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孔子說:”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孔子說當今的文化精英們、實是文化小人們永遠不懂他的文化!

  • 2 # 中義之鐘

    [cp]孔子誕辰|

    前語:

    西曆紀元前孔子就誕生了。現在把西曆9月28日做為孔子的生日,著實是一種無奈。

    古代以農曆八月二十七為先師聖誕

    公曆紀年一般定為9.28

    漢天文學者王笑東考孔子誕辰為黃帝二一四六年己酉歲夏正(建寅)九月二十一庚子日,儒略暦逆推為西元前552年10月9日。

    孔子誕辰天象為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與漢代織錦五星出東方天象同。

       孔子誕辰天象,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歲在降婁星次,是魯國分野。月離井宿。日躔氐宿,為兗州分野。

     

       曲阜國學院從黃帝四七一三年丙申歲起,每歲於九月二十一祭祀孔子

    今天是9月28日,

    2569年前的今天,一位智者出生,

    在今後兩千多年的時間裡,

    他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並且,這種影響還在繼續。

    他的名字叫孔丘,人們一般稱他為孔子。

    有考證認為,孔子誕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依西曆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

    在孔子誕辰日,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大韓民國、日本等地都有紀念活動。在文廟舉行“祭孔典禮”是常見的正式紀念活動。臺灣,孔子誕辰日的陽曆日子(9月28日)為法定教師節。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孔子三千弟子,他們吟誦《論語》詞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他有很多名號,

    古人稱為他“天縱之聖”,

    今人稱他為“至聖先師”,

    還有人稱為他為“無冕皇帝”(李約瑟)

    ……

    不論是哪一種,浮現在我們面前的,

    都是一個高大的形象。

    但是,你以為,

    孔子只是一個嚴肅、迂腐的老先生,

    只是一個深沉、睿智的老學究。

    那麼,你錯了,

    事實上,孔子是一個可愛、靈活的老人家。

    他會自嘲自己是“喪家之犬”,

    他也會“出爾反爾”,不遵守誓言。

    今天,詩詞君來說一說那個可愛的孔子。

    他是個悲苦的少年。

    孔子的爸爸生他之前,已經有了九個女兒,

    還有一個身有殘疾的兒子,為了繼承家族,

    孔子的爸爸於是又娶了孔子的媽媽,

    生下了孔子。

    此時,孔子的爸爸已經66歲了。

    孔子三歲時,爸爸去世了。

    媽媽和他被正妻趕出家門。

    於是,媽媽帶著他來到曲阜,

    過著清貧的生活。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意思就是說小的時候,生活貧苦,

    做過許多粗活。

    孔子是個熱愛學習的人。

    孔子是個愛學習的人,

    許多人都曾是他的老師。

    他曾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

    向萇弘請教過樂理知識,

    向師襄學過鼓琴,十分認真。

    在師襄都認為孔子彈得十分不錯的情況下,

    孔子依然勤加練習,以求盡善盡美。

    孔子還有一個老師,叫項橐。

    一次,孔子路遇七歲項橐,見他對答如流,

    自己提出的許多問題,都被他巧妙解答,

    於是,拜他為師,結為忘年交。

    孔子是一個敢於自嘲的人。

    一次,孔子從鄭國到陳國,

    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

    於是他獨自在城門等待弟子來尋找,

    路過的人,看著孔子落魄的樣子,

    說:“那個人好像一隻沒家的狗呀”。

    孔子知道後,說:就是,就是。

    這樣自嘲的孔子,詩詞君覺得特別可愛。

    落魄時,還有心自嘲,可見,孔子是個豁達的人。

    孔子是一個“出爾反爾”的人。

    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過蒲地,

    蒲人攔住孔子,不讓他繼續前進。

    蒲人說,只要你發誓不去衛國,

    我就放你走。

    孔子與蒲人發誓定立盟約後,

    出了東門,就往衛國趕。

    子貢說:老師,我們怎麼能違背誓言呢?

    孔子說:他逼我發的誓,神靈不會聽的。

    (要盟也,神不聽。——《史記·孔子世家》)

    原來,孔子並不迂腐,他是個會變通的老先生。

    孔子是一個智者。

    顏回是孔子最得力的徒弟之一,

    孔子周遊列國時,途中幾天沒有吃飯。

    顏回找來一袋米,煮飯給孔子吃。

    飯快熟了,孔子看見顏回抓了一把米吃了。

    孔子什麼也沒說,顏回來請孔子吃飯,

    孔子說:我夢見先父,這飯很乾淨,我先祭奠父親再吃吧。

    顏回說:不行啊,剛才煮飯時候,

    有炭灰掉到飯裡去了,丟掉可惜,我就吃掉了。

    孔子感嘆道:

    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時也依靠不住。學生們記住,瞭解一個人是多麼不容易呀。

    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是一個追逐夢想者,歷經坎坷。

    孔子也有夢想,

    他的夢想就是將自己的主張付諸實踐。

    孔子在55歲時,周遊列國,

    尋找賢明的君主,這一路上歷經坎坷。

    路過匡城時,被圍困了五天。

    在陳國時,孔子師徒被圍困在半路上,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糧食吃完,七天沒吃飯。

    孔子在鄭國,與弟子失散,

    倉皇落迫,人們說他如“喪家之犬”。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雖然諸多坎坷,

    可他卻一直堅持,可謂執著的追夢者。

    孔子是一個“吃貨”。

    孔子是一個吃貨,吃穿住行十分講究。

    特別是吃。

    他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口號。

    糧食越精緻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

    他還發明瞭一套“飲食理論”,

    即“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可見,孔老夫子在吃上的講究。

    據說,《論語》中提到吃的就有四十多處。

    從最開始的“露天吃”“生著吃”,到逐漸的“建房吃”“弄熟吃”,以至於後來“填飽肚子吃”“治病養生吃”“修道服食吃”等等,“吃”以其獨特的吸引力和相當的重要性貫穿了中國從古至今的所有歷史。

    這就是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教化之功,告別茹毛飲血的生活,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他還是最好的老師。

    他奉行“有教無類”,

    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

    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物件之外。

    他有三千多個弟子,

    其中最賢能的有七十二個人。

    顏回、子路是他十分鐘愛的弟子,

    當得知他們去世的訊息,

    他為他們傷心難過,儼然一位長者父親。

    這就是孔子:

    一個悲苦的少年,

    一個執著的追夢者,

    一個自嘲的智者,

    一個可愛的吃貨,

    ……

    一位得道聖人化身凡像力行大道教化的尊者

    一位禮樂射御書數,文武兼備的全才

    一位文質彬彬又勇猛血性的男兒

    一位五星出東方的天縱之聖,弘易,弘道不輟的文化聖人……

    可能還有許多身份,我們都還不知。

    但是,他的智慧,他的學說,他的思想,

    卻深入我們的骨髓,影響華人的為人處世。

    他將會被永遠銘記。

    今天是孔子的誕辰。

    思想永流傳,是後世對他最好的紀念。

    39

    李日愛

    天縱之聖偉先師

    學富五車德如江

    三千弟子七二賢

    有教無類育萬民

    大儒聖學傳千年

    詩書禮樂美德傳

    逝者如斯千帝廢

    獨有先師萬古銘

    27

    吳校君

    其實更應該講一講:孔子是個全面發展的人,是文武雙全的。孔子講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箭和駕車,其實就是軍事技能。雖然後世尊孔子為“文宣王”,但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其實也是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的,而且相對於墨家等,更加全面均衡。只是後世的改造,使得儒生都成了弱不禁風的形象。

    19

    一葉浮萍

    唉,想起了當年‘屋私,新問瓜廢汗字盲目崇拜喜方運動,真的是一場浩劫,竟然把聖賢貶稱‘孔老二’,全國上下搞的是熱火朝天,批的是轟轟烈烈。你冤啊,孔老夫子。

    16

    Gentleman

    千古鴻儒一聖賢,

    揮毫潑墨寫詩篇!

    千古絕唱留後世,

    醒世箴言萬代傳!

    14

    茗慧蘭香

    如果今天定為“教師節”可能意義更深刻

    12

    王華川

    祭祀聖人孔夫子,

    三千弟子敬先師。

    四海之內皆兄弟,

    文化傳芳永銘記。

    11

    西北偏北

    半部論語治天下

    9

    金翅大鵬

    孔夫子曰:食,色,性也。

    10

    小龍

    孔子是一個超智慧的人!

    10

    愛晴柔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然而現在高校有不少懷孕女生被退學的現象並沒有能夠做到像孔夫子所言的有教無類

    9

    宇宙即吾心

    有人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燦爛的一顆福慧之星,永遠照耀著中華神州大地,恩澤於後世之幹秋萬代!!

    9

    林景華

    聖賢孔子,英明劉徹!沒有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沒有董仲舒的良言獻策,儒家思想何以至今興盛不衰!致敬至聖先師,致敬英明大帝!

    9

    靜水流深

    九月聖歌。

    8

    ZGP

    今天是孔子的誕辰。

    思想永流傳,是後世對他最好的紀念。

    8

    一文(京津貨運)

    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豐滿的孔子。

    6

    楚風

    孔子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的文華基石。

    6

    淨一居士【不二齋】

    西曆紀元前孔子就誕生了。現在把西曆9月28日做為孔子的生日,著實是一種無奈。

    4

    芳草

    智者遠千年,

    鴻儒流聖賢。

    列國傳文化,

    周遊天下間。

    4

    孔子誕辰   致敬“至聖先師”!

    4

    Ren

    聖人孔子誕辰

    虔誠致敬朝拜

    古今至聖先師

    思想流傳萬代

    4

    原上草

    顏回請孔子吃飯的故事,給“眼見為實”打了個問號,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時也依靠不住。這時需要對人對事做一番調查研究後,才有發言權。即便是感受到的人和事也要用心好好想一想,一邊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另一邊應是感恩帶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孔子思想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繼承,發揚光大的。

    4

    海翁

    今天是孔子誕辰,

    學習致敬大聖人。

    孔子豁達愛學習,

    追逐夢想坎坷行。

    弟子三千好師長,

    學說思想當永存。

    3

    雁南春

    跨越歷史的風雨

    儒家的大智大勇

    把人類前行的路徑照亮

    仁愛的力量

    規範了

    時代的富麗堂皇

    孔子的目光

    跨越了

    歷史的反覆

    世界的悠長

    用時間的份量

    寫出了

    智者的睿利

    勇者的擔當

    孔子的偉岸

    寫出了

    文化的渾厚

    文化的剛強

    3

     秋高氣爽

    還是一個武者。

    2

    卡秋莎

    今天是孔子誕辰,向"至聖先師"致敬!

    2

    楊自清

    感謝詩詞君給予孔夫子公允而全面的評價,正如我眼裡孔聖人一樣。

    作者

    這不是我給的,這是歷史和實踐給的!

    2

    曉宇

    文明古國是從文化聖人開始,弘揚中華文化應該從孔子開始。

    2

    丹麥童子

    今日紀念孔聖人,

    至聖先師誰不欽?

    2569年不近,

    高山仰止到而今!

    2

    大健

    中國民間文聖孔夫子,武聖關二爺。仁孝忠義的兩個代表。

    1

    A 穩穩的幸福

    我以前聽百家講壇的教授說,他爸爸70歲,他媽媽18歲,才生的孔子。

    1

    高原溪流

    至聖先師誕辰日,

    全球紛紛來紀念。

    得知聖人亦凡人,

    難怪儒學興千年。

    小學生~

    也許孔子不是那樣的,全是蒙的。

    作者

    哈哈,你這麼調皮,小心老夫子打你

    1

    陳利華

    孔子的思想和學說影響和流傳幾千年,華人要永遠紀念這位聖人,今天是孔子誕辰日,我們要記住他學習他的思想。

    1

    天字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1

    峰光無限

    無德不立,觀念下滑,憂也!

    塞上一品

    孔子誕辰隨筆

    ---塵封

    九女一男地生精,

    孤寡母子苦伶仃。

    自古寒門出貴子,

    索行列國博已深。

    風推文門步步深,

    獨尊師宗拜孔聖。

    幾千天下興衰事,

    擇日詠祭嘆生辰。

    ---2018年9月28日孔子生辰

    1

    .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1

    三隻耳

    讀慬了孔子,就讀懂了中國。

    1

    金剛石

    三人行,必有我師!

    1

    梁修身

    孔聖人的誕辰,給炎黃子孫兩千年來塑造了筋骨,也讓炎黃子孫綿延了兩千多年不滅。原因無他,肉體可以消滅,儒家精神卻不會滅,只有有人下,那怕口口相傳,中華大地上永不磨滅的精神。思想是先行者,即使政治出現了倒退,終究還是要回到正軌上的!信奉儒家,不要赤地千里

    1

    成玉

    曾聽一個學者講過:儒家思想核心是“忠恕”,就是將心比心!如果一個科學、民主、法制的國家人與人之間缺乏“心”的溝通,也將是有魂無魄!向孔老夫子致敬!!!

    1

    中國平安朱愛芹

    向孔子“至聖先師”致敬!!

    六月荷塘

    “吃貨”可以換種說法,營養師,養生專家,醫者。試想,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如果不注重衣食起居的“養生”,怎可應對?怎可延續壽命傳道授業解惑?

    作者

    你說的很對!

    劉祖榮

    < 孔 子 >

            養 晦 韜 光 列 國 遊

            蒼 生 處 處 憫 悲 愁

            中 庸 欹 立 寓 人 亊

            論 語 風 行 安 稷 籌

            義 膽 仁 心 忠 智 信

            禮 情 樂 韻 雅 謙 柔

            卷 開 德 孝 諄 諄 意

            志 在 明 身 塵 世 留

    .......................................

    劉祖榮            詩歌

    1

    蘇寶林

    孔子,是真真的聖人,是我們國家這麼多人沒有過於亂。[/cp]

  • 3 # 風華正茂135672356

    孔丘曰:我都做古了,我惹誰得罪誰了,對我還說三道四,用我時,說我是大聖至成先師,損我時叫我孔老二,我成了你們的拉腚破破割腚磚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乃聖人,你們這些芻狗沒資格評論我,我乃生而知之也,我命在天,人能乃我何?憑心而論,誰不想做官?學而優則仕不對嗎?我也想做,只是沒做幾天罷了,命交華蓋,命交華蓋啊!從今以後,你們若再評論我,學我好就算了,若再說我不好,我從墳墓裡出來和你去評理去!小人,小人,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4 # 草根說道

    孔子是集大成者,是真正的聖人。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文明程序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過去的兩千多年的皇權社會里。因為有儒家的思想體系的約束和規範,中國社會形態和社會關係要比同時期的世界其他國家文明的太多太多。只要懂點世界歷史的就知道,歐洲中世紀的黑暗,美洲非洲那時候還基本上是野蠻的原始群落而已,他們根本與同時期中國的文明沒法比。

    儒家思想確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較為文明社會關係,是人類社會文明當之無愧的文化葵寶。但今天,卻有相當多的華人對儒家思想的認知存在著近乎扭曲的偏差。這讓人覺得華人有點數典忘祖!當然這應該與當年文化大革命時期錯誤的批判宣傳有關。在那個荒唐的年代裡我們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犯了一些原則性常識性錯誤,包括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和毀壞。因為認知上的問題,當時理不清儒家思想道德體系與封建皇權王朝之間的關係,輕率的將封建王朝的腐朽沒落和封建社會後期中國落後的原因歸結到儒家思想身上,甚至連聖人孔子都成了罪人。甚至到今天為止,這樣的錯誤觀念還繼續存在。

    但今天,中國社會理應對儒家思想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知了。

    這些年華人對儒家思想的曲解偏見主要還是因為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皇權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皇權統治,對儒家的思想觀念進行了曲解和修改。比如皇權王朝規定的“忠君”、“尊卑”等思想觀念,根本與孔子及思想體系沒多大關係甚至是背道而馳的,但封建政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皇權統治,便將其揉進了儒家思想體系。再比如昔日魯迅所說的“吃人的禮”。很多人批判儒家思想就是因為這個“禮”,也有稱此為“禮教”的。可是儒家思想裡的“禮”原本是“禮儀禮節”的意思。人比動物高階的地方恰恰就在於人是知禮節的。而儒家思想的“禮”也讓中華民族確立了較為文明的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比如父子夫妻兄弟親友等關係。可是在皇權男權的社會狀態下難以避免的出現了君臣觀念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並因此而為後世所詬病。可即便如此,儒家的“禮”文化還是有效的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這一點上,西方國家直到文藝復興時才能仰望我們。

    在過去的近百年時間裡,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因為封建皇朝的關係而被批判,同時還受到來自西方的思想觀念的巨大沖擊。

    今天,要搞清楚儒家思想的社會價值意義,就必須搞清楚源於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觀念。

    “民主自由思想”以及不斷補充完善的“法治觀念”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偉大里程碑。是人們社會意識覺醒後,對文明社會的一次理性的定義。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思想觀念是西方國家民眾在同皇權教權專制統治作鬥爭時提出並不斷完善的一種政治理念。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政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和規範了政權公權,民眾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是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但是,民主自由法治的作用卻只是侷限於社會政治經濟關係,在人的內在品質和社會道德素質上則無能為力。但儒家思想精神卻能在社會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的建設中大有作為。儒家的“仁(愛、德與善)、義(責任與擔當)、禮(禮儀禮貌)、智(真知慧行)、信(誠信)”等思想觀念已經是較為文明的系統化的社會關係準則。而且儒家思想還能與民主自由法治的社會理念相輔相成,還能對宗教哲學裡的文明有益的成份相容幷蓄。儒家思想幾乎能將現有的人類文明熔於一爐,這是其他宗教政治經濟等派別所不能的。

    社會文明的標準基於社會生產的有效開展和社會分配的公平公正。心靈、精神信仰和思想道德的意義主要在於其能夠確立起人的內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較為文明和諧有序的關係。儒家思想精神能幫助我們對此而去進行全面的踐行。但是離開儒家思想,我們的思想、精神和心靈可能都會無所適從。

    比如今天,雖然我們的社會生產已經比較發達,社會物資也較為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亦是得到了很大改善,可我們卻陷入了空虛焦慮茫然無助之中。在社會利益分配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們陷入了物慾權欲的漩渦難以自拔。我們的社會陷入了信仰缺失、道德淪喪、精神荒廢的局面。

    可是今天的社會政治法治經濟文化、思想道德心靈精神信仰等的全面建設絕非其他一家一派一教所能擔當。唯有可熔鑄百家的儒家能一肩挑之。

    儒家有云: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5 # 鑫挺83563181

    姓孔名丘字仲尼,

    不學無術乞丐王,

    野心極大想做官,

    巴結權貴醜名揚,

    尊卑貴賤認的清,

    階級固化弄分明,

    溜鬚拍馬小人態,

    阿奧奉承哈巴型,

    董賊仲舒識丐主,

    借屍還魂捧聖人,

    杜撰潤筆流氓語,

    加工生產愚民言,

    統治階級奉天書,

    定為國策愚中華,

    從此民族入夢魘,

    以禮殺人無形中,

    愚忠愚信愚孝偏,

    無原無則無思想,

    奴化教育首當選,

    行屍走肉任人宰,

    積貧蠃弱幾千年,

    尚武精神去無痕,

    腐敗無能總捱打,

    馬關條約籤N張!

    國民覺醒識騙子,

    呼籲滅儒復元氣,

    爾曹身於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 6 # 358車宣林

    孔子培養出來的是教條主義者,孟子培養出來的是修正主義者,老子培養出來的是無政府主義者。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的是能把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的人才。能使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人才。可悲的是有人把優秀的人才大量的資金用在翻炒陳芝麻爛穀子,那些炒了幾千年的東西,還能炒出花來?能解決火箭上天?能幫助脫貧?

  • 7 # 遙遠的海平線

    孔老二學說的中心思想就是"君君子子臣臣"。孔老二活著時像喪家之犬各國流浪。死後幾百年才被統治者封為"孔聖人"。其目地就是孔老二的愚民思想符合了統治者的利益,讓老百姓老老實實甘願被奴役。老百姓在統治者面前唯唯諾諾,低三下四,愚腐不堪。以至於受到壓迫不知道反抗,八百聯軍打進來只知道傻乎乎看熱鬧。抗日時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對中國的孔老二思想,打的中國老百姓來只求不殺我就好。整個國家軟弱不堪,沒有朝氣。所以說孔老二的思想毒害了中國幾千年。中國在世界上給人的印象就是病病殃殃,受人欺負。自從毛主席開創新中國以後,帶領華人民提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口號,不畏強權,和超級大國鬥,和自然災害鬥。帶領華人民站上了世界的舞臺,華人民在全世界抬起了頭,挺起了胸。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所以中國只有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才能強盛國家,鼓舞人民。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 8 # 東方聖觀

    孔子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他也不是聖人,他也在不斷的對人生人性進行艱難的探索!他的思想體系對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治理及制度構建起到巨大的理論和精神支撐。

  • 9 # 長江一口

    第一章 面子問題

    在西方人看來,華人的面子就象南洋諸島上的禁忌,是一種不容否定的潛在力量。所不同的是:面子不可琢磨,不講規則,廢除或替換全由人們的常識來定。華人的思考方式是戲劇性的,作為一個民族,華人天生富有(且需要)很強的表演才能。面子很多時候事關形式,與事實無關。

    在中國調解爭端時,和事佬也要務必仔細考慮雙方面子。調節之舉只是為平衡有關各方相應的面子。這一原則在法律裁決中也常常得到運用,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不分勝負的遊戲。

    有個僕人失職,還拒絕履行自己的職務。他知道這下要被辭退,便把犯過的錯誤再犯一次,然後主動辭職,以此保持面子。有時官員被殺頭,但得到特殊的關照允許他穿著官服上刑場。這也就是給了他一個面子。

    第二章 節約持家

    華人的飲食極為簡單,但烹調食物和招待方面不愧是藝術大師。樣樣東西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盤中餐,就連病死的狗、馬、騾、蛇等都不例外。

    每個普通家庭上頓吃剩的飯菜下次往往還要端上來享用。中國的貓狗吃的是人類的殘羹冷炙,他們活的實在艱難,可以說是苟延殘喘。

    華人節約習慣的表現極致,甚至不惜反映在必不可少的飲食上。他們為了省下幾個銅板往往可以不吃飯,哪怕要重負而遠行。

    毫無疑問,華人會把普通外華人看成浪費肥皂的人。就像義大利人眼中的英華人。華人的衣服洗是洗了,所用的肥皂少之又少,拿我們所說的標準來衡量,簡直沒洗過。

    第三章 勤勞刻苦

    中國的教育模式很難博得西方人的好感,其種種弊端不容忽視,各省紛紛抱怨。合格的候補生員遠多於實缺,可是人們仍然熱衷於功名。從最低的到最高的科舉考場從來都是人滿為患。每一職位都有一萬人競爭。很多考生高達90多歲。

    如果說中國讀書人過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奮生活,那麼農民更勝一籌。幹農活辛苦,專門從事體力活的勞工更加如此。他們始終擺脫不了極端貧苦境況,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大清皇帝早朝時歐洲各國的宮廷尚在夢鄉之中。令人驚奇的是,中國最繁重的階層數當官的。他們事必躬親,有一位內閣大臣每天早上兩點離家,在宮裡值勤的時間是三點到六點。六點到九點要在朝中議事。九點到十一點他要待在兵部。十二點到下午二時在刑部辦事。下午兩點到五點,甚至七點要在衙門度過。

    如果華人能在諸多美德中得到平衡,來彌補一些基本素質的明顯缺乏(儘管這些素質被稱為恆德,但他們始終缺乏的就是這些),那麼他們一定能興旺發達起來。不管採用什麼方式,只要誠實和誠信在中國的道德理論中佔有一席之地,那麼此後就會獲得由他們無與倫比的勤勞所帶來的豐碩回報。

    第四章 禮節

    中國的古代典籍中就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說。有了這麼多禮節約束,一個民族想要得到繁衍發展,似乎是不可能的。禮節,就像所有技藝表演一樣,也屬於技藝上的儀式,之所以重要,並非心態或情感的需要,而是複雜整體的某些部分的需要。華人所確立和使用的全套尊稱,在西方人的眼裡簡直不可思議,甚至令人發瘋。

    這些稱呼只是維護既定的尊卑關係,是保障社會穩定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可用作潤滑劑,起到調節人際關係的作用。尊卑有序,上下有別,各得其所,才天下太平。禮節有如氣墊,裡面空無一物,但妙就妙在能減輕震盪。

    第五章 缺乏時間觀念

    最令人生氣的是華人在社交訪問時不守時。華人缺乏時間觀念還在他們勞作過程中,他們幹活總是姍姍來遲,早早而去,動輒歇息喝茶。相比之下,出席中國的宴會還要可怕,時間拖的很長,菜餚數量既多,品種又繁,凡是赴過這種宴席的外華人無不望而生畏,但華人還覺得意猶未盡。 

    第六章 忽視精確

    華人不明白,為什麼外華人熱衷於事事都要一絲不苟,搞的準確無誤。中國滿街都有制秤的人,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在秤桿上鑲上點點,買秤的人往往都有兩種秤,一種是賣東西用的,另一種是用來買東西。秤的標準只能根據每個購買者自己來定。

    華人在數字上缺乏精確性,也是他們的一個特點,甚至在文字的書寫和印刷上都有所表現。在中國很難找到一本廉價書沒有錯別字。

    我們在研究中國歷史記錄時,要多留餘地。利用華人提供的數字和數量很容易使我們誤入歧途,因為這些數字和數量往往不確切。其次,對中國粉飾性的人口普查要小心謹慎。

    第七章 天性愛鑽空子

    與你打交道的不管是中國的讀書人,還是沒有文化的苦力,都一樣,無不天生就會鑽空子。他們就像一月裡的北風,無孔不入,也像流水,見縫就鑽,輕輕鬆鬆,身手敏捷。

    第八章 拐彎抹角

    外華人只憑聽華人講話,不可能明白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管你漢語水平多高,也不能瞭解對方的意思。也許他能字字句句聽懂,也能寫下來,僅此而已。要與華人交往,除了有完備的漢語知識,還得具備很強的推理能力,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華人就是不願講真話,官方生活便是最完美的例證,講究形式和矯揉造作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便是最沒有文化的華人也會隨機應變,即興想出種種牽強的藉口,這種非凡的能耐無不令人吃驚。

    華人拐彎摸角還有一個例子,中國的禮儀規定很複雜,常常使人得罪了他人。這些禮儀在我們看來是非常荒唐可笑的。如,信紙的折法也有講究,稍不留意就會被看作故意冒犯人。

    華人把壞訊息告訴他人時,也要粉飾一番。但他們採取的好方式虛假至極,在我們看來,簡直令人吃驚,感到毫無意義。

    第九章 柔順固執

    在執行命令方面,中國的各級官員間,或多或少也盛行陽奉陰違的現象,連高層的官員也如此。他們不執行命令有的是個人懈怠,有的是礙於情面,最重要的是金錢的誘惑。政府各部門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外華人要長期不斷地觀察就能發現。

    中國的判決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碼事。

    之所以說他們柔順,因為他們有著與騾子一樣固執的性格的同時,還有獨特的屈從能力。華人不失風度的接受責難,這是一個說明柔順天性的更好的例子。

    華人好比竹子,優雅,用途廣泛,柔軟易折,且中空,東風吹來,它彎向西。西風吹來,它彎向東。沒有風時,它挺立不動。

    第十章 心智混亂

    中國的教育並不讓受教育者全面掌握一門學科,並付諸實踐。華人普遍有個習慣:把事實直接當做原因,這是心智混亂明顯的表現。“你為什麼不在麵包裡放鹽?”你問中國的廚子,“我們向來不在麵包裡放鹽”,他解釋道。

    心智不清的另一種表現就是一般人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並原原本本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叫甲去告訴乙,讓某丙約束自己的行動,在中國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要麼這話壓根就沒有傳遞過去,因為有關幾個人根本就不明白這話的重要性,要麼傳到某丙時,已走了樣,他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千千萬萬的人貧窮潦倒,愚昧無知,這樣的命運使得他們眼界自然狹窄,心智必然混亂。他們的生存環境無異於井底之蛙,看到的確只有方寸黑暗的天空。

    第十一章 麻木不仁

    中國學生的生活圈子很狹窄,功課單調重複,沒有休息,沒有變化,換了是西方國家的學生,一定會很快被逼得發瘋。中國的嬰兒整日安安靜靜的躺著,一動不動,就象泥菩薩。中國兒童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是立著就是坐著,要麼蹲著。

    西方人要求睡眠時環境安靜,特別是生病時,但華人不同。生病的訊息一傳開,各種各樣的人就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從沒想到安靜之說。

    華人難免官司纏身,即使你是無辜者,也可能會落得傾家蕩產的下場。華人生存的社會條件異常惡劣,有一些地區有相當比例的人掙扎在死亡線上。雨水稍有不足,意味著千千萬萬人遭受饑荒。而雨量稍稍過多,就意味著他們的家園將毀於洪澇。華人面對災難時,認為這些是不可以避免的,所以能眼睜睜地忍受。但凡親眼目睹過數百萬人默默餓死的慘狀的人,就懂得這話的含義。

    第十二章 蔑視外華人

    長期來中國周邊國家明顯不如他們,所以一直受到其周邊民族的奉承。其後果雖非常危險,卻貌似合理,效果十分好。直到北京被佔領,這種思想才有所改變。

    外華人不能適應中國的一些觀念、禮儀和其他一些重要的規矩,使得華人毫不掩飾看不起我們這個民族。華人也許喜歡西方的一些進步產品,但決不是全部,然而,他們不願意採用西方的方法。

    我們已經深切的意識到,中國的學界把外華人視做仇敵:雖然外華人掌握種種機械奧秘,卻完全無力欣賞中國道德之博大精深,這種既嫉妒又輕蔑的情感,在典型的中國儒家身上有所體現,正所謂“宋代的思想,今天的腳”。正是這樣的一班人撰寫了大量的排外文章,廣為傳播,像滔滔洪水,最近幾年淹沒了中原地區。

    想讓華人對西方民族這個整體保持穩定持久的尊重,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用事實向他們說明:基督文明帶來的種種成果是中國現有文明所無法企及的。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我們經常聽說,中國政府本身是家長式的,要求其臣民順從聽命。政府作為家長,忙的是家長自己的事,管不了家裡其他成員。民眾的態度與政府遙相呼應。普通民眾無不認為,只要個人的利益沒受損失,公共財產用不著關心,也沒有責任關心。“江山”一說指的是大清帝國,屬於當今皇上。

    我們常常看見,有人把車停在路中央裝卸貨物。中國城市街道被侵佔,簡直成了鄉間道路,隨便來往不講規則。各種各樣手工作坊、流動攤販都充斥大街小巷。華人不僅對屬於公眾的東西不感興趣,而且凡是防範不嚴、容易到手的東西都要被佔為私有。

    中國知識階層有強烈的民族感情,所表現出來的仇視外華人和外來的創造發明有跡可尋。最近幾年湖南充斥著大量惡意誹謗的排外文字,蓄意挑起混亂。這場運動的出現,部分原因是由於誤解,部分原因是出於對西方民族的仇恨。這些華人的動機是為了報效自己的國家,還是想從中撈到好處,還需要更多證據。

    在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尤其是改朝換代之際,總有一批忠誠而果敢之士挺身而出,勇敢獻身所信奉的事業,他們得到最高的褒揚,這證明了華人在具有公共精神的領導人帶領下,完全有可能激發出英勇的氣概。

    第十四章 因循守舊

    中國的黃金時代已是明日黃花。我們常常聽華人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今不如昔”。古代經典不僅鑄就了中國民族,而且中國政府體制也是按此模式構成的。一種統治形式經歷了史無先例漫長的年代仍然行之有效,像對儒家經典一樣,倍受推崇,也就不足為怪了。

    中國政府說什麼也不會被吹倒,因為它是個立方體,即使翻倒了,也只是換了個面,其外貌和內容仍然如故,始終不變。中國長期保持下來的習俗無異成了暴君,無數人適應了某一習慣後,再也不追根溯源了。他們的責任是遵守,於是就老實的遵守起來。中國政府及其人民的保守影響到了與外華人的關係。

    19世紀最後25年註定是中國歷史的關鍵時期,已有大量新酒為華人準備好,而他們沒有別的容器,只能用舊瓶來裝。

    中國對西方採取的是拖延態度,一方面他們對新事物不很願意接受,另一方面不願意甚至根本不想放棄舊的。就像我們看到一所古老的泥房子,早該拆掉化成一灘爛泥了,可還是用搖搖欲墜的泥柱子硬撐著,眼看著遲早要倒塌的,那些舊風俗、舊迷信、舊信仰已經不合時代潮流,可他們還是墨守成規,抱殘守缺。正如前文所述,由於天性保守,華人過分重視先人的舊規。

    第十五章 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華人向來以自己是個文明古國而自豪。但看到一個偉大民族的人民順從這樣反自然的惡習,甘願把腦袋前一半剃的精光,讓這部分原本要好好保護起來的地方暴露出來,我們肯定覺得奇怪。但華人在刀劍威逼下,接受了這一習慣,而且正如我們已提到的,這已成了忠誠的標記和尺度。

    中國所有的城市都存在流浪狗騷擾,華人卻聽之任之。不管你在中國生活多久,始終回答不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帝國哪個城市最髒?

    中華民族雖然處於任人宰割的境地,看來還自得其樂。這隻能說明:華人的舒適和方便的標準與我們所習慣的標準迥然不同,這就是我們論點的前提。華人已經學會了適應自己的環境。他們對遇到的種種不便,會用典型的耐心忍受下來,深知這些不便是不可避免的。

    第十六章 生命力

    華人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在這幅員遼闊的帝國,無不證實我們的“人口過剩”的第一個印象。不管破壞力多大,只要有幾十個太平和豐收年景,中國的幾乎所有地方都能從接連不斷的災難中復員過來。換言之,極端的貧苦也不能使華人口有明顯減少。惟有嗜吸鴉片才會持久而有效地遏制華人口增長。鴉片和戰爭、饑荒、瘟疫一樣,是中華民族致命的敵人。

    中國外出移民適應能力很強,很完美,他們吃苦耐勞和勤儉節約的精神是當地人所不及的,他們的團結和凝聚力非同一般。

    外國的觀察者始終有個不解的問題:由於無知和輕視自然規律而招致的各種疾病為什麼就沒有使華人滅絕?每年都有大量的華人死於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而患病的人還要多,這一事實雄辯的說明,華人的抗病和康復能力之高非常驚人。

    第十七章 忍耐和執著

    中華民族人口之多,民眾生活水平極低,低到只能用“為生存而掙扎”來形容了。為了取得生存手段就得盡其所能。有人說的好:“華人已把貧窮化成科學”。他們學會了把最文明民族的積極勤勞和北美印第安人消極的忍耐集於一身。

    華人的韌性是舉世無雙的。一名中國生員,正是憑著默默堅持的精神,年復一年進出考場,即使到了九十歲仍初衷不改,不取得功名死不罷休。

    在我們看來,華人的耐心最引人注目地表現在能毫無怨言地默默等待,泰然自若地忍受。這個帝國所有地方經常要發生大規模災難,這時候華人表現出的忍耐精神給外華人留下很深印象。1877年到1888年禍及數百萬人的那場饑荒,目睹其慘狀的無不印象深刻。

    華人的無邊忍耐力,才導致出現可悲的景象:成千上萬的人默默地捱餓,而堆積如山的糧食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問他們為何不能抱成一團向受災地區官員告助,回答是:“不敢”。

    信靈魂不滅的人手中握著一個強有力的論據,那就是:“但凡英雄往往一生都不得志”。即使這一說法成立,我們是否有理由說:中華民族的這種無可比擬的忍耐精神肯定能用於崇高的目的,決不是去忍受一般生活之苦和經常不斷的饑荒苦難? 

    第十八章 知足常樂

    我們在談到他們的因循守舊時提到華人的知足,而在我們論及他們所生活的體制時,知足的心態體現得越發明顯了。知足這種觀念已在全體民眾中根深蒂固,代代相傳,源遠流長,強有力地壓制了任何命運安排不滿情緒的發洩。他們當然感到種種邪惡的存在,但視之為無法迴避的必然。

    中華民族是個相信宿命的民族。在中國的經典“四書五經”中有不少關於天命的論述。這般迷信命運的民族,肯定不願意去與自己深信不疑的命運拼死抗爭。對於仍抱有早已覆沒了的前朝觀念,並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改善人的生活條件並非是他們面臨的課題。只有目睹別人優點的人,才會產生改良的衝動。大多數華人就沒有親眼看見過,還有別的地方條件要比自己的好。

    雖然大眾對這種局面已感到不滿,但不滿的情緒剛一露頭,就被有效的壓制下去了。所以從社會立場來看,華人的知足成了社會進步的對立面,阻礙了進步。華人認為造成苦難的原因是不可知的。通常,他們樂天知命,不容易激動,象駝鳥一樣輕而易舉就消解苦難。

    我們再重複一次:如果說歷史教導我們“適者生存”的話是真理,那麼,中華民族的未來一定是光輝燦爛的。

    第十九章 孝道

    《孝經》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人們還認為“百善孝為先”。華人特別受到這樣的教育:但凡道德淪喪,其根源均為缺乏孝心。違背禮節者、為官不忠者、對朋友不忠誠者、臨陣不勇者都因為缺乏孝心。

    孔子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孟子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反映中國孝道的一個極重要方面。

    為父母辦喪事被認為是做兒子一生中應盡的最重大義務。有的人為了像樣地舉辦喪事,不惜賣掉最後一畝土地,甚至拆掉房子出賣木料。

    在中國談父母的責任被認為是多餘的。神的使徒保羅說:“做丈夫的,你們要愛自己的妻子,要善待她們”;“做妻子的,要順從自己的丈夫,如同上帝”;“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生氣,免得他們灰心喪氣”;“做兒女的,你們要方方面面聽從自己的父母,因為這樣能得到主的歡欣”。孔子的所有道德說教中,有哪條的實際智慧能與這些影響深遠的原則相提並論?

    華人的教誨裡沒有一條是替女兒說話,處處都護著做兒子的。千百年來如果華人沒有患上色盲而看不清這個問題,那麼就不會看不到,這是對人性的粗暴侵犯。

    祖先崇拜正是上文提到過的那些死氣沉沉的保守思想的最佳狀態和保證。只有保守思想遭到致命性的重創,否則中國怎麼可能調整自己,去適應本世紀最後25年的全新環境呢?只要逝去的幾代人仍然被華人奉若神明,中國怎麼可能真正向前邁出一步呢?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在中國有“善門難開”之說,而一旦開啟就更難關上了。誰也預料不到,自己的好心好意日後會有什麼結果,而所承擔責任的風險倒是清楚的,所以行事特別小心謹慎。

    政府的賑災活動規模往往不大,而且行動不一,彷彿這並不是頻發而急需救濟的災禍,似乎過去從未發生過,今後也不會發生,於是只採取些權宜之計。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施“臘八粥”的熱鬧場面,也是這種慈善精神的體現,這一典型的事例恰恰反映了華人行善往往流於形式。這些粥往往難以下嚥,而又花不了多少錢。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救濟的目的不是讓受惠人得益,而是使行善者有利可圖。

    中國慈善事業的不足,還要補充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件事不論有多好,有多急,都逃不過層層機構的壓榨盤剝,這些部門就像組織嚴密的衙門。中國正常的慈善機構不可能獨立行使自己的職責。

    華人瞭解西方文明時接受到的只是最壞的一面,那麼當他們看到基督世界處處佈滿慈善機構,這是非基督國家所不能比擬的,肯定會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中國的善舉往往無誠心可言,其普遍的結果必然不出我們所料。從事慈善事業應該是出自一個人的本能,中國要培養這種心態,那就要經歷出現在西方國家的那些過程,使之成為人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

    中華帝國廣大民眾陷入極度貧困生活之中,他們始終為求生存而奮鬥,因而對種種可想而知而令人同情的苦難早已熟視無睹。

    華人對殘疾人的態度很能說明缺乏同情心,人們對盲人、聾子、禿子、跛子、斜眼都要避之惟恐不及。華人對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也口無遮攔。華人缺乏同情心同樣也表現在迎親時對待新嫁娘的方式上。新娘年紀往往都很輕,靦腆害羞,突然落在一群陌生人中間難免非常恐懼。儘管各地風俗不同,但這可憐的小女孩突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什麼感受,卻無人理會。

    中國缺乏同情心也表現在家庭生活中。中國家庭關係總體是不好的。之所以不幸福,究其原因是缺少感情上的和諧。中國的女孩子一出生就在不同程度上受人嫌棄。這種遭遇對他們一生的命運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有關中國兒媳婦蒙受的苦難寫起來可以獨立成章。買賣婦女和兒童的現象在中國不限於只有災荒嚴重的年份,只是遇到這種年份更是司空見慣罷了。

    除非有特殊的原因,誰也不願幫助他人。這一特點普遍存在於中國社會關係的方方面面。在中國一般對落水的人都是見死不救的,這使外華人感到很吃驚。應該理解,儘管華人認為人命關天,其實有的情況下人命一錢不值。太平天國時期,陌生人一旦受到懷疑,就要被抓,受到嚴刑拷問。回答不能令抓他的人滿意,就要遭殃。

    華人缺乏同情心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殘酷,華人對別人的苦難往往漠不關心,這是任何其他文明國家難以見到的現象。孩子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體罰比比皆是。華人缺乏同情心還表現刑罰制度上。根據大清帝國刑典很不容易確定哪是合法,哪是違法。中國有些地方還有強迫寡婦殉夫的陋習。

    中國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但中國最需要的恰恰是要有更多的同情,對兒童的同情,對妻子和母親的同情,對殘疾人的同情,對嫌疑犯的同情等。

    第二十二章 社會風暴

    華人愛大喊大叫發號施令或責難他人,積習難改。華人罵人的工夫已爐火純青,爭吵時一張口,汙言穢語就如汙穢的流水,滔滔不絕,在這方面英語甘拜下風。華人罵到激烈時就會動起手來,扭打到高潮時,最拿手的就是揪住對方的辮子,儘量多拔下對手的頭髮。華人罵起來有個古怪的特點,他們認為直接咒罵對方本人的過錯不算是真功夫,要罵就要罵他的卑鄙出身和他的祖宗八代。

    像中國這樣複雜的社會機器,隨時都會發出刺耳的嘎嘎聲,有時在某種壓力下,還要彎曲。就像人體,中國的整體有一些小小的容器,裡面裝著潤滑液,在緊要的時間和地點滴下一滴。

    華人尊重法律,即使法律不值得尊重。在所有亞洲民族中,華人也許是最容易統治的,只要統治得讓他們習慣了,就萬無一失了。 

    第二十三章 相互責任和遵制守法

    在中國年長者對年幼者有直接的也是絕對的影響。鄰里間的責任僅次於家庭成員間。其理論基礎就是,善惡會相互感染。“孟母三遷”就是為了找個稱心合意的好鄰居。除了鄰里,村裡的保甲也要承擔責任。知縣是中國最重要的官吏了,他是治下百姓的老虎,又是上級的老鼠。

    地方官員有不端行為可能獲罪,也可能逍遙法外。但要是自己轄區內出了無法避免的大事,免不了要丟烏紗帽的。

    中國一級一級相對負責。至於這種責任制度如何在各級官員中執行,就不必細說了。高高在上的天子也逃脫不了承擔應負的責任。常常有皇帝下發詔書,向上天坦承自己的過失,把發生洪水、饑荒、暴亂等天災人禍的責任承擔下來,乞求上蒼寬恕。

    中國共同責任的論說中有一個方面,那就是一人犯罪,滿門抄斬。這與西方思想標準最為牴觸。華人天生就守規矩,究竟是受社會制度的影響形成的,還是制度本身造成的,不得而知。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中國長期盛行猜疑。首先引起外人注意的例子便是各地城市周圍的那些高聳的城牆。這個帝國之所以構築那麼多的城牆,完全是政府出於對人民的不信任。儘管從理論上來說,皇帝是百姓之父,皇帝下屬叫父母官,但彼此都很清楚,這些像加減法一樣,純屬書面用語,統治者和百姓的關係實際是孩子與繼父的關係。

    華人的房屋也圍著高牆,這也說明華人的猜疑心理。

    據說華人互不信任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不瞭解,二是因為太瞭解。有句諺語:“一人不入廟,兩人不窺井”。因為廟裡的和尚見你孤單一人會趁機謀財害命。兩個人一起打水時,要是其中一個人欠另一個人的債,或者看中你的某樣東西,可能趁機把你推入井裡。中國還有諺語:“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寡婦門前是非多”。這些充滿智慧的格言反映了一個普遍的真理。

    從華人的商業活動中可以找出許多各種各樣的相互猜疑的例子。中國政府的結構同樣不乏缺乏相互信任的例證。當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這兩種不可調和的力量同時在高層的政府機構裡合作時,必然會產生互不信任的現象。

    相互猜疑在官方生活中也有所反映。上級官員嫉妒下級官員,這是華人的天性。因為下級是對手。下級對上級也猜疑,因為他們隨時都可能被調走。政府採取普遍的懷疑態度來否定一切社團,認為所有的秘密社團都是謀反的。

    這種強大的相互猜疑習性,強化了華人先天的保守,阻礙了新事物的應用。華人對外華人抱有很深的猜疑。中國是個謠言氾濫的國家,人人自危。無窮的輕信和猜疑是這些可怕謠言產生和滋長的土壤。避免這些事發生的最好辦法是,用無可爭辯的事實,讓華人相信,外華人真誠地祝福華人。

    第二十五章 誠信的缺失

    “信”被華人列為“五常”之末(仁義禮智信)。事實上,“信”在中國的美德中可能確實位列末尾。華人不論在公開場合還是私下裡的表現,往往與誠信背道而馳。那些細心研讀過《四書五經》的人,都能從字裡行間看出其隱晦曲折、含糊其詞、虛情假意的含義來。

    《論語·陽貨》記載,孺悲想見孔子,孔子藉口自己生病,拒絕接待。傳話的人剛走到門口,孔子便把琴拿下來,邊彈邊唱,好讓孺悲聽到。孔子的目的是避免引起不愉快,他不想見這類人,便採取了非常典型的中國做法。《孟子·公孫丑下》也記載孟子學孔子的樣。後代的儒家們從不談這幾件事。

    我們提到這些,只是要人們記住:不尊重史實,這種缺陷不僅在儒家學說註釋上存在,孔子本人也有所表現。《春秋》這部編年史寫的非常簡潔,不但如此,還閃爍其辭,容易使人誤解。《春秋》問世100年後,公羊評論它說“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真實性即儒家所說的“誠”是孔子經常要求弟子堅持的一大原則,但《春秋》還是對他的同胞和他人隱瞞了真相。

    華人日常的言談中,缺乏真誠,雖然還不能說落到虛情假意,令人憤慨的地步,但也足以讓人感到真假難辨了。在中國最難的是獲得真相。很少有華人守約。這與他們誤解的天性和缺乏時間觀念有關。

    華人對小孩子的所作所為,最能看出他們天生就缺乏誠信這一特點。家長和學校教導孩子虛偽,但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華人的禮節流於形式,失之虛偽。在中國與虛假的謙讓相對應的是虛假的同情。

    一個人只要有必備的知識,就可以寫出一大卷有關華人敲詐勒索貪汙的十分有趣的書。在這個帝國,上自坐龍椅的皇帝,下至最卑賤的乞丐,敲詐勒索之風,人人遍及。這個體系極為惡毒,極為墮落,很難想出個根除它的辦法,除非對整個帝國做徹底的改造。

    據我們所知,清廷無疑是我們所討論的弄虛作假這一特點的最大的範例。從整部外國的對華關係史,以及中國官員與百姓的全部關係中,可以說,都能找到這方面的例子。各級官員源源不斷地頒佈的告示就是一個簡單的例證。在這些處處可見的冠冕堂皇的告示中,內容包羅永珍,措詞滴水不漏,缺的就是真實。因為這些命令原本就不想付之實施。中國政治家的生活和國事檔案,就象盧梭的《懺悔錄》,不乏極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為。

    華人聰明能幹,他們的知識足以滿足種種需要,中國不缺各類人才,若是沒有相互的信任,缺了以真誠的目的為基礎的信任,振興帝國就成了空談。

    第二十六章 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

    西方人在閱讀儒家經典時,免不了覺得這些學說空洞幼稚。但凡致力於研究歷史的人,但凡富有洞察力而瞭解人性的人,一想到中國的道德從古至今對民眾產生的神奇約束力,無不肅然起敬。逐年的科舉考試要求生員寫文章引經據典,這樣可使民眾的思想劃一,達到令人歎服的程度,給人帶來強大的動力,讓每位考生都把政府的穩定看做是自己成功的前提條件。毫無疑問,這正是華人之所以能延續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所有的神可以說都是死了的人,從而或許可以從祖先崇拜進一步推斷出: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所有的死人都是神。就整體而言,華人是多神論者。任何一種神,只要能在某個特定方面起到有利於人的影響,無不得到人們的青睞。華人從不對自己所信奉的神刨根問底。

    佛教吞了道教,道教吞了佛教,最後都被儒教吞了,結果成了三教合一。天界裡的權威不是固定不變的,顯得很混亂,孔子、老子、如來,相安無事,但華人怎麼也不明白,兩種信仰怎麼就會相互排斥呢?他們根本不知道邏輯矛盾的說法,更不太理會。他們本能地學會了調和兩個互不相容命題各異的藝術,可以不顧兩者的差別,硬拉到一起。

    這種機械結合起來的結果,首先是違背了華人講秩序的天性(雖然官員等級森嚴,人也分為十等)。另外,就是把人的道德本性貶的很低,這種現象很符合劣幣驅逐良幣這條規律(經濟術語,原意指人們都把好的錢幣藏起來,把壞的拿出來用,這樣市場上流通的就都是壞的了)。

    華人崇拜神又忽視神。孔子勸人“敬鬼神而遠之”,“祭神如神在,不祭也無礙。拜神如神來,不拜也不怪”。華人心目中缺乏莊嚴感,不懂得得體就談不上莊嚴。

    華人祭神,要麼是常規的儀式,要麼就是交易。供奉多少也得得到多少。如同西方的保險制度,祭神也是一種較好的保平安的方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即使沒有神,也沒有什麼害處。

    華人做買賣時一心想著從對方身上得到好處,他們同樣也想與另一個世界的神交易時得到好處,也就是祈求神賜福。

    灶神爺每年末都要上天報告這家人的所作所為,但是大家事先用很粘的糖黏住了他的嘴巴,防止他上天告狀。這是華人所說的人定勝天的典型事例。

    儒家學說的種種不足,使之還不能成為中國應有的宗教。我們僅舉幾例,儒學對人的靈魂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法。這使得外華人十分困惑;儒學認可多神論;允許並容忍一夫多妻;孔子對古代制度的立場反覆無常,把倫理和外在的儀式混為一談,使之成為專制政治的得心應手的手段;個人榜樣的影響被誇大了,孔子本人就是極好的例子。

    儒家學說中,社會生活是種暴政體制,婦女是奴隸,孩子在與父母的關係中處於臣屬地位。祖先崇拜沒有任何倫理價值,也缺乏關於永恆的明確概念。

    第二十七章 現狀與需要

    我們願意相信,儒學造成了許多道德高尚的人。既然有那麼出色的道德體系,這樣的期望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真的會有大規模造就出具有同樣道德高尚的人來嗎?從以下三個問題中可以看出人的真實品德來:他與自己的關係怎麼樣?他與同伴的關係怎麼樣?他與自己所崇拜的物件關係怎麼樣?透過這三個問題就可以對他的性格作出正確界定。至此,那些沿著我們的思路進行思考的讀者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已瞭然於心了:華人對人、對己都缺乏真誠,對別人缺乏利他主義,他們對崇拜物件的關係是多神論、泛神論和不可知論。

    中國社會就象中國的一些風景區,遠看風光迷人,近看則破破爛爛,頗多可憎之處,且臭氣熏天。根本找不到一張能客觀反映中國景色的照片,因為垃圾和臭味被有意不照上去。

    我們很清楚,中國社會存在的許多上述弊端在西方同樣存在,但每個西方國家面對著的是未來黎明前的曙光,而中國時時處處面對著的是遙遠的過去的黑暗。

    華人並不缺智慧,不缺忍耐、務實和樂天的性格,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

  • 10 # 反岐視

    孫武的孫子兵法,袁隆平雜交水稻,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墨子的墨經……他們才是集大成者,是華人的驕傲!

    孔老二的思想壓迫女性,農民,廣大勞動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計算機中什麼是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