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04812345744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祈願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地藏菩薩的誓願體現了深徹的救苦悲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地藏精神激勵鼓舞著無數菩薩行者為眾生的解脫、福祉而奮鬥。

    農曆七月三十為地藏菩薩聖誕,所有的道場都會舉行紀念活動,這一千百年的傳統表明地藏菩薩悲願救苦的形象深入人心。

    瞻禮供奉地藏菩薩,並凜遵因果法則,止惡為善,發起菩提誓願,則不僅能自求多福,且能獲得解脫,更能廣利眾生,究竟證得菩提聖果。

    地藏菩薩聖號由來

    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

    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大智文殊菩薩、大悲觀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合稱為四大菩薩,深受世人敬仰。因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故也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據佛經記載,為了在五濁惡世中,讓眾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寶,地藏菩薩多現出家僧人相,或剃髮光頭或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一手持錫杖,一手持寶珠,並以一頭形似獅子的獨角怪獸為坐騎,其名曰:“諦聽”或“善聽”。

    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

    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藏者,亦為世間寶藏,眾寶具足,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財,佈施一切苦惱眾生,使他們修行成就,鹹登覺岸。《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地藏菩薩本生故事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有一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

    婆羅門女知母在地獄受苦,遂變賣家宅,獻錢財供養於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引,夢遊地獄,見鬼王無毒,求得母親得脫地獄。

    婆羅門女醒來方知夢遊,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釋迦佛告訴文殊說:“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就是說地藏前世的身世為求母得脫地獄的婆羅門女。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

    種利益

    《地藏經》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佈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

    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

    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

    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

    十一者、女轉男身,

    十二者、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應,

    十八者、眷屬歡樂,

    十九者、諸橫消滅,

    二十者、業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

    二十二者、夜夢安樂,

    二十三者、先亡離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諸聖讚歎,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

    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真正菩薩的發心則是度眾生成佛。

    不僅僅是為了自身成佛,更是為了眾生能夠到達安樂的彼岸。

    換句話說,成佛的目的是為了度眾生,一切以眾生的安樂利益為出發點,正如《華嚴經》所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講到遠古之時,有兩位國王,為了度化眾生,一位發願,早成佛道,來度化一切眾生;一位則發願,如果不先度眾生之罪苦,令眾生安樂,盡皆成佛,我終不成佛!

    這兩種發心代表了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的兩種方式,都流露出對眾生的慈悲與對成佛的嚮往。而這兩位菩薩都得償所願,一位早已成佛,名為一切智成就如來,另一位則一直在我們這苦難的世間救度眾生,他就是地藏菩薩!

    《地藏經》中那兩位國王,他們同樣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為目的,一位則選擇了修行成佛,來引導眾生解脫的方式;另一位則選擇了與眾生同舟共濟,去為眾生奉獻的方式。

    在《佔察善惡業報經》的一開始,佛陀就已經為大眾講述了:

    地藏菩薩發心以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證得了諸佛究竟圓滿果位的大智慧,功德滿足。正是因為他的本願自在力,權巧現化,影應十方。而地藏菩薩雖然在一切剎土都分身救護,但是他對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特別有緣!

    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地藏菩薩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因為此世界眾生與他的緣分深厚與地藏菩薩的宏大願力,他一直在注視著我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5D2想升級,佳能5D4和佳能E0SR選擇糾結中,大家可以給點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