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環球網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爆發於1914年的7月28日,結束於1918年的11月11日。戰爭的爆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們都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這也導致了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發展的不平衡。同時,在資本主義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這一時期裡產生了不可調和矛盾,殖民地與世界霸權的爭奪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在這種不平衡發展的影響下,歐洲國家之間的產生了矛盾,而這之間主要有三對矛盾:法國與德國的矛盾,法國在1870至1871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戰敗,失去了原有的霸主地位,而德國為了防止法國再次崛起,極大的擴充軍備;俄國與奧匈帝國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英國與德國的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表現在英國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一貫奉行其相應的外交政策,從而力求最大限度的維持歐洲大陸的勢力平衡,不願意看到德國過分的強大。而隨著德國的崛起,英國與德國在利益上的衝突的日益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

    另外一個直接原因則是1914年的6月28日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此次事件成為了第一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在這一日,奧匈帝國的皇儲的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視察時遇刺,一個月之後,在德國的支援下,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做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同盟國與協約國相繼加入戰爭。

  • 2 # 戰情解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一戰的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列強之間分贓不均造成的結果。其實在一戰爆發之前,歐洲就已經遍佈戰爭烏雲。

    老牌歐洲列強在海外大肆爭奪領地,相互之間本就存在矛盾,吵得面紅耳赤也是常有的事,但整體來說大家至少在表面上還是和平共處的。不過隨著新興國家的興起,這個平衡被打破,相互之間的矛盾迅速升級,最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為了解釋一戰爆發的原因,我想先敘述一下一戰爆發的經過,大家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

    三皇同盟

    要說一戰的開端,就要先從德國的崛起開始談起。1870年剛剛崛起的德國把老牌強國法國給幹趴下了,為了制衡法國,德國聯合了奧匈帝國和俄國建立了一個“三皇同盟”。新興的德國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列強間的矛盾開始激化,至少法德之間的矛盾先成了歐洲的主要矛盾。

    進軍世界

    1888年,威廉二世繼承德國皇位,隨著德國的迅速發展,德國隱隱有要超過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勢頭,威廉二世開始變得不安分分。他不再滿足現有的世界秩序,妄圖建立一個以德國為主導的新秩序,因此他提出了一個“世界新政”。威廉二世的目的很簡單,他希望重新瓜分世界,把德國也建立成一個強大的帝國,為此他開始擴張海軍。

    不過此時的世界哪還有什麼好的地方留給德國,所以德國只能與英法等國爭奪地盤。德國為了爭霸,開始大肆發展海軍,這時英華人就坐不住了!隨即英華人就找上了法國,一起對抗德國。

    “三皇同盟”破裂

    歐洲還有另外一個矛盾,奧匈帝國和俄國為了爭奪巴爾幹地區的控制權,雙方也是劍拔弩張。儘管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都屬於“三皇同盟”,但相互之間也是同床異夢,俄國不希望德國過分打壓法國(擔心德國一家獨大),所以德俄之間矛盾也越來越尖銳。

    再加上在俄土條約事件上,德國擺了俄國一道,俄國十分不滿,於是開始投向英法的懷抱。

    兩大陣營

    俄國退出之後,德國拉上與法國有矛盾的義大利,與奧匈帝國一起繼續對抗英法陣營,到這裡兩大對立集團基本建立。

    薩拉熱窩的槍聲

    兩個集團之間為了利益,爭論不休,矛盾越來越尖銳。隨著薩拉熱窩的槍聲,早已忍無可忍的兩撥人正式開始了火拼!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非常明顯,就是因為列強間利益分配不均,矛盾激化的結果!

  • 3 # 雲石

    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1914年,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開槍刺殺,事件地點就是在巴爾幹半島。在一戰爆發前,1912-1913年間,在巴爾幹半島發生過兩次戰爭,被稱為巴爾幹戰爭。巴爾幹戰爭導致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十九年前,即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了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區域性戰爭,即科索沃戰爭,也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科索沃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徹底被擠出了東歐原有勢力圈。

    巴爾幹半島,自古便是歐亞國家爭奪的勢力範圍,頻繁的戰爭,使其有“歐洲火藥庫”的稱號。

    第一、內部複雜的地緣結構

    巴爾幹半島位於南歐地中海沿岸,總面積約55萬平方公里,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歐、亞聯絡的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東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但是就巴爾幹半島內部的地緣結構來看,十分複雜。

    巴爾幹半島約70%的土地均為山地。主要山脈有:西部沿海的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縱貫半島;東北部的巴爾幹山脈,橫亙保加利亞全境;南部的羅多彼山脈,沿愛琴海岸呈東西走向。多山間盆地,巴爾幹山以南有馬裡查河盆地、登薩河盆地。東北部為多瑙河下游平原。除多瑙河和薩瓦河外,其它河流大多短小,水流湍急。海岸線異常曲折,長達9300公里,有教多良港。

    由於複雜的山地構造,為數不多的低地平原,普遍散亂不成規模,會嚴重製約半島的整體生產潛力,和地緣實力,同時也難以有一個強大到能夠力壓四方的核心板塊。山脈的阻隔對各低地平原間的交流溝通也帶來極大不利。種種因素,使得巴爾幹半島很難孕育出一個獨立的文明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就決定了巴爾幹半島在近東、乃至整個環地中海板塊中的邊緣化、劣勢地位。

    地中海地區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曾出現過許多強勢的文明和國家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過巴爾幹半島能沾上光的就只有古希臘和東羅馬帝國。古希臘主要是以地中海區域貿易為依託,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特殊地緣區位,使得巴爾幹半島能在這兩段歷史期有較大的發展,但之於他們,巴爾幹半島依舊是邊緣地帶,難以有效承接主體文明的輻射。

    受地緣結構的限制,巴爾幹半島難以積蓄出足夠的地緣實力,在與其他地緣板塊競爭中,明顯力量不足。

    二、特殊的地緣格局

    巴爾幹半島三面環海,而臨近的地中海是被大陸環繞的內海,相比於大西洋、印度洋等外海,氣候環境要好得到。與巴爾幹半島隔海相望的是西亞、北非板塊,雖然有海為阻,但地中海的地緣屏障作用在文明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古典時期,也較容易克服,不然也不會誕生對人類文明史有深度影響的古希臘文明。而西邊的亞得里亞海,東面的黑海,其阻斷作用更是在地中海之下。地中海有限的地緣屏障作用對巴爾幹半島提供的保護作用也會相應降低。

    在陸地上,巴爾幹半島的北部,是開闊的匈牙利大草原,是歐洲內陸的地緣分割線。雖然有多瑙河和薩瓦河,但河流的地緣屏障作用比起山脈和沙漠遜色不少,再說多瑙河和薩瓦河本身也不算大江大河,人類征服它們的難度並不大。

    這樣來看,雖然從巴爾幹半島有相對獨立的地緣格局,但無論從海上,還是陸上,巴爾幹半島都面臨著外部威脅。而這種威脅,從古到今,就一直存在,使得巴爾幹半島長期處在戰亂紛爭中,少有和平之日。

    三、身處世界三大地緣勢力的夾縫中心

    亞歐大陸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板塊,可孕育強勢地緣勢力的板塊主要有東亞大陸的中國、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歐洲(西歐、南歐)、西亞以及東歐。西亞勢力自小亞細亞半島和東地中海,從東、南兩面通向巴爾幹,歐洲則是借亞得里亞海和多瑙河平原,從西、北方向壓至,而東歐又以黑海及其沿岸為戰略通道,自東北方向通向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因本身地緣結構的限制,地緣實力有限,難以形成一個強勢文明國家,來對抗外部威脅。而且,在沒有外部勢力插足下,巴爾幹半島本身才能維持獨立。可是,巴爾幹半島對三大勢力的戰略地位又非同一般,任何一方地緣勢力,出於拓土開疆,拓展勢力範圍的雄心,或是面對其他兩股勢力進逼時,建立前沿戰略緩衝區的考慮,都必須加大在巴爾幹半島的經營力度。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巴爾幹半島只能淪為三大勢力搶奪的物件,而且,地理位置又決定了其會被成為炮灰。

    在文章開頭只是列舉的是近一百年,巴爾幹半島的戰亂和紛爭,翻開歷史的扉頁,會發現,巴爾幹半島長期處於各大勢力的逐鹿場。希臘——馬其頓與波斯帝國,這裡是雙方交鋒之地;羅馬帝國時,這裡是羅馬與日耳曼——斯拉夫系蠻族博弈的前沿陣地;後來,這裡是西歐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以及東歐蠻族、遊牧勢力的逐鹿場;隨著伊斯蘭勢力的崛起,它又成了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和伊斯蘭世界爭奪的物件。東羅馬帝國滅亡後,這裡又成為了天主教的歐洲、東正教的俄羅斯和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三方拼殺之地。巴爾幹半島的命運和巴爾幹崎嶇不平的山地一樣坎坷,充滿荊棘。

    難道,巴爾幹半島就沒有出頭之日嗎?

    其實,世界上大多弱勢板塊都可以依附強勢板塊而存在。比如新疆、西藏,本身地緣實力有限,卻可以依附長江——黃河流域核心板塊,來促進自身發展和進步。所以說,對於巴爾幹來說,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又或是伊斯蘭教勢力,只要能夠依附他們中任意一方,都有可能翻身。

    不過,從歷史來看,這樣的機會並不多。

    在進入現代以前,三大地緣勢力的實力都是不分伯仲,誰也沒有絕對實力壓倒對方,但是誰又不想在巴爾幹半島問題上退步。於是,大家都這麼耗著,班爾幹半島戰爭不斷,人民生活困苦。

    巴爾幹半島不但身處三大勢力夾縫,而且還處在三大文明的邊緣地帶。巴爾幹半島與歐系文明的核心區西歐,西亞文明地緣核心區兩河流域,東歐勢力的核心區東歐平原的地緣關係都不太緊密,難以有效承接三大文明的輻射。就算某一方佔領了巴爾幹,也很難向前進取尋找一片新的戰略緩衝區。

    地處三大地緣勢力中心夾縫之地的巴爾幹半島,因本身地緣結構複雜,難以孕育強大的本土勢力,而不得不淪為三大勢力交鋒的戰爭。而巴爾幹半島的歸屬或傾向,巴爾幹半島的地緣政治衝突,又會嚴重影響到近東乃至整個亞歐大陸西部的戰略格局。所以,不管是三大地緣勢力,還是後來強勢崛起的美國,都十分關切巴爾幹局勢的走向。

    儘管巴爾幹半島紛亂不斷,但還是尋得了一個歷史良機,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本土勢力——南斯拉夫。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成了南斯拉夫的建立和崛起呢?

  • 4 # 伏驥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 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而進 行的一場世界規模的戰爭,是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 階段後發展不平衡的結果。

    這次大戰的策源地在歐洲。早在1879年,德國就與奧匈帝國結成反對俄、法的軍事同盟,1882年義大利加入,從 而形成一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三國同盟”(即同 盟國)。俄、法對此很快作出反應,於1891~1893年建立 俄法聯盟,英國隨後加入,從而形成為協約國。這樣,兩大軍事集團就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開了激烈鬥爭。

    1914年6月28日,奧國皇儲斐迪南大公攜妻子到波 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由於他力圖吞併塞爾維亞,在薩拉 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暗殺。這件事成了戰爭的導火 線。7月28日,奧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 霸前哨的俄國於7月30日宣佈總動員。8月1日和3日, 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透過其 領土的最後通牒,德國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 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第 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先後捲入戰爭的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佔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戰開始後,歐洲大陸上出現了三條戰線:西線,從北海延伸到瑞士邊境,由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作戰;東線,北起波羅的海,南至羅馬尼亞,由俄軍對德、奧作戰;另外有巴爾幹戰線,由塞爾維亞軍對奧軍作戰。戰爭在陸 上、空中、海上和海下同時進行,戰場遍及歐、亞、非洲 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決 定全域性的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經過4年零3個 月的反覆搏鬥,戰爭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這次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 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餘人,損失2210萬餘人,其中死亡515萬餘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餘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38萬餘人。交戰雙方的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餘美元。

    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各主要交戰國先後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國民經濟總動員。協約國的 勝利,歸根到底是由於經濟軍事實力佔壓倒優勢。同時,大 戰也為飛機、坦克、潛艇、毒氣等新式武器的廣泛運用,以 及軍隊使用和作戰指揮等積累了經驗,從而為戰後軍事學 術的發展創造了前提。

  • 5 # 軍武最前哨

    之所以能被稱之為“世界大戰”,必然是無論戰爭規模、烈度、參戰國家、戰爭傷亡等都是空前的;同時,世界大戰也被認為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特殊產物。據統計,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共造成同盟國和協約國士兵累計陣亡近900萬、傷1000餘萬、平民死亡640餘萬......

    如果用亞洲的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場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搶班奪權的“洲內戰”;一戰前夕,歐洲大陸各國之間矛盾重重,最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英德、法德、俄奧以及。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工業產出國,其工業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31.8%(1870年),但到了二十世紀初(1914年),英國總產量驟降至14%,而此時德國的工業產量略高於英國,為14.3%;這也直接導致英國與德國在海外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與此同時,俄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及塞爾維亞等國也都陷入了互相競爭的貿易戰;對於海外市場的迫切需求,也讓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急切的尋找新的殖民物件,這樣就可以將國內的剩餘資本和產品有效輸出獲取利益。

    所以,歐洲各國因經濟貿易競爭又引發了新的殖民地爭奪,在此期間,一些國家為了利益最大化開始抱團取暖:盟友體系逐漸形成;而這也為後來兩大陣營的交戰埋下了伏筆。比如1873年由德國、沙俄及奧匈結成的“三皇同盟”,19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成的德奧同盟。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宰相俾斯麥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大力推行“大陸政策”,即將德國的利益中心放在歐洲大陸,同時聯合多國孤立法國並遏制俄國;但隨著德皇威廉二世的上位,俾斯麥的“大陸政策”也被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所取代,該政策的主旨是大力擴張殖民地、整軍備戰瓜分世界。

    雖然從德奧同盟簽署的條款來看並不具備侵略性(後期義大利也加入其中),但法國和俄國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感到由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同盟會對自身在歐洲的利益及地位產生重要的威脅;所以在1892年,俄國與法國結成以對抗德奧意三國同盟為目的俄法軍事同盟。

    進入二十世紀後,因為法國、俄國都分別與英國簽署了協約,所以也將英國納入了自己德同盟體系,即三國協約。至此,歐洲的兩大對立集團徹底形成。另外,歐洲大陸蠢蠢欲動的民族主義也為戰爭的爆發添磚加瓦。

    在中歐、東歐等地,各個處於統治和被統治地位的不同民族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謀求自決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槍殺事件,成為了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 6 # 補刀蝦

    大家好,我是痴人,我有不一樣的觀點。

    一戰前的德國是一個不穩定的國家。具體表現在:

    一、德國工業實力超過了英國,但是沒有趕上好時候,世界已經被英法瓜分完畢了。德國缺乏可靠的外銷市場,釋放強大的工業能力。英法可以將廣大的殖民地作為他們的銷售市場。

    二、德國沒有可靠的原料產地。德國有很多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三、德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被英國、法國,義大利、俄國圍在中間。處於四戰之地。

    也就是說,德國,作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他的原料產地,他的外銷市場,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地理上,德國處於四戰之地,沒有大後方。再看看英國,法國,俄國,就完全相反。所以德國是一個強大的,沒有安全感的國家,有強烈的擴張慾望。

    同盟國的奧匈帝國與義大利,都是新興工業國,同樣有對外擴張的慾望。而英國,法國,俄羅斯是當時世界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老牌工業國。所以雙方是針尖對麥芒。必須幹一場。

  • 7 # 愛聽歌的鐵鐵

    一戰的起因有偶然性:在各方勢力衝突嚴重的的巴爾幹半島地區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刺殺身亡。造成歐洲兩大陣營關係緊張(奧匈帝國、德國、義大利)(俄國、法國)奧匈帝國在取得德國支援後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碟,俄國發布後備部隊動員令,奧匈帝國宣戰塞爾維亞發動進攻,德國向俄、法宣戰,英國為國家利益和壓制德國向德國宣戰,大戰爆發。也有必然性: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 8 # 羅西小南多

    我是歷史小玩家!讓我來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一個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遇到一點火星(薩拉熱窩事件)發生爆炸的故事。讓我們看看這個火藥桶的成分,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被英法暴揍後,目光轉向東方吞噬中國領土不亦樂乎,沒想到吃相太醜陋,並動了日本的乳酪,日本忍無可忍於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失去在太平洋不凍港掌控權,遂在掉頭企圖控制黑海向地中海的通道即博斯普魯斯海峽,可是又動了德國的蛋糕,德國已將奧斯曼土耳其納入自己勢力範圍,準備從柏林修建鐵路到巴格達,進一步鞏固其對土耳其的控制,怎能允許俄國佔領博斯普魯斯海峽切斷德國侵入土耳其的大動脈?而德國一旦修好鐵路,又會動到英國在埃及和印度的利益,這又是英國所不允許的;自普法戰爭後,法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對德國恨的癢癢的,早早的和俄國結盟,並後來對老冤家英國求和以對抗德國;奧地利外在薩奧戰爭時從義大利北部被踢了出去,則其通向地中海的貿易航道被關閉,所以把目光投向愛琴海;而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卻想把奧地利的塞爾維亞人都納入大家庭來,組建一個大塞爾維亞,屆時在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都有出海口,這又把奧地利夢寐以求的愛琴海出海口封死了,是奧地利絕對無法容忍的!義大利同樣心繫被奧地利吃掉的亞得里亞海沿岸曾屬於自己的地盤。歐洲列強在巴爾幹半島利益錯綜複雜,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意大利於1879年——1882年結為三國同盟,英、法和俄國結成三國協約,歐洲強國們形成聯盟拔河的態勢,劍拔弩張。

    巴爾幹半島這個大火藥桶隨時要引爆,而薩拉熱窩事件這個火星一點燃,瞬間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9 # 我沒忘記home

    1914年6月28日,當人們在薩拉熱窩街頭迎接來此視察的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的時候,突然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掏出手槍對著大公夫婦連開數槍,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倒在了血泊之中。

    奧匈帝國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附圖,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歷時整整4年多,先後有30多個國家捲入戰爭,超過15億人口被波及;戰爭期間,有1000萬人死於戰場,受傷約2000萬人,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此外,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被嚴重削弱,在歐洲之外的美國和日本實力大增,戰後不平等的分贓和約更是導致了日後的二戰。

    附圖,1917年4月6日,美國與德國斷交

    更重要的是,一場世界大戰導致四個帝國終結:奧匈帝國徹底解體,形成了匈牙利、奧地利等民族國家;延續6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就此終結,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國消失,德國失去了1/8領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羅斯帝國被革命推翻,繼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場如此慘烈的戰爭呢?

    1.新興列強與老牌列強之間的矛盾,這是根本原因。

    經過歐洲老牌列強幾百年的瓜分,到20世紀初期的時候,這個世界的Sunny下已經沒有一寸多餘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國、美國、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該則麼辦?美國有南美的後花園,日本有心心念唸的亞洲大陸, 那麼德國呢?處在強敵環伺下的歐洲的德國該則麼辦呢?德國也需要給未來的德華人留下一點Sunny下的土地。

    附圖,1898年的世界

    說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產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擴張的必然結果。老牌的殖民國家佔有龐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國,在它極盛時期的殖民地約佔全世界領土面積的1/4,人口也約佔全球人口的1/4,法國在非洲也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就連弱小的荷蘭、比利時等都擁有一片資源豐富的後花園。但後起的德國除了在非洲撿了一點貧瘠的爛地以及在亞洲舔了一些別人留下的湯汁,其餘的什麼都沒有,你說這德華人能不眼紅嗎?

    附圖,世界殖民地化的過程

    英華人憑藉龐大的殖民地壟斷了原材料市場,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德國和日本的國內市場已經發展到極致,無論是利益需求還是爭霸需要,他們都不得不走向擴張的道路。

    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罷免了持謹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麥,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飾自己的擴張政策,他公然宣稱“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並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與“日不落帝國”之間的衝突加劇,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又給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關係加了一把火。

    2.民族主義的興起

    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

    伴隨著雙方矛盾的加深的還有歐洲愈演愈烈的極端民族主義。自15世紀以來,波斯尼亞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但卻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19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塞爾維亞逐漸取得獨立;1875年,奧斯曼帝國的波斯尼亞省發生內亂,奧匈帝國則趁機佔領波斯尼亞;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併波斯尼亞,這引起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

    刺殺奧匈帝國皇太子就是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者所為,在泛斯拉夫主義和泛日耳曼主義的敵對結盟關係以及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的背景下,歐洲列強紛紛加入戰爭。雖然這只是戰爭的一個藉口,但一戰中這種民族主義大大加深了戰爭的慘烈程度,各國紛紛進入總體戰。

    附圖,德國(藍色)和奧匈(紅色)組成的德奧同盟

    德意志與法國

    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德意志地區仍是由十數個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逐漸強大起來的普魯士為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地利、法國等進行了常年的戰爭。1870年,德意志帝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法皇拿破崙三世也被俘,大獲全勝的普魯士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

    戰敗後的法國簽下了異常苛刻的《法蘭克福條約》,條約中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更讓法華人無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這大大羞辱了法國,因此戰後的法國復仇主義盛行。

    附圖,普魯士的鐵十字勳章

    奧匈帝國與沙皇俄國

    進入19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逐漸崩潰,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國積極介入巴爾幹半島事務。1878年的柏林會議使得巴爾幹半島上的多個民族取得獨立,這些民族主義國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奧匈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也破裂,這是因為柏林會議中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小,而奧匈帝國則取得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為了遏制奧匈的在巴爾幹的擴張俄羅斯選擇支援塞爾維亞,此後兩國圍繞巴爾幹問題衝突加劇。

    附圖,1878年,柏林會議

    3.軍事同盟

    進入20世紀,國際秩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德國實現統一,開始對外擴張;奧斯曼帝國衰退,巴爾幹半島各個民族獨立;奧地利、匈牙利組成了一個極不穩定的二元制帝國;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目光重新轉向巴爾幹半島;還有巴爾幹半島一系列新獨立的民族國家之間充滿了火藥味。飄忽不定的國際關係,使得各個國家透過軍事結盟來保護自身利益,最終薩拉熱窩的一點火星引爆了歐洲這個炸藥桶。

    附圖,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

    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為防止法國報復,故而採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1879年10月,德國與奧匈在維也納秘密締結德奧同盟條約。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的過程中敗給法國,因此義大利、德國和奧匈帝國於1882年5月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即三國同盟。

    老練的俾斯麥在簽訂三國同盟的同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來安撫沙俄,但是俾斯麥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德俄關係惡化。法國為打破外交孤立,趁機向俄羅斯提供資本以幫助其實現工業化,1894年,法俄締結軍事同盟條約,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榮孤立”的英華人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也開始尋求Continental同盟。1904年,英國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1907年英國與俄羅斯簽訂《英俄協約》。法國、英國和俄國組成三國協約來面對德華人的擴張。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中立的比利時,英國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一場讓空前慘烈的大戰來臨。

    附圖,在戰壕裡作戰計程車兵

  • 10 # 值得回憶的歷史

    ”一戰”的發生是因為後起之秀以德國為代表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半殖民地基本被列強瓜分完了。戰爭陣營分為同盟國和協約國,同盟國以德國為主導,加上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三國;協約國以英國為主導的,加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四國,兩大軍事集團就此形成。這次大戰開始戰爭的主戰場在歐洲,但最後卻超出了歐洲範圍,最後共有30多個國家參戰,結果是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伴隨戰爭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在戰爭中各種新式武器的出現,如飛機,坦克等,各種大殺器的出現改變了未來的戰爭模式,也改變了世界。

    戰爭的原因——

    1,戰爭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族青年刺死。

    2,巴爾幹半島位於位於歐亞非三洲交匯之處,戰略地位顯赫,巴爾幹是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我們知道,經過數次大戰後,以同盟國失敗告終。失敗國以割地賠款為代價,如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

    其實,1917年8月2日,開戰整整三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國務會議國務會議正式決議對德宣戰。不過中國派遣的是30萬勞工沒有派一兵一卒。

    這次戰爭導致1000多萬人死亡,戰爭波及了15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75%,直接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但客觀上又促進了科技的發展,比如後來軍用的許多都轉為民用了。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火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詢字彥猷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