓王 《長安古意》盧照鄰

    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他們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詩人,他們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其中盧、駱長於歌行,王、楊長於五律。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才開始定型。

    唐太宗喜歡宮體詩,寫的詩也多為風花雪月之作,有很明顯的齊梁宮體詩的痕跡。大臣上官儀也秉承陳隋的遺風,其作風靡一時,士大夫們爭相效法,世號“上官體”。

    在齊梁的形式主義詩風仍在詩壇佔有統治地位的時候,“四傑”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來反對初唐詩壇出現的這種不正之風,接著其餘三人也都起來響應,一起投入了反對“上官體”的創作活動之中。

    他們力圖衝破齊梁遺風和“上官體”的牢籠,把詩歌從狹隘的宮廷轉到了廣大的市井,從狹窄的臺閣移向了廣闊的江山和邊塞,開拓了詩歌的題材,豐富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當時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帶有新氣息詩風,推動初唐詩歌向著健康的道路發展。四傑對唐詩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大致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作品題材與內容上,其中包括有詠史詩和詠物詩,還有山水詩,像王勃的《滕王閣序》;或為抒發登臨送別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及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有歌唱徵人赴邊遠戍的,描寫征夫思婦的,與表達對不幸婦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們比較接近社會現實,所以常用詩歌對某些社會現象加以揭露。

    四傑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來改變齊梁時遺下的不正詩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其次,初唐四傑為五言律詩奠定了基礎,並且使七言古詩發展成熟。五言律在“四傑”之前已有出現,唐初詩人王績(王勃系王績侄孫)曾作過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傑”的時候,五律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發揮,並在他們的作品中被逐漸的固定下來。“四傑”以多數量、高質量的詩篇為稍後於他們的沈佺期、宋之問的律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言古詩在三國時期以後盛極一時,而七言古詩卻是到了唐代才興盛起來,四傑(楊炯無七言詩)又以大量的傑作把七言古詩推向了成熟階段。所以初唐四傑在發展詩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楊以五律見長,盧、駱擅長七古(七言)。他們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對“四傑”十分敬佩。

    王勃

    簡介

    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參軍,他年幼時寫的駢儷文《滕王閣序》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久為眾口傳誦。據說他寫文章之前,把筆墨紙硯準備好,飲酒後蒙被而睡,醒後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時人稱為“腹稿”,他的詩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異草雜綴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讀不厭。有名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楊炯

    簡介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遊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豔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50篇。張說謂“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舊唐書》本傳盛讚其《盂蘭盆賦》“詞甚雅麗”,《四庫全書總目》則以為“炯之麗制,不止此篇”,並謂“其詞章瑰麗,由於貫穿典籍,止涉獵浮華”。所作《王勃集序》,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靡文風的創作實踐,評價很高,反映了“四傑”有意識地改革當時文風的要求。對海內所稱“王、楊、盧、駱”,楊炯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當時議者亦以為然。今存詩33首,五律居多。明胡應麟謂“盈川近體,雖神俊輸王,而整肅渾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詩藪·內編》卷四)

    從軍行【作者】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盧照鄰

    曾被橫禍下獄,為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長期病痛的折磨,終於自投潁水而死。

    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豔,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擺脫六朝詩風影響。

    《長安古意》[2] 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 (選自《全唐詩》)

    《曲池荷》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駱賓王

    武則天當政,駱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駱《在獄詠蟬》,有云:“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以抒悲憤。次年,遇赦得釋。調露二年(680),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棄官遊廣陵,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嗣聖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自立,這年9月,徐敬業(即李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

    初試落榜

    駱賓王入京應試,是在22歲那年的秋天。

    唐代科舉場中,很早就有請託、通關節、私薦或場外議定等流弊。考生們為求中第,考試前用心準備,竭力鑽營,千方百計爭取權要的吹噓、引薦。有的人還把自己得意的詩文,獻給有名望的權貴顯宦、學者名流,求得他們的賞識讚譽,以擴大影響,製造有利於自己的社會輿論。有些考生還直接把自己寫的詩文送給主考官員,以期先聲奪人,給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在正式考試之前的場外競爭,活動是很激烈的。駱賓王自恃學識精博,加上出身低下,大約不願,或者也無門路從事這種院外的競爭。在自傳體長詩《疇昔篇》的開頭,談到這次進京考試的情事,他曾有這樣的描述: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託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遊灞陵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自己早年崇拜的是英雄俠義之士,輕視的是官場得意的權貴顯要。但正當自己“承歡膝下”的時候,由於客觀環境的驅使,卻匆匆上京求取功名。於是就利用考試前後的餘暇,盡情地遊覽京城的勝蹟,領略洛陽的風月。明知處境艱難,也決不追逐權門,乞求賞賜。這說明當年的駱賓王,年輕氣盛,恃才傲物。既然看不起權貴,當然也就不願向當道干謁、行卷。人家忙忙碌碌進行院外活動,他卻悠閒自得地飽覽京、洛名勝。他總以為考試憑實力,自己經綸滿腹,何愁試場不中,雁塔留名,自然是唾手可得。

    然而考試的結果,竟是名落孫山!

    這一下駱賓王才慌了手腳,他的情緒從浪漫主義的高空一下子跌落到悲苦窮愁的低谷。他第一次體味到現實生活的冷酷無情,個人的前程、家庭生活的改善、父輩師長的熱情期待,都隨著這次考試的失敗而變成了泡影。下一步怎麼辦?丟開試場失意的羞恥不說,一家人日後的生活又該怎麼過?總不能長年寄人籬下,依靠別人的救濟過活?經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的反覆思忖,駱賓王決定南下義烏,向故鄉的親友訴情求助。雖然他離開家鄉已經十多年,但親人的濃濃情意始終暖在心頭。他知道故鄉的親友一定會熱情地接待他這個落難歸去的遊子。

    在南下的路上,駱賓王寫下《途中有懷》一詩,以抒發他此時的心清:

    睠然懷楚奏,悵矣背泰關。

    涸鱗驚煦轍,墜羽怯虛彎。

    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

    莫言無皓齒,時俗薄朱顏!

    時間是晚上,天際的星月照著故鄉的江面,顯得十分清麗。急促的船槳拍打著陣陣波浪,我這個漂流在外的遊子終於投入故鄉的懷抱。於是緊鎖的愁眉展開了,臉上綻露出長久不見的笑容。“今夜南枝鵲,應無繞樹難!”我這隻南飛的烏鵲,今天夜裡再沒有“繞樹三匝,無枝可棲”的苦惱了。見到故鄉時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故鄉的親人熱情地接待駱賓王,對他的處境深表同情,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使駱賓王真切地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但這時母親和年幼的弟弟,正在遠方翹首等待,他不能在家鄉多作逗留,必須儘快地回到母親身邊,以免她長期倚閭而望。

    駱賓王趕回瑕丘,年關,雖然謀仕無成,一家人難免有幾許失望,但閤家團聚,共度春節,多少也增添了幾絲歡樂氣氛。這次長安之行,給駱賓王的最大收穫,是使他懂得了世情的冷暖和現實的嚴酷。他開始成熟起來,以更為務實的態度潛心書海,閉門苦讀。為迎接第二次的搏鬥作充分準備。

    出仕

    駱賓王詠秋詩九首——草書幾年以後,駱賓王終於在長安出仕了。

    這次謀仕的經過及其擔任的職務不清楚,在《疇昔篇》中他詳細記錄了這段仕宦生涯,從描寫的景況來看,生活頗有氣派,大約是擔任豪府的幕僚之類。但過了幾年,卻遭人排擠,罷去官職,原因當然和他的品性有關。他處世行事,剛正不阿,崇義節,輕權詐,對官場中相互追逐、拍馬逢迎的風氣,很看不慣。加上才高學顯,跌宕不羈,所以容易得罪權要,又容易招惹群小的嫉恨。最後罷官去職,從某種角度看,也是情理中事。

    李元慶是唐高祖李淵的第16個兒子,唐太宗的異母弟,封道王,當時出任豫州刺史。他愛才好士,性格豪爽豁達,對駱賓王的文章詩賦,甚為欣賞。所以對駱賓王也就另眼相看,分外器重。在京城經受蒙冤打擊的痛苦之後,駱賓王總算在道王府中過了一段舒心爽意的日子。

    唐制規定,在親王府中謀事的官佐,任職時間不能太長。生怕時間久了,彼此情誼深厚,滋生事端,所以一般不超過四年。李元慶既然讚賞駱賓王的文才器識,想為他任滿妥善安置。所以在他任職三年之後,特地下了一道手渝,要他“自敘所能”。目的是希望駱賓王自陳器識才情,作為提拔舉薦的依據。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個進身自謀的極好機會,只要好好陳述一番,說不定會給自己的前途開闢出一片Sunny燦爛的道路。

    仕途多舛

    在官場混跡近十年,雖然一度得到李元慶的賞識,但所見所聞,特別是親身經歷的罷官屈辱,使駱賓於深切感受到宦海的混濁。像自己這樣直來直往,沒有一套投機鑽營的本領,要想長時間在其中邀遊,遲早會遭到隨風惡浪的襲擊。輕則溺水,重則喪生。與其將來被惡浪淹沒,不如早點跳出宦海,找個風浪不易波及的地方,一家人過幾天寧靜的生活。於是他不再謀仕,重又回到第二故鄉兗州,學當年的祖父過起耕讀自娛的閒居生活來。

    拿這首詩和《冬日宴》比較,可以看出駱賓王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年那種閒適的情趣不見了,代之而來的卻是寂寞與悲涼。年事漸高,頭上增加了不少白髮。在一個西風吹落葉的深秋時節,又一個朋友離他而去了。此情此景,怎能叫他不傷心落淚?特別是“哀命返窮愁”一句,說明他的處境已經窮愁潦倒,但他仍舊苦苦堅持著。“東陵故侯”,指召平,本秦時東陵侯,秦亡後淪為平民,家貧無以自給,靠種瓜謀生。駱賓王以“東陵侯”自居,說明他到這時仍未萌生再度出仕的念頭。

    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難以為繼,他種了幾畝地,想借此維持生活。但讀書人以農為生,談何容易?最後終於到教“糟糠不贍,審算無資”的地步,連粗菜淡飯也吃不上了。特別是母親年歲已大,經常臥病,自己身體也不好,確實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境地。為了一家能夠生活下去,經過再三思慮,駱賓王終於改變初衷,再度謀仕。於是他寫信給司列太常伯兼右相的劉祥道等朝廷大員,訴困陳情,企求引薦。鑑於他在文壇的聲譽,大約引起當道的重視,薦舉他入朝對策。這年駱賓王已經49歲,他滿頭白髮,重上長安,開始了又一輪多災多難的仕途生涯。

    於易水送人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

    從軍行 駱賓王

    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詠懷 駱賓王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

      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虛心徒有託,循跡諒無端。

      太息關山險,吁嗟歲月闌。

      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

      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

      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

      槐疏非盡意,松晚夜凌寒。

      悲調絃中急,窮愁醉裡寬。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

    帝京篇 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裡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複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

    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鉤陳肅蘭戺,璧沼浮槐市。銅羽應風回,金莖承露起。

    校文天祿閣,習戰昆明水。朱邸抗平臺,黃扉通戚里。

    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

    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繡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

    王侯貴人多近臣,朝遊北里暮南鄰。

    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

    趙李經過密,蕭朱交結親。

    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

    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遊俠盛輕肥。

    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

    同心結縷帶,連理織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蘭燈燈九微。

    翠幌珠簾不獨映,清歌寶瑟自相依。

    且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

    古來榮利若浮雲,人生倚伏信難分。

    始見田竇相移奪,俄聞衛霍有功勳。

    未厭金陵氣,先開石槨文。

    朱門無復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相顧百齡皆有待,居然萬化鹹應改。

    桂枝芳氣已銷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來苦自馳,爭名爭利徒爾為。

    久留郎署終難遇,空掃相門誰見知。

    當時一旦擅豪華,自言千載長驕奢。

    倏忽摶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

    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

    黃金銷鑠素絲變,一貴一賤交情見。

    紅顏宿昔白頭新,脫粟布衣輕故人。

    故人有湮淪,新知無意氣。

    灰死韓安國,羅傷翟廷尉。

    已矣哉,歸去來。

    馬卿辭蜀多文藻,揚雄仕漢乏良媒。

    三冬自矜誠足用,十年不調幾邅回。

    汲黯薪逾積,孫弘閣未開。誰惜長沙傅,獨負洛陽才。

    滕王閣序

    【作者】王勃 【朝代】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二難並。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 2 # 谷谷蓋蓋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還有大名鼎鼎的《滕王閣序》,“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這兩個都是我們高中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名篇。

    楊炯的代表作有《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還有《出塞》:

    塞外慾紛紜,雌雄猶未分。明堂佔氣色,華蓋辨星文。

    二月河魁將,三千太乙軍。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勳。

    盧照鄰的代表作有《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還有《元日述懷》: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還有《十五夜觀燈》: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駱賓王的代表作則有《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還有《疇昔篇》,“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既託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遊灞水曲,風月洛城端。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還有《在獄詠蟬並序》,“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 3 # 山西中公事業考試指南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名句,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是永恆的、不變的,同時也抒發了詩人一種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而且這句話現在也成為了表達朋友之間友誼特別深厚的詩句。《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意思是落霞與野鴨一起飛翔,秋水和長天連成一片,表達了詩人當時怡然自得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由衷讚美之情,將詩人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楊炯,唐代詩人、文學家,今陝西華陰市人。楊炯是初唐四傑中最擅長寫五律詩的詩人,而且他的詩很多都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比如說代表作《從軍行》、《出塞》等,尤其是代表作《從軍行》中,“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當時國家危難之際,已經不再是要埋頭苦讀書本了,而是要投筆從戎,建立軍功,表現詩人了強烈想要為國立功的精神。《出塞》中,“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勳。”意思是大丈夫都要有建功立業的理想抱負,只要機會一來就能夠建立功勳,也同樣表現了作者想要為了國家奮鬥、建立功業的遠大抱負。

    盧照鄰,初唐詩人,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盧照鄰在初唐四傑中比較擅長寫七言詩,被楊炯稱之為“人間才傑”。盧照鄰的代表作《長安古意》中,“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乃千古名句,意思是隻要能和自己最心愛的在一起,即使是一塊死了也心甘情願,並且寧願做平凡人也不去羨慕神仙的生活,表達了他對愛情的憧憬與嚮往。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今浙江義烏人。相傳駱賓王7歲就能寫詩,並且還寫了人人傳頌的詩篇《詠鵝》。《詠鵝》中並沒有表現人生哲理,只是用簡單、輕快、樸素的語言描寫了鵝的特徵,但是卻將鵝的形態寫得十分真實、傳神,是駱賓王有名的代表性作品。當然,駱賓王的五律詩也有很多好的作品,比如《在獄詠蟬》,尤其是詩句“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詩句中用“露重”、“風多”等形象地比喻當時的世道特別汙濁,整個官場環境惡劣,自己在官海中浮浮沉沉。同時詩人也用蟬來比喻自己,表達自己高潔的品質。

    山西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備考資料-面試備考資料http://sx.zgsydw.com/ziliao/

  • 4 # 昆吾把玩動瀟湘

    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據舊唐書·楊炯傳中記載:“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四傑活動在唐高宗、武后時期,對宮體詩有較大突破,為五言律詩奠定基礎並發展成熟,改革齊梁以來浮豔的詩風。

    四傑代表作很多,值得推薦的主要有:

    1、王勃的《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蜀中九日》等。

    2、楊炯的《從軍行》《巫峽》《出塞》《戰城南》 等。

    3、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十五夜觀燈》《相如琴臺》《元日述懷》 等。

    4、駱賓王的《詠鵝》《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帝京篇》《疇昔篇》等。

  • 5 # 初酒

    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舊唐書·楊炯傳》記張說與崔融對楊炯自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的評論,《舊唐書·裴行儉傳》說他們“並以文章見稱”等,所說皆指文。《朝野僉載》卷六記“世稱王楊盧駱”後,即論楊炯、駱賓王之“文”為“點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證為一文一詩,則四傑齊名亦兼指詩文。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餘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援(楊炯《王勃集序》)。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範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王楊盧駱”,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初唐四傑。 王勃 字子安,繹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參軍,他年幼時寫的駢儷文《滕王閣序》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久為眾口傳誦。據說他寫文章之前,把筆墨紙硯準備好,飲酒後蒙被而睡,醒後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時人成為“腹稿”,他的詩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異草雜綴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讀不厭。

    有名的“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父,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關於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說。楊炯《王勃集序》說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歲。

    據此,王勃應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而王勃《春思賦》載:“咸亨二年(671年),餘春秋二十有二。”據此推算,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年)。此為王勃自述,當可信,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歲。

    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 楊炯 (650~693年),唐代詩人弘衣華陰(今屬陝西)人。於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上元三年(676)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累遷詹事司直。

    武后垂拱元年(685)坐從祖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秋後遷盈川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官。世稱楊盈川。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鬥戰鬥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

    其他唱和、紀遊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豔之風。另存賦、序、表、碑、

  • 6 # 世俗女漢子

    一、初唐四傑,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二、王勃《滕王閣序》

    三、楊炯《王勃集序》

    四、盧照鄰《五悲文》

    五、駱賓王《帝京篇》

  • 7 # 是小段呀

    一、王勃。

    王勃,字子安,被稱之為初唐四傑之首,其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詩清新自然,常常有名言警句,讓人難以忘懷,最著名的著作當屬《滕王閣序》。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代表作欣賞: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二、楊炯

    唐代詩人,以邊塞征戰詩最為著名,多變現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氣勢磅礴,豪放。代表著作有《從軍行》、《出塞》、《紫騮馬》等。

    代表作欣賞: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三、盧照鄰

    子升之,自號幽憂子。年少時就博學能文,其文以詩歌駢文,有很多佳句為世人傳頌,代表著作有《長安古意》、《十五夜觀燈》、《元日述懷》。

    代表作欣賞:

    《十五夜觀燈》

    錦裡開芳宴,藍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四、駱賓王

    字觀光,唐代初期詩人。他詞采華膽,格律嚴謹,主要作品有《帝京篇》、《詠鵝》、《於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等。

    代表作欣賞: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 8 # 寧宇與麥豆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知名海內,被人並稱為“王楊盧駱”,號稱“初唐四傑”。

    楊炯十分尊重盧照鄰,愧於人們把他排在盧照鄰之前;但由十分鄙視王勃,恥於人們把他排在王勃之後。

    王勃十四歲寫了《上劉右相書》,被讚譽為“神童”。渡海時溺水,時年27歲。

    楊炯自幼聰明好學,善寫詩文,被稱為“神童”,後升任崇文館學士。

    盧照鄰一生坎坷,早年間還坐過牢,因感染風疾病,最終一手殘疾,兩腳痙攣,自沉穎水而死。

    駱賓王天資聰明,七歲寫出《詠鵝》,起草絕世名篇《討武氏檄》,末句“試問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驚豔絕倫,傳誦千古。

  • 9 # 廣東微城事

    唐朝初期的詩詞以“言詞整齊流利、音節宛轉和諧、朗朗上口、可唱可歌”而聞名,尤其以“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詩歌的卓越成就而著稱,他們為此也被世人譽為“初唐四傑”。

    王勃:祖籍山西河津,出身儒家,幼年非常聰明,六歲便會寫文章,而且文筆流暢,時人曾稱讚他為神童。王勃一生中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絕和五律,代表作有《滕王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亭夜月送別》,詩歌氣勢磅礴、雄渾壯闊。

    楊炯:陝西華陰市人,自幼聰敏好學,才華超群,善寫散文,尤擅詩歌辭賦。約有30餘首名作流傳於世。其詩歌以五言見長,著有驚世名篇《春思賦》。邊塞征戰詩氣勢軒昂、風格豪放,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等。

    盧照鄰:河北定陽縣人,自小勤學善文,擅長詩歌駢文,時人稱之為“人間才傑”。詩作

    抒發懷才不遇、貧病憂憤為主,也有揭露上層統治階級荒淫無道、腐朽沒落之作。盧照鄰一生疾病纏身,導致雙腿殘廢,又因仕途不順,痛苦不堪,悲憤中投河身亡。其流傳下來的代表作有《長安古意》、《十五夜觀燈》、《浴浪鳥》等。

    駱賓王:浙江金華義烏人,出身貧寒,七歲時作《詠鵝》詩,號稱神童,讀他的詩歌能從中感到清新俊逸的氣息。他尤其擅長七言絕句,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

  • 10 # 豆豆與米米

    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

    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代表作《長安古意》。

    駱賓王有著名的《討武氏檄》

  • 11 # 驍爻侯

    初唐四傑,指的是中國唐代初年的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簡稱“王楊盧駱”。

    1、王勃:少有才名,六歲能文,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其代表作品《滕王閣序》更是廣為流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楊炯:在“初唐四傑”中,楊炯詩文數量較少,成就也略小,其成就主要在邊塞詩,代表作有《戰城南》、《從軍行》等。

    《戰城南》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冑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3、盧照鄰:仕宦不遇、貧病交加,其作品多以憂憤為主,或者揭露上層統治者之驕奢淫逸,嘲諷其權勢榮華不可久恃之作。如《長安古意》。節選如下: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4、駱賓王:“初唐四傑”中駱賓王詩歌成就最高,其詩《詠鵝》、《在獄詠蟬》、《於易水送人》等,皆是經典之作。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於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你的思戀持續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