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匃

    謝邀。秦始皇統一前七國文字差別不大,字型都是纂體,結構是六書,只是字形發生了變化,字還是那個字,字意不變。一種文字可以有多種字形,不影響使用。拉丁字母也有不同的字形,如「a」或「a」。七國文字同出一源,乃宣王太史籀著的大篆,那時起,各諸侯國的文字一個字就有多種字形,最多的一個字字形多達近百種。秦始皇統一文字,實際上是統一字形,將文字規範化,這是一種進步。至於文字異形,各國互相認識嗎?肯定認識。各國使用的書面文用的是周朝雅言,異形字如同錯別字、俗體字,對交流影響不大。

  • 2 # 林氏天河

    周王朝最初各個諸侯的文字其實都是一樣的,畢竟基本都姓姬,都是周文武王的子孫輩,也是用的周的文字的,後來周朝國力衰弱,諸侯越來越壯大,想擺脫周朝的影響,在加上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混戰其實另一方面也就阻礙了相互溝通,就慢慢的演變成各自的文字,秦的話還好沒怎麼變基本和周用的差不多。雖然說大家文字都不一樣了但是根是一樣的,所以不能說全認識看個大概我估計也是沒問題吧。參考我們現在看日本的文字,是不是有些句子你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 3 # 看點兒歷史

    應該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原因如下。

    文字的來源相同,中國源於最初的象形文字。周朝時期,文字有一定的相似的。至於後期春秋戰國山河破碎,導致了各國文字的異地化發展。當時的各國之間的交流可以說非常的密切,文字之間雖然有不同,但是依舊會有相似之處。綜上所述,如題主所說的,互相不認識是不可能的,雖然有差異,但是也有相同之處。不至於,完全不認識。

  • 4 # 兮兮說事兒

    七國文字差別應該不大。根據日本學者鶴間松幸在《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這本書裡面的論述,當時六國的文字和秦國的文字應該是兄弟關係。這裡可以舉了一個關於“馬”和“年”的例子,如圖:

    其實,我們根據歷史書的記載也可以發現,六國之間文字,人們應該互相比如都認識,不然各國之間的外交文書就沒有辦法看懂了。

    我可以再說一個著名的例子,那就是秦始皇讀《韓非子》。話說韓非子是南韓的貴族,因為在南韓不受重用,所以他就寫了一本《韓非子》。這本書後來被秦始皇看到,秦始皇徹夜不眠的閱讀,甚至還發出了“若能見到此人,我死而無憾”的感嘆,由此,其實就可以證明當時文字是有多麼相近。

    那麼,我們就可以再深一步。既然文字如此相近,為何秦始皇還要統一文字呢?首先,就是可以讓政令很快的下達,最主要的是要推行小篆。秦王朝與此前諸侯國最大的不同就是,秦始皇要統治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所以必須加快行政效率。

    為了加快行政效率,秦始皇不僅統一了文字,還進行了“車同軌”和統一度量衡的措施。當然,車同軌和統一度量衡等政策都很成功。但是,根據鶴間的研究,秦朝雖然宣佈了幾次文字統一,但其實是沒有在全國徹底貫徹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當時因為政府的權力沒有辦法在全國貫徹,所以一般秦朝政府只能任命郡守、丞、尉這樣的高階長官,至於地方上的官員只能使用當地的人,稱作“長吏”。由此,很多人還是延續了六國時期的文字,所以文字就沒有辦法得到徹底統一。

    不過,等到了西漢時期,隨著在六國時期長大的人漸漸死去,後代人從小就開始學小篆,那麼,文字就逐漸得到了統一。

  • 5 # 小漢字見大歷史

    七國文字區別是有,但不是像古人說的那麼離譜。

    我認為七國文字的之間的區別,甚至沒有【大陸的簡化字】和【港臺繁體字】的區別大。

    今天,恐怕只要初中文化就能很好的識別繁、簡體吧?我這樣的「民科」花點精力和時間,都能讀懂戰國文字。

    那你要問,為什麼漢代的人連戰國時代的《壁中書》不認識呢?而且連文字學家許慎都不認識六國文字?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題主的問題只有「是」和「不是」兩種答案。

    真實世界遠比你想象要複雜,訴諸簡單的解答,可能很容易被接受,但離真相卻有十萬八千里。

    所以,我不會回答「是」和「不是」,我只擺證據,講道理,讓你自己去判斷。

    ---------------------------------------------------------

    王國維先生曾經將戰國文字分為西土文字和東土文字兩個大系:西土文字,也即周秦文字,比較保守。東土文字,也就是其他的六國文字。其實,戰國時代的「七國文字」,其實遠遠不止七個國家。現今學術界將戰國文字分為五個系列:「齊、燕、楚、秦、晉」。

    「齊、燕文字」發現比較少一點,發現最多的是「楚、秦、晉」文字。

    「秦國文字」也叫「周秦文字」,就是我們今天使用文字的母體。那麼,也就是說,六國文字最多的就是 「楚、晉」文字。其次是「齊、燕」文字。

    研究這些戰國文字,並進行歸納分類,屬於【比較文字學】中的【分域研究】。首先,要分清「標準體」和「俗體、應用體」的區別。

    六國文字在在正式場合用的標準體,是比較遵循文化宿主周王室的文字的。

    比如:金文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字形的區別是不大的,僅僅在於「書風」。

    學者何儀琳的形容是「齊之凝重、燕之峻整、晉之勁利、楚之華麗、秦之剛健」。

    當然,「書風」這種東西近似「玄學」,非常主觀,聽一下就行了,不要當真。很難訴諸實際操作的。

    上圖是「燕、晉、齊」三國文字,你怎麼從書風上斷?比如:「峻整」「勁利」你怎麼區別?

    正如梁武帝說王羲之的字「龍躍天門,虎躍鳳閣」,米芾就噴梁武帝:此等何語(這TM是什麼鬼話)?

    戰國文字難認的是「俗體」和「應用體」。

    比如楚國金文很接近周秦文字,楚簡就相隔很遠:

    可以這麼說,能認識西周金文和籀篆,就能認識楚國金文,但是卻不會認是應用體:楚簡文字。

    我不查任何字典,幾乎可以認識甲骨文和金文,但楚簡文字真的很難認,主要是沒有系統的學習過。

    周王室輸出的是意識形態制高點,以及文化標杆、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等,也就是是「禮、樂、詩、書」這一套東西,這套東西曾經讓眾諸侯以及周圍的蠻族頂禮膜拜。

    東周時代,禮崩樂壞,周天子的權威性大大下降,各諸侯國的文字也自成一體,有文字的內部因素,也可以說是「禮崩樂壞」在文化上的體現。

    諸侯國不再覺得文字一定要學習周秦文字的文風,他們開始自成一體,文字在不同的諸侯國,有不同演變路徑,產生不同的變體。

    國家越強大,文化越流行,今天我們穿Nike鞋和牛仔褲,喝可樂,學英語,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原因。日本人古代文化上學中國,今天學美國。假如有一天,印度跟美國一樣強大,印度咖哩味音英語就是正宗英語。但六國文字本來是周文字,雖然有變異,但也有很多是相同的,仍然是有跡可循,不是天書。下面,我將主要以戰國印章文字舉一些例子:以下的【字形比較】全部引自:陳光田. (2009). 戰國璽印分域研究. 嶽麓書社.劉建峰. (2012). 戰國璽印文字構形分域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東大學).相同字形

    如:戰國印章上「長、人、女、弓、心」等基本字元都差不多。

    不同字形

    簡化程度不同:經常被拿出來進行比較的「馬」字:

    西周金文「馬」:

    齊國文字的簡化,保留了周文字「馬」的大致輪廓,簡化不是很劇烈:

    但其「燕、楚、晉」文字的簡化比較劇烈,只留下了表示「馬頭」和「鬃毛」的筆畫:

    不同的裝飾筆畫:如「丘」字,晉、楚兩國的「丘」加了一對「角」的裝飾筆畫。

    不同的偏旁位置:都,「邑」有的在左邊,有的在右邊。

    不同的筆畫形態:「己」的筆劃形態不同:

    不同的偏旁部首形態:

    如「水」部,晉系文字的水尾巴非常之長,

    如「宀」部,「燕、楚」兩國寫成一個「三角形」,「晉、齊、秦」差不多。

    不一一舉例,總之能夠根據字形、偏旁、筆畫的形態,進行判斷屬於哪一國的古文字。不是那麼深不可測。

    我舉個李學勤先生釋讀戰國文字的例子,。

    東周時代的【中山國】,僅僅在古籍中有隻言片語,中山國王陵上個世紀在河北平山縣三汲鄉被發現。

    這個史詩級的考古發現,只是源於一塊刻有幾個古文字的石頭。

    這個石頭是如此的其貌不揚,如果不是考古學家敏感一點,就有可能錯過這個世紀大發現。

    考古學家怎樣得到這塊石頭的呢?

    原來平山縣三汲鄉的一個老農,七十年代的時候,在田裡幹活的時候,發現一塊刻有文字的石頭,他就搬回去當豬圈的踏腳石。

    考古學家很偶然從老農同村的一個村民那裡知道,就去老農家裡將這塊石頭上的文字拓下來,寄給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釋讀。

    今天我們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守丘石刻」:

    考古工作者為了不影響李先生的判斷,沒有提到任何背景資訊。

    李學勤先生在回信中,告訴河北考古工作者,我先問你們三個問題,才能告訴你們答案:

    1、發現這塊石頭的地方,附近是不是有一個大土堆?

    2、附近是不是有河流水泊?

    3、附近是不是有山林?

    考古工作者當時驚訝不已,因為李學勤先生說的正是三汲鄉附近的地貌:土堆、河流、山林。

    我們來看地圖:

    1、大土堆就是中山國王陵

    考古學家之所以緊盯這裡,就是因為三汲鄉附近很多土堆,一般大土堆一般都可能是帝王陵墓。

    2、平山縣的滹沱河穿過三汲鄉

    3、三汲鄉位於太行山東麓,高山森林很多,來看谷歌地圖一目瞭然:

    可以發現中山國背靠大山,左右是河流的「山中之城」,「中山」因此而得名。

    李學勤僅僅憑石刻上19個戰國文字就知道這麼多資訊,「守丘石刻」銘文為:

    監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舊)(將)曼,敢謁後賢者。

    簡單說一下李學勤是怎麼知道的:

    銘文上【監罟有(囿)】、【守丘】是先秦的官職。罟:是漁網,監罟,就是管漁業的。

    「有(囿)」是守帝王園林的官職。這個人叫公乘得。

    「囿」是先秦帝王狩獵、遊樂的園林形式。通常選定地域後劃出範圍,或築界垣。囿中草木鳥獸自然滋生繁育。

    《詩經·大雅》記載周文王在靈囿捕獵: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鳥翯翯。《說文》:罟,網也。《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那麼,憑以上幾點推測,必定知道石頭出土地,是帝王園林,有山有水。

    守丘:守護帝王陵墓的官職。這個人叫「曼」,他稱自己是「舊將」,可能是「退伍老兵」。

    從守丘可以推理出石頭出土地是帝王陵墓,一般帝王陵都是大土堆,陝西這樣的土堆至今依然很多。

    《守丘石刻》上十九個字對於一般人是天書,但是,對受過訓練的人,能看出來是典型的晉系文字。

    對李學勤這樣一輩子研究古文字的人來說,斜著看一眼都知道:

    我只舉兩個例子:

    《守丘石刻》的「將」字,從「床(疒)」從「酉」。

    《說文》訓為「醬省聲」,戰國文字將「醬」字省去了「夕(肉)」和「寸」,今天的「將」則是省去了「醬」的「酉」部。

    戰國古璽印章中經常出現:

    這是比較方正的齊國文字,變成了「病字旁」:引自:《古璽彙編》0093、0095,0096,頁16

    監罟囿叫「公乘得」,「公乘」是一個合文,右下角的「二」是「合文符號」,「公乘」是先秦複姓,

    比如晉系印章人名:公乘高、公乘畫

    漢代人不認識戰國的字,李學勤先生很輕易的釋讀出來了,而且進行了神推測,這說明什麼問題?第一,說明古人不認得,不等於我們不認得。今天我們對古文字的認識全面超越漢代以後,任何一個時期的古人。第二,戰國文字沒有那麼「天書」,別說李學勤這樣專家,我都能認出來。那麼,戰國時代的一個知識分子:蘇秦、張儀、韓非子,認得幾國文字不是很正常嗎?

    你去香港、臺灣會不認得繁體字?粵語中的方言字,你起碼大多數能估出來。

    所以,戰國文字多樣性帶來的不便利,很有可能被誇大了。從出土文獻來看,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並不成功,而是更加簡潔的古隸統一了文字。主要是是因為隸書簡潔的便利性,行政干預的力量不是主要的。

    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部分原來的楚華人,楚國當時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那漢代為什麼不恢復楚國文字?

    其一,路徑依賴,漢帝國依然是在秦帝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秦帝國建立了高效的行政體系,包括其官方文書體系。

    其二,確實是秦隸比較簡潔。楚文字與六國文字差別最大,推行楚文字為標準文字的代價太大。漢帝國是大一統王朝,要統治原來的六國,肯定要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討論戰國文字,一般是引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說的戰國時「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然後用《壁中書》的例子,來證明戰國古文有多麼難認。離戰國最近的漢代人都不認得,我今天就更加難認。其實,並不是許慎說謊,漢代人會不認得六國文字的原因,是有一個文化斷層,這個斷層接近五十年的時間。產生斷層原因如下:這些結論是常識範疇,我就不引證文獻證明。

    主要是經過秦始皇的統一六國、書同文、焚書坑儒以及滅秦、楚漢相爭戰亂等各種因素,導致先秦典籍散佚。

    原來六國的貴族體系全面崩潰,可以說是一個文化浩劫。

    漢朝剛建立的時候,不但經濟凋敝,而且簡直是一片文化沙漠,經過休養生息才漸漸繁榮起來。

    漢武帝時代,儒家興起以後,儒生致力於尋找散落的儒家典籍,文獻校讎學和小學文字學正是在那時候形成,目的就是為了解讀用戰國古文記錄的先秦典籍。

    雖然漢儒古文學派取得成績很巨大,但是限於資料不多,所以,對古文字的認識,才是剛剛起步的草創時期。

    所以許慎對戰國文字認識不全面是很正常的。

  • 6 # 宇文雁

    我認為這差別就好比七個相鄰省份差不多。字形字義字音略微存在差距,基本上不妨礙正常溝通,國界之間的小集鎮還能貿易往來。但如果互相不認識,可能就不會存在統一一說了。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上孕育出的文明,才能讓秦始皇求同存異,實現大一統。

  • 7 # 夢歸秦淮

    中國先秦時期的三個王朝:夏商周三個朝代,是中國的奴隸社會時期,這時期的中央集權制度不強大,地方個方國或者是諸侯國的實力很大,特別是西周實行的地方分封制,在地方分封了很多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各自的領域內有很大的權力,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較強,各國都有自主管理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稅收等方面的權力,另外各國還有自己的文字,並且字形存在很大的差別,這非常不利於各國的交往,也阻礙了國家大一統。

    但是,雖然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各國的文字不同,但是也並不是說各國之間就不能交往,更不會不認識了。從很多史料的記載來看,各國之間不僅交往頻繁,經常發生戰爭和互派使者,甚至還經常進行聯盟或者聯姻。比如:齊國有對姐妹花,即齊僖公的女兒宣姜、文姜,都是絕色美女,其中文姜就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有個有意思的事情在這裡提一下,文姜實際上愛的是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哥哥齊襄公。

    可見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各國文字的不同是不會妨礙各國之間的交往的,那麼,由於文字不同,各國之間交往是不是要像現代社會一樣需要專門的翻譯人才呢?實際上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東周時期,周王室的語言被規定為官話,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普通話,因此,各國在交往時可以使用官話進行溝通,是不需要進行翻譯的。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 8 # 楊宇林745

    秦是統一了一次文字,但到了漢代,又把秦統一使用的文字給廢棄了,啟用並推廣了隸楷文字,秦統一文字之前,是各國各地各時期都有造字,各國並不統一,別以為早在秦統一文字之前三百多年前的孔子時期文字就不混亂!當統一文字之後,先前的各國文獻與經典又怎麼辦呢?哈哈,其實都是經過文字變更下的翻譯!到現在,只是誰都不知道作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獨立整理出來了一套文字!這套隸楷文字才是儒家的東西,漢代罷百家,尊儒家,就是推行儒家的這套隸楷文字!這套經過孔子之手整理並推廣出來的文字,它的系統設定規範邏輯是嚴格按照古人造字以紀數的關係設定規範出來的文字,它是不需要字典的,它的設定規範邏輯與演繹宇宙天地萬物的邏輯同理!這上面的學問,才是奠定孔子大成至聖先師的東西!如果孔子不是使用隸楷文字的話,那麼,後來的儒學經典都必然是文字變更後的翻譯!這個關係足可以推理出後來的文字學家與那些對文字進行解釋的都是一幫蠢豬!這幫蠢豬對文字的應用解釋,掘斷了中華文明的文脈!

  • 9 # 長恨客191

    差別非常大。大到可以算不同文字的地步。

    我個人嚴重懷疑除了秦、齊以外,剩下的國家的文字是不是“由甲骨文轉化而來”。

    就比如說“馬”吧,其他國家的文字都與現在的“馬”字毫無關系。

    恐怖。若是其他國家統一六國,恐怕現在的字完全不是這麼寫。

  • 10 # 國史記聞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分析世界上為什麼只有中國才能在兩千多年中做到“分久必合”,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靠的不是民族認同而是文化認同。這種認同的出現,又首先要感謝秦始皇當年統一了文字。那麼在秦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差別真的很大嗎?甚至到了互相不認識的地步?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即便差別不是非常懸殊,但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文化分裂

    有證據證明,漢字的起源是多源頭的,但是到了商周時期,中國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較統一的,畢竟當時會寫會讀的人非常有限,儘管當時存在大量的異體字,但“規範字”還是佔主流的。而到了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戰爭成為當時的常態,各個諸侯國紛紛擺脫周天子的統治。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諸侯力政不統於往,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即,諸侯不僅在政治上擺脫了周王室,在衣冠、語言、文字上也紛紛形成獨立的系統。

    五大派系

    古文字學家何琳儀先生將戰國時期的六國文字分為四大派系:齊系、燕系、晉系、楚系,另外一個獨立的系統便是以秦國為代表的周秦文字了。大家知道,秦國之前始終是西方小國,在文化上比較落後。但是後來周平王東遷,西周故地逐漸歸秦國所有,如此一來,秦國和東周,都繼承了西周的“規範字”。

    區別不大

    即便是天下文字分成了多個派系,但是中國文字本是同源,而且七國之間雖然常常爆發戰爭,但是文化上的交往非常頻繁。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周遊列國,甚至佩戴六國相印,這就說明當時語言、文字的區別是不大的。並且,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也證明,當時七國之間文字的差異遠遠沒有簡化字與繁體字的差別大。

    即便各國文字差別不大,但當時已經顯露出文化大分裂的傾向,如果沒有秦始皇的統一,後果不堪設想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失火時的緊急處理方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