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美魏
-
2 # 花貓劉雨昊
朱允炆繼位以後,為了防止各個藩王實力過大,所以採用了削藩的政策,最後導致朱棣造反,四年以後,江山易主。
朱棣攻入皇宮以後,並沒有找到朱允文。那麼,朱允文到底去哪兒了呢?
傳說一 朱允文被大火給燒死了,是自焚而死,因為自己感覺被朱棣抓住也得受盡屈辱,所以含恨自焚而死。
傳說二 朱允文化妝逃走了。朱棣繼位,找了他16年,有人在某個鄉村發現了朱允文的行蹤,最後,朱棣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讓朱允文在孤村頤養天年。
傳說三 朱允文在最危急的時候打開了朱元璋留下的秘密匣子。裡面有一把剃刀,一分度牒,一份袈裟。於是,朱允文剃髮為僧,從皇宮後門逃出。等到朱祁鎮的時候,朱允文才表明身份回到宮中。這是一個比較神話的傳說,傳說朱元璋已經算好了,它的未來,所以把一切都給他準備好了。
傳說畢竟是傳說,到現在我們也沒有有利證據來證明朱允文的下落到底是何去何從。也沒有官方給出的準確答案。到現在也是一個千古之謎
-
3 # 唯戀無名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個謎,未解之謎,當年,守南京金川門的統帥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等開門迎接,燕王兵得入京師 ,當時,宮中大火沖天,燕王清宮3日,未覓得建文帝屍骨。朱棣一朝,不斷地追尋建文帝下落,始終未得蹤影,終成歷史一謎。有一種說法,建文帝被宮中大火燒死,還有一種說法建文帝率臣下9人,從宮中地道逃遁後,削髮易服為僧,皈依佛門,雲遊天下,不知所終。
那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朱允炆究竟去哪了呢?
一,第一種說法,在宮亂中被大火燒死,屍骨無存
當初,守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門迎接,建文帝朱允炆眼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因此絕望之下,引火自焚。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屬於正常,畢竟,朱棣也是絕對不會放過朱允炆這個正統皇帝的。
《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也想出來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於是與皇后一起閉宮自焚。朱棣看到宮中火起,急忙命人前來搶救,可惜沒有來得及。從灰燼中找到建文帝燒焦的屍體,燕王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事後,朱棣備禮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朱允炆在無奈之下選擇自焚,朱棣找到的也只是燒焦的屍體,屍體是不是屬於朱允炆的還有待商榷,因此,只能說有可能朱允炆是被自焚燒死的,但是沒有確鑿證據支援。
二,第二種說法,故意放火焚燒宮殿,金蟬脫殼,下地道脫逃
這個可能性我是認為客觀存在的,理由是自焚的話,朱棣看到的是一具燒焦的屍體,古代沒有現代那麼先進的驗屍裝置技術,一具燒焦的屍體,是朱允炆故意準備移花接木的也屬於正常,要知道,願意為朱允炆替死的大有人在,一把火,燒死燒焦替死的,朱棣就不會再追查朱允炆下落,朱允炆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金蟬脫殼,安然逃脫。
後續,明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這裡可以看到,金蟬脫殼之後的朱允炆,很大可能削髮易服為僧,皈依佛門,雲遊天下。
三,兩種說法,自焚說和出逃出家為僧說更加偏向於出家為僧
按照當時的情況,城已經被圍,出逃已經很難,以替身燒焦自焚迷惑,自己則喬裝逃脫可能性很大,據記載,本來建文帝朱允炆 城破無路可走,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開啟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這裡可以看出,朱元璋或許早就料到了朱棣的狼子野心,早在他臨死前,就替孫子安排好了一切後路,確保朱允炆可以渡過難關,皇位雖然沒了,可是性命卻無虞。
綜上所訴,朱允炆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確實存在諸多疑點,你說城破宮中起火,朱允炆自焚吧,可惜看到的屍體是一具燒焦的,面貌身份根本無從查起,要我是無論如何無法相信朱允炆是被燒死的,寧可相信,燒焦的是朱允炆的替身,藉此可以阻止朱棣的追殺,金蟬脫殼,帶著心腹遠離是非之地,皈依佛門,青燈古佛也屬正常。
-
4 # ST山茶花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建文帝生性“仁明孝友”,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與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性格截然相反。朱允炆登基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其中就有削藩。經過四年的削藩拉鋸戰,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後,朱棣謀權奪位。然而,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民間對此說法不一。
《太宗實錄》中說朱允炆在燕王進入金川門後,雖然想出來迎接燕王,但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隨後不得已下令焚宮。所以,有部分學者認為朱允炆為自殺,但是,《太宗實錄》曾被朱棣前後修改三次,因此,這份記載的真實性被很多人懷疑。
而另一種被大多數人所相信的說法便是:建文帝知道金川門失守,燕軍破城後,想一死了之,但是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建文帝看到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後來隨一位僧人而去,入觀為僧。隨著史學家的不斷研究,認為建文帝出亡而非自殺的人越來越多。
而《明史》中說到,朱棣得不到確切訊息,故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個晚上,胡濙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成祖朱棣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史學家認為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的確切訊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問建文帝蹤跡。
眾多的史料雖未有統一而直接的表明建文帝的去向,但從各種記載中不難看出,建文帝當時可能真的是逃出宮中,後埋名於市井,未曾復國,而不是自焚與宮內。
-
5 # 佳寧姐姐說歷史
建文帝朱允炆失蹤近600年來一直是一個謎,關於他的失蹤也是眾說紛紜。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一心栽培他的嫡長子朱標,朱標宅心仁厚也的確是一個當皇帝的料,但是朱標卻沒有當皇帝的命啊,因此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萬分,隨著朱標的去世,朱元璋多年的心血化為了泡影,於是乎,他做出了一個超乎常人的決定,將皇位傳給朱標的次子朱允炆。
話說這個朱元璋也的確做事有悖於常人,他自己有二十個兒子呢,加上朱標去世兩個那還有二十四個呢,他將皇位繞過兒子傳給孫子,他就沒有想到,這將來會給孫子帶來多大的麻煩,果不其然,朱允炆剛剛當上皇帝僅僅的一年時間,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就從北京城帶著大軍趕來並直搗皇宮,朱允炆一看四叔氣勢洶洶不得皇位不罷休的架勢,朱允炆只是一個膽子比較小得一介書生,朱棣戎馬半生,老朱家能打下江山,也有他朱棣的一半的功勞,當然叔叔的侄子,朱允炆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當時就被他的氣勢給嚇怕了丟盔棄甲的逃跑了,這便是明初有名的“靖難之役”。
朱棣佔領了皇宮才發現,侄子朱允炆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關於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有三種說法:
第一:朱允炆以自焚而死,燕王朱棣攻進皇宮之時,發現焚燒的屋裡有一種屍體,太監們說這是建文帝,但是朱棣並不相信。
第二種說法,朱允炆已經出家當了和尚,還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孫子和他父親一樣比較宅心仁厚,心慈手軟如果把皇位傳給孫子,難免自己的兒子會造反,所以他給朱允炆想出了一條後路,出家為僧,反正朱元璋也是和尚出身。
第三種說法,說朱允炆已經沿著地道逃了出來,並坐船去了東南亞,朱棣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派鄭和七次下西洋,耗費巨資明著是去組建外交,暗地裡是尋找侄子的下落。
總結:以上各種說法均屬人們的猜測,並未得到證實,朱允炆到底去了哪裡,其實早已經成了一個未解之謎,他的失蹤與朱元璋有直接的關係,他如果不把皇位傳給膽小懦弱的朱允炆,也就不會引起朱棣的反叛之心,朱允炆怎麼會是朱棣的對手呢?
-
6 # 畫素說
的確這是一個千古謎團,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城,而後建文帝朱允炆便離奇的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關於建文帝朱允炆到底上哪去了?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但畫素翻閱《明實錄》、《明史》在其中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身亡據《明太宗實錄》記載“建文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根據明實錄記載,朱允炆在朱棣攻破南京之時,自知大勢已去,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叔喜好殺戮,自己落在他的手裡也逃不過一死,於是朱允炆下令“闔宮自焚”,朱允炆自身投向了熊熊烈火之中,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也一同投身烈火之中一同自焚。而後燕王朱棣以“天子之禮安葬了建文帝朱允炆”。
關於這點在《明史》中也得到了證實,“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不過這點,存疑較大,如果朱允炆真的死了,朱棣也找到朱允炆的屍身了,也“以天子之禮”安葬了朱允炆,那又為何沒有為朱允炆修建陵寢呢?
朱允炆,落髮為僧從皇宮中的密道逃了出去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著張居正的這麼一句話:“國史不載此事,但故老相傳,言建文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在彌留之際,留給了朱允炆一個鐵箱子,告知朱允炆在萬不得已之時開啟它。在朱棣攻破南京之際,朱允炆打開了這個鐵盒子,裡面是幾張度牒和剃刀、僧袍與一張皇宮密道的地圖。朱允炆一看明白了皇爺爺的苦心,當即讓太監給自己剃了發,穿上僧袍便從密道遁走了。
雖然這一說法極具故事性,但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第三種說法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漂洋過海,定居海外這一說法的依據是鄭和下西洋,人們猜測朱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其真實目的,並非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天威,真實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年,此時的大明朝剛經歷“靖難之役”不久,大地一片狼藉,此時更應該的是與民修養,而在此時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大舉下西洋,做一樁賠本的買賣,難道不奇怪麼?所以鄭和此行的目的不由令人懷疑!
且鄭和出使西洋的檔案,再後來全部失蹤,於是有人懷疑是因為裡面記載了朱允炆的資訊,被朱棣給藏匿了了起來,或者銷燬了。
以上便是關於朱允炆去向的三種說明,但具體的還是要等到史學家們最後的拍板,這個至今任是謎團。
參考文章:《明史》、《明實錄》
-
7 # 鹹魚閒聊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四年後,燕軍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文不知所蹤。
關於朱允炆的下落,《明史》記載的是:“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寥寥幾筆就交代了朱允炆的下場,宮中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後來朱棣找來幾具無法辨認的殘骸,對外宣稱是皇帝和皇后的遺骸,然後殮葬。
當然了,這個說法是根本不被信服的,所有人都知道,朱允炆有很大可能沒死,而“被死”只是朱棣的把戲,朱允炆“不死”,朱棣無法名正言順的繼位,所以朱棣登基後也在暗中四處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那麼朱允炆沒死的話,他又去了哪兒呢?目前流傳的版本有兩種,“出家為僧”和“逃亡海外”。到底哪一個說法是真的,又或者都不是真的,史學界至今沒有定論,我更不敢妄下斷言。但我個人認為朱允炆沒死這是事實,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到朱棣派人尋找朱允炆,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誰呢?就是明初重臣,歷仕六朝的胡濙。
胡濙是建文二年的進士,建文朝時任兵科給事中,這是什麼職位,大家不必刻意瞭解。只需知道這是一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近侍官職,雖然品級不高,但有機會與皇帝近距離接觸,所以胡濙一定認識朱允炆,這也是朱棣日後令他尋找朱允炆的一大原因。
關於胡濙尋找朱允炆,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永樂元年遷戶科都給事中。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這段記載比較長,我們要分段分析:
首先是朱棣登基後,給胡濙升職了,朱棣給建文舊臣升職主要目的就是拉攏人心,為他辦事,這不難理解。而這段記載也說了朱允炆極有可能逃走,朱棣也犯疑了。
於是在永樂五年,他正式派胡濙到民間尋找朱允炆,那麼胡濙找了多久呢?答案是16年,永樂五年走的,永樂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那麼這中間胡濙就沒回來過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十六年間,胡濙的母親去世了,他申請回鄉守孝,朱棣都不準,為此朱棣還升他為禮部左侍郎,安撫他。古代以孝治天下,大臣的母親去世竟然不允許其回家守孝,這根本不合禮制,不合禮制還升他為禮部侍郎,多少有點諷刺。
但朱棣寧願讓人罵自己無情無義,也堅決的不讓胡濙回來,這就說明他要找到建文帝的決心,這是不是也告訴了我們,朱棣已經確信朱允炆沒死呢?否則他為何如此著急?
不管怎樣,歷經十六年,胡濙總算有訊息了,他“馳謁帝於宣府”,當時朱棣還在宣府北征蒙古,胡濙快馬趕到,這時朱棣已經睡了,但他得知胡濙來了之後,便立即召他前來,胡濙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了朱棣,兩人談了很久,有多久呢,“漏下四鼓乃出”,大體就是凌晨兩點半左右。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什麼緊急的情況,那兩人為何會談到兩點半,所以胡濙一定是知道了朱允炆的下落,只有這件事才會引起朱棣極大的興趣,那麼朱允炆死了沒有,應該沒死,為何?如果朱允炆死了,兩人還是不會談到兩點半,朱棣關心的是活著的朱允炆而不是死的朱允炆。
因此,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胡濙找到了朱允炆,甚至與朱允炆見面了,帝位已失,大勢已去,朱允炆向胡濙表達了自己早已沒有復位之心,他讓胡濙將自己的想法轉告朱棣,而朱棣也仔細詢問了朱允炆的近況,感慨不已。至於日後他有沒有再派人去斬草除根,就不得而知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胡濙說完後,朱棣“至是疑始釋”,心中不再有疑慮,這也說明那天夜裡胡濙與朱棣所談之事必定是朱允炆的下落。
-
8 # 瘸哥說史
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有說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總之下落不明。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歷史學家至今沒有考證。 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
9 # 望風瑟瑟
導讀:建文元年,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之言決定削藩。是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為名起兵,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四年,燕王大軍攻陷南京,建文帝宮中大火,裡有屍體。遂宣稱建文帝已死,朱棣登基,是為成祖。
建文帝既死,怎麼死的?埋在何處?都成了迷。正史記載,建文帝是於宮中自焚而亡。但清理現場時,據說裡面只有馬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屍體,朱允炆屍體與其用的玉璽都不翼而飛,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第一種情況:建文帝自焚而死。 按照《明史》記載,“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並“以天子之禮安葬了建文帝朱允炆”。如果說真是是明史記載的,那麼建文帝之墓何在?崇禎年間,想為建文帝上墳而不得知其陵。皇帝都不知道建文帝之墓何況普通人,這本身就是悖論。所以,這種說法存疑。
第二種情況:建文帝從地道逃出,削髮為僧。傳說朱元璋給他孫子留下三套僧衣和一張地圖,關鍵時刻喬裝打扮沿地圖指向就可以逃出生天。這種說法雖無正史有記載,但被民間普遍認同。事實上,朱棣並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所以在登基後,派遣自己親信戶部給事中胡濙前後兩次以尋訪仙人為名,查詢建文帝蹤跡,歷經二十餘年。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頒御製諸書,並尋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查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我們可以看出,胡濙主要任務的確是為了查訪建文帝蹤跡的任務而遊走全國各地的,這次緊急回宮彙報情況,必然是得到比較準確的訊息才使得“帝疑始釋”。據說建文帝逃脫後,曾藏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病亡,埋於庵後山坡上,胡濙去實地檢視完畢,確認是建文帝無疑,才急忙回報,朱棣這才放下心來。
第三種情況:建文帝逃亡海外之說。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明史》中提到這樣的記載“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顯然是朱棣根據胡濙的報告,判斷出建文帝有可能出海,所以派三寶太監鄭和前後六次出海,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胡濙最後一次彙報建文帝情況時,得知建文帝已死,朱棣才放下心來,再沒讓鄭和出海,整個六次下西洋沒有尋到建文帝蹤跡,說明建文帝不一定在海外。
第四種情況:朱棣自導自演一場戲:為什麼這麼說呢?建文帝之死本身是一樁無頭案,真實的可能性是朱棣進了南京城把建文帝和他的皇后太子一併請入寢宮,然後放一把火全部燒死。但是他又不想背“弒君”的罪名,然後編造出建文逃跑,出海等故事來迷惑士人,而當時的起居錄則是被朱棣無恥的修改了,以至於後世在正史中無法得到什麼真實有用的資訊。依照我個人之見,恐怕這個才是真相。
不管怎麼樣,建文帝的下落,當時不明,現在更不可能探得究竟,這就是歷史疑案,不會影響歷史程序,會影響歷史程序的只有一種人——活人!所以明成祖朱棣才是那個真正能影響歷史程序和改變歷史走向的人。
-
10 # 說客先生dys123
迴歸普通!
這個問題即是個謎團,又有個答案!
明朝皇帝朱允炆雖繼承大統王位貴為天子!他也是普通人類一員!不是有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嘛!”更何況帝王了!他們也來自於普通人群裡的一員!因為父母、因為環境、因為才能、因為機遇、因為時間等等他們獲得了人類社會里不同一般的位置!
從歷史背景和當時情況看,朱允炆雖是朱元璋的嫡次孫,但性格優柔寡斷,年輕稚嫩,只是含著金勺子出生,承接爺爺的福廕,因為一些特定的規矩和因素做到皇帝這個位置上!雖然聰明但只是從書本上學到一些東西,沒有實際人生閱歷,沒有觀察人性本質的洞察力,沒有實踐磨練……實踐不但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還是檢驗能力的試金石!所以他整個管理控制能力都是薄弱的,受到很多朝堂大臣的左右,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和主張,也就沒有任何威嚴和權威!失敗是必然的!人要做成功一件事情,主靠自己,助靠別人!
從本人看朱允炆在城池被破之後,慌忙出逃,沒有幾個人跟著跑!他的大臣手下基本都被一網打盡!他長得人某人樣吧,不是龍首龍身吧,脫去龍袍扔到人堆裡和普通人沒啥區別吧!人靠衣裝馬靠鞍還是很有道理的!換一件衣服極有可能在別人眼裡你就大大的不一樣!從他身份地位來說,這樣出逃看可以說是光屁股跑的!大千世界人如過江之卿一樣多,世界又這樣大!當時交通訊息又不發達,科技也不發達……確實不好找!一般我們還說一個人藏個東西,一百個人不一定能找到就是這個道理!
從朱棣和朱允炆的關係看!朱棣為啥造反,表面看是受壓迫危及生命,實際是一有野心,二有獲得更多收穫的慾望,三儲存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我做老大!表面看他顧念親情骨肉,遵從祖宗帝規!實際他最在乎的還是那個王位自己能不能坐上!尋找朱允炆的目的就是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但他是造反出身名不正言不順,怕別人以此理由再造他的反而已!所以他是明早暗除的原則!朱棣是心狠手辣,詭計多端,實踐磨練出眾,掌控能力強,有一定威望有人追隨的帝王之才!王位落入他手也是必然!
朱允炆雖然能力不行,聰明還是有的,大勢已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天下勢力都是人家的,跑出去露面死不知道多少回!再一個按他的性格也成不了大事,手握皇權還落得這樣下場,現在成孤家寡人還有啥作為!他的一點志向也被打的支離破碎!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能躲避開追殺好好活著給自己一門留個後代血脈只能是首選了,所以迴歸普通人群是他最好的選擇!天下雖大,能有個容身立命之所活下去已經不容易了!古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很有哲理的!
回覆列表
歷史製造的迷案
還原歷史,朱元璋本想傳位於太子,不想太子多病早折。太祖皇便把千般寵愛,集於孫子朱允炆,歲傳位於太孫允炆,激怒朱隸,引發明朝的內亂。
允炆性偏弱,也就是現在說的重感情和親情,在和叔叔的爭鬥中,多次重於親情。得朱棣險中取勝,隋朱棣攻破京城,火燒皇宮。允炆的消失便成為千古懸案。
還原歷史,朱棣,是一個重於心機,善於運用親情的人,也是一個重於傳統的人。他不會讓自己揹負殺君的罪名。
還原歷史,朱元璋,在那個君為重,臣為輕的年代。元璋不可能做出挖洞留帽的故事。
歷史真像,攻破京城,允炆活,朱棣殺之,毀屍滅跡。攻破京城,允炆死,毀屍滅跡。
至於允炆借洞逃脫,化僧而去的傳說,想只是朱棣為了逃避殺君的罪名,讓無知的史官幻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