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彥大哈

    1、王導,生於晉武帝咸寧二年(276年),卒於晉成帝鹹康五年(339年),字茂弘,晉朝琅砑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琅砑王氏,從太保王祥以來,一直是名門望族,王祥族孫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物。王導是王衍的族弟。王導的祖父王覽,官光祿大夫;父親王裁,任鎮軍司馬。王導在少年時代就很有識量,陳留高士張公曾對他的從兄王敦說:此兒容貌志氣不凡,是將相的才器。及長為司空劉蹇所知,被任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後參東海王司馬越軍事。

    2、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3、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瓊山(今海口)人,字汝賢,自號剛峰。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後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閒居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於南京。

    4、馮道(882-954),是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五代瀛州景城(今中國中部河北交河東北)人。後唐(公元923年~公元934年)、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0年)時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到契丹任太傅。後漢(公元947年~公元948年)時任太師。後周(公元951年~公元959年)時任太師、中書令。曾著《長樂老自敘》。

    5、秦檜,生於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於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字會之,江寧(今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補密州(今山東諸城)教授,曾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與宋徽宗、欽宗一起被金人俘獲。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

    6、李林甫(?~752) 唐玄宗李隆基時著名奸相。善音律,無才學,會機變,善鑽營。出身於李唐宗室,是李淵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孫。

    7、嚴嵩(公元 1480~1567年),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旋病休歸裡,讀書8載,詩文峻潔,聲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還朝復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明世宗喜。幾年內先後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後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 (1536),以賀萬壽節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後解部事,專直西苑;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嚴嵩善於撰寫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詞”,從而受到皇帝的寵幸。他於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九月,嚴嵩升任首輔,獨攬國政,被稱為“青詞宰相”。

    8、張居正,漢族,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嶽,諡號“文忠”,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9、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寶,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

    10、李鴻章(1823.2.15-1901.11.7),本名章桐,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安徽合肥東鄉(今肥東縣)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 有《李文忠公全集》。

  • 2 # 準提神咒

    個人認為歷史上稱得上權臣的十個大人物

    1、霍光(?-前68年),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劉賀,出現了“昭宣中興”的盛世。霍光常被人與伊尹相提並論,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可惜後來落得個滿門抄斬,只能說功高蓋主!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3、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導去世,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就是描寫當時牛皮哄哄的王家。

    4、郭子儀(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公元765年,單騎退回紇,大破吐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做過將,當過相”,可謂一生顯赫!

    5、秦檜(1090—1155年),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為相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秦檜是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如今,我們所說的宋體,就是秦檜所創立。1142年,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從此,秦檜之名,遺臭萬年。

    6、嚴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曾揚言:朝廷無我富。嚴嵩書法造詣深,字型方嚴渾闊,筆力雄奇博大;字型豐偉而不板滯,筆勢強健而不笨拙,其歷史和書法藝術價值極高,可惜人品與書法水平大相徑庭。

    7、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1573年,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當時外邦只知道有首輔張居正,不知有皇帝朱翊鈞。張居正死後,神宗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多年來張居正對神宗的陰影太深了。

    8、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進忠,皇帝賜名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9、鰲拜(?—1669年),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清入關初期,可謂影響時局的人物。

    10、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做官,位極人臣,富甲天下,1799年,被嘉慶帝抄家,家中財產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十五年總和,民間有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當然還有很多,如西漢末年篡漢的王莽同學,縊死晉安帝的劉裕同志,殺死唐昭宗的豬瘟。但是以上幾位最後都稱帝了,所以未計算在內。順便說一句劉裕同志一連殺了六個皇上,把司馬家基本上絕根了。

  • 3 # 李雲飛40897054

    自秦始皇稱帝制後,中國封建王朝延續了兩千多年,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十個人,他們位高權重,隻手遮天,有的甚至名氣 壓過當朝皇帝,下面就盤點一下中國封建史上十大權臣都是誰? 注:本文只討論,秦朝以後,封建社會中的十大權臣,故姜子牙、周公、伊尹等人不在此列! 1、霍光(?-前68年),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劉賀,出現了“昭宣中興”的盛世。霍光常被人與伊尹相提並論,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可惜後來落得個滿門抄斬,只能說太功高蓋主了!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不知道如果曹操能一統天下,結束“孫、劉、曹”三足鼎立局面後,會不會稱帝。

    3、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導去世,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4、郭子儀(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公元765年,單騎退回紇,大破吐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做過將,當過相”,可謂一生顯赫!

    5、秦檜(1090—1155年),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為相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秦檜是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如今,我們所說的宋體,就是秦檜所創立。1142年,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從此,秦檜之名,遺臭萬年。

    6、嚴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曾揚言:朝廷無我富。嚴嵩書法造詣深,字型方嚴渾闊,筆力雄奇博大;字型豐偉而不板滯,筆勢強健而不笨拙,其歷史和書法藝術價值極高,可惜人品與書法水平大相徑庭。

    7、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1573年,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當時外邦只知道有首輔張居正,不知有皇帝朱翊鈞。張居正死後,神宗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多年來張居正對神宗的陰影太深了。

    8、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進忠,皇帝賜名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9、鰲拜(?—1669年),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清入關初期,可謂影響時局的人物。

    10、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做官,位極人臣,富甲天下,1799年,被嘉慶帝抄家,家中財產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十五年總和,民間有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4 # 逍遙1906

    歷史上十大權臣:

    一是周公,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武王伐紂獲勝一年後武王去世,子成王立,成王年幼,政由周公旦公,也是權臣中獨有的忠臣。

    二是霍光,漢武帝崩後,在漢昭帝二十年任主要官職。漢昭帝死後,立昌邑王劉賀,二十七天後,發動政變,殺上官桀,廢劉賀帝位,立宣帝。宣帝三年霍光死,兩年後霍氏被滅三族。

    三是王莾,王莽以“克己復禮“為名,二十五歲起任高位,四十五歲執掌大權,隨後大肆培植勢力,平帝死後,廢殺幼帝為帝。

    四是董卓,董卓入長安後奪取大權,廢少帝劉辨而立獻帝劉協,濫殺大臣,權傾朝野,被王允呂布誅殺後滅三族。

    五是曹操,194年,曹操近獻帝入許都,奉天子以討不臣(初為忠心)。勢力逐漸做大,漢獻帝恩將仇報,多次想誅殺曹操,反被曹操剷除了朝巾反對勢力,最終挾天子以令天下。加九錫封魏王。

    六是諸葛亮,劉備死後,立即開府治事,架空劉禪,又透過南征孟獲,第一次北伐而奪取軍權,特別是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不顧有名號的將軍鄧銅陽群丁立白壽劉郃等八將戰死的重大損失,以街亭敗殺馬謖,以郿城不利殺張休李盛,黃襲向朗坐郿城不勝降級,奪軍入丞相府呼叫,趙雲坐箕谷敗降級,奪中護軍職,而任弟諸葛均為中護軍,自降三級為大將軍,卻又領丞相府事!對此事有異議的諫議大夫廖立,以坐十一年前失長沙而廢為庶民。從此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後主劉禪成了擺設,軍政人事財政宿衛所有權力均歸諸葛亮。車騎將軍劉琰坐用鞋子打老婆的臉而被殺,創造了擅殺大臣最奇葩理由。

    七是司馬氏父子三代。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殺顧命大臣曹爽,滅功臣家二百多家。司馬師廢曹芳,司馬昭殺魏帝曹髦,司馬炎廢曹奐建晉朝。司馬氏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奪權紀錄。

    八是劉裕。重複了司馬氏奪權過程。滅絕司馬氏皇族!

    九是宇文護,北周權臣,領兵征戰時滅三帝國,殺三帝,為奪政權,三年廢殺北周三帝,被稱為“六味帝亡丸“,後被宇文邕誅殺。

    十是元朝燕鐵木爾。

    其它權臣如梁冀,朱溫,桓溫,蕭績,蕭衍,賈似道,鰲拜等等還有許多。

  • 5 # 知北遊c

    歷史上幾個有名的改革家都是真正的權臣,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為改革者需要超越大部分人的見識,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橫推一切的力量,這力量的來源於帝王的傾盡全力的支援,歷史上像商鞅,吳起,王安石,張居正,當然背後的支援減弱或消失後也會受到保守勢力既得利益者的瘋狂反撲

  • 6 # 海灘少年

    1曹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2諸葛亮

    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

    3.董卓

    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

    4呂不韋

    戰國末年,群雄爭霸,諸候割據,戰亂紛紛。

    呂不韋憑自己的才華和財資,做成了古今中外最大的一筆生意買賣國王。呂不韋棄商從政,在呂不韋為相主政期間,秦國疆域得到擴張,天下英才紛紛西向入秦,為秦國後來的擴張與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魏忠賢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中國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隸肅寧(今屬河北)人。出身於市井無賴,後為賭債所逼遂自閹入宮做太監,在宮中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得其佑庇。後又結識皇長孫朱由校奶媽客氏,與之對食。對皇長孫,則極盡諂媚事,引誘其宴遊,甚得其歡心。魏忠賢與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氣、極受寵信,被封為“九千歲”,自己也在民間養了不少義子,“五虎”、“五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

    6霍光

    霍光,字子孟,約生於漢武帝元光年間,卒於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勳,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曾親自前住探望。大臣魏相透過許皇后的父親上了秘密奏章,指霍氏一門的驕奢放縱。霍光去世後,這種情況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密謀發動政變,最終在公元前65年被滅族。

    7張居正

    張居正備受皇帝和皇太后的倚重。明神宗繼位時只有十歲,明穆宗給他留了四位顧命大臣:高拱、張居正、高儀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由於孟衝對明穆宗的荒淫無道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很快被清除出宮。高儀由於年老也不久就去世了,不到半年時間四位顧命大臣就只剩下了高拱和張居正。當時的首輔高拱自以為是元老重臣,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張居正獻上奇計,建議採取斷然措施解決高拱,從而取得了皇帝和太后的信任。張居正在明神宗登基前已經是帝師,如今又是唯一的顧命大臣,於是順理成章地就成為首輔,掌握了明帝國的大權。

    8趙高

    趙高是個宦官。秦始皇身邊的人,指鹿為馬的典故就是打他那裡來的,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9楊國忠

    本名釗,生年不詳,是楊貴妃的堂兄,因楊貴妃得寵而入朝為官,楊國忠本是一個無賴之徒,入朝之初,他與李林甫狼狽為奸,欺上壓下,排除異己,幹了不少壞事。後來,他又與李林甫勾心鬥角,互相爭鬥。李林甫病死後,他取而代之,成為右宰相。掌握大權之後,楊國忠專橫跋扈,任人唯親,生活腐化,欺壓群臣,沒有一人能與之抗衡。安祿山得寵後,他懷恨在心,處處與安祿山爭寵,加速了“安史之亂”的爆發。潼關失守後,唐玄宗南逃,當隊伍達到金城西郊的馬嵬驛時,早就對楊國忠兄妹不滿的禁軍首領陳玄禮等人發動了兵變,亂刀將楊國忠砍死。

    10李林甫

    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畫家李思訓之侄初為千牛直長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右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尚書左僕射。為人奸滑陰惡。其手段是厚結宦官、妃嬪,投合玄宗,排除異己;表面上示人以友愛,而暗中栽贓,世稱“口有蜜,腹有劍”;蒐羅翅膀,營私舞弊;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權。他廣收賄賂。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最後演變成了歷史上聞名的“安史之亂”。死後唐玄宗還命人劈開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內含珠,剝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禮安葬。

  • 7 # 折竹寒氈冷

    1、霍光(?-前68年),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劉賀,出現了“昭宣中興”的盛世。霍光常被人與伊尹相提並論,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3、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4、郭子儀(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公元765年,單騎退回紇,大破吐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5、秦檜(1090—1155年),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為相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秦檜是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如今,我們所說的宋體,就是秦檜所創立。1142年,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

    6、嚴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曾揚言:朝廷無我富。嚴嵩書法造詣深,字型方嚴渾闊,筆力雄奇博大;字型豐偉而不板滯,筆勢強健而不笨拙。

    7、張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1573年,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當時外邦只知道有首輔張居正,不知有皇帝朱翊鈞。

    8、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進忠,皇帝賜名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9、鰲拜(?—1669年),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

    10、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做官,位極人臣,富甲天下,1799年,被嘉慶帝抄家,家中財產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十五年總和,民間有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 8 # 望風瑟瑟

    ①首推周公。原名姬旦,文王第四子。是商末周初儒學奠基人。武王去世後,成王幼小,周公怕天下大亂所以代成王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製作禮樂並天下大治,後因封地在周,被稱之為周公。

    ②霍光。西漢權臣,政治家,名將霍去病之弟。歷任武,昭,宣三帝,霍光在權利最大時,可以廢立皇帝,昭帝皇后都是其女兒。他為漢朝的延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昭宣中興就是在他主政時期出現的。

    ④曹操。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漢獻帝時,“攜天子以令不臣”,統一北方地區,在漢廷權勢滔天,後被封魏王。

    ⑤王導。東晉奠基人,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在經歷八王之亂後,擁立司馬睿為帝,建立東晉,與其兄王敦共同治理朝政,被後世稱為“王與馬,共天下”,可見其權勢之大。

    ⑥李林甫。唐朝中期宰相。歷史上有名的權奸。成語“口腹蜜劍”就是說他。整個唐王朝的衰落,跟他的主政是分不開的,他權利最大時,宰相以外兼任戶部兵部尚書,同時兼任隴右,河西節度使,直接影響太子廢立,放任安祿山坐大,給唐王朝帶來了不可逆的後果。

    ⑦蔡京。北宋權相,著名書法家,他前後四次任宰相,達十七年之久,他也是一個有才華的奸相,其字型名列“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他主政給北宋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民不聊生,武備鬆弛,北宋滅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跟他有關係。

    ⑨嚴嵩。明朝權相,被明史列為“六大奸臣”之一。他於六十二歲高齡以寫青詞獲得首輔之位,然後與其子把持朝政二十年,他主政期間,敗壞朝綱,把持朝政,排除異己,財政枯竭,禍國殃民。後世對其評價極低!

    ⑩和珅。清朝中期權臣,任文華閣大學士,領軍機大臣,吏部尚書等等,十幾個職位,位極人臣,富甲天下,後被嘉慶皇帝抄家,抄出的財產夠當時清朝財政十五年的收入,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可見其財產之豐厚。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歷史上十大權臣。權利總雙刃劍,有其利便有其害,權利慾太強往往帶給人的是災難,下場並不見得好在哪,渴望權利的同時,不要忘了公心。

  • 9 # 沫白讀史

    中華民族流延續2000年,位高權重的人物自是不少。

    關於歷史上前十的權臣,相信每個人心中的人選各不相同,沫白在這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霍光

    霍光為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馬大將軍。

    二、曹操

    想必這個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從。而且他還是一個很厲害,很有遠見的人物。

    他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也為後世統一中原奠定基礎。

    三、王導

    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導去世,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四、秦檜

    秦檜作為著名的奸臣,自然也是權侵朝野,他一生壞事做盡。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是冤殺岳飛。有這麼大權利的他自然也可以算得上是權臣。

    五、張居正

    晚明時期,朝政腐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黑暗時代。有一位政治家為了鞏固權力,不惜勾結太監,打擊異己。

    但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明朝更好的延續下去。他就是獨裁良相,張居正。

    他的一生功過頻多,他被後人譽為: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但他死後,皇帝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

    六、魏忠賢

    作為明朝有名的大太監,人稱“九千歲”,他殺害忠良,成為一個把持朝政的大權閹。

    在他長達七年的高壓統治下,政局黑暗,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七、鰲拜

    清初權臣,權朝天下,是少年康熙的心頭大患。同時也是康熙彰顯自我實力的一塊磨刀石。

    八、和珅

    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

    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同時他也是知名的大貪官,家裡財寶無數。

    民間有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九、王莽

    他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權臣,不僅位高權重,最後還謀權篡位。可以說是各權臣中的楷模。

    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十、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

    作為滿清權臣,在他的威迫下,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他也由此擔任了民國大總統。可以說是達到人生巔峰了。

    不過,他卻做了一件令天下所大忌的事情,就是稱帝。袁世凱一稱帝,人皆誅之。

  • 10 # 西門不帶刀

    權臣,昏君,殺手,妓女這四個行當,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上向來都是層出不窮的。歷史上明君強臣,昏君奸臣,明君奸臣,昏君強臣屢見不鮮。今天我們在這裡。並不是單純的把全程定性為奸臣或者忠臣,少校今天只論行不誅心,給史上的權臣們排個順序。

    滿清王朝出了兩位:排序第十位和第九位

    第十位:不是奸臣的權臣——鰲拜

    鰲拜歷經皇太極,順治與康熙三朝,是名副其實的三朝老臣。在康熙初年,鰲拜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主少國疑,鰲拜的囂張跋扈成為了他堅決拿下的理由。(請注意:沒有任何史料,既在鰲拜要叛國或者要篡位,他敗於囂張跋扈)

    第九位:不是權臣的權臣——多爾袞

    作為努爾哈赤的親兒子,皇太極的親兄弟,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是有實力,有機會爭奪皇位的。他兵權在手,朝堂有支持者,再加上自己的身份,就算繼承皇位,也是理所應當。但多爾袞重情,為了孝莊皇太后的感情,至死沒有叛變。而是一心一意扶持順治。(可順治登基後,刨了多爾袞的墳)

    明朝有三位,佔據第8位,第7位和第6位。

    第八位:明太祖時的奸臣——胡惟庸

    胡惟庸作為明朝開國時的第2任丞相,絕對是明朝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奸臣。因為他準備調兵,把明太祖朱元璋給殺了。有膽略有狠心,如果不是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是刀山血雨中廝殺出來的,估計大明朝皇帝得換一個姓。

    第七位:明嘉靖朝的權臣——嚴嵩

    少校把嚴嵩定性為權臣而不是奸臣,是因為嚴松在做首輔的20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給嘉靖皇帝,遮風擋雨擦屁股。嚴嵩的名聲壞就壞在他的兒子嚴世藩身上。

    第六位:明萬曆朝的忠臣——張居正

    張居正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並於萬曆9年實行變法(一條鞭法:一句話解釋就是將稅銀攤到田畝中去,按田畝收稅,有多少地交多少稅)

    自古實行變法的大臣,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觸動了既得利益者。張居正死後,新法被廢除,自己差點被開棺戮屍。但不可否認,他的確是一代忠臣。

    宋朝一位:王安石

    第五位:北宋王安石

    王安石的變法應該說涉及面是比較廣的。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場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

    可惜變法5年,更是要見成效的時候,他的政敵司馬光(就是小時候砸缸那小子),把王安石的宰相位置給搬倒了,新法毀於一旦。否則宋朝總也不會被人吊打。

    唐朝一位

    第四位,唐朝玄宗的李林甫

    李林甫絕對是唐朝唯一的一位成功的權臣(請注意說的是權臣,並不說的是忠臣)。他自己本身就是皇親國戚,同時還擁有極大的人格魅力。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最害怕的就是李林甫。李林甫活著的時候,安祿山從來不敢有反心。

    直到李林甫死後,楊國忠這個草包當權,安祿山馬上就造反了。這次造反也讓唐朝由盛轉衰。

    三國時期兩位

    第三位:蜀國的丞相權臣諸葛亮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是在劉備死後,劉禪當政時完全展現出來的。史書記載:“事無大小,鹹決於亮”(國家的大事小事都是諸葛亮一個人說了算),在諸葛亮的勉勵支撐下,蜀國的政權延續了近50年。

    第二位:漢獻帝時期的丞相權臣曹操

    曹操是漢獻帝時的丞相,一直到死都是。他在位的時候統一了北方,並發動了南下統一戰爭——赤壁之戰。同時曹操還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詩人。由於他的存在,孫劉兩家必須聯合起來抵抗國家統一程序。同時曹操還培養了一個合格的接班人曹丕。所以我們把他排在第2位。

    第一位:秦孝公時的大良造——強臣商鞅

    商鞅與秦孝公的關係就是強臣與明君的關係。秦孝公的包容自信,讓他能夠完全放權給商鞅。讓商鞅安心變法。

    商鞅的盡職盡責,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讓商鞅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變法大業當中。

    君臣二人,互相扶持,披荊斬棘,變法20年,讓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所以商鞅要被排在第1位。

  • 11 # 鍵聖小龜

    時代的發展,越到後面權臣出現的機率越低,因為制度設計越來越鞏固皇權。

    清朝除了一個太上王多爾袞,幾乎沒有壓制皇權的臣子,而多爾袞本身就可以稱帝的。臣子頂天也就是鰲拜,索額圖等四顧命大臣級別。

    往前看,明朝。除了初期的中國最後一任宰相胡惟庸,和後期九千歲魏忠賢,其他的都差得遠。那麼胡惟庸能威脅到皇權嗎?不能,因為朱元璋健在,軍權牢握,即便朱元璋不在,還有一堆掌兵的藩王。而魏忠賢,身為宦官,他的權力來源於那個不管事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一旦皇帝換了,魏忠賢還是歇菜。明朝的宦官,儘管有著嚇人的頭銜,東西廠,司禮監,但本質是皇帝的影子,聽命於皇權。所以這二位論權勢可能還趕不上鰲拜。

    再往前,元朝算是一個制度倒退的特例。因為遊牧的習性,元朝充滿了殺戮,皇帝都是動不動就殺了,總共90多年的時間,刨去一頭一尾兩個在位最久的50年(忽必烈,妥歡帖木兒),40來年換了十多個皇帝。連皇位繼承製都不穩定,這兒就不議論臣子了,畢竟太亂,有點名氣的,順帝時期的伯顏,脫歡。

    前一個,宋朝(自動跳過遊牧習俗的遼,金,西夏,畢竟兄終弟及,都分不清是君還是臣)。宋朝的制度設計,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一手遮天的臣子。以文制武,武將沒有了成為曹操的機會,而文臣,被一大堆極其複雜的官位搞懵了,你甚至都不知道誰是宰相。樞密使,參知政事,同知,都可能是宰相,換一個皇帝,就可能不認這些官位,改別的了。倒是宋朝的奸臣,那是青史留名,高俅,蔡京,童貫,潘美,秦檜,万俟卨,韓侂冑,賈似道,給人感覺他們似乎權勢滔天。非也,這些人,皇帝一句話就能罷免,根本威脅不了皇權,比之鰲拜差遠了。

    有一個宋朝同期的,必須提到,大理國。大理國段思平建立,然而這裡面有一個高家,世代為相,甚至取段家而代之,後又還權給段家,這個家族掌實權,常務副皇帝,不是皇帝勝似皇帝,反而段家很多時候成了伊麗莎白二世那樣撐場面的吉祥物。代表人物,高升泰,權力大大超越鰲拜之流。

    往前,五代十國。這個就不說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我是臣,明天就篡位,憑實力說話,什麼人臣之禮皆齏粉。代表人物,朱溫,李存勖,南唐李x,郭威。

    唐朝。這是非常兩極的朝代,前半段聲勢浩大,後半段悽悽慘慘,國都六陷,天子九逃。從李二開先河玄武門政變,後面的有樣學樣,你說他是臣還是君呢?李隆基逼迫唐睿宗李旦時,他是臣,上位後他是君,李亨逼迫李隆基時已是君,那太上皇又算什麼?只論非君。安史之亂前,太監高力士算一個,不過可能還趕不上魏忠賢。李林甫,楊國忠,這些人和後半段的節度使比起來,啥也不是。不過要論權勢,唐朝後半段的太監,絕對的要算上,能廢立皇帝,高出魏忠賢一大截,就是自己不能當皇帝而已。應該居於大理國高家之後。

    再前,三國兩晉南北朝,跨度數百年。權臣無數,曹操,孫綝,司馬懿,東晉祖家,謝家,桓家,王猛,劉裕,爾朱榮,高歡,宇文泰,……,但要我說,第一非司馬昭莫屬。首先,他是臣,沒有稱帝,不算君的範疇,其次,他大權盡握,創下歷史先河的當街弒君,授意賈充安排成濟殺魏帝曹髦,此等權臣,古今罕見。雖然後面也有劉裕誅殺司馬家,高歡廢東魏帝,但他們都稱帝了。

    ok,到了漢朝。漢朝的三公,可是實權人物,數不勝數,都是權臣,但比起鰲拜尚且差點意思,除了霍光。霍光是封建制度權臣的先輩,不但攝政,而且可以廢立皇帝,要是他有能耐當街殺皇帝,那就沒司馬昭什麼事。權臣的典範。然,到西漢末和東漢後期,太監和外戚成了主角。篡位,廢立,誅殺,攝政,家常便飯,人人都有權,和唐朝的太監互相輝映。

    短命的秦。閹人趙高。

    ---

    總結:

    第一,司馬昭,

    第二,大理高家,

    第三,霍光,

    第四,漢朝,唐朝的太監,外戚們。

    第五,曹操,孫綝等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大嬰兒腹脹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