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八卦集結地

    老子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80章)。這是說:鄰國很近,彼此可以互相望見,雞鳴犬吠之聲也互相能聽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來。大家要問了,老子不是要淡化人際交往、人際關係嗎?那麼還有什麼智慧可以向他學習呢?我們來解讀三層內涵。第一層,先說老子心中的人際關係的理想境界。現代人對於“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理念當然是不會贊同的。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發現老子的理念自有其內在的思路。這就是老子發現,人類社會越向前發展,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了。這個道理,我們一想就通。比如原始農業社會,那種自足的生活使得人際關係很簡單,也很淳樸。一旦商業發展了,人際關係就複雜了許多。再比如說,發展到現代,有了上網這一資訊交流方式,也使得人際關係多了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的複雜東西。老子在第80章中描寫了心目中的一個理想的國家、社會、人際關係,我們可以稱為“烏托邦”、“伊甸園”,或者是“世外桃源”。在這裡充滿著安適、恬淡、淳樸、簡單、自足、平衡,人們不爭,不鬥,不你死我活,不戀名利,不貪財物。其實,不僅老子這樣美美地嚮往、描寫過。此後又有多少人這樣嚮往、描寫過,中國有,外國也有。老子那個時代,正處在一個大動盪的時代,人際關係非常複雜,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國家內部政權的爭奪,君王與臣子、大臣之間,統治者與百姓之間等等,有很多的矛盾,很複雜的人際關係。大家去讀老子的書,就發現他對於這方面的事情有許多論說。因此,老子對於歷史、現實中的社會以及人際關係進行深刻的反思後,心中嚮往著已經遠逝的遠古的淳樸的社會、人際關係。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他不僅個人嚮往那種人際關係,又希望用這種淳樸、簡單、愜意的人際關係來校正當時的以及此後的人際關係。他提醒大家,人類的人際關係本來並不像眼下這麼複雜、難於梳理,曾經存在著一種理想的狀態。人們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將自己調整一下?甚至人類全體是不是可以反思一番,將全體調整一番?這不是很深刻嗎?《老子》還說過一個很睿智的道理: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77章)天之道是讓事物平衡,人之道是相反。天之道是將有餘的一方減少下來,補充給不足的一方,這就是平衡;人之道是將本來已經不足的一方還要減少下來,去補充給已經有餘的一方。確實,在自然界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動態的生態平衡;在社會中可以看到貧富的不均衡。老子要人們效法天道。如果人們校正了這種人際關係,那麼不是很好嗎?這是第二層意思。當然現實中,老子的這種想法是很難做到的。第三層,老子又從理想狀態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給人們以人際關係方面智慧的教誨。國學大師錢穆曾經說過:“莊周是一玄想家。”他又說:“老子不然。老子乃一實際家,彼乃一切從人事形勢利害得失上作實際打算。”因此我們看莊子,是莊周夢蝶,蝶化莊周,像是一隻蝴蝶在現實與夢幻中飛呀飛。莊子一會兒又像是一鯤鵬,水擊三千里,搏風九萬里,逍遙遊於長空藍天。老子固然有他飄逸的仙風道骨的風采,然而讀他的書時,又常常看到從書中走來一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一個腳踏實地的老子!老子一方面嚮往那種“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境界,但他是個大智者,當然又清醒地面對現實,當然也就要把現實中的人事關係琢磨研究得深透。比如老子是反對戰爭的,他的理想國中就提出來:“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在這個國家裡,雖然有鎧甲兵器,但是根本沒有陳列的必要,因為這裡用不著打仗。這裡對戰爭說不!但是那是理想狀態,老子當時的生活中戰爭多得很,因此他也要精心研究。他說;“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第69章)因此大家可以想到,老子面對如此複雜的人際關係問題,他怎麼會看輕人事,輕視人際關係的問題呢?如果不重視的話,不就又是“幾喪吾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天我的女兒去幼兒園帶了只烏龜(老師交待上課用),卻不帶回家了,你們碰到也是這樣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