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中新社30日報道,10月30日,以色列外交部突然在社交媒體上釋出宣告,宣佈自10月30日當天起,將所有駐外使領館無限期關閉。原因是以色列財政部的一項新政策損害了外交人員的正當權益。你如何看待此事?
5
回覆列表
  • 1 # 人生觸底反彈

    凡事皆有因。每個國家的國情可能不盡相同,但強大或虛弱肯定都有各自的原因。對於強大的原因,不應該看其表面,而應該“深挖”其內在的“規律性”和“哲理性”。比如美國國會和白宮的“內鬥”;比如英國的脫歐“煎熬”。從表面來看,它們似乎屬於“內耗”。通常的說法是“與國不利”。但是,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也得承認其中蘊涵著的“哲理性”。恰恰是這種“內耗”使這些國家降低了“犯災難性錯誤”的機率。同時也從側面反應了“人性”的“內在規律”。以色列出現的“關閉駐外使領館”事件亦是如此。

    據中新社10月30日報道,以色列外交部30日在社交媒體上釋出宣告稱,自10月30日當天,以色列將無限期關閉所有駐外使領館。關閉期間,使領館不再提供領事服務。以色列外交部給出的理由是:“財政部違反了今年7月份與外交部達成的共識,單方面改變了已經實施幾十年的補貼規定”。實質上,這就是以色列外交部的“罷工”。此訊息一出,很多域外國家的吃瓜群眾感到“詫異和不解”。紛紛發表議論說:“外交代表著國家的門面,怎麼可以因為個人私利而破壞國家的形象?這是典型的不愛國行為!”其實,如果說以色列人不愛國的話,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相信。以色列人的愛國之情已經浸入“骨髓”。但是,以色列人認為,爭取自己的正當權力和愛國並不矛盾。再者,以色列人的愛國更注重“實質”,而非表面形象。美國也曾做出將“政府關門”這樣“丟人現眼”之事,但這也並沒有阻礙美國的強大。所以說,臉面並不“實用”,而實力才是“根本”。

    若論實力,以色列的國土僅有2.5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不過800萬。土地墒情很差,多沙漠。國家安全堪憂,周圍環伺著眾多阿拉伯國家的警惕和仇視的眼睛。就是在這種安全環境和自然條件下,以色列卻建成了現代化國家,是亞洲屈指可數的幾個發達國家之一。試想,如果以色列人不團結,不愛國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但是,以色列人的個性是不願受到“道德綁架”,他們認為愛國和個人正當權益並非“矛盾體”,甚至是“相輔相成”的促進關係。如果個人的正當權益能夠得到保障,他們內心的愛國熱忱就會更高。所以,該爭取的權益他們仍然會爭取。而這次的罷工行為就是外交人員在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所致。

    據報道,以色列外交部的這次罷工,起因是外交部和財政部關於“外交人員和駐外武官的津貼”糾紛。以色列財政部準備推行一套新的“報銷制度”,以取代沿用幾十年的津貼制度。外交部認為在時間節點上不合適,所以在今年7月份兩部達成“再磋商”的“共識”。可能是溝通方面出了問題,導致以色列財政部在沒有和外交部“磋商”的情況下,即通知外交部,將實行新的“報銷”制度。而如果按照新的報銷制度,對於已經報銷的多餘部分,這些外交人員必須“退返”。這就損害了這些外交人員的個人權益。因為,已經報銷的,說明花出去了!再讓他們“返還”,顯然“不合理”。所以,他們以關閉使領館的方式以示抗議。

    有網友擔心說:“使領館關閉了,那如果以色列人在國外需要救助怎麼辦?”其實,所謂的“關閉”,只是不再辦理簽證服務等事項,也可能會影響外交事宜。但卻與個人的“應急和救助”無關。這也就體現了以色列人的真愛國和對同胞的“真情”。也就是說,即使他們不是使館人員,如果他們的同胞需要救助,他們同樣會“義無反顧”。其實,以色列外交部的“罷工”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14年的時候,以色列外交人員已經“罷工”過一次了!

    據此前的媒體報道,以色列外交部曾在2014年3月罷過工,當時,以色列外交部關閉了在全球各地的102處使領館,雖然外交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卻也沒有阻止以色列的發展步伐,以色列也並沒有因此變得虛弱。這就是愛國的“哲理性”問題。這個哲理就是個人權益得到尊重後,其愛國的動力會更足,會更有“歸屬感”,會更加落在“實處”。這個實處就是使以色列“更強盛”。以色列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栓釋了這個“哲理”的內涵。

    以色列“國小人少”,資源貧乏。但以色列人的人均GDP卻達到了4萬多美元,位列亞洲前幾名,絲毫也不遜色於中東的一些產油國。最主要的是,以色列在沙漠化的國土上卻創造了現代化的農業樣板,成為了全世界學習的標杆。更重要的是以色列的工業化和科技水平同樣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最最重要的是以色列在教育和基礎學科的成就更是以色列未來可以長久立足的“法寶”。顯然易見,對個人權益的爭取,並沒有妨礙以色列人對國家的貢獻。

    從去年到現在,以色列已經舉行了兩次大選,新政府始終沒有組成。本月21日,內塔尼亞胡又一次組閣失敗。現在,組閣權又轉到了中左翼聯盟的甘茨手中,假如甘茨組閣失敗的話,以色列將會進入第三次大選程式。之所以組閣失敗,皆因有些黨派不願放棄理念和原則。也許有人會說他們不以大局為重,是在損害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就像英國脫歐一樣,似乎被嘲笑。但是,這種尊重民意和尊重程式的做法,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損害國家利益,但從長遠看,則可避免這個國家大的“災難”。而一旦他們達成共識後,其“事半功倍”的效果將會更加明顯。這就個人正當權益和國家利益之間的“哲理性”。

    猶太人曾在外遊蕩了兩千多年,直到1948年才建國,而在建國的第二天即遭到圍攻。在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數度岌岌可危,但他們都挺過來了!試想,如果他們不愛國,不團結的話,也許早就“不存在”了!顯然,他們將愛國落到了“實處”,而不是流於“表面”;他們將團結融在了行動中,而不是在語言上。所以說,以色列外交部和財政部的這次“糾紛”並不能證明他們不團結,因為團結也要有“底線”。也不能說明他們不愛國,因為外交人員爭取的也是他們自己的正當權益。而從哲理上來說,將矛盾擺在“桌面”上,將正當權益爭取來,也許更利於他們團結,也許會使他們更愛以色列這個國家。

  • 2 # 顏二哥有言23

    以色列外交部宣佈,從星期三早上一點鐘開始,關閉全球所有的以色列駐外大使館和領事!以色列在全世界有69個大使館,23個領事館,5個外交代表處。這意味著,它們的一切領事服務將停止!這可是聞所未聞呀!

    到底為以色列外交部要做出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呢?

    原來是,以色列外交部駐外工作人員工會,是為了爭取和保護會員的利益,組織了統一罷工。

    他們認為,以色列財政部一改慣例,打破幾十年從不對以色列駐外工作人員的“駐外津貼”徵稅的慣例,反悔今年7月19日,以色列外交部與財政部之間達成的“駐外津貼免稅”的共識。並向以色列外交部發出“駐外津貼徵稅”的公文。公文還要求對駐外人員已經花費掉的駐外津貼徵稅。這意味著,財政部不但在未來對駐外人員的駐外津貼徵稅,還要進一步透過徵稅的方式,‘’要回‘’已經支付給他們的,並消費掉部分駐外津貼!

    以色列財政部的這一“食言舉止”,激怒了外交部和全體外交部駐外人員。而以色列駐外人員工會組織因應會員的呼聲,為了維護會員的權利。就決定舉行駐外人員‘’全體大罷工‘’。

    其實,以色列外交部駐外人員的駐外津貼相當豐厚,幾乎佔其基本工資的比例的一半。一旦遭到以色列財政部徵稅,那可是減少了一大部分收入。因為,按以色列駐外人員的高收入,以色列財政部已經徵收基本工資近20~30%的稅額。駐外津貼免稅,剛好可以補貼基本工資被徵收的高稅額。現在財政部改變主意,要對駐外津貼徵稅了。可以想象,駐外人員的收入馬上銳減!這也難怪以色列駐外人員集體罷工。

    以色列財政部對駐外津貼徵稅,不單單是對駐外外交人員的駐外津貼徵稅,而且也對駐外軍事人員的駐外津貼徵稅。所以,相關邊界海關也關閉了。比如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周邊的海關也關閉了。

    對於以色列外交部的反對,以色列財政部長卻說,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每年增加外交預算,“掏空了財政部”,卻罔顧駐外人員的利益!

    由此可見,以色列政府中外交部和財政部的“內鬥”,導致了以色列的整個國家的外交事務癱瘓,這對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和安全,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

  • 3 # 新文化街男孩

    (以色列駐外使館門前車馬稀)

    我們以為,之所以會有這類問題的出現,是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迂腐觀念。對於一個政務公開透明的民主政體而言,以色列政府內部事務沒有什麼是可以隱瞞的,以色列公民有知情權。如果故意隱瞞了,才是真正的“家醜”呢。

    人常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評價哪種制度是好的,哪種是壞的。能適合自己國情的就好,人民滿意能夠有幸福感的就對。

    (以色列議會大廈)

    至於說,以色列外交部的做法有逼宮之嫌,只要不違法,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維護本部門利益又有什麼不對的呢。我們相信這也是以色列外交部不得已而為之的。當然以財政部也有難言之隱。既是這樣,那麼雙方就在使館停止辦公的巨大壓力下,加快溝通與和解吧,猶太人有足夠的智慧,這個事件也一定與是否愛國無關。

    不過,從使館停擺事件,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以色列政局長期動盪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半年內連續兩次大選,至今還有選出總理。不是選舉制度的設計有問題,就是以色列內部矛盾衝突太複雜,造成凝聚力太分散,以致找不到一條大家都基本認可的政治主線,更缺乏一個主流民意,可以聯合一些政黨團結在一起,共同組閣掌權。

    但或許這也是天意,一個被內政擾亂心智的以色列,無心強力干涉周邊國家的內部事務,所以才讓敘利亞出現和平曙光,伊朗危機也沒有發展到開戰的邊緣。更讓美國不知所措,失去了以色列這一重要幫手,在處理中東事務時,明顯地表現出手忙腳亂。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以色列的內政問題,竟然對中東和平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貢獻。

  • 4 # 微笑老魚

    和財政部有關而不是和央行有關,就意味著和程式無關和資本有關。任何一國的駐外使領館最重要的就是商務參贊,商務代表處,和房地產直接相關。另外,在中文裡,和資訊單位相關的國家只有兩個,英國和以色列。同時我們也知道,經濟大使館和政治大使館不是一回事,經濟大使館往往和大賣場有關。最後,市場經濟和稀土經濟特務經濟密切相關。

    結論是,以色列的商務代表處在美國波士頓大肆收集稀土資訊,大搞房地產。

  • 5 # 江淮聖手

    以色列這個國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最近卻傳出了政府使館關閉的訊息,原因還是外交人員罷工,在如此高福利的國家還是聞所未聞。以色列外交部現在宣佈從週三早上開始關閉所有的大使館和外交部門,這次事情的起因源於以色列財政部對外交工作人員的駐外津貼進行徵稅。

    原來的時候,以色列外交部和財政部達成協定保證以色列的駐外人員津貼免稅,不過現在又反悔了,以色列財政部要求未來對駐外人員的駐外津貼進行徵稅,以前欠的稅還要補上。以色列財政部的這一做法引起了公憤,要知道以色列外交人員的津貼很豐富,能夠達到工資比例的50%,而以色列的稅負可是相當高,如果對這一部分今天進行徵稅的話,那麼以色列外交人員的收入將會急劇減少。現在這些外交人員的稅已經很高了,他們交的稅佔他們工資的20%~30%,可以想象徵稅之後這些外交人員的收入會減少很多,所以導致了駐外人員集體罷工。

    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是,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而且被反對派指責有貪腐的情況。現在換了另一個人來組閣那麼政策肯定會改變,而以色列的財政部表示內塔尼亞胡所實行的駐外人員政策幾乎讓財政部被掏空,這次的事件可以看作是以色列財政部和外交部的一次權力鬥爭。現在以色列的政局仍然是看不到什麼眉目,以色列也出現了政治碎片化的情況,組成一個聯合政府非常困難,由於現在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以色列也自然受到了影響。儘管以色列這個國家經濟非常發達,但畢竟國家實在太小了,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僅僅有2.57萬平方公里,人口還不到1000萬。但是人均GDP達到了4萬多美元,甚至比中東那些產油國還要富有的多。不過由於土地和人口有限,所以很難承受現在的經濟壓力。

    最近中東地區戰亂不斷,以色列面臨著比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現在對美國的軍購費用也在逐步攀升,因此現在以色列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前段時間以色列方便,還買了美國的很多f-35戰機。所以現在只能對公務人員進行改革,以最佳化財政體系。

  • 6 # 張139558534

    哈!我看待此事真是嚇了一跳,外交人員也有罷工的?真是不敢想象。仔細看了一下事情起源,可見以色列這種部門間管理關係很不好。甚至荒誕不經!財政部因為自己認定的稅費規定,就要動別人已經吃掉了的乳酪,這不是噁心人嘛!何況,財政部是根據政府計劃撥付款項,不能直接具體要求其他部歸自己管理。如果按他們現在這樣管理,財政部當然就是老大,政府總理都可以省了,不是嗎!

    以色列外交人員鬧的這一出在於,政府部門的預算都在漲,唯獨外交部的卻被削減了。以色列外交部總預算為一年3.67億美元,這筆錢並不多,因為需要維持以色列在全球69個大使館、23個領事館和其他代表處的運作。 據一份報告稱,相當比例的大使或駐外人員並未獲得符合駐點生活條件的待遇。多達250處的外交部機構、宿舍和使領館建築,都處於破敗失修狀態。可見,還是蠻可憐的!就是這樣,財政部的老爺們還是認為外交人員“多吃多佔”,應該減免補助費。當然他們要氣壞了,沒有這麼欺負人的!外交人員舉例子,請客吃飯補助,很多時候為了省錢,都是自家開伙請客。當然無法有報銷憑據,一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助。雖然外交人員仍然要自掏一部分腰包,但畢竟可以接受。而如今按財政部規定,這些不給補助了,那豈不是都是個人開銷?當然大家都無法承受,所以大家一起摔耙子,不伺(猴)候了,情有可原。

    其實一個國家內,外交工作應該是核心地位。一般排名次,都是外交部第一,國防部第二。換句話說,外交部門的資金是要絕對保證。再節約,也不應該節到外交官的頭上。記的我們改革開放前外匯很少,七十年代平均每年外匯只有一億美元,甚至有時只有千八百萬,金貴的很。但在美國建聯絡處,一次就批了九百萬美元!天文數字了,因為這是臉面,不能丟那份人。所以,外交無小事,始終是一項準則了。

    以色列不知什麼標準,但用市場化的標準來衡量外交官的功績,在套進錢袋子去評判,應該不合時宜。當然,以色列的標準不同吧,他們自己的國情。但搞的大家都停工了,就算節省不少國家開支,也不是初衷吧?

  • 7 # 古姿觀察

    以色列外交部30日透過官方社交每天對外發表宣告,由於財政部違反今天七月達成的協議,單方面改變已經實施了幾十年的有關協議,所以外交部被迫於30日關閉全球各地的使領館。這什麼意思呢?簡單點說就是以色列駐外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罷工了。駐外機構全部停止辦理任何業務,包括簽證、護照、領事保護,甚至以色列領導人的外事活動也將會因此而停擺。(以色列外交部)

    那麼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外交部駐外機構集體罷工呢?

    原因還是在於一個字“錢”。外交部駐外機構的人員近日獲得了一筆一次性津貼用於支付駐外期間的生活和辦公花銷。然而以色列財政部要求這些外交官提交這些花銷的收據,財政部將會依據這些收據來收取消費稅。這個稅屬於以色列現行的附加稅,稅率為17%。讓駐外人員不滿的主要原因不僅限於收稅,而且在這項稅收有溯及力,這將迫使這些駐外人員從幾年前開始償還,每人損失將近數錢謝克爾。吃到嘴裡的肉都消化了,回頭再來割肉,這讓外交官們無法接受,遂開始罷工。(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

    雙方爭執不下

    在以色列外交部的宣告中,其強調自身對於國家的貢獻,一直都在維護國家的形象,提升以色列在全球的地位和實力,並指責財政部是在破壞國家的工具。外交部也辯護稱其僱員跟其他以色列公民一樣正常繳稅,並沒有違反法律搞特權。然而以色列財政部卻並不認同外交部的說法,它指出“外交官罷工的行為是在關閉以色列的國際關係,以便他們能夠維持舒適的生活方式。”(罷工)

    那麼事實情況如何,雙方誰的說法更準確呢?

    原則上講,照章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所以外交部僱員納稅屬於履行其公民義務。從法律制度角度來看,以色列財政部的主張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財政部的做法確實不近人情,而且沒有考慮到目前以色列外交系統目前整體現狀,而且矛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在今年5月以色列國家審計長髮布了一份報告,其中就明確指出一些以色列外交部僱員生活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長期駐外工作開銷確實不小,而且部門的保障非常不充分,待遇很差。他們在今年早些時候還抗議政府削減外交部門的財政預算,而且在今年九月因為另外一次金融糾紛發生過罷工,最後在財政部撥款之後才得以停止。在更早的2014年也曾經發生過一次全部使領館罷工的事件,這讓以色列政府十分尷尬。(以色列財長拉皮德)

    結語

    這罷工其實反映出目前以色列政治的混亂情況,現在的內塔尼亞胡屬於看守政府。今年4月以色列大選由於未能組成政府所以在9月進行了第二次大選,然而內塔尼亞胡在經過多次嘗試之後宣告組閣失敗,組閣權落在了中左裔藍白黨的甘茨手中。從目前對外情況來看甘茨組閣的希望也十分渺茫。在新內閣無法產生的情況下,相關政策也無法落地,看守政府人浮於事,忍心浮躁,無法肩負起責任來調解部門之間的矛盾,尋求解決辦法。(陷入困境)

  • 8 # 英武

    怎麼看待?內塔尼亞胡都無法組閣讓給競爭對手了,所以外交部的報銷如果沒有預算或者沒有發票就不給報銷,財政部還是厲害啊!以色列財政部違反今天七月達成的協議,單方面改變已經實施了幾十年的有關協議,所以外交部被迫於30日關閉全球各地的使領館。以色列財政部要求這些外交官提交這些花銷的收據,財政部將會依據這些收據來收取消費稅!

    這個事情發生其實挺有意思的:

    1.根源上還是現在以色列遲遲無法組閣成功,就是內塔尼亞胡對手甘茨組閣也差火候啊!既然政府都沒有總理,下面的財政部趁機發難花錢大手大腳的以色列外交部就符合邏輯了。所以,政府搖擺才是根源。

    2.對於外交部的花銷、報銷與交稅的爭鬥老早就有。在2014年就發生過全部使館罷工的事件,也是因為錢鬧的。

    3.最近一次是今年5月份。以色列國家愛審計長髮表一份報告,就談到了外交部僱員生活艱難,待遇很差的問題。在今年9月份因為金融糾紛就發生過外交部的罷工。

    慢慢來吧,錢確實是很重要的事情!

  • 9 # 書中有毒

    以色列的外交部怎麼可能為了駐外武官的幾個津貼而鬧罷工呢?這不讓國際社會笑話嗎?人均GDp已達4萬美元的以色列,難道掏不起這區區幾個小錢嗎?絕不是。千萬不要被以色列財政部所謂的徵稅而引起的兩大部門間的矛盾——表面現象所迷惑了。

    聽鑼聽聲,問題的癥結在於:正值反對黨的藍白黨甘茨28天的組閣敏感期間,竟然鬧出這樣的天大笑話,不能說沒有貓膩,不能說沒有政治因素。更何況財政部和外交部的這點糾葛,今年7月的時候都已經鬧上了,那為何現在才爆發了呢?

    所有問題的癥結,都可能是現在甘茨組閣有關。以色列是典型的議會制、多黨制國家,今年已經組織了兩次大選,右翼的利庫德集團的代表、現總理內塔尼亞胡已經兩次組閣且全部失敗後,根據憲法規定,只能轉由中間黨派藍白黨代表人物甘茨出面組閣,他能否組閣成功?以色列年內能不能舉行第3次大選?這都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現任以色列外交部長伊沙雷爾卡茨,是2019年2月份才被任命為代理部長,4月份轉正的。他是一位資深的內閣部長和利庫德集團成員,是以色列前情報部長和交通部長。也就是說,現任外交部長卡茨是內塔尼亞胡的心腹死黨,是串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從主管情報、到交通、再到外交,從他從官的這個軌跡可以看出,以色列掌管情報和外交這樣的要害部門的人,能是一般人物嗎?

    而現任財政部長施泰尼茨,是以色列歷史上的第33任財長。他可不屬於右翼的利庫德集團,而屬於中間派性質偏左的藍白黨陣營,說穿了,他和甘茨是一個陣線上的。

    如果看穿了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的黨派屬性,如果看穿了以色列兩次大選引發的三次組閣的複雜性和艱鉅性。就基本上能判斷出這次外交部鬧“罷工”風波的貓膩在那兒了!這根本不是錢的事兒,以色列根本不差錢,而是政黨爭鬥的延伸所引發的漣漪——

    甘茨所在的藍白黨集團,利用掌管錢袋子的權利,想透過製造一些噱頭,給內塔尼亞胡所在的利庫德集團製造一些麻煩或壓力,從而引起輿論的關注,“逼”對方做出某種讓步。這只是政黨間的一種鬥爭策略而已。

  • 10 # 小柳聊聊兵

    個人認為,這是以色列外交工會舉行的一次罷工而已,這件事,要是放在法國的話,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以色列,確實還是很少見的;據中新社30日報道,10月30日,以色列外交部,突然在社交媒體上釋出宣告,宣佈自10月30日當天起,將所有駐外使領館無限期關閉;原因是以色列財政部的一項新政策,損害了外交人員的正當權益;

    導火索這是以色列財政部,向以色列外交部,發出了一份 駐外津貼稅 的公文引起的,因為這份公文裡要求,所有駐外人員,都要繳納津貼稅;這就打破了此前財政部 與外交部門達成的 外交人員 免津貼稅的共識,以色列財政部 的這一舉措,徹底惹惱了所有外交人員,為了維護外交人員的切身利益,在以色列外交工會的領頭下,組織了此次集體罷工;

    因為 以色列外交人員的主要收入,只有基本工資和駐外津貼組成,基本工資已經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如果再繳納津貼稅,他們感覺 自己的收入就少了很多,要知道,這些外交人員本來就是高收入人群,而以色列高收入人群的 個人所得稅的 稅額是很高的,達到了

    20%以上,要是再額外繳納津貼稅的話,對他們個人來講,收入確實會少很多;

    筆者認為,此次罷工行為,應該只是外交部門對財政部的一次抗議而已,不會對以色列的整體外交造成太大影響,更不會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他們只是想透過此次罷工,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力而已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ore than a woman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