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條是京東金融平臺推出的個人網際網路借貸產品。京東金條既然是京東金融平臺推出的產品,那麼就要了解京東金融平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平臺。
首先一聽到“京東”這兩個字,就會想到強哥的京東商城,心理就會犯嘀咕這個京東金融是不是就是強哥搞出來的?京東這個集團構建的板塊比較多,京東金融就屬於金融這個板塊。當然,這個平臺不僅僅只是往出去放款,還有其他諸如基金、理財等等各種小的板塊。
京東金融全名是京東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仔細看看它的經營範圍,其中有一條是“不得發放貸款”,這就說明京東金融本身就沒有銀行這型別的支付牌照,那麼為什麼許多人都會透過京東金融借出來款呢?
再仔細看看它的經營範圍,有一條是“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這個外包聽起來就容易懂了,原來京東金融是一個“二道販子”。
如果有朋友還是不懂,那麼我給大家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一家大型的百貨超市名字叫A,超市裡面擺放這形形色色的商品,這些商品都是來源於不同的廠家,那麼廠家為什麼選擇入駐這家百貨超市呢,因為A超市在當地乃至全國知名度比較大,平時的人流量比較大,如果廠家選擇把商品放到超市售賣會提高自身的銷量進而增加利潤。這就是依靠大平臺的流量來拉動自己的銷量。
當然,各行各業都是需要盈利的,A超市不可能免費讓廠家入駐,既然藉助它的平臺流量就必須要向平臺繳納平臺流量費。廠家現在有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壓縮利潤,把淨利潤分一部分給A超市;一是增加商品售價,把平臺流量費平均分攤到消費者身上。這樣解釋的話,大家應該能理解了。
但是記住了,京東金融平臺的合作商家不會選擇降低自己的成本的。首先,先看看都是誰在和京東金融在合作,那肯定是有支付牌照的機構,國內有金融持牌的機構也就那幾種,各型別銀行、各種消費金融機構、各種信託機構等。這些機構都是冷冰冰的機器,斷然不會降低自己的成本的,假如這些機構的融資成本是5釐左右,絕不會以低於5釐的價格打包出去,因為這些都是投資人的血汗錢啊。
有逾期就會有催收,逾期前三個月的話,京東金融會代為資方催收,超過90天以上的不良資產,京東金融會把這些不良資產打包給一些小的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委外催收公司,這些委外催收機構會拿著京東金融的授權繼續催收。
至於上門催收,也就是委外催收機構的員工上門催收。現在的上門催收是很一套很正常的流程,員工拿著京東金融的委託函上門告知借款人還款人事宜,並敦促借款人儘快還款。如果上門沒有見到本人,會把信函放在借款人門前。這些是委外機構的上門催收流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上門催收並不代表借款人就被銀行或者是金融機構立案起訴了。
法律規定,惡意欠款5萬以內的屬於民事訴訟案件;惡意欠款超過5萬的屬於刑事案件。
民事訴訟流程:委外機構協助整理報案材料,材料整理完後上交銀行或金融機構,銀行或金融機構確認訴訟、簽字蓋章,接著下發到當地分行機構,分行機構拿著材料去法院立案。
刑事訴訟流程:委外機構協助整理報案材料,材料整理完後上交銀行或金融機構,銀行或金融機構確認訴訟、簽字蓋章,接著下發到當地分行機構,分行機構帶著材料到當地公安機關經偵大隊,經偵大隊進行查詢取證並對當事人拘留在案,最後經偵大隊把材料提交到檢察院,最後檢察院會代表銀行或金融機構去法院向當事人提起公訴。
從流程可以看出,不管是民事訴訟還是刑事訴訟,都是比較漫長的過程。
最後要說的是,欠銀行的錢如果一時半會還不了的話,可以選擇跟銀行協商還款,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也就是所謂的“老賴”。
也真心希望各位朋友不被欠款所累,要活得開心!
金條是京東金融平臺推出的個人網際網路借貸產品。京東金條既然是京東金融平臺推出的產品,那麼就要了解京東金融平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平臺。
首先一聽到“京東”這兩個字,就會想到強哥的京東商城,心理就會犯嘀咕這個京東金融是不是就是強哥搞出來的?京東這個集團構建的板塊比較多,京東金融就屬於金融這個板塊。當然,這個平臺不僅僅只是往出去放款,還有其他諸如基金、理財等等各種小的板塊。
京東金融全名是京東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仔細看看它的經營範圍,其中有一條是“不得發放貸款”,這就說明京東金融本身就沒有銀行這型別的支付牌照,那麼為什麼許多人都會透過京東金融借出來款呢?
再仔細看看它的經營範圍,有一條是“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這個外包聽起來就容易懂了,原來京東金融是一個“二道販子”。
如果有朋友還是不懂,那麼我給大家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一家大型的百貨超市名字叫A,超市裡面擺放這形形色色的商品,這些商品都是來源於不同的廠家,那麼廠家為什麼選擇入駐這家百貨超市呢,因為A超市在當地乃至全國知名度比較大,平時的人流量比較大,如果廠家選擇把商品放到超市售賣會提高自身的銷量進而增加利潤。這就是依靠大平臺的流量來拉動自己的銷量。
當然,各行各業都是需要盈利的,A超市不可能免費讓廠家入駐,既然藉助它的平臺流量就必須要向平臺繳納平臺流量費。廠家現在有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壓縮利潤,把淨利潤分一部分給A超市;一是增加商品售價,把平臺流量費平均分攤到消費者身上。這樣解釋的話,大家應該能理解了。
但是記住了,京東金融平臺的合作商家不會選擇降低自己的成本的。首先,先看看都是誰在和京東金融在合作,那肯定是有支付牌照的機構,國內有金融持牌的機構也就那幾種,各型別銀行、各種消費金融機構、各種信託機構等。這些機構都是冷冰冰的機器,斷然不會降低自己的成本的,假如這些機構的融資成本是5釐左右,絕不會以低於5釐的價格打包出去,因為這些都是投資人的血汗錢啊。
有逾期就會有催收,逾期前三個月的話,京東金融會代為資方催收,超過90天以上的不良資產,京東金融會把這些不良資產打包給一些小的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委外催收公司,這些委外催收機構會拿著京東金融的授權繼續催收。
至於上門催收,也就是委外催收機構的員工上門催收。現在的上門催收是很一套很正常的流程,員工拿著京東金融的委託函上門告知借款人還款人事宜,並敦促借款人儘快還款。如果上門沒有見到本人,會把信函放在借款人門前。這些是委外機構的上門催收流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上門催收並不代表借款人就被銀行或者是金融機構立案起訴了。
法律規定,惡意欠款5萬以內的屬於民事訴訟案件;惡意欠款超過5萬的屬於刑事案件。
民事訴訟流程:委外機構協助整理報案材料,材料整理完後上交銀行或金融機構,銀行或金融機構確認訴訟、簽字蓋章,接著下發到當地分行機構,分行機構拿著材料去法院立案。
刑事訴訟流程:委外機構協助整理報案材料,材料整理完後上交銀行或金融機構,銀行或金融機構確認訴訟、簽字蓋章,接著下發到當地分行機構,分行機構帶著材料到當地公安機關經偵大隊,經偵大隊進行查詢取證並對當事人拘留在案,最後經偵大隊把材料提交到檢察院,最後檢察院會代表銀行或金融機構去法院向當事人提起公訴。
從流程可以看出,不管是民事訴訟還是刑事訴訟,都是比較漫長的過程。
最後要說的是,欠銀行的錢如果一時半會還不了的話,可以選擇跟銀行協商還款,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也就是所謂的“老賴”。
也真心希望各位朋友不被欠款所累,要活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