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子愛攝影
-
2 # 藝遠木雕工作室
中國宮廷舞是伴隨著古代宮廷的出現而形成、確立和發展的,在中華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絢麗多彩的篇章。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天帝處,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咸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看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曾經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也開始崩潰。一些諸侯開始越禮使用樂舞。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與此同時,被指斥為“鄭衛之音”的“新樂”(倡優女樂)也進入了宮廷,使原先的雅樂受到民間俗樂的影響。為此,孔子發出了“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的感慨。從此,民間俗樂舞開始進入宮廷,並逐漸與之融合。 此外,這時的宮廷舞的娛樂功能加強,舞蹈更加輕盈、飄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為後世宮廷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細腰長袖之舞。我們從以下的記述中可以一窺端倪。 《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拾遺記》雲:“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另: 周室由盛而衰,隨著西周統治者權力的崩潰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民間樂舞以其清新活潑,富有生命力的銳氣,取代了僵化了的雅樂。3\pq(U&^0 Jl7^ QT0春秋戰國民間歌舞的興盛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停。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很多詩歌寫出了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Dl B-V3t0 中國舞蹈網]m3a QRT4B7i&uG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國舞蹈網^&f/`rk&mh中國舞蹈網$H~*W"jCY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中國舞蹈網 E1`UVMo1hP中國舞蹈網,}ib w$^?l AFV.F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中國舞蹈網.Fi6Oq"cxM5BZ-@ Q0無冬無夏,值其鷺〓。”中國舞蹈網u0AF Q#\"M7~+A w$kI7j8R;F;`J0至今河南民間舞仍然盛行,特別在祭祀伏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大姬遺風”。中國舞蹈網*HzO!`/vJdB^]s^%X0《詩經》中的《國風》絕大多數是北方的民歌民舞,南方的民歌民舞,則儲存在偉大的詩人屈原(前340~278年)集中整理的楚國的《九歌》中。楚國習俗“信鬼而好祀”。祭祀時男巫和女巫參加,作樂歌舞以娛神。《九歌》按照所祭祀的鬼神命名:《東皇太乙》祭祀天神,《雲中君》祭祀雲神,《湘君》祭祀湘水的男神,《湘夫人》祭祀湘水的女神,《大司命》和《少司命》祭祀主管壽命的男神和女神。《東君》祭祀《太陽神》,《河伯》祭祀男性河神,《山鬼》祭祀女性的山神,《國殤》讚頌陣亡烈士,《禮魂》(送神歌舞)祭祀結束。前後共十一段歌舞,第一和第十一段為祭神,中間為娛神,這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扣人心絃的詩篇,富有魅力的巫舞使詩歌音樂配合相得益彰。在祭祀神靈時,也正是青年男女相會之期。祭神歌舞中除《國殤》之外,絕大多數是男女求愛的歌舞,《湘君》、《湘夫人》、《山鬼)則是描寫神靈失戀後的悲苦,以神喻人,寫出人間男女的戀愛心態,淒涼哀婉,極具強烈的感染力。中國舞蹈網&gqr"L-l2?中國舞蹈網.| Jd(?2I1S#p3`L 在表演時,巫覡們著麗服持香草合著音樂翩躚而舞,“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FT:^MoVN2W ?#Nf0 中國舞蹈網e:UfF4q`^ 《九歌》是一出大型的古神話歌舞劇,只可惜此後未能沿著歌舞劇的路子發展,到漢代成為郊祀太乙的純禮儀性的樂章,直到聞一多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成的《〈九歌〉古歌舞劇懸解》和近年來湖北省歌舞劇院的《九歌》、《楚韻》的誕生,才復現楚巫舞的真面目。中國舞蹈網:R6{#t Pv"gLww]X5Hh~7rg0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給民間舞蹈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民間群眾舞蹈和貴族士大夫家女樂(專業藝人)的興盛,使舞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貴族之家的舞蹈訓練異常嚴格,如湖南長沙出土的舞蹈紋漆奩,圖中一女教師,手執教鞭,三女舞伎左二人右一人,廣袖長裙正在習舞。從服飾上看,該圖所反映的是楚國貴族之家。由此可以想見越國西施習舞於土城,三年學容步訓練嚴格的程度。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以編鐘和建鼓為主要樂器的樂隊,即所謂“鐘鼓之樂”。湖北隨縣出土的編鐘,製作異常精美。此外該墓中還有彩繪鴛鴦形漆木盒,全身漆黑為地,朱繪豔麗的羽毛紋飾,鴛鴦腹部左側上有兩蛇共銜一橫棍,上懸編鐘兩枚,下懸編磬兩枚,一鹿形獸或神人以灑脫悠閒的舞姿正在擊鐘。右側為一神獸(或人)雙手持槌擊鼓,左側一佩劍神獸(或人)正隨著鼓點、甩起長袖歡呼起舞。楚國的巫舞最有代表性,在前面《九歌》中已經談到,即使在吳、楚爭戰中,在吳國兵馬已到的情況下,楚靈王居然還能躬執羽紱,鼓舞自若。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錦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如有一位正在呼號的巫女,著廣袖衣舒展兩臂似欲起舞,另一巫人張弓搭箭正欲射出,由此可以窺知楚國巫舞的點滴。中國舞蹈網0j}!kg C Z A中國舞蹈網,aT9W.R1x T0x 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分上中下三層,全為英武的兵士,手執幹矛弓箭,奮勇作戰,還有兵士搖槳划船,有人專司敲擊戰鼓以鼓舞士氣。現藏於故宮的畫像紋銅壺,也是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銅壺有二環,大致分六層,第四層為六人樂隊,三女伎著緊身衣,雙腿跪擊編鐘,二女伎立擊編磐,一女伎舉鼓棰敲擊建鼓。三人均身著斜褶裙,細腰擰身,富於形體動作之美,編鐘兩頭都由大神鳥支撐。無獨有偶,四川成都市郊百花潭出土的《宴樂漁獵紋壺》,中間部分以立柱支撐,上掛編鐘、編磬各四枚,四女伎著緊身衣跪舞,四女伎著斜褶長裙,十二人擊磬,二人擊鼓。柱外一女伎手持雙鼓棰正擊建鼓,鼓架下置一小鈴狀曲柄,名“丁寧”(合音為鈴),為節樂的樂器,即戰爭時“鳴金收軍”的“金”。銅壺頸部有“採桑舞圖”,正中身材修長的採桑女,正在揚起窄袖起舞,左右二人抬手擊節,熱情洋溢。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只有微小的不同處,可能原均為楚文物,後者流入巴地。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銅壺壺蓋上,也有一幅“採桑舞圖”,舞女們在桑樹下有的採桑,有的舉袖起舞,服飾舞姿與以上所述銅壺舞姿近似,戰國時期南方的舞蹈女伎多為細腰長裙,細長袖,是一時風尚。傳為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飾,上部用小玉管排列成T形,下方的玉管之下懸垂一對玉雕舞伎。額髮為半月形,兩鬢捲曲,長裙,寬袖外又套窄袖,斜裙繞襟,腰繫寬頻,尾部垂下,兩舞伎各用左右手上舉互接,翩翩起舞,造型對稱中顯示出活潑優美。這種戰國玉舞人佩飾的出現,不僅證明它已突破西周僅限於禮制佩玉的制度,而且就舞姿的新穎別緻來看,此時舞蹈已開一代新風,更具有娛樂欣賞的審美價值。無獨有偶,在北方的匈奴,則盛行石佩飾,內蒙古準格爾旗布林陶亥鄉西溝畔戰國墓出土的匈奴石佩件五件,其中四、六兩舞伎,頭戴冠,長袖繞身腰間繫帶,兩腿一前一後,前屈後跪,是極為珍貴鮮為人知的匈奴舞姿。北中國還有山西長治出土的陶舞俑,為男子獨舞,似模仿鳥飛動作,八人伴奏,伴唱,舞人頭左上方梳偏髻。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刻樂舞圖,樹下一擊鼓而舞的女伎,女伎著斜長裙,服飾舞姿頗似楚舞,從中可以看出戰國時南北樂舞交流的遺蹟。
-
3 # 家在淮安
伴隨著古代音樂的發展,舞蹈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春秋戰國平易近間歌舞的昌隆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平易近社會餬口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竭。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良多詩歌寫出了平易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京城宛丘(此後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至此後吶縵平易近間舞仍然流行,出格在祭奠庖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年夜姬遺風”。而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中國古代宮廷舞的雛形,額記載:中國宮廷舞蹈在夏商時代已經產生。周代特別重視禮樂的作用,官方制定的大舞、小舞均屬宮廷舞,樂舞機構大樂司伎達1500多人。
發展的歷程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天帝處,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後來出土的考古文物均有這一時期舞蹈的印證
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給舞蹈帶來了無限的朝氣,使舞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成長階段。
一 貴族之家的舞蹈練習異常嚴酷,如湖南長沙出土的舞蹈紋漆奩,圖一一女教師,手執教鞭,三女舞伎左二人右一人,廣袖長裙正在習舞。年夜服飾上看,該圖所紡暌鉤的是囂張國貴族之家。由此可以想見越國西施習舞於土城,三年學容步練習嚴酷的水平。
二 河南信陽囂張墓出桶?黲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若有一位正在呼號的巫女,著廣袖衣伸展兩臂似欲起舞,另一巫人張弓搭箭正欲射出,由此可以窺知囂張國巫舞的點滴。
三 四川成都邑郊百花潭出土的《宴樂漁獵紋壺》,中心部門以立柱支撐,上掛編鐘、編磬各四枚,四女伎著緊身衣跪舞,四女伎著斜褶長裙,十二人擊磬,二人擊鼓。柱外一女伎手持雙鼓棰正擊建鼓,鼓架下置一小鈴狀曲柄,名“打發”(合覺得鈴),為節樂的曲譜,即戰爭時“鳴金收軍”的“金”。銅壺頸部有“採桑舞圖”,正中身段修長的採桑女,正在揚起窄袖起舞,擺佈二人抬手擊節,熱情洋溢。
四 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只有細小的分歧處,可能原均為囂張文物,後者流入巴地。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銅壺壺蓋上,也有一幅“採桑舞圖”,舞女們在桑樹下有的採桑,有的舉袖起舞,服飾舞姿與以上所述銅壺舞姿近似,戰國時代南方的舞蹈女伎多渭案頇長裙,頎長袖,是一時風尚。傳為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飾,上部用小玉管列舉成T形,下方的玉管之下懸垂一對玉雕舞伎。額髮為半月形,兩鬢捲曲,長裙,寬心外又套窄袖,斜裙繞襟,腰繫寬頻,尾部垂下,兩舞伎各用擺佈手上舉互接,如斯起舞,造型對稱中顯示出活躍美妙。這種戰國玉舞人佩飾的呈現,不僅證實它已打破西周僅限於禮制佩玉的軌制,而且就舞姿的新奇別緻來看,此時舞蹈已開一代新風,更具有娛樂賞識的審美價值。
五 無獨有偶,在北方的匈奴,則流行石佩飾,內蒙古準格爾旗布林陶亥鄉西溝畔戰國墓出土的匈奴石佩件五件,其中四、六兩舞伎,頭戴冠,長袖繞身腰間繫帶,兩腿一前一後,前屈後跪,是極為珍貴鮮為人知的匈奴舞姿。北中國還有山西長治出土的陶舞俑,為男人獨舞,似模擬鳥飛動作,八人伴奏,伴唱,舞人頭左上方梳偏髻。
六 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歡愉舞圖,樹下一擊鼓而舞的女伎,女伎著斜長裙,服飾舞姿頗似囂張舞,年夜中可以看出戰國時南北樂舞交流的遺蹟。
書中也多有記載關於這一時期的舞蹈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看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拾遺記》雲:“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
春秋戰國時期的舞蹈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咸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
4 # 哈哈神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
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
-
5 # 永恆天
伴隨著古代音樂的發展,舞蹈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春秋戰國平易近間歌舞的昌隆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平易近社會餬口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竭。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良多詩歌寫出了平易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京城宛丘(此後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至此後吶縵平易近間舞仍然流行,出格在祭奠庖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年夜姬遺風”。而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中國古代宮廷舞的雛形,額記載:中國宮廷舞蹈在夏商時代已經產生。周代特別重視禮樂的作用,官方制定的大舞、小舞均屬宮廷舞,樂舞機構大樂司伎達1500多人。
-
6 # 王胖子紀錄
中國宮廷舞是伴隨著古代宮廷的出現而形成、確立和發展的,在中華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絢麗多彩的篇章。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天帝處,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咸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看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曾經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也開始崩潰。一些諸侯開始越禮使用樂舞。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與此同時,被指斥為“鄭衛之音”的“新樂”(倡優女樂)也進入了宮廷,使原先的雅樂受到民間俗樂的影響。為此,孔子發出了“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的感慨。從此,民間俗樂舞開始進入宮廷,並逐漸與之融合。 此外,這時的宮廷舞的娛樂功能加強,舞蹈更加輕盈、飄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為後世宮廷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細腰長袖之舞。我們從以下的記述中可以一窺端倪。 《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拾遺記》雲:“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另: 周室由盛而衰,隨著西周統治者權力的崩潰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民間樂舞以其清新活潑,富有生命力的銳氣,取代了僵化了的雅樂。3\pq(U&^0 Jl7^ QT0春秋戰國民間歌舞的興盛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停。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很多詩歌寫出了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Dl B-V3t0 中國舞蹈網]m3a QRT4B7i&uG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國舞蹈網^&f/`rk&mh中國舞蹈網$H~*W"jCY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中國舞蹈網 E1`UVMo1hP中國舞蹈網,}ib w$^?l AFV.F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中國舞蹈網.Fi6Oq"cxM5BZ-@ Q0無冬無夏,值其鷺〓。”中國舞蹈網u0AF Q#\"M7~+A w$kI7j8R;F;`J0至今河南民間舞仍然盛行,特別在祭祀伏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大姬遺風”。中國舞蹈網*HzO!`/vJdB^]s^%X0《詩經》中的《國風》絕大多數是北方的民歌民舞,南方的民歌民舞,則儲存在偉大的詩人屈原(前340~278年)集中整理的楚國的《九歌》中。楚國習俗“信鬼而好祀”。祭祀時男巫和女巫參加,作樂歌舞以娛神。《九歌》按照所祭祀的鬼神命名:《東皇太乙》祭祀天神,《雲中君》祭祀雲神,《湘君》祭祀湘水的男神,《湘夫人》祭祀湘水的女神,《大司命》和《少司命》祭祀主管壽命的男神和女神。《東君》祭祀《太陽神》,《河伯》祭祀男性河神,《山鬼》祭祀女性的山神,《國殤》讚頌陣亡烈士,《禮魂》(送神歌舞)祭祀結束。前後共十一段歌舞,第一和第十一段為祭神,中間為娛神,這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扣人心絃的詩篇,富有魅力的巫舞使詩歌音樂配合相得益彰。在祭祀神靈時,也正是青年男女相會之期。祭神歌舞中除《國殤》之外,絕大多數是男女求愛的歌舞,《湘君》、《湘夫人》、《山鬼)則是描寫神靈失戀後的悲苦,以神喻人,寫出人間男女的戀愛心態,淒涼哀婉,極具強烈的感染力。中國舞蹈網&gqr"L-l2?中國舞蹈網.| Jd(?2I1S#p3`L 在表演時,巫覡們著麗服持香草合著音樂翩躚而舞,“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FT:^MoVN2W ?#Nf0 中國舞蹈網e:UfF4q`^ 《九歌》是一出大型的古神話歌舞劇,只可惜此後未能沿著歌舞劇的路子發展,到漢代成為郊祀太乙的純禮儀性的樂章,直到聞一多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成的《〈九歌〉古歌舞劇懸解》和近年來湖北省歌舞劇院的《九歌》、《楚韻》的誕生,才復現楚巫舞的真面目。中國舞蹈網:R6{#t Pv"gLww]X5Hh~7rg0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給民間舞蹈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民間群眾舞蹈和貴族士大夫家女樂(專業藝人)的興盛,使舞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貴族之家的舞蹈訓練異常嚴格,如湖南長沙出土的舞蹈紋漆奩,圖中一女教師,手執教鞭,三女舞伎左二人右一人,廣袖長裙正在習舞。從服飾上看,該圖所反映的是楚國貴族之家。由此可以想見越國西施習舞於土城,三年學容步訓練嚴格的程度。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以編鐘和建鼓為主要樂器的樂隊,即所謂“鐘鼓之樂”。湖北隨縣出土的編鐘,製作異常精美。此外該墓中還有彩繪鴛鴦形漆木盒,全身漆黑為地,朱繪豔麗的羽毛紋飾,鴛鴦腹部左側上有兩蛇共銜一橫棍,上懸編鐘兩枚,下懸編磬兩枚,一鹿形獸或神人以灑脫悠閒的舞姿正在擊鐘。右側為一神獸(或人)雙手持槌擊鼓,左側一佩劍神獸(或人)正隨著鼓點、甩起長袖歡呼起舞。楚國的巫舞最有代表性,在前面《九歌》中已經談到,即使在吳、楚爭戰中,在吳國兵馬已到的情況下,楚靈王居然還能躬執羽紱,鼓舞自若。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錦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如有一位正在呼號的巫女,著廣袖衣舒展兩臂似欲起舞,另一巫人張弓搭箭正欲射出,由此可以窺知楚國巫舞的點滴。中國舞蹈網0j}!kg C Z A中國舞蹈網,aT9W.R1x T0x 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分上中下三層,全為英武的兵士,手執幹矛弓箭,奮勇作戰,還有兵士搖槳划船,有人專司敲擊戰鼓以鼓舞士氣。現藏於故宮的畫像紋銅壺,也是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銅壺有二環,大致分六層,第四層為六人樂隊,三女伎著緊身衣,雙腿跪擊編鐘,二女伎立擊編磐,一女伎舉鼓棰敲擊建鼓。三人均身著斜褶裙,細腰擰身,富於形體動作之美,編鐘兩頭都由大神鳥支撐。無獨有偶,四川成都市郊百花潭出土的《宴樂漁獵紋壺》,中間部分以立柱支撐,上掛編鐘、編磬各四枚,四女伎著緊身衣跪舞,四女伎著斜褶長裙,十二人擊磬,二人擊鼓。柱外一女伎手持雙鼓棰正擊建鼓,鼓架下置一小鈴狀曲柄,名“丁寧”(合音為鈴),為節樂的樂器,即戰爭時“鳴金收軍”的“金”。銅壺頸部有“採桑舞圖”,正中身材修長的採桑女,正在揚起窄袖起舞,左右二人抬手擊節,熱情洋溢。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只有微小的不同處,可能原均為楚文物,後者流入巴地。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銅壺壺蓋上,也有一幅“採桑舞圖”,舞女們在桑樹下有的採桑,有的舉袖起舞,服飾舞姿與以上所述銅壺舞姿近似,戰國時期南方的舞蹈女伎多為細腰長裙,細長袖,是一時風尚。傳為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飾,上部用小玉管排列成T形,下方的玉管之下懸垂一對玉雕舞伎。額髮為半月形,兩鬢捲曲,長裙,寬袖外又套窄袖,斜裙繞襟,腰繫寬頻,尾部垂下,兩舞伎各用左右手上舉互接,翩翩起舞,造型對稱中顯示出活潑優美。這種戰國玉舞人佩飾的出現,不僅證明它已突破西周僅限於禮制佩玉的制度,而且就舞姿的新穎別緻來看,此時舞蹈已開一代新風,更具有娛樂欣賞的審美價值。無獨有偶,在北方的匈奴,則盛行石佩飾,內蒙古準格爾旗布林陶亥鄉西溝畔戰國墓出土的匈奴石佩件五件,其中四、六兩舞伎,頭戴冠,長袖繞身腰間繫帶,兩腿一前一後,前屈後跪,是極為珍貴鮮為人知的匈奴舞姿。北中國還有山西長治出土的陶舞俑,為男子獨舞,似模仿鳥飛動作,八人伴奏,伴唱,舞人頭左上方梳偏髻。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刻樂舞圖,樹下一擊鼓而舞的女伎,女伎著斜長裙,服飾舞姿頗似楚舞,從中可以看出戰國時南北樂舞交流的遺蹟。
-
7 # 幽幽拍攝
伴隨著古代音樂的發展,舞蹈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春秋戰國平易近間歌舞的昌隆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平易近社會餬口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竭。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良多詩歌寫出了平易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京城宛丘(此後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至此後吶縵平易近間舞仍然流行,出格在祭奠庖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年夜姬遺風”。而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中國古代宮廷舞的雛形,額記載:中國宮廷舞蹈在夏商時代已經產生。周代特別重視禮樂的作用,官方制定的大舞、小舞均屬宮廷舞,樂舞機構大樂司伎達1500多人。
-
8 # 九五後楊先森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
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
-
9 # 帝國士官1
中國宮廷舞是伴隨著古代宮廷的出現而形成、確立和發展的,在中華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絢麗多彩的篇章。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天帝處,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咸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看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曾經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也開始崩潰。一些諸侯開始越禮使用樂舞。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與此同時,被指斥為“鄭衛之音”的“新樂”(倡優女樂)也進入了宮廷,使原先的雅樂受到民間俗樂的影響。為此,孔子發出了“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的感慨。從此,民間俗樂舞開始進入宮廷,並逐漸與之融合。 此外,這時的宮廷舞的娛樂功能加強,舞蹈更加輕盈、飄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為後世宮廷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細腰長袖之舞。我們從以下的記述中可以一窺端倪。 《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拾遺記》雲:“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另: 周室由盛而衰,隨著西周統治者權力的崩潰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民間樂舞以其清新活潑,富有生命力的銳氣,取代了僵化了的雅樂。3\pq(U&^0 Jl7^ QT0春秋戰國民間歌舞的興盛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停。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很多詩歌寫出了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Dl B-V3t0 中國舞蹈網]m3a QRT4B7i&uG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國舞蹈網^&f/`rk&mh中國舞蹈網$H~*W"jCY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中國舞蹈網 E1`UVMo1hP中國舞蹈網,}ib w$^?l AFV.F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中國舞蹈網.Fi6Oq"cxM5BZ-@ Q0無冬無夏,值其鷺〓。”中國舞蹈網u0AF Q#\"M7~+A w$kI7j8R;F;`J0至今河南民間舞仍然盛行,特別在祭祀伏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大姬遺風”。中國舞蹈網*HzO!`/vJdB^]s^%X0《詩經》中的《國風》絕大多數是北方的民歌民舞,南方的民歌民舞,則儲存在偉大的詩人屈原(前340~278年)集中整理的楚國的《九歌》中。楚國習俗“信鬼而好祀”。祭祀時男巫和女巫參加,作樂歌舞以娛神。《九歌》按照所祭祀的鬼神命名:《東皇太乙》祭祀天神,《雲中君》祭祀雲神,《湘君》祭祀湘水的男神,《湘夫人》祭祀湘水的女神,《大司命》和《少司命》祭祀主管壽命的男神和女神。《東君》祭祀《太陽神》,《河伯》祭祀男性河神,《山鬼》祭祀女性的山神,《國殤》讚頌陣亡烈士,《禮魂》(送神歌舞)祭祀結束。前後共十一段歌舞,第一和第十一段為祭神,中間為娛神,這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扣人心絃的詩篇,富有魅力的巫舞使詩歌音樂配合相得益彰。在祭祀神靈時,也正是青年男女相會之期。祭神歌舞中除《國殤》之外,絕大多數是男女求愛的歌舞,《湘君》、《湘夫人》、《山鬼)則是描寫神靈失戀後的悲苦,以神喻人,寫出人間男女的戀愛心態,淒涼哀婉,極具強烈的感染力。中國舞蹈網&gqr"L-l2?中國舞蹈網.| Jd(?2I1S#p3`L 在表演時,巫覡們著麗服持香草合著音樂翩躚而舞,“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FT:^MoVN2W ?#Nf0 中國舞蹈網e:UfF4q`^ 《九歌》是一出大型的古神話歌舞劇,只可惜此後未能沿著歌舞劇的路子發展,到漢代成為郊祀太乙的純禮儀性的樂章,直到聞一多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成的《〈九歌〉古歌舞劇懸解》和近年來湖北省歌舞劇院的《九歌》、《楚韻》的誕生,才復現楚巫舞的真面目。中國舞蹈網:R6{#t Pv"gLww]X5Hh~7rg0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給民間舞蹈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民間群眾舞蹈和貴族士大夫家女樂(專業藝人)的興盛,使舞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貴族之家的舞蹈訓練異常嚴格,如湖南長沙出土的舞蹈紋漆奩,圖中一女教師,手執教鞭,三女舞伎左二人右一人,廣袖長裙正在習舞。從服飾上看,該圖所反映的是楚國貴族之家。由此可以想見越國西施習舞於土城,三年學容步訓練嚴格的程度。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以編鐘和建鼓為主要樂器的樂隊,即所謂“鐘鼓之樂”。湖北隨縣出土的編鐘,製作異常精美。此外該墓中還有彩繪鴛鴦形漆木盒,全身漆黑為地,朱繪豔麗的羽毛紋飾,鴛鴦腹部左側上有兩蛇共銜一橫棍,上懸編鐘兩枚,下懸編磬兩枚,一鹿形獸或神人以灑脫悠閒的舞姿正在擊鐘。右側為一神獸(或人)雙手持槌擊鼓,左側一佩劍神獸(或人)正隨著鼓點、甩起長袖歡呼起舞。楚國的巫舞最有代表性,在前面《九歌》中已經談到,即使在吳、楚爭戰中,在吳國兵馬已到的情況下,楚靈王居然還能躬執羽紱,鼓舞自若。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錦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如有一位正在呼號的巫女,著廣袖衣舒展兩臂似欲起舞,另一巫人張弓搭箭正欲射出,由此可以窺知楚國巫舞的點滴。中國舞蹈網0j}!kg C Z A中國舞蹈網,aT9W.R1x T0x 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分上中下三層,全為英武的兵士,手執幹矛弓箭,奮勇作戰,還有兵士搖槳划船,有人專司敲擊戰鼓以鼓舞士氣。現藏於故宮的畫像紋銅壺,也是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銅壺有二環,大致分六層,第四層為六人樂隊,三女伎著緊身衣,雙腿跪擊編鐘,二女伎立擊編磐,一女伎舉鼓棰敲擊建鼓。三人均身著斜褶裙,細腰擰身,富於形體動作之美,編鐘兩頭都由大神鳥支撐。無獨有偶,四川成都市郊百花潭出土的《宴樂漁獵紋壺》,中間部分以立柱支撐,上掛編鐘、編磬各四枚,四女伎著緊身衣跪舞,四女伎著斜褶長裙,十二人擊磬,二人擊鼓。柱外一女伎手持雙鼓棰正擊建鼓,鼓架下置一小鈴狀曲柄,名“丁寧”(合音為鈴),為節樂的樂器,即戰爭時“鳴金收軍”的“金”。銅壺頸部有“採桑舞圖”,正中身材修長的採桑女,正在揚起窄袖起舞,左右二人抬手擊節,熱情洋溢。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只有微小的不同處,可能原均為楚文物,後者流入巴地。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銅壺壺蓋上,也有一幅“採桑舞圖”,舞女們在桑樹下有的採桑,有的舉袖起舞,服飾舞姿與以上所述銅壺舞姿近似,戰國時期南方的舞蹈女伎多為細腰長裙,細長袖,是一時風尚。傳為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飾,上部用小玉管排列成T形,下方的玉管之下懸垂一對玉雕舞伎。額髮為半月形,兩鬢捲曲,長裙,寬袖外又套窄袖,斜裙繞襟,腰繫寬頻,尾部垂下,兩舞伎各用左右手上舉互接,翩翩起舞,造型對稱中顯示出活潑優美。這種戰國玉舞人佩飾的出現,不僅證明它已突破西周僅限於禮制佩玉的制度,而且就舞姿的新穎別緻來看,此時舞蹈已開一代新風,更具有娛樂欣賞的審美價值。無獨有偶,在北方的匈奴,則盛行石佩飾,內蒙古準格爾旗布林陶亥鄉西溝畔戰國墓出土的匈奴石佩件五件,其中四、六兩舞伎,頭戴冠,長袖繞身腰間繫帶,兩腿一前一後,前屈後跪,是極為珍貴鮮為人知的匈奴舞姿。北中國還有山西長治出土的陶舞俑,為男子獨舞,似模仿鳥飛動作,八人伴奏,伴唱,舞人頭左上方梳偏髻。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刻樂舞圖,樹下一擊鼓而舞的女伎,女伎著斜長裙,服飾舞姿頗似楚舞,從中可以看出戰國時南北樂舞交流的遺蹟。
-
10 # 微風輕拂過的天空
中國宮廷舞是伴隨著古代宮廷的出現而形成、確立和發展的,在中華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絢麗多彩的篇章。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時的人們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國家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占卜問卦,進行祭祀活動,是故當時的舞蹈多在祭祀和慶功時表演。傳說啟喜好歌舞,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他曾下令舞《九韶》。雖然舞蹈的內容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或可猜測是與祭祀有關。《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一則記載,說啟去到天帝處,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韶》。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時,其宮殿中竟有女樂三萬人,淫樂之聲震響全城(《管子·輕重甲》)。其樂舞崇尚奢華,而其本人耽於淫樂,終至國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與夏一樣,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樂與神鬼對話,將歌唱給神鬼聽。樂舞成為人們進獻、侍奉、娛樂神鬼,使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有時商王還親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商王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滅亡後,隨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禮樂制度,標誌著中國宮廷舞的正式確立。“禮”指祭祀、朝饗等儀式,“樂”指伴隨“禮”進行的樂舞。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根據周代禮樂制,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等級十分森嚴。據《周禮·春官》記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享先妣時,要“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享先祖時,要“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用鼓。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九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的宮廷舞主要在以下場合表演: 一是用於祭祀。《周禮?地官》記載:“舞師的任務包括:教習兵舞,在祭祀山川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帗舞,在祭祀社稷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時帶領人們舞蹈;教習皇舞,在大旱祈雨時帶領人們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二是用於巫禮。《周禮?地官》記載:“司巫掌管群巫,如果國內發生大旱,則帶領群巫跳舞求雨。此外,在祭祀百物之神時,跳兵舞、帗舞。 三是用於驅疫。 四是用於教育。《周禮?地官》記載:“樂師掌管國學之政,來教育貴族子弟學習小舞(指年幼時學習的舞蹈)。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和《人舞》。透過學習樂舞,使這些貴族子弟可以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諧,舞蹈應節,就可以用來祭祀天神、人鬼、地祗,這樣邦國和睦,萬民和諧,賓客安撫,遠人臣服,萬物興盛。 五是用於宴享。當時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 西周時的宮廷舞在殷商樂舞的基礎上,在“以德配天”的觀念下,將宮廷舞向禮儀性上發展,而弱化了它的娛樂功能。舞蹈主體是雅樂舞,其特徵就是肅穆、崇高。比如,周天子在冬至日和夏至日祭祀時,當天子登壇禱告時,舞隊獻上《雲門》和《咸池》,舞者疾徐適度、進退有序、雍容有加,凸顯莊重神聖、中庸寧靜的特點。 《左傳》記敘了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看雅舞時的感慨。當他看見跳《象簫》、《南龠》舞,說:“美哉,猶有憾!”看見跳《大武》舞,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當他看見跳《韶濩》舞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看見跳《大夏》舞,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看見跳《韶箾》舞,他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中可見,季札評價甚高的《韶箾》舞,是因為“德”到達了極點,其寬厚仁大,沒有什麼樂舞可以超過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曾經建立起來的禮樂制度也開始崩潰。一些諸侯開始越禮使用樂舞。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於上也。”與此同時,被指斥為“鄭衛之音”的“新樂”(倡優女樂)也進入了宮廷,使原先的雅樂受到民間俗樂的影響。為此,孔子發出了“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的感慨。從此,民間俗樂舞開始進入宮廷,並逐漸與之融合。 此外,這時的宮廷舞的娛樂功能加強,舞蹈更加輕盈、飄逸、柔媚,使其更具美感,為後世宮廷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比較流行的是細腰長袖之舞。我們從以下的記述中可以一窺端倪。 《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袵若交竿撫案下。”又曰:“翾飛兮翠曾,(曾,舞也。言舞工巧似翠鳥之舉。)展詩兮會舞。” 《拾遺記》雲:“燕昭王即位,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體輕氣馥,或行無蹤影,或積年不飢,昭王處以丹綃華幄,飲以瓀珉之膏,飴以丹泉之粟。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纓縷拂之,其舞一名縈塵,言其體輕,與塵相亂。次曰集羽,言其宛轉若羽毛之從風末,曲曰旋懷,言其支體纏蔓若入懷袖也。”另: 周室由盛而衰,隨著西周統治者權力的崩潰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民間樂舞以其清新活潑,富有生命力的銳氣,取代了僵化了的雅樂。3\pq(U&^0 Jl7^ QT0春秋戰國民間歌舞的興盛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停。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孔子(公元前484年)為教育學生而編定的“六藝”之一。“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歌可舞。很多詩歌寫出了民間歌舞的盛況。如《詩經陳風宛丘》描述陳國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陽)男女無冬無夏地在宛丘(今淮陽尚存小小丘陵)歡娛歌舞。Dl B-V3t0 中國舞蹈網]m3a QRT4B7i&uG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國舞蹈網^&f/`rk&mh中國舞蹈網$H~*W"jCY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中國舞蹈網 E1`UVMo1hP中國舞蹈網,}ib w$^?l AFV.F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中國舞蹈網.Fi6Oq"cxM5BZ-@ Q0無冬無夏,值其鷺〓。”中國舞蹈網u0AF Q#\"M7~+A w$kI7j8R;F;`J0至今河南民間舞仍然盛行,特別在祭祀伏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大姬遺風”。中國舞蹈網*HzO!`/vJdB^]s^%X0《詩經》中的《國風》絕大多數是北方的民歌民舞,南方的民歌民舞,則儲存在偉大的詩人屈原(前340~278年)集中整理的楚國的《九歌》中。楚國習俗“信鬼而好祀”。祭祀時男巫和女巫參加,作樂歌舞以娛神。《九歌》按照所祭祀的鬼神命名:《東皇太乙》祭祀天神,《雲中君》祭祀雲神,《湘君》祭祀湘水的男神,《湘夫人》祭祀湘水的女神,《大司命》和《少司命》祭祀主管壽命的男神和女神。《東君》祭祀《太陽神》,《河伯》祭祀男性河神,《山鬼》祭祀女性的山神,《國殤》讚頌陣亡烈士,《禮魂》(送神歌舞)祭祀結束。前後共十一段歌舞,第一和第十一段為祭神,中間為娛神,這是充滿浪漫主義的扣人心絃的詩篇,富有魅力的巫舞使詩歌音樂配合相得益彰。在祭祀神靈時,也正是青年男女相會之期。祭神歌舞中除《國殤》之外,絕大多數是男女求愛的歌舞,《湘君》、《湘夫人》、《山鬼)則是描寫神靈失戀後的悲苦,以神喻人,寫出人間男女的戀愛心態,淒涼哀婉,極具強烈的感染力。中國舞蹈網&gqr"L-l2?中國舞蹈網.| Jd(?2I1S#p3`L 在表演時,巫覡們著麗服持香草合著音樂翩躚而舞,“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FT:^MoVN2W ?#Nf0 中國舞蹈網e:UfF4q`^ 《九歌》是一出大型的古神話歌舞劇,只可惜此後未能沿著歌舞劇的路子發展,到漢代成為郊祀太乙的純禮儀性的樂章,直到聞一多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成的《〈九歌〉古歌舞劇懸解》和近年來湖北省歌舞劇院的《九歌》、《楚韻》的誕生,才復現楚巫舞的真面目。中國舞蹈網:R6{#t Pv"gLww]X5Hh~7rg0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給民間舞蹈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民間群眾舞蹈和貴族士大夫家女樂(專業藝人)的興盛,使舞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貴族之家的舞蹈訓練異常嚴格,如湖南長沙出土的舞蹈紋漆奩,圖中一女教師,手執教鞭,三女舞伎左二人右一人,廣袖長裙正在習舞。從服飾上看,該圖所反映的是楚國貴族之家。由此可以想見越國西施習舞於土城,三年學容步訓練嚴格的程度。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以編鐘和建鼓為主要樂器的樂隊,即所謂“鐘鼓之樂”。湖北隨縣出土的編鐘,製作異常精美。此外該墓中還有彩繪鴛鴦形漆木盒,全身漆黑為地,朱繪豔麗的羽毛紋飾,鴛鴦腹部左側上有兩蛇共銜一橫棍,上懸編鐘兩枚,下懸編磬兩枚,一鹿形獸或神人以灑脫悠閒的舞姿正在擊鐘。右側為一神獸(或人)雙手持槌擊鼓,左側一佩劍神獸(或人)正隨著鼓點、甩起長袖歡呼起舞。楚國的巫舞最有代表性,在前面《九歌》中已經談到,即使在吳、楚爭戰中,在吳國兵馬已到的情況下,楚靈王居然還能躬執羽紱,鼓舞自若。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錦瑟樂舞彩繪圖殘片,上有長袖舞人和巫舞,如有一位正在呼號的巫女,著廣袖衣舒展兩臂似欲起舞,另一巫人張弓搭箭正欲射出,由此可以窺知楚國巫舞的點滴。中國舞蹈網0j}!kg C Z A中國舞蹈網,aT9W.R1x T0x 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分上中下三層,全為英武的兵士,手執幹矛弓箭,奮勇作戰,還有兵士搖槳划船,有人專司敲擊戰鼓以鼓舞士氣。現藏於故宮的畫像紋銅壺,也是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銅壺有二環,大致分六層,第四層為六人樂隊,三女伎著緊身衣,雙腿跪擊編鐘,二女伎立擊編磐,一女伎舉鼓棰敲擊建鼓。三人均身著斜褶裙,細腰擰身,富於形體動作之美,編鐘兩頭都由大神鳥支撐。無獨有偶,四川成都市郊百花潭出土的《宴樂漁獵紋壺》,中間部分以立柱支撐,上掛編鐘、編磬各四枚,四女伎著緊身衣跪舞,四女伎著斜褶長裙,十二人擊磬,二人擊鼓。柱外一女伎手持雙鼓棰正擊建鼓,鼓架下置一小鈴狀曲柄,名“丁寧”(合音為鈴),為節樂的樂器,即戰爭時“鳴金收軍”的“金”。銅壺頸部有“採桑舞圖”,正中身材修長的採桑女,正在揚起窄袖起舞,左右二人抬手擊節,熱情洋溢。成都與河南汲縣兩銅壺只有微小的不同處,可能原均為楚文物,後者流入巴地。河南輝縣出土的戰國銅壺壺蓋上,也有一幅“採桑舞圖”,舞女們在桑樹下有的採桑,有的舉袖起舞,服飾舞姿與以上所述銅壺舞姿近似,戰國時期南方的舞蹈女伎多為細腰長裙,細長袖,是一時風尚。傳為洛陽金村韓墓出土的玉雕舞女佩飾,上部用小玉管排列成T形,下方的玉管之下懸垂一對玉雕舞伎。額髮為半月形,兩鬢捲曲,長裙,寬袖外又套窄袖,斜裙繞襟,腰繫寬頻,尾部垂下,兩舞伎各用左右手上舉互接,翩翩起舞,造型對稱中顯示出活潑優美。這種戰國玉舞人佩飾的出現,不僅證明它已突破西周僅限於禮制佩玉的制度,而且就舞姿的新穎別緻來看,此時舞蹈已開一代新風,更具有娛樂欣賞的審美價值。無獨有偶,在北方的匈奴,則盛行石佩飾,內蒙古準格爾旗布林陶亥鄉西溝畔戰國墓出土的匈奴石佩件五件,其中四、六兩舞伎,頭戴冠,長袖繞身腰間繫帶,兩腿一前一後,前屈後跪,是極為珍貴鮮為人知的匈奴舞姿。北中國還有山西長治出土的陶舞俑,為男子獨舞,似模仿鳥飛動作,八人伴奏,伴唱,舞人頭左上方梳偏髻。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有線刻樂舞圖,樹下一擊鼓而舞的女伎,女伎著斜長裙,服飾舞姿頗似楚舞,從中可以看出戰國時南北樂舞交流的遺蹟。
回覆列表
各國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戰國分為文舞與武舞!古樂舞,至春秋,按題材,分文武; 其標誌,是器物,文羽旄,武幹杵。 文舞興,有淵源,得獵物,喜表演; 武舞起,示爭戰,與人鬥,戰自然。 文舞手執羽旄表演,表示原始人類獵得獵物後的愉快心情。 武舞的藝術根基來源於表演時,舞者手執干鏚,步伐整齊,眾人的動作成為一個步調一致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