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昭宗丶

    面子問題

    沒吃過這種虧

    割地賠款這種事誰能做出來呀

    大臣也不樂意,都反對

  • 2 # 默默爬的蝸牛

    崇禎皇帝本人還是想與皇太極和談的,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無疾而終。只能說,天亡大明吧。

    先來看看和談的背景。1642年,明朝距離滅亡還有2年。當時國內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攻城伐地,明軍節節退敗,再加上苛捐雜稅,洪水旱災,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投入義軍,國內一片糜爛。而山海關外,明軍與清軍勝少敗多,關寧錦防線岌岌可危。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突然前方傳來滿清有意與明和談,明朝內部首先是抱有懷疑的,但迫於當時局勢,還是派出秘密派出使團與滿清接觸。

    就在和談的初步意向書送至朝廷時,意外,發生了。

    由於明朝具有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的傳統。而和談內容則包括:第一,雙方以寧遠、塔山一線為疆域,互不相侵。第二,明朝官兵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予以遣回。第三,明朝每一年向清朝供應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調換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第四,明朝崇禎天子自身或是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兩邊發誓為兄弟之國。這與原遼宋檀淵之盟十分近似。因此,該協議一直是秘密進行,由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負責。

    在收到協議初定本後,陳新甲原打算將其製成書櫝,次日秘密上奏崇禎。但其僕役不知實情,誤將其當做公開文書上交朝廷。結果,滿朝譁然,紛紛指責陳新甲賣國求榮。

    作為始作俑者的崇禎皇帝,為了自己的面子,不想承擔責任。因此將所有責任都推給了替罪羊陳新甲,並殺掉了忠心耿耿的他。

    由此,和談已無可能。崇禎也只能打腫面充胖子,公開對外宣稱絕不和談。

    由此,明朝失去了一次絕好的中興機會,結局令人唏噓。

  • 3 # 江東汪郎

    崇禎是同意議和的。

    事實上,在外有後金扣邊,內有農民起義的情況下,大明王朝面臨的軍事壓力很大。如果和皇太極議和成功,大明朝就能從兩線作戰的困境中緩過氣來,傾力鎮壓農民軍,平定內亂。這一點,楊嗣昌、陳新甲,以及身陷後金但決不投降,卻在堅持明金議和的希望破滅後而選擇絕食殉國的張春,都看到了這一點。

    但是,這條可以挽救自己的路線卻讓崇禎自己玩壞了。

    因為崇禎不敢公開自己的議和想法,只是讓陳新甲私下和皇太極接觸,把大臣們都矇在鼓裡。

    這種國家大事不走正經途徑,自己好面子又不想擔責,所以當陳新甲無意中洩露了議和事件後,面對大臣們的群體激憤,他把自己摘了出來把鍋甩了出去,殺了陳新甲。

    不過很多文臣反對議和,純粹是因為看不清局勢的發展。

    比如刑部侍郎徐石麒,在清軍入關後自殺殉國,忠義可嘉。但在當時,議和洩露後,老人家認為陳新甲誤國,有辱君父,有失國體,當斬。實際上,皇太極的議和條件還算是有誠意的,《清太宗實錄》記載了當時的議和條件:

    1、雙方互相遣使;

    2、大明每年用黃金一萬兩,白銀一百萬兩換取後金人參一千斛(斛:中國古代容量單位,一斛為五斗)、貂皮一千張;

    3、對於雙方的叛逃者,應當互相引渡;

    4、制定雙方國界,並擇選一地進行互市。

    除了第二條苛刻了外(人參、貂皮應該不值這麼多錢),其他的正常不過了。汪郎認為,當時的皇太極對明朝還是抱有敬畏之心的,只是要求能夠得到大明皇帝的認同,取得政治地位上的平等。

    說實話,松錦之戰後,明朝的遼東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下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再也沒有能力對後金組織有力的反擊了。況且此時的農民軍已經不受控制了,招撫策略失效。李闖軍在河南大敗官軍,打下了洛陽,並殺了福王朱常洵;而張獻忠也已出川打下了襄陽,殺了襄王朱翊銘。

    在這樣的環境下,議和,停止兩線作戰是最好的出路。

    當然,皇太極同意議和也許存在緩兵之計的可能,不過後金方面反對議和最強烈的不是女真八旗貴族,反而是投誠的明朝官僚,這一點和崇禎面臨大臣反對議和的情況是一樣的。

    不得不感嘆,很多時候,鑽進牛角尖而不知道變通的儒家子弟,確實誤國。

  • 4 # 刀筆小吏1970

    在天朝大國的記憶裡女真曾經是一個在白山黑水間茹毛飲血的蠻夷,曾經是大明撫卹下的一個小小的野蠻部落,曾經受大明恩典受封建州衛的小馬仔,是一個人不過幾千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臭要飯的。

    大明是中華正統豈能向這麼一個長期以來被習慣性蔑視的下三濫小癟議和?

    儒家思想教育了大明的官僚們是絕不向強盜、夷狄、暴發戶低頭的!

    楊嗣昌受命與皇太極議和甚至都不敢以議和二字為名,與皇太極談判時用的是‘’議款‘’二字,因為議和二字有求和之嫌太丟祖宗的人了。

  • 5 # 愛歷史張老師

    皇太極與明朝和談,雙方籌碼十分接近,崇禎帝為何堅決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崇禎帝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敢擔當。

    從1640年開始,皇太極對明朝發動松錦之戰。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歷經兩年。1642年,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松錦之戰以明軍慘敗而告終。在東北的明軍只剩三萬殘兵敗將,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不久,清軍攻下明朝在關外的其他城池。

    此時,明朝內地農民起義迅猛發展,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不斷攻城克地,明政府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恰在這時,皇太極嚮明朝丟擲橄欖枝,要與明朝和平談判。

    明朝崇禎帝當然十分樂意,派出代表團到盛京談判。代表團受到皇太極超規格的隆重接待,他親自率領大臣出城20裡迎接。

    在談判中,皇太極開出的價碼一點不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

    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這些條件,參與談判的明朝官員沒有異議。第一條對於明朝來說,只是承認、接受既成事實罷了;第二條當然是清朝對明朝的示好;第三條在正常情況下,明政府是願意支付的,因為比軍費少很多;第四條是皇太極希望條約得到落實的保證條件。

    沒有節外生枝,這次和談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亂,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暴露無遺。

    明朝談判官員把皇太極的要求寫成了書面材料,彙報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準備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

    但兵部尚書太過粗心,竟然被秘書給害慘了。秘書不瞭解情況,糊里糊塗地把極度機密的檔案當成了公開文字傳了上去。

    第二天,明朝高層官員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朝廷之上譁然大亂,“義憤填膺”的明朝官員們紛紛彈劾陳新甲。

    這些大臣多數是文官,能說會道,都能切中崇禎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說:明朝先帝歷來堅守“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些原則體現的是大明皇家的錚錚傲骨,怎麼能輕易在這時候變節?

    有的大臣說:滿清總共30多萬軍隊,滿洲八旗只有6萬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漢軍八旗26萬多,蒙古八旗2萬多;漢人佔了總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長期堅持下去,滿清能鬥得過大明嗎?

    有的大臣說:清人經濟落後,很多物資都依靠漢人。漢人是不支援清人的。清朝統治漢人非常艱難,不然,皇太極憑什麼主動和談?

    有的大臣說:松錦之戰剛剛結束,雖然滿清獲勝,可也是損兵折將、大傷元氣的。清朝還有能力繼續向關內進攻嗎?

    有的大臣說:清人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對南方氣候、水土都會不服。清朝願意到關內來嗎?

    有的大臣說:就是不和談,清人一定也會滿足於現狀,不會繼續進犯的。如果和談,真是辱沒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說: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能值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嗎?朝廷經濟已經很困難了,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當時崇禎帝確確實實為錢急得焦頭爛額,把自己的私房錢10萬兩白銀都拿出來充當軍費;提到要錢,朝中大臣大多數只是應付皇帝。

    崇禎皇帝優柔寡斷,遇到大事、沒有主見。聽聽大臣們說的都有道理,崇禎帝把剛剛發芽的和談之苗立即掐斷,並且還感到自己很失顏面。

    崇禎帝決定不與皇太極和談。

    正確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錯事來,崇禎帝十分武斷。崇禎帝不但不敢承擔責任,而且為了推卸責任、遮掩自己的窘境,還把責任全部推給兵部尚書陳新甲,最終將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禎帝放棄和談之後,明朝繼續受到內外夾擊。 一代大明王朝,因為崇禎皇帝優柔寡斷、不敢擔當,於1644年壽終正寢。

    我是:岳飛的飛!

  • 6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其實崇禎帝沒有不同意,他曾對負責談判的陳新甲說過四個字“可款則款”,也就是說他本人是同意和談的,但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呢?

    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當時崇禎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的攻城略地,外有皇太極的步步緊逼,再加上天也不助崇禎帝,天災不斷,內外交困之下,崇禎帝有了與皇太極和談的想法。

    皇太極當時也覺得明朝體量龐大,想要攻佔不是易事,對於崇禎帝的和談,皇太極很樂意,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秘密和談。

    至於為何秘密,這是因為明朝有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賠款的傳統,若是擺到明面上崇禎帝會威嚴掃地,甚至能不能當皇帝都危險,所以一切都在秘密中進行。

    當一切談好之後,一個變故發生,原本是秘密的事因為陳新甲的僕人不知情,誤把秘密的事當成公開文書上報朝廷,這下群臣都知道了。結果可想而知在,崇禎帝自是不能承認,總得有人背鍋不是?於是兵部尚書陳新甲成了替罪羊。

    之後關於和談的事,崇禎帝再也不提,並表現出了堅決抵抗的態度,結果由於他的催促,洪承疇不得不倉促出兵進攻,然後···然後松錦戰線崩潰。國內再加上李自成等人的攻打,明朝守不住了,崇禎帝成了亡國之君。天意啊!

  • 7 # 雲中史記

    1642年,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是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遼東方向一敗塗地,松錦戰役之後,明朝遼東方向的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剩下的軍隊面對兇悍的滿清騎兵幾乎沒有招架之力。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帝國核心區域,幾乎都被農民起義搞的一片混亂,大明帝國眼看就是一副大廈將傾的危局。

    作為帝國最高決策者的崇禎皇帝,眼瞅著農民軍不斷勢大,有進入京畿地區的風險,於是,他決心與滿清議和,在遼東方向減輕壓力,以便帝國能集中精力對付農民軍。

    鑑於大明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團,崇禎皇帝派以陳新甲為首的使團,秘密前往盛京(今天瀋陽),商議議和之事。

    當然,皇太極對此次議和也非常重視,畢竟這次是大明皇帝親自派出的欽差使團,可以彰顯大明朝廷的誠意,他為了表現自己對使團來訪的重視,親自出城20里路迎接,給了使團非常高的禮遇,可以看出,皇太極對這次和談是充滿希望的。

    其實,這也是多年來,皇太極最後一次信任大明。

    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後金就一直試圖和遼東的大明官員議和,以便把已經獲得的土地和利益得到大明官方的確認,順便再獲得更多的好處,此次大明皇帝主動來議和,這對皇太極來說是個很好的訊息,他也知道中原人士喜好面子,尤其是從天朝上國來的使節,更需要這種“面子”上的滿足,於是,他主動放低了身段去迎接這些使節,以便能使和談順利進行。

    雙方在很融洽的氛圍下開始了談判,皇太極也列出了幾個自己的要求,細看下來,其實也不高,具體內容如下:

    滿清以塔山為界,大明以寧遠為界,雙方互不侵犯;在之前戰爭中明朝被俘虜的人員和被擄掠的物資,屬於滿清,大明不得索還,但議和之後如果再有明朝人越過邊境,滿清同意將其遣返;雙方再次開啟邊關貿易,大明每年用1萬兩黃金和100萬兩白銀換取滿清1000斤人參和1000張貂皮;希望崇禎皇帝能親自前往遼東與皇太極會盟,確認和議,當然如果派出其他重臣代行也可以。

    在這些皇太極的要求中,從土地到物資幾乎都被滿清佔領,皇太極只是希望得到明朝對這個現實情況的確認,至於顯得比較吃虧的邊關貿易,那也比每年千百萬兩銀子開銷的遼東軍費要輕鬆的多的多。

    前三個條件很快談妥,但第四個條件卻讓雙方都很為難。

    畢竟幾千年來,中原王朝都是東亞文化圈的“盟主”,塞外邦國只有向中原王朝納貢稱臣的份,如果讓崇禎皇帝去和皇太極會盟,這顯然不合禮法,即使是派出重量級的大臣,也是不行的。萬一這事兒被明朝那些文官們知道,還不得吵翻天,這些使節們回去只有等著殺頭了。

    而皇太極也很為難,此時的他,已經征服了蒙古諸部,身兼滿洲的可汗、蒙古的大汗、滿洲漢人的皇帝,手下兵強馬壯,已經具備了一個王朝建立的實力。

    而作為談判主場的盛京,滿清的滿漢官員們也進行著激烈的爭論,投降滿清的漢臣們為了表現忠心,往往立場激進,建議皇太極最好再次對大明用兵,最好佔據黃河以北,滿清能遷都北京,至少也要獲得關外的所有土地。

    對於漢臣們來說,此時滿清軍隊無論戰力還是火力,都遠勝於遼東明軍,根本不需要和這些使團們廢話,直接出兵山海關,打下大明北方易如反掌。

    但漢臣們的意見遭到了滿洲八旗貴族們的反對,尤其是多爾袞、多鐸等人,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從大明奪取人口和財物,對於入關去統治一個龐大人口的地域沒有任何興趣,還不如坐享大明源源不斷送來的福利。

    這些王爺們心裡還有個小心思,他們反對入主中原,就是怕女真人傳統的社會秩序被進一步打破,在常年的對明戰爭中,滿洲可汗的勢力不斷做大,這些王爺的勢力不斷衰微,隨著大批漢臣不斷進入滿清的權力體系,他們的權力也不斷受到約束。但他們目前至少還有自己的領地,享有很多政治經濟特權,一旦滿清入關,佔有了大片土地,他們以後的命運,還指不定變成什麼樣。

    面對滿清貴族的意見,皇太極也無可奈何,畢竟他首先要考慮自家人的意見。

    最終,皇太極在寫給崇禎的信中,同意可以不計較尊卑,甚至可以取消自己皇帝的尊號,當然,他也在信中說,這是他給明朝的最後一次議和機會,如果對於這些滿清讓步很多的條件,崇禎還不答應,那就重新再打吧。

    此時,明軍在遼東方向,有實力再戰的只剩下吳三桂的4萬多軍隊,如果滿清全力進攻,明軍根本擋不住。

    使團們最終接受了這些條件,然後他們把相關協議內容和皇太極的書信快馬送回京師,交給負責和議的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則隨手把這些資料放在自己的書桌上,準備第二天找皇帝秘密奏報。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陳新甲的書童以為這些資料是尚書要他傳抄的資料,在沒有請示領導的前提下,擅自把這些資料送到傳事處傳抄。

    這下可炸了鍋,陳新甲在那些文臣們的嘴裡,成了通敵賣國者,大家群情激奮,一致上書陳情,要求皇帝嚴辦賣國賊陳新甲。

    最後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崇禎皇帝本來想袒護陳新甲,但抵擋不住那些“嘴炮愛國者”的狂轟濫炸,不得不迅速處死了陳新甲。

    對於這個議和,大臣們其實心知肚明:沒有皇帝的授權,陳新甲會去安排這些議和?陳新甲,只是給皇帝背了鍋,而那些群情激奮的文官們,也是為了政治正確,站在道德高地,最終把陳新甲送上了死路。

    最後,當崇禎皇帝面臨國破家亡時,沒有一個大臣願意再為他站臺說話了,連最有可能的“南渡南遷”也成了泡影,最後不得不在煤山上上吊殉國,最終為社稷死。

    次年,清軍再次南下,最後,大明亡……

  • 8 # 坐看東南了

    哈哈,別信。

    首先,崇禎皇帝一開始就放不下面子和酋長和談,這些酋長在明朝建國後不久就成為明朝任命的世襲土官,崇禎皇帝上臺後,兵多將廣,怎麼可能和這些當年瞧不起的酋長談判,不是有失身份嗎?後來,到1642年松錦大戰失敗,洪承疇投降,明朝在遼東的精銳盡失,中原地區又遍地起義軍,明朝的形勢十分嚴峻。

    崇禎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派兵部尚書陳新甲與皇太極秘密和談,結果事情不小心洩露,崇禎皇帝殺了陳新甲以堵住悠悠之口。崇禎皇帝后來就再也沒有提和談的事情。崇禎皇帝一向自視甚高,從沒有認真準備過和談的事情,或許崇禎皇帝心裡也清楚,滿韃子不可能真心和明朝和談。

    其次,皇太極不會真正和明朝和談,即便同意和談,也只不過是緩兵之計,嚮明朝要錢要物,以待時機。女真人的祖先建立過金朝,曾經統治過淮河以北的地區,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是他們幾百年來的夢想。

    皇太極在1629年第一次帶兵殺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就知道了明朝的虛實,帶兵入關,經略中原成為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到皇太極去世時,清朝不但已經統一了東北全部地區,而且蒙古的部分地區也已納入版圖,呈現日益強大的勢頭。

    只是明朝雖然弱,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朝不發生大規模內亂,清朝只有區區十幾萬人,搶掠一些財物還可以,要想建立在全國的統治還無法做到,還要等時機。

    所以,皇太極不會真和明朝和談,就算談了達成的協議也只是雙十協定,隨時可以撕毀。當時的環境下,不存在和談的成功基礎。

  • 9 # 尹禾

    皇太極與明朝和談,雙方籌碼十分接近,崇禎帝為何堅決不同意?

    背景

    關寧防線

    1626年關寧之戰。是後金侵擾明朝以來所遭受的最大打擊,此役明軍大捷,殺傷後金軍1.7萬人,挫敗了努爾哈赤奪佔遼西和山海關的企圖,努爾哈赤也在此役之後不明不白的去世。

    然而噩夢並未因此而結束,關寧之戰後,袁崇煥乘勢構築了關寧錦防線,分南北兩段,其中南段即為關寧防線,長約100公里,自山海關到寧遠。就是這段防線,後來讓皇太極也無功而返。

    皇太極一直在尋找突破關寧防線的突破口,無果後又去嘗試北段的錦州防線。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段有趣的插曲,明將祖大壽在錦州防線先後兩次詐降,徹底激怒了皇太極,終於決定揮軍強攻錦州。

    松錦大戰

    皇太極率軍十一萬包圍錦州,松錦大戰就此來開帷幕。為解錦州之圍,崇禎派洪承疇領兵十三萬前往救援,由寧遠向錦州進發。戰爭初期明軍佔據主動,一度重創清軍,但後期洪承疇與兵部尚書陳新甲戰略意見發生衝突,被迫主動與清軍開戰。清軍發揮騎兵優越性,晝夜行軍,佔領戰略要衝,圍點打援,切斷明軍糧道,明軍作困獸鬥,四面突圍,最終僅有小股軍隊突圍成功,洪承疇等被俘投降。

    此役之後明軍元氣大傷,精兵盡折,再也無法在北方組織起有有效的防守,關寧錦防線也被徹底開啟。而清軍方面,在初期也受挫嚴重,並且內部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分化,需要一定時期的調整和修養。

    “和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過程

    崇禎十五年,因松錦大敗,明朝無力再戰,於是派兵部郎中馬紹愉和參將李御蘭出使清廷言和。沒錯,是崇禎先提出議和的,不過從出使官員的品級就可以看出,明朝的議和毫無誠意。但是從整體局勢出發,議和完全符合雙方發展需求,因此皇太極還是熱情款待了馬紹愉一行,並進行了為期半月的談判磋商,隨後還給崇禎皇帝寫了一封長信,托馬紹愉轉呈。

    根據《請太祖實錄》記載,和議內容如下:

    第一,兩國有吉凶大事,須當互相遣使慶弔; 第二,每歲明朝饋清國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國饋明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第三,清朝一方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北韓人進入明境者須捕送於清;明之叛人進入清境者亦須捕送於明; 第四,各君其國,以寧遠雙樹鋪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進行互市貿易。

    可以說清廷還是很有誠意的,擺出“好兄弟 講道理”的求和姿態。此時議和,對明朝明顯更加有利,一來可以減少北部邊患,釋放一部分兵力,轉向南部起義軍,二來可以節約北軍開支,緩解捉襟見肘的財政壓力。

    這些道理崇禎也是很清楚的,於是他才率先派人到皇太極那裡求和,這是一項十分機密的部署,除了他,只有具體安排此事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及出使的兩位大臣知道這件事,期間崇禎數次叮囑陳新甲,一定不要洩密,因為在此前朝中清流和科道言官對與議和反應都十分強烈,認為頭可斷 髮型不可亂,皇上你死了我們給你陪葬都行(很顯然後來他們反悔了),但是絕對不能求和,面子上說不過去。

    崇禎和陳新甲都是有分寸的,派出去的馬紹愉和李御蘭自然也是信得過的,本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偷偷達成議和,等到生米煮成熟飯,就不怕這幫榆木腦袋不就範。

    然而事情卻壞在了一個小人物的身上,那便是陳新甲的家童,崇禎與皇太極簽署的和議以密函的形式從邊疆發給了陳新甲,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於是轉交給了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事情洩露,群臣譁然。於是一大波文臣和言官彈劾陳新甲的賣國行為,崇禎十分惱怒,把彈劾的奏摺留中不發,並且頒發了一道聖旨,批評了陳新甲,要他做出解釋,可是陳新甲不引罪自責,反自詡其功。於是憤怒的崇禎將陳新甲下獄,不久被殺。

    這件事怪小家童嗎?怪,不是因為他的粗心,也許議和就會默默達成。但是這點失誤難道就沒辦法補救嗎?

    這件事怪清流言官嗎?怪,他們眼高手低,不顧現狀,死要面子。但是就沒有人能制止他們的言論嗎?

    最終做出決定的還是崇禎皇帝,這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內心是十分矛盾的,他有救國之志,但是卻武斷多疑;他想施雷霆手段,卻又瞻前顧後;他想乾坤獨斷,卻過分在意世俗的評判。能力與位置嚴重不符,此刻的大明,即使二祖在世恐怕都無力迴天,何況矛盾複雜的崇禎皇帝。

    對比

    其實此類議和,在漢人王朝政權中並非首例,甚至在本朝就有先例,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朝中“東林”當道,認為這樣的議和刺痛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於是群情激奮,阻礙議和。此乃後話,我們先來對比兩樁議和事件:

    澶淵之盟

    背景

    1004年秋,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邊境告急。在主戰派寇準的力諫下,宋真宗御駕親征至澶淵。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此為澶淵之盟。

    內容

    1.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結果

    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隆慶和議

    背景

    蒙古遊牧部族的特性,決定了他們生產條件惡劣、物資匱乏的生活現狀。為了改善這種窘境,自16世紀初開始,蒙古就尋求與明朝互市,但是都遭到了“天朝上國”的拒絕,尤其在土木堡之戰後,明朝官民對蒙古更是恨之入骨。

    嘉靖年間,蒙古出現一位英主——俺答汗,逐漸控制了東起宣大、南至大同、西至河套的廣大地區,成為蒙古右翼首領。在他執政期間,更是致力於與明朝開邊互市,但是終嘉靖年,縱使俺答軟硬兼施,也沒能改變倔強的嘉靖帝的主意。

    到隆慶年間,在實幹派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的籌劃下,明朝才與蒙古達成了對俺答汗的封王、通貢和互市的協議。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透過貿易獲得中國資源。

    內容

    明朝封土默特部首領俺答為“順義王”,封俺答之兄弟、子侄和部下多人為為都督同知、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官;俺答每年嚮明朝貢馬一次,由明朝優予馬價,另行賞賜;在邊境開關互市。

    結果

    隆慶和議結束了明朝與蒙古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明朝又憑藉在剷除趙全等漢奸之下,削弱了韃靼內部的組織力,從此到明朝滅亡為止,明朝與蒙古之間絕少爆發大規模戰爭。

    分析

    同樣是內部分歧嚴重,同樣是戰場上實力不及,但是北宋和明隆慶時期的決策者卻能力排眾議,最終促成議和。政事既是如此,決策者需要有決斷和擔當,然而崇禎最缺少的恰恰是這兩點。事情敗露之後,就像將責任推卸給陳新甲,找了個替死鬼了事。

    思宗受命續朝運,人算終難逆天時。

  • 10 # 優己

    只能說崇禎皇帝本來就不是當皇帝的料,還有明朝後期也無明臣,不懂得剛柔並濟,明末時期本來國家經濟就不好,如果崇禎能夠從即位之初就看清這個客觀事實,那麼以當時明朝的情況是不需要投降和談的,只要能夠承認清朝的獨立,那麼事情就會變成另外一個結局。

    我們翻開歷史看會發現,為何清軍要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求和呢?就是因為山海關跨不過去,那還不如以求和之名騙兩錢花卡實在。同樣的,反過來在明朝方面,其實只要固守山海關,那麼就沒什麼事了,相比於出擊寧錦與出擊遼東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錢糧。

    我們來看袁崇煥鎮守遼東那時候的明朝。從明朝北京到遼東大約是750公里,折古代1500裡,這種情況下的戰鬥後勤比大約是1比3,袁崇煥兵力10萬人,這意味著要徵發30萬人來做後勤,總計40萬人吃糧草,每天吃糧草2萬擔,一個月的軍餉花費大約是240萬兩。

    假如退守山海關的話,那麼後勤人員可以減少20萬人,糧草損耗可以減少到4分之一,比如吳三桂守山海關時候有戰鬥部隊4萬人,後勤部隊2萬多人,每月消耗糧草可以減到3000擔,軍費花銷可以降低到每月20萬兩。也就是說,這省下來的錢可以降低好多稅賦,老百姓有飯吃自然也不會加入李自成的反叛軍當中。然後等明朝恢復元氣後再北伐,這樣明朝中興可待。所以說,明朝後期缺戰略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民辦教師迫切要求增加退養補助,你認為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