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Tom員外

    我們先讀半闕詞: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其中第一句就指的是李陵。

    李陵是誰?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從秦朝大將李信開始世代將門。年紀輕輕就有祖父遺風,然而在跟隨李廣利出征過程中,率領的五千步兵遇到了匈奴的八萬騎兵,悲劇就這樣不期而遇。

    從後人的觀點來看,他應該當場戰死。哪怕像史可法那樣三天就成破,只要人死了就一樣保留了氣節。而李陵呢?哪怕他且戰且退,所有不對幾乎戰死的情況下,依然斬殺了兩倍於自己的敵人。可只要被俘投降,再大的功勞和委屈也就成了笑話了。

    知道李陵被俘投降後,漢武帝第一時間誅殺李陵全族!

    我們對於彈盡糧絕後無奈被俘投降的軍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態度呢?是不是可以如此的站在道德高地而輕鬆的說出“成功成仁”?

    抗日戰爭時期,衡陽保衛戰中的國軍方先覺將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在超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堅守之後,知道彈盡糧絕,為了保全城中的父老和手下剩餘計程車兵,方將軍最終選擇了投降。這次非常幸運,他居然在後來的混亂中逃回了重慶。在受到國共兩黨一致讚揚之後。卻依然有人不陰不陽的指出他未能“全節”。道德高地上永遠不缺嘴炮!

    我們又如何看待美軍明確規定,在彈盡糧絕之下就可以投降,要毫無負擔的等到救援,等待交換俘虜。因為只要你真的彈盡糧絕,你就完成了一個軍人對國家的忠誠。這種價值觀和日本人強調的七生報國,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一樣能夠激勵士兵勇敢作戰?

    李陵難道不想回來嗎?他真的回來,如何面對長安父老?如何面對當初殺他全族的皇家?

    另外,我們真的想他回來嗎?回來幹什麼?原諒他?體諒他?還是要在全社會的逼迫中,用自殺來洗掉自己的罪惡?

    他回不去了,用他自己的話說:“丈夫不能再辱。”

  • 2 # 千山暮雪M102

    說起李陵就忍不住要嘮嘮他們老李家這悲催的一家子!不知道老李家跟大漢朝是不是八字不合,總之一家人充滿了悲劇…李陵的爺爺也就是那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輩子征戰沙場,威懾敵酋,卻最終功高難封侯。最後一戰更是率軍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寸功未立,羞愧的自盡身亡!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李陵之父),次子李椒都先於李廣而死,唯留幼子李敢。李敢倒是爭氣,屢立戰功。終於完成父親心願“因戰功遷至關內侯”但是悲哀的是李敢因打傷衛青而被霍去病射殺於獵場之上!就這樣振興老李家的光榮使命就落在了長孫李陵身上!據史書記載李陵“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因情報錯誤加迷失方向,所部五千步卒被匈奴單于所率領的精銳八萬騎兵包圍。按理說在適合騎兵作戰的坦蕩草原上,騎兵對步兵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而李陵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漢軍結陣而守,把大漢弓弩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匈奴人的數次衝鋒除了扔下幾千具屍體外連漢軍的陣營也沒摸到…單于既怒又驚,不敢再大規模的進攻。只能利用人數優勢邊包圍邊騷擾。就這樣李陵與敵軍大戰八天八夜,殺傷了數倍於己之敵。終於箭盡糧絕,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再也不能阻擋匈奴戰馬的衝鋒,部下開始大量傷亡。我們沒有當過兵打過仗,也許根本理解不了眼睜睜看著昔日袍澤一個個戰死在自己面前的那種悲涼!那種絕望!他們一個個重傷倒下,口吐著鮮血,猙獰的面容彷彿在向李陵訴說著“我想活下去”於是李陵做出了一個讓他這輩子都無法回頭的決定~投降!投降之後的李陵是身在匈奴心在漢,拒絕為匈奴單于獻上一計。後來漢武帝輕信讒言,認為李陵在為匈奴練兵,準備攻擊大漢,一怒之下盡誅李陵三族。徹底斷絕了大漢與李陵的關係!李陵心灰意冷之下也發誓終身再不入大漢疆土…其實現在再來看這件事,李陵在被敵人重重包圍之後明知敵眾我寡,還是拼死一戰,在給以敵人大量殺傷之後彈盡糧絕苦候援軍不至而無奈投降。雖然不能稱之為英雄,但也無愧於軍人榮譽,無愧於大漢子民!後來的方先覺將軍也是類似情況不也被稱為民族英雄嗎?而且現在的美國兵役法也規定士兵在被包圍以後可以選擇投降保障人身安全!可是在當時那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漢王朝,他的這種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傳說一千年後北宋名將楊業因主將無能兵敗被俘,當走到李陵碑前,感念李陵之往事,仰天長嘆“蒼天待我何其薄”然後一頭撞死於碑前!不同的時空,同樣的名將,同樣的境遇,讓人唏噓不已…

  • 3 # 中孚鑑

    李陵,字少卿,是飛將軍李廣之孫,他善於騎射,又對士兵很好,因此他在當時有一定的名聲,但是後來他帶領五千漢軍出征匈奴,被八萬匈奴兵包圍,他苦戰數天,漢軍士兵也多數受傷。

    當時李陵和士兵,身上一處受傷的繼續作戰,有兩處傷的駕車,身上傷多的就用車拉,他們手裡要沒有兵器,就摧毀車子,用車輪和輻條當兵器作戰。

    李陵兵雖然殺死殺傷很多匈奴兵,但他在苦戰之下仍不能突圍的情況下,本想一死報國,當時有人對李陵說,曾經有的人雖然被匈奴所擒,但後來逃回漢朝後,還是受到漢武帝的禮遇。然李陵不願如此,於是再次準備突圍。

    但這次李陵最終力竭兵敗被擒,李陵也想以後繼續為大漢效力,同時也覺得無顏在面對漢武帝。李陵在這種矛盾心情之下,就投降了匈奴。

    那李陵投降匈奴後,為什麼不願歸漢了呢?

    因為李陵兵敗投降的訊息傳到大漢朝廷後,漢武帝大怒,當時很多大臣都責斥李陵,然司馬遷卻說李陵深陷數倍於他的匈奴兵包圍,苦戰數日不得救援,是力竭之後被擒的,並且他殺死殺傷敵軍無數,他這份功績和報國之心是足以傳揚的。他之所以被擒而不死,是想以後在為朝廷效力。

    司馬遷當時以事論事為李陵說情,可是當時漢武帝是在發怒之時,於是就遷怒於司馬遷,把司馬遷處以宮刑。

    後來漢武帝也認為李陵是因為沒有救援才被擒的,也理解了當時李陵的處境,於是就賞賜了李陵的殘部,同時又派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去接李陵回朝。

    也因為這次公孫敖去匈奴接李陵,導致李陵後來不願歸漢。當時公孫敖不僅沒有接回李陵,而且這次公孫敖還聽說,李陵在幫助匈奴練兵準備對付漢朝軍隊,於是就把聽到的告訴漢武帝。

    漢武帝挺聽後,大怒,對李陵失去信心和希望,於是大怒之下的漢武帝就把李陵家族處死,當時李陵的母親、兄弟、妻子無一倖免。

    李陵聽到他全家被殺,悲痛欲絕。其實替匈奴練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緒,這李緒本也是漢朝的,後來投降匈奴,並且地位還在李陵之上。

    李陵深恨李緒,因為李緒為匈奴練兵,卻讓他全家被漢武帝所殺,於是李陵就殺了李緒。李陵雖然殺了李緒報了仇、解了恨,可也改變不了他全家被殺的事實,於是李陵就由詐降匈奴,變成了真降匈奴。

    匈奴單于也很重視李陵,並把他的女兒嫁給李陵,又封李陵為右校王,李陵也就成了匈奴一個重要人物。

    後來漢武帝駕崩,其幼子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當時由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為託孤輔政大臣,其中霍光、上官桀曾經和李陵的關係很好,所以就派人去接李陵,希望李陵能重回漢朝,為大漢效力,並且也讓李陵不用擔心回去後的前途和富貴。

    然而李陵當時縱有歸漢的願望,卻又不能歸漢,因為他雖然漢朝之人,但他的全家也是被漢武帝處死的,在這種國仇家痛的矛盾中,李陵也已經回不去漢朝了。

    同時那時李陵在匈奴也有一定的時間,也成了匈奴人。當時他就算回去,但又會讓他變成反覆無常之人,到時難免再次受辱蒙羞。

    所以李陵投降匈奴後,由於國仇家痛的原因,他後來不願歸漢。也因為他內心的矛盾和遭遇,李陵被歷來備受爭議。

  • 4 # 西府趙王爺

    這個問題其實李陵自己已經回答過了!各位還記得蘇武吧,當初他被匈奴流放北海牧羊,歷經19年終歸漢!

    在臨走時,李陵曾設宴為其踐行,他在席間對蘇武說道:“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

    大意就是,他原本是身在匈奴心在漢,雖然被俘,但卻不會忘記戰敗之恥辱,會像曹沫那樣遵守之前的約定,還有著報效國家的志願!但是呢,但是逮捕殺戮他的全家,他就沒啥想法了!

    按照歷史記載,李陵家世代忠良,爺爺李廣,叔父李敢,還有他李陵都是漢將。結果因為李陵戰敗被俘,被漢武帝夷滅三族。

    李陵不是不願歸漢朝,是歸不了!他不是蘇武,不能像蘇武那樣,把君主當父親。在他母親死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心灰意冷!

    或許李陵不是個忠臣,但他也已經不虧欠漢朝!不回也沒啥可以指責的。

    試問如果一個人殺了你全家,你還會忠心於他嗎?反正我做不到!

  • 5 # 衣賜履讀通鑑

    也不一定不願歸漢,後來,武帝把李陵家人全部誅殺,還讓李陵怎麼回來啊?

    李陵的悲情源自漢武的錯亂

    李廣一門,極盡悲情。老李廣一輩子就想封個侯,和匈奴打了近五十年仗,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自殺;兒子李敢,以戰功封關內侯,因認為老爹是大將軍衛青逼死的,於是打傷衛青洩憤,結果被驃騎將軍霍去病一箭射死;今天要講的是李廣的孫子李陵,簡直就是悲情的化身,讓人唏噓不已。我個人感覺,這祖孫仨人,有個共同特點,都有點“二”,這種特質,一方面促使他們在作戰時勇冠三軍,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高度自負,行為失謹,非常容易主動陷入險境。李陵,作戰能力恐怕還在其祖李廣之上,其結局之悲情,也在李廣之上。

    自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徵討匈奴之後(兩人最後一次出戰是在前119年),近二十年間漢匈沒有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此間,經過張騫兩通西域,貳師將軍李廣利兩徵大宛,漢朝與西域諸國建立了聯絡。而西域本是匈奴的勢力範圍(從匈奴控制範圍看,其疆域遠遠大於漢朝),漢朝的介入,實際上是動了匈奴的乳酪。當初,雖然衛青、霍去病重創匈奴,但匈奴並未傷筋動骨,再經這十幾年的休息,軍事實力依然強大,漢匈之間,征戰的號角隨時都會吹響。

    前99年,五月,武帝劉徹派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從酒泉郡(甘肅省酒泉市)出塞,進擊駐守天山(新疆東北部)的匈奴右賢王,格殺及俘虜匈奴一萬餘人後班師,歸途中陷入匈奴包圍。李廣利缺糧,將士傷亡慘重。幸虧假司馬(副軍政官)、隴西(甘肅省臨洮縣)人趙充國,率敢死隊一百餘人,將匈奴包圍圈衝出一個口子,李廣利率大軍緊跟其後,得以逃脫。此役,漢軍陣亡十之六七,趙充國受傷二十餘處。李廣利上奏朝廷,劉徹專門召見趙充國,一邊檢視他的傷勢,一邊發出嘆息,封趙充國為中郎(皇家警衛官)。

    衣賜履說:從《通鑑》記載看,李廣利西征大宛凱旋後,漢匈之間,也有數次衝突。到了前101年,且鞮(讀如低)侯單于繼位,漢匈關係緩和,都釋放了以前扣留的對方使節,又重新互派使節出訪。蘇武於前100年出使匈奴,被牽連到一場政治謀殺案之中,被匈奴扣留(詳見拙文《這一年,蘇武開始在貝加爾湖畔放羊》)。自此,漢匈關係又降至冰點,大戰即將展開。我們的悲情英雄李陵,急不可待要登場了。

    飛將軍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三子李敢。李當戶早死,留下一個遺腹子,叫李陵。李陵擔任侍中(宮廷隨從),家傳的騎射本領無人能及,愛護部屬,善對賢士。劉徹發現,李陵頗有其祖李廣的風範,封他為騎都尉(騎兵總監),統御丹陽郡(安徽省宣城市)和楚國(首府彭城,江蘇省徐州市)戰士五千人,在酒泉郡、張掖郡(甘肅省張掖市)教習射箭之術,以防備匈奴。

    劉徹說,你小子是不願給別人當下屬吧?不過呢,你要帶兵出塞,而我調動的軍隊太多,沒有多餘的馬匹分配給你。

    李陵說,我用不著馬匹,願以少敵眾,率五千步兵踏平匈奴單于的王庭。

    衣賜履說:李陵確實有點“二兒”,儘管本事很大,但太小看對手了。

    劉徹一看,李陵同志豪情萬丈,心下也有些感動,就同意了他的請求,下詔命強弩都尉(強弓兵團司令)路博德在李陵撤回時接應。路博德是沙場老將,曾跟隨霍去病北伐匈奴,因功封侯,又曾以伏波將軍的身份與樓船將軍楊僕一道滅了南越國(詳見拙文《漢武開疆之滅南越國》),如今讓他給李陵打下手,心中十分不爽,便上奏說,秋季將到,匈奴馬肥,正是兵力最強的時候,不宜攻擊,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

    劉徹懷疑是李陵誇下海口之後,又心生怯意,不想出徵,就鼓搗路博德上書取消出擊計劃,非常惱火,下令路博德率兵從西河郡(內蒙古準格旗西南)進擊,命李陵於九月出發,由遮虜障(內蒙古額濟納旗古居延海南,路博德所築的城堡),直到東浚稽山(蒙古戈壁阿爾泰山)南面的龍勒水(今已堙沒),搜尋察探匈奴行跡,如果不見敵蹤,便退回受降城(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東五十公里新忽熱)休整。

    衣賜履說:我對劉徹,越發地不能理解。李陵年輕,不知深淺,可能意氣風發提出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然而,劉徹與匈奴打了幾十年,匈奴的實力,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匈奴清一色的騎兵,以李陵的五千步兵深入大漠,只要碰到匈奴主力,幾乎就是送死。我非常詫異,劉徹為什麼能夠同意李陵出征?另,西河郡在今內蒙古中部,而遮虜障在今內蒙古最西部,劉徹讓路博德接應李陵,而兩地相距兩千餘里,如此遙遠,如何接應?這不是放嘴炮嗎?

    李陵率五千步兵按時出發,出居延(內蒙古額濟納旗)向北推進,三十天後抵達浚稽山紮營,沿途命人將所過之處的山川地形繪製成圖,派騎兵陳步樂送回長安。劉徹召見陳步樂,聽他報告說李陵能使部下拚死效力,非常高興,封陳步樂為郎官(宮廷禁衛官)。

    然而沒有料到,就在浚稽山,李陵竟然遭遇且鞮侯單于親自率領的三萬騎兵,被團團包圍。李陵屯兵兩山之間(應為東、西浚稽山),用大車圍成營寨,親自率領士卒在營外列下戰陣,前排手持戟、盾,後排手持弓、弩。匈奴見漢軍人少,便直逼營前陣地。漢軍千弩齊發,匈奴兵紛紛應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漢軍追擊,殺死匈奴數千人。

    漢軍如此驍勇,單于大吃一驚,急召西部兵團及東部兵團八萬餘騎兵前來圍攻李陵。李陵率部且戰且走,向南撤退,數日後,來到一個山谷之中。漢軍接連作戰,士卒大多身帶箭傷,仍頑強苦戰。李陵下令,受傷三處的乘車,受傷兩處的駕車,受傷一處的繼續戰鬥,又斬殺匈奴三千餘人。李陵率部沿著龍城(此龍城指故南單于庭,今內蒙古察哈爾右翼中旗)舊道向東南方撤退,四五日後,退到一大片沼澤蘆葦之中。匈奴順風放火,企圖火燒漢軍。李陵已先縱火自救,開闢出防火隔離帶。漢軍繼續南行,來到一座山下。單于登山觀陣,命他的兒子率領騎兵進攻,漢軍退入樹林,又殺死匈奴數千人,使用連弩射向單于,單于下山逃避。

    當天,生擒匈奴俘虜,報告李陵說,我們聽單于說,這一定是漢朝的精兵,我們如此猛攻居然不能將他們消滅,而他們似乎在引我們向南接近漢朝邊塞,恐怕是設了個圈套讓我們鑽誒。各位當戶、君長都說,單于御駕親征,親率數萬騎兵攻擊幾千名漢軍,如果不能將他們消滅,以後怎麼號令邊臣?而且還會使漢朝更加輕視匈奴。目前還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我們必須在山區奮力作戰,如果還是不能取勝,再撤退不遲。

    此時漢軍處境越發兇險。匈奴騎兵多,一日交戰數十次,漢軍又殺傷匈奴二千餘人。匈奴不能取勝,終於打算撤兵。然而就在此時,李陵軍中有一個名叫管敢的軍候(低級別的軍官),受到校尉(指揮官)的欺辱,逃往匈奴投降,洩漏李陵的底牌——漢軍既無後援,箭矢也將用盡,只有李陵部下和成安侯韓延年所屬部隊各八百人在前面開路,以黃旗和白旗作為標誌。如派精銳騎兵集中力量猛攻,漢軍立即就可擊破。

    單于喜出望外,恨不能抱著管敢狠狠親上一通!即刻命騎兵一齊向漢軍發起進攻,同時高喊,李陵、韓延年,快快投降(不知用漢語還是匈奴語)!又派兵截斷漢軍的道路。李陵的部隊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軍在山上,從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繼續向南退卻,尚未到達鞮汗山(蒙古西南部諾顏博格多山),一天之中,射盡五十萬支箭,於是放棄輜重車輛,繼續南行。此時軍中士兵還有三千餘人,刀槍已折,就砍下車的輻條當武器,文職人員拿著筆刀(那時還沒紙張,用刀把字刻到竹簡上)戰鬥。漢軍退入狹谷之中,單于親自率兵截斷漢軍後路,指揮匈奴兵卒將山上巨石滾入谷中,漢軍多數死去,不能前進。

    衣賜履說:雖然慘烈,但李陵的戰鬥力實在太強,損失步兵兩三千人,殺敵騎兵近萬人,讓人嗟嘆。

    夜幕降臨,李陵著便衣走出大營,左右要跟隨,被他制止,說,不要跟著我,大丈夫當獨自生擒單于!良久,李陵回到營中,嘆道,我們已然兵敗,即將死於此地了!於是將所有的旌旗全部砍倒,與珍寶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再次嘆息,說,如果再有數十支箭,我們就足以逃脫了,如今沒有武器,天亮以後,只能坐等被擒,不如各自逃命,還有人能夠僥倖逃脫回去報告天子。

    於是命將士每人帶二升乾糧,一塊堅冰,約定到遮虜障會合。半夜時,李陵命人擊鼓叫醒將士們,但戰鼓已破,敲不響。李陵與韓延年跨上戰馬,十幾名壯士跟隨。匈奴數千名騎兵隨後追擊,韓延年戰死。李陵說,我已無面目報答皇帝陛下了!於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圍,逃回邊塞的有四百餘人。李陵兵敗之處距邊塞只有一百餘里。

    衣賜履說:不知是哪個邊塞。李陵向北三十餘日,到達東浚稽山,而在匈奴大軍攻擊包圍之下南撤,只用了十幾天就到達漢塞,材料不詳,頗為費解。另,李陵投降,匈奴自然減輕攻勢,漢軍士卒才有可能突圍,如果死戰,則必然全軍盡沒。

    邊塞將領將此事報告朝廷。劉徹本希望李陵能死戰,後聽說李陵投降匈奴,大為震怒,責問陳步樂,陳步樂自殺。滿朝大臣都說李陵有罪,劉徹問太史令司馬遷對此事的看法。

    衣賜履說:劉徹收到報告之後的反應,原文為“上欲陵死戰,後聞陵降,上怒甚”,我頗不能理解。硬去想,似乎劉徹送李陵出塞時,本就是送他去死,或者知道他必死,才會有“上欲陵死戰”這樣的話。那麼,他為什麼要送李陵去死?我不能解釋,恐怕,漢武大帝已經被自己的武功燒得糊塗了吧。

    司馬遷說,李陵對長輩孝順,對士人仗義,赴國難奮不顧身,正是他的志向所在,可以說有國士之風。此次出征不幸失敗,那些保全了性命、與妻子兒女廝守的大臣立即捏造他的短處,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率領不到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與匈奴數萬騎兵對決,殺傷數倍於己的敵人,匈奴將全國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調來圍攻李陵。李陵轉戰千里,箭矢用盡,無路可走,將士們手拿著沒有箭的空弩機,冒著敵人鋒利的槍尖刀刃,仍然拚死力戰,能夠讓將士們如此,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雖然兵敗,但他痛擊匈奴的壯舉,也足以名揚天下了。另外,我認為,李陵之所以沒有死節,並不是真的投降,可能是想找機會報效國家。

    劉徹認為司馬遷在誣陷欺騙,是為了詆譭李廣利,為李陵遊說開脫,下令對司馬遷施以宮刑。

    衣賜履說:關於李陵,滿朝大臣都說他有罪,只有一個無足輕重的太史公為他鳴不平。為什麼?因為劉徹認為李陵有罪,所以所有人都認為他有罪。記得秦始皇嬴政嗎?他臨死前,忌諱言死,故群臣莫敢言其身後事者,這才有了沙丘之變,趙高、胡亥矯詔幹掉公子扶蘇,順便幹掉了大秦帝國。循著這個思路,劉徹問臣僚意見,居然都問到了司馬遷,說明他要讓所有人都認為李陵有罪,李陵事件,他劉徹沒有責任。豈料,這個司馬遷居然不識相,居然為李陵鳴冤!那就給你好看,老子閹了你!哈,實話,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說的。

    很久以後,劉徹才對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表示後悔,說道,應當在李陵率軍出塞後,再讓路博德前去接應;而我預先就頒下詔書,使老將路博德生出奸詐之心,不肯接應李陵。

    於是對逃脫回來的李陵餘部進行慰勞賞賜。

    衣賜履說:這是劉徹在為自己開脫。我們在《漢武開疆之平北韓國》裡講過,左將軍荀彘滅了北韓凱旋歸來,卻被劉徹以“爭功相嫉、計謀乖戾”的罪名斬首,已經讓人瞠目,劉徹恐怕已經陷入到某種錯亂之中,自己也不知道吧。如讓路博德接應李陵,又為何也派路博德出塞?李陵和路博德分別出塞之處,相距兩千餘里,事先不計劃安排兩軍如何接應,一句“得令老將生奸詐”,就把過錯推給了路博德。我只能說,言及於此,意還更深。倘若真的是“老將使詐”,劉徹完全可以像斬左將軍荀彘一樣,一刀解決了路博德不就完了?理由非常充分,然而他卻沒有。因為,不是那回事兒。

    前97年,劉徹徵發全國七種賤民(即,七科:①犯罪的小吏;②逃亡的罪犯;③贅婿【從妻姓的男子,應該就是倒插門兒的】;④商人;⑤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⑥父母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⑦祖父母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和志願者,派李廣利率騎兵六萬、步兵七萬自朔方郡(內蒙古杭錦旗北黃河南岸)出塞,路博德率一萬餘人與李廣利會合,遊擊將軍韓說率步兵三萬自五原郡(內蒙古包頭市)出塞,因杅(讀如於)將軍公孫敖率騎兵一萬、步兵三萬自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出塞,襲擊匈奴。

    匈奴聽到這一訊息後,將其家屬、財物等全部遷徙到餘吾水(土拉河。發源於肯特山,流經烏蘭巴托市南,向西轉北,注入鄂爾渾河)以北,然後由單于親率十萬大軍在餘吾水南岸迎戰。李廣利率兵與單于大軍連續交戰十餘日,撤兵而還。韓說沒有收穫。公孫敖與匈奴左賢王作戰失利,撤兵而回。

    衣賜履說:劉徹當年慧眼識將的本領已經喪失,只能用李廣利、公孫敖這些二流貨色出征,這一時期與匈奴的對決,基本以失敗告終。

    劉徹命公孫敖深入匈奴腹地,還有一個打算,就是想辦法把李陵接回來。結果公孫敖兵敗返回,上報說,據匈奴俘虜交代,是李陵教導匈奴製造兵器以防備漢軍,因此我們才沒有收穫。劉徹再次大怒,下令將李陵的家屬滿門抄斬。不久聽說,教導匈奴的不是李陵,而是另一個漢朝降將李緒所為。

    李陵悲痛之餘,派人將李緒刺殺。匈奴單于的母親大閼氏要殺李陵,單于將他藏在北方,直到大閼氏死後,李陵才回到王庭。單于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為妻,封其為右校王,與衛律(衛律是先前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後來又重新投降匈奴,詳見拙文《這一年,蘇武開始在貝加爾湖畔放羊》)同時都受到尊重,並握有權力。衛律經常在單于身邊,李陵則在外地,有大事才到王庭會商。

    班固評論:……司馬遷所定的是非標準,非常荒謬,跟聖人並不一樣……可是,以司馬遷的聞博見廣,卻不知道保全自己。既然已經陷於極刑,發憤著作,《報任安書》上的話,也可以相信(關於司馬遷為李陵鳴冤事,記載於《報任安書》)。可看出他之所以自怨自艾,不過《詩經·小雅·巷伯》之流的哀怨,而只有《大雅》,十分明哲,才能保身,可是司馬遷卻辦不到。衣賜履說:這一段話,是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裡對太史公的評價。班固說司馬遷的是非標準荒謬可笑,我就不評論了。然而,班固嘲笑司馬遷不能明哲保身,以致被劉徹割了雞雞,這句話實在太搞笑了,因為,班固在評價司馬遷時,正傍著如日中天的外戚大將軍竇憲,班固本人大紅大紫,因此,褒貶臧否人物,自有一番居高臨下的悠遊感覺。奈何竇憲一朝被誅,班固連《漢書》都未完成,便被捕死在獄中,比太史公還慘。官場中人,非善終那一刻,千萬不要吹牛逼精通“明哲保身”之道,隨時可能打臉,呵呵。巷伯,是掌管宮內之事的宦官。《巷伯》是一首政治抒憤詩,作者被讒言陷害,作詩以發洩滿腔的怨憤。班固把太史公比作一般的太監,真的是從心底裡瞧太史公不起。然,太史公又瞧得起你班固嗎?王夫之《讀通鑑論》:司馬遷挾著私心寫《史記》。班固譏刺他不忠,十分恰當。李陵之降敵,罪狀昭著,無法掩飾。如果說他孤軍抵抗匈奴,而他率步兵五千人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並不是劉徹命令,使他不能推辭。李陵全族被誅殺,卻嫁禍給李緒。等到後來李廣利遠征匈奴,李陵率三萬餘騎兵追擊,轉戰九日,難道也是李緒乾的?如果說李陵被單于控制,不得不被驅使,難道匈奴除了李陵,便沒有可以任用的大將?如果李陵有模稜兩可之心,匈奴如何能交給他重兵?使他跟中國軍隊對抗?司馬遷替李陵遮蓋過失,惟恐遮蓋不住,並對李陵祖父李廣讚不絕口,褒揚他們世代勳業。司馬遷那種背棄公義,圖利於死黨的話,怎麼可以相信?衣賜履說:我本對王夫之無所謂印象好壞,但看他如此評價司馬遷和李陵,不得不說幾句。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黃宗羲、顧炎武並稱三大思想家,最初,也是反清復明,復明無望之後,王夫之隱居山野,不在清朝為官,著書立說,《讀通鑑論》就是其晚年作品。據說,王夫之誓死不剔發,保了晚節。王夫之說司馬遷挾私心寫《史記》,讓我頗為不解,不曉得王夫之認為司馬遷如不挾私心寫史,當寫出什麼樣子來。又說班固譏刺司馬遷不忠,十分公允。這話就是胡說八道了,我上上下下看了班固對太史公的評價N次,並未發現任何“不忠”之處,王夫之下這個斷語,實際上已經是血口噴人了。文人毀人,一毀就是連根毀起,因此,動筆之際,心術不正,那真叫毀人不倦。王夫之說李陵孤軍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並不是劉徹的命令,這一點自當不錯。我也表達過,李家這幾代人都有點“二”,否則不至於帶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幾千裡。又說李陵全族被誅殺,卻嫁禍給李緒。這裡自也有李陵無處發洩,李緒充當了出氣筒的成分在。然而,我不知王夫之如何看待劉徹誅李陵全族這件事,如果擱在王夫之本人身上,他會如何?通篇看過,但覺劉徹的兇殘霸道、李陵的英勇和悲慘遭遇,王夫之均視若不見,他似乎要求的是,李陵絕不能降,只有一死。這一點最為好笑,你王夫之老先生苟活在清朝二十多年,號稱不剔發,然而,你的畫像為何永遠戴著帽子?不要告訴我天冷取暖!那帽子還是前後左右罩得嚴嚴實實的那種,讓人分不清究竟剔發了沒有。滿清入關,規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我不大相信,會對王老先生一人格外開恩。你既然是忠於大明的,為何獨不殉國?反而活到七十多歲?你這不是投降?你這與李陵何異?你又憑什麼羞辱李陵?大家都降了,那也是沒辦法,你降了,誰也不會說你。關鍵是,你自己是個叛徒,卻罵古人為叛徒,這就實在不地道了。一句“不做清朝的官”,就能苟活幾十年,你的價值觀也太向著自己了吧。有人說,讀王夫之,要了解他的背景來判斷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未必是字面上的意思。開什麼玩笑?白紙黑字地毀人,司馬遷、李陵憑什麼要去了解你的背景?真是豈有此理!對王夫之的印象,被他這一篇全部毀了。另,讀著讀著,發現匈奴的單于很不簡單,單在用人上,大度得讓人咂舌。對漢朝降將,單于們往往委以重任,以前講過的中行說,最近講的衛律、李陵、李緒,包括再後來的李廣利,還真是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得不歎服呢。

  • 6 # 君山話史

    漢武帝去世後,西漢與匈奴的關係大大緩和,被囚禁十九年的蘇武等大漢使團成員,在李陵的幫助下也陸續回國。這時,大漢帝國掌握大權的人物是輔佐大臣霍光與上官桀。霍光與上官桀與李陵都是舊日好友,都很欣賞李陵的才能,於是便派李陵的同鄉好友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勸他歸國。

    見到李陵後,任立政說:“少卿兄(李陵的字),現在時過境遷,李家的悲劇,我聽後也十分悲痛。現在朝廷上下,都希望少卿兄能夠返回中國,繼續為漢室效力。少卿兄意下如何呢?”

    李陵搖搖頭說:“回中國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拒絕了任立政的請求。最後,李陵老死在異國他鄉。

    那麼,李陵說的再次受辱是什麼意思呢?他為什麼不願歸漢呢?

    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李陵無顏見昔日的好友、部下。

    李陵是很自負的人,當年如果不是過於自負,也不可能吹牛以五千步兵掃平匈奴。牛皮吹破後,李陵全軍覆沒,除了四百餘人突圍返回國內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戰死沙場。然而,作為主將的李陵居然在最後關頭選擇投降,儘管他自己的說法是假投降,但誰信呢?如果回到國內,試想想,他要如何面對昔日的部下與戰友,以他如此自負的性格,這不是再次“受辱”?

    第二,李陵投降後,曾與漢軍有過交鋒

    李陵這個人的品格,我覺得是不錯的。在投降匈奴後,他並沒有做很多對不起漢室的事,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徵和三年(前90年),武帝派出三路人馬進攻匈奴,其中一路是商丘成率領三萬人馬出西河。商丘成兵團深入匈奴後,沒有找到匈奴人的影子,準備班師回國,此時匈奴大將與李陵率領三萬騎兵跟蹤追擊。這是李陵投降匈奴後第一次與漢軍在正面戰場交鋒,可能也是惟一的一次。兩軍在浚稽山相遇,大戰九天九夜,雙方都傷亡慘重,最後匈奴人引軍北去。

    如果說僅僅是投降,或許還能得到諒解,但李陵都參加與漢軍的戰爭,倘若回國,大家可以想象,商丘成手下那三萬戰士,會怎樣看待李陵呢?

    因此,李陵最終沒有回國,老死於匈奴。

  • 7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不是李陵不願歸漢,而是漢武帝斷了李陵回家的路,李陵身上的大丈夫氣節也註定了李陵不能回的結局。

    君不見當年的李陵曾以5000步兵對陣匈奴的80000萬鐵騎都不曾退縮,在那樣的艱難環境下,他奮勇殺敵斬殺對方一萬多,後苦於無主力部隊的支援,彈盡糧絕,才不得已投降了匈奴,且他投降匈奴並不是簡單的投降,而是以退為進準備伺機再返回漢朝。這個是有先例的,大破Murano的趙破奴曾經就被匈奴俘虜過,後逃回漢朝後,漢武帝依舊重用他,趙破奴的經歷給了李陵希望。

    可惜沒等他回去,李陵的好友司馬遷因為替他辯護被漢武帝處以宮刑,他的他的妻兒老小因為不實訊息被漢武帝全部處死,得知此訊息李陵絕望了,他知道今生再也回不到漢朝了。

    一來在世人眼中自己叛變罪名已經坐實,若自己再回去和反覆無常的小人有什麼區別,回去世人的口筆誅伐更加會讓自己萬劫不復,二來自己的親族已被漢武帝處死,雖說漢武帝是因不實訊息而做的決定,但自己的親人枉死卻是血淋淋的事實,回去怎麼面見自己的親族。

    所以在後來漢朝政府接李陵回去時,李陵只能默不作聲的拒絕,最後逼不得已的說了一句:丈夫不能再辱。是啊,大丈夫不能再回去受二次侮辱。

    對李陵而言,國仇家恨這樣的矛盾籠罩他一生,至死都沒能解脫。悲哉!李陵。

  • 8 # 閒談史料

    先說重點,李陵一開始是非常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漢朝的,只是可惜,陰差陽錯之下,再無半分迴轉之念。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之孫,年少時就很受武帝喜愛,把他作為未來的將軍培養,李陵也很爭氣,不僅麾下有一批能徵善射的荊楚勇士,而且十分有膽魄,曾入匈奴繪其地理圖貌,但是一切隨著一次沒必要的出征,都變了。

    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歸來,武帝欲派人接應,但苦無人選及馬匹,這時李陵主動請纓,願帶麾下五千步卒出征,吸引匈奴注意。

    也是天不予時,偏偏碰到了匈奴單于主力,李陵膽氣豪壯,軍隊以戰車結陣,以強弓勁弩給予匈奴騎兵狠狠打擊,且戰且退,奈何匈奴人越聚越多,最終箭矢用盡,漢軍以步抗騎,仍浴血奮戰,而就在這時,貳師將軍畏敵不前,居然不發救兵,眼睜睜看著李陵部覆滅。

    李陵無力迴天,投降後,本想以有用之身以圖後報,但也是天不遂人願,武帝派去匈奴的使臣誤以為李陵在教匈奴人軍法戰陣,於是大怒之下,族誅李陵家!

    李陵得知後,萬念俱灰,從此無迴歸之念。

    可惜可嘆,本是少年豪氣,奈何天妒,陰差陽錯下,再也不歸故國。

  • 9 # 國史記聞

    漢武帝曾經給過李陵一個機會,一個讓李陵回國,避免全族被殺的機會,但是因為一個意外事件,導致這個機會泡湯了。所以,李陵後來開始勸同在匈奴的蘇武投降,後來又拒絕了輔政權臣霍光等人的邀請,終生再也未踏入漢土一步。他對此的解釋是“丈夫不能再辱”,同時,他還曾經在與蘇武離別的時候作了這麼一段辭:

    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初,漢朝的百官從一邊倒地誇讚李陵轉變為一邊倒地唾棄李陵,而漢武帝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震怒不已,最終步樂被迫自殺,司馬遷也被施以腐刑。

    然而在此不久之後,漢武帝就冷靜下來了,他漸漸瞭解了事情的真相,以五千步兵對陣八萬匈奴騎兵,取得豐碩的戰果,李陵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史記》和《漢書》中都有這麼一段記載“遣使勞賜陵餘軍得脫者……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也就是說,在李陵投降不久之後,漢武帝就已經派公孫敖去迎接李陵了。但是呢,公孫敖回來之後就撒了個謊,說李陵不但是真投降,還在幫匈奴練兵呢,漢武帝這才決定誅殺李陵全族。所以,在當時來說,漢武帝是對得起李陵的。

    而到了漢昭帝時期,霍光等人再派人去匈奴接李陵回國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的家人已經被殺,他們整個隴西李氏的名聲都已經敗壞,再回來幹什麼呢?

    不過,幸虧李陵沒有聽霍光的,如果他真的迴歸漢朝,那麼霍氏被清算的時候,他又怎能逃脫?就真的要面臨“再辱”了。

  • 10 # 狐筆春秋

    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所認識的李陵是司馬遷筆下的李陵,李陵本人到底如何還有待考證。但不可否認他是大漢朝最早投降匈奴的將領!其影響之惡劣實難盡述。但後世之人根據司馬遷的記載,一廂情願的認為李陵是在彈盡糧絕的境況下,才迫不得已投降的,而漢武帝誅殺李陵全家的行為,更使一代名將受盡委屈,深陷匈奴。但在我看來,李陵降敵事件並非偶然,都是他咎由自取罷了~

    一:司馬遷筆下的李陵事件

    東漢班固曾指責司馬遷的《史記》為穢史,是背公死黨之作。就目前看來,這應該使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李陵是名將李廣的孫子,驍勇善戰,練有屬於自己的特種部隊,在漢武帝命李廣利等人出塞攻打匈奴的時候,李陵主動請戰,並宣稱只需帥部下5000人就能夠犁庭掃穴,漢武帝難以制止,又壯其威武,於是答應~

    也是冤家路窄,只有5000步兵的李陵在浚稽山和匈奴單于狹路相逢,一番苦戰之下的李陵退守山谷,面對敵軍的重重圍困,李陵曾發出:“兵敗死矣;我不死,非壯士也”的感嘆,但在全軍覆沒之後,他卻孤身投降了匈奴。

    收到訊息的漢武帝非常生氣,命人看守李陵的家屬,然後在朝廷上展開討論,探究李陵降敵之事是否可靠。素來欽佩李廣的司馬遷於是站出來,以李陵平時的言行舉止推測李陵應該是假降。後來匈奴傳來訊息說李陵為匈奴人訓練士卒,聞訊大怒的漢武帝於是族滅李陵。司馬遷也受此牽連,慘遭宮刑~

    因為李陵案而慘遭池魚之殃的司馬遷難免心懷怨懟,所以在《史記》中我們隨處可見,司馬遷對大漢皇帝的冷嘲熱諷,對皇權對面的人的熱烈歌頌與讚揚。由此我們很難保證,在“李陵案”的記敘過程中司馬遷沒有感情用事(畢竟他也是該事件的受害者)

    二:關於李陵降敵的幾個疑點

    漢昭帝繼位之後曾派人深入匈奴招李陵回國,李陵以“大丈夫不可再辱”的藉口嚴詞拒絕~甚至還曾和同樣羈旅匈奴的蘇武把酒暢談,傾述衷腸,表現自己的冤屈和憤恨。因此,後人對李陵同情備至。

    但事實呢?

    1、在李陵之前,除了原本就是出身匈奴的“衛律”因戰敗而降之外,漢朝大將無一人投降。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降敵的事實無可辯駁,所謂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從春秋戰國的熱血時代走出來的大漢王朝,骨子裡就流著尚武鐵血的基因。他們好戰而且善戰,將軍從來沙場死,哪有降敵而偷生的?

    2、李陵出身將門,文韜武略皆是上上之選,戰敗而亡本是報效國家,酬答君王的最佳途徑。漢朝律法規定“戰敗而降者,誅三族”。而如果以身殉國則能夠得到朝廷的撫卹。但李陵卻甘心冒著誅三族的風險投降,要說他不是貪生怕死我都有些懷疑。此外,同是被拘囚在匈奴的蘇武,一介文弱書生,在面對單于的脅迫時尚且能夠以死明志。甚至於後來在北海之上慘遭非人待遇,備嘗艱辛,茹毛飲血卻依舊不改初衷。李陵較之於蘇武,高下立判~

    3、倘若真如李陵所說,他是有所圖謀才投降匈奴的,那麼在李廣利率軍討伐匈奴的時候,李陵為何又毛遂自薦帥三萬騎兵追擊漢軍,轉戰九日而不願停止,難道這是要為族人報仇不成?當年自己親手將族人陷於險地而自己投降,而今要說是為族人報仇,豈不可笑?

    4、匈奴野性難馴,能夠角逐成功而為一國之君的都是一等一的狠角色,如果李陵果真和蘇武透露過自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話。那麼抵抗漢軍如此重大的事件又怎麼可能交由李陵來負責呢?難道堂堂匈奴已經無人可用了嗎?

    三:千古艱難惟一死

    我想在最初的時候李陵是抱著戰死沙場,以身殉國的決心的,但千古艱難惟一死,李陵最後還是膽怯了,這就像當年懷著玉石俱焚的心態,前去刺殺攝政王載灃的汪精衛一樣,終究不敢面對人生最後的一程~

    但李陵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司馬遷的生花妙筆。時至今日的我們已經無法確切知道當年在浚稽山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一個背主降敵的將軍成了忍辱負重的英雄。但是仔細考究他的言行舉止,個人覺得,李陵變節幾乎是無可置疑的,並不如書上所寫的那樣慷慨悲壯~司馬遷最為李陵案的直接受害者,幫助李陵文過飾非也不無可能,畢竟維護李陵就是維護自己。

    綜上所述,在匈奴備受重用的李陵自然不可能再回歸漢朝,而我們目前所接觸的李陵不過是司馬遷所希望我們看到的罷了~

  • 11 # 磨劍十年

    李陵投降匈奴後為何不願歸漢?

    不是不願歸,而是歸不了!原因有二:第一,兵敗投降,實在是有負皇恩,想一想當時其他的將軍,衛青、霍去病,斬將殺敵,名揚萬里!可以說自己的所作所為實在是難以企口,更別說再回大漢了!如果回去,李凌還怎麼面對皇上,還怎麼面對自己的部下,這都是很難看的事情,所以既然無法回大漢,不如老死匈奴,還能做一介大臣,至少可以混吃等死。

    第二,自己的妻兒老小全部都被漢武帝殺了,自己回去也沒意思了,也就不回去了。你想想看,自己就算是回答大漢,自己的鄰居、朋友怎麼看他,說他是敗軍之將,還是勇於擔當,這都不是好說話的,再說朝中大臣會怎麼說,自己還能否活下去都是個未知數,以此來說,李凌就不回去了,反正已經兵敗投降,為什麼還要再取一辱呢?

  • 12 # 博學的郭老師

    公元前99年夏,李陵率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兵敗被俘。

    武帝41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終於得以還朝。臨行前,李陵置酒相送,二人對泣而別。身為匈奴右校王的李陵流露出有心歸漢的意向。當時霍光遣人告李陵:“聖天子在上,可以歸矣!”——其時武帝已死,昭帝弗陵繼位。百姓稱之為“文帝再生”。昭帝年輕,卻也是一代明君。而霍光意欲招回自己年輕時的好友李陵同輔君王。

    李陵猶豫再三,終於說了一句:“歸易耳,恐再辱。”終於沒有東歸。

    李陵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一,他當年為匈奴所俘,伺機東歸,無奈另一降將李緒把武帝派去接李陵的公孫敖部打了個落花流水。其時正是武帝44年。公孫敖懼禍,便向武帝說是李陵攻擊他。這下好,武帝大怒之下,將已然下監的李陵家人一律殺光,還滅了族。使得李陵徹底沒了退路。《史記》中用了一個字“恨”來形容李陵當時的心情。難道我們能說這個字只是太史公的杜撰嗎?

    第二,李陵當即殺掉李緒,以報私憤。且(左革右是)候單于的母親大怒,欲殺陵而後快。但單于愛李陵之才,將他送往北方藏匿,待老母歸天后,方才把李陵接回,封他為右校王,還將女兒許配給他。試問,李陵能不死心踏地?

    第三,蘇武滯留匈奴後,幾番尋死未成,持節十九年。如此氣節,如此氣概,歸國後尚且未被封候。他李陵一個降將,若是歸國,將置於何地?被殺無人惋惜,受封有愧於心。雖說大權在握的霍光與聲名如日中天的蘇武都是自己年輕時的好友,推心置腹,但那與寄人籬下又有什麼區別?

    第四,漢朝法令無常變幻。朝廷的黑暗他李陵也不是沒領教過。當初他五千步兵抗擊匈奴八萬騎兵,形勢危如累卵。大漢朝可曾派過一兵一卒救援?待到他兵敗被俘,朝野上下順著武帝之意,將他大肆誹謗。彷彿他手下五千步兵都是該死的,而他李陵又是不該活的。只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司馬遷說了幾句公道話,便慘遭宮刑。如此國家,不回也罷。

    有人看到李陵的“歸易耳,恐再辱”之句,竟能揣測出李陵想死心踏地做個漢奸。這實在是令人不敢苟同。

    蘇武留胡十九年,若非李陵相助 ,不知要死過幾回了。雖說李陵起先也有勸降之意,但當蘇武嚴辭拒絕之後,李陵竟失聲而泣,自責“不是人”。待蘇武得以回國時,李陵又再一次落淚,置酒為蘇武壯行。後來蘇武的兒子蘇通國(蘇武在匈奴與一名匈奴女子結為夫妻後所生),也是由李陵撫養長大,並送回漢朝當了郎中。往小了說,是私人交情,往大了說,是在為漢朝培養人才——大家見過這樣的漢奸?

    安史之亂,唐朝名將南霽云為叛軍所俘,臨刑前,他嘆道:“將欲有為耳。”(見韓愈《張中丞傳後序》)意思是要效李陵,暫留下有用之身。但是,南霽雲後來終於英勇就義。想必,是擔心自己到頭來也和李陵一樣身不由己吧。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英雄。只不過,都失敗了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寫一篇先虐後甜的古風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