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施亮

    與年輕人相比,不少老年人經歷過艱苦歲月,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特別珍惜。即使是當下,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但不少老年人還是會把之前的樸素觀念延續下來,並以此教育後代要珍惜當下。確實,對於不少老年人來說,確實很樸素,一直延續著傳統的生活習慣,不會因為收入增長了、消費條件提升了,而任性消費,乃至盲目享樂。經歷過艱辛生活的人,往往會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沒有經歷過艱辛生活,感受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 2 # 老林子28

    首先,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老年人心中,“成由勤儉敗由奢",“興家如同針挑土,敗家如同水推沙”的觀念根深蒂固。其次,現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經歷過60年的饑荒年代,飢餓感深深地刻在他們心中,在後來的計劃經濟時期,糧食也很緊張,憑票證供應。有過這些經歷,自然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因而,美食對他們來說,就是浪費,是敗家,十分地沒有必要。

  • 3 # 秋歌988

    這個問題,我有所見識,來插一小嘴,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老父親,現在是鮐背之年了。他年輕時是個軍人,參加過解放濟南的戰徑,然後轉成公安第一代教官。他習慣了樸素。他現在的離休金拿一萬五。我母親是耄耋之年。退休金五千。他們兩個人,月消費不到五千,確實是吃不動了。

    但是,我的父母從年輕到老年,始終如一,就是家常飯,從來不挑剔。從來沒追求過美食佳餚。他們甚至不主要是為了省錢,而是對食物本身沒有過份的熱情。我看到一份科學讀物,說的是很多人天生對食物不感興趣,天生沒有分辨能力。特別愛吃的東西很少。這個和我相反。我愛吃的東西特別多。

    或者用老百姓的話說,他們天生是窮命。就習慣吃家常便飯。他們覺得吃飯就是最簡單的事,不值得太費功夫,比方蠏子,閒費事就不愛吃了。我認為,這種對待食物的態度,不僅是錢的事,更主要是基因的事,和對生活理解的事。我從來是今晚知道明天想吃什麼,他們不是,他們到了點現想吃什麼,根本不當吃是個事。我當吃是享受,他們不是,吃飽了什麼都不想再吃。和動物一樣。動物是不貪吃的。

    當然了,年紀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老人更節制。也更珍惜食物。而這不僅僅是因為錢,還是因為命吧!

  • 4 # 生活經典1

    老年人經歷過苦日子,知道賺錢的不容易。雖然現在拿著退休金,但他們的心態是平靜的,該節儉的節儉,不該花的錢就不花。他們並不是對美食沒有興趣,而是知道對美食要取捨有度。既不當素食主義者,也不當整天大魚大肉的葷食主義者。就是合理膳食,拿捏有度。這樣不但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積蓄更多的錢財幫助兒女或有備無患。我們不但需要學習老年人的自制精神,更需要學習老年人的勤儉持家的精神。長期的酒肉穿腸過,不但對身體沒好處,同時也攢不下幾個錢。當勤儉持家的人掏出錢來辦大事的時候,平日花錢流水的你只能仰天興嘆。

  • 5 # 湖水漣漪8

    我喜歡吃辣,,特別喜歡,,現在,,一吃辣就潰瘍,,我喜歡吃草莓,,一吃就是倆斤,,現在,,我不再吃草莓,,香蕉是,,蘋果是,,梨子是,,薯片是,,巧克力是,,瓜子是,,花生是,,核桃是,,好多食品,,都不再是我最愛,,所有東西,,享用都有定數,,過去,,酸甜苦辣麻,,都喜歡吃,,現在喜歡吃原味清淡,,一切都聽胃指揮,,菜場一轉,,食堂一轉,,超市一轉,,飯店一轉,,琳琅滿目,,只買一樣或倆樣能保證吃完的吃食回家,,老了才知道,,好日子都在年輕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有的南方人一頓飯好幾個菜,而有的北方人卻很少鼓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