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爾加農的發展奧爾加農是西方有記載的最早的復調音樂,9-14世紀,奧爾加農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五種形式,分別為平行奧爾加農、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自由的或反向的奧爾加農、花唱式奧爾加農以及狄斯康特。
(1)平行奧爾加農(parallelorganum):在聖詠旋律的下方附加一個完全平行於它的聲部,通常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方式平行,這個聲部被稱為奧爾加農聲部,而這種形式也被稱為平行奧爾加農。
(2)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modifiedparalleorganum):從11世紀開始出現了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它同樣也是以聖詠的旋律為基礎,不同的是,附加聲部與聖詠從同音開始,然後進行斜向運動,達到四度之後開始平行運動,最後又透過斜向運動匯入同音。
(3)自由的或反向的奧爾加農(freeorganum):約盛行於11世紀,這種形式的奧爾加農把原有的聖詠作為定旋律,置於低聲部,上方的附加聲部除了與低聲部構成平行進行或斜向進行外,還常常構成音對音的反向進行。
(4)花唱式奧爾加農(melismaticorganum):12世紀左右,奧爾加農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原來只出現在下方的附加聲部運動到了上方,與低音聲部形成一音對多音的關係,低音的聖詠曲調中的單個音被拉長,減弱了旋律感,而上方的附加聲部則成了主旋律,具有跳躍性和即興性,與下方莊重、肅穆的聖詠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於是,具有花唱式風格的華麗奧爾加農便形成了。
在這種奧爾加農中,上方的附加聲部變成了旋律聲部,而緩慢的聖詠旋律則成為襯托上方旋律的低音進行,被稱為“持續聲部”(tenor)。
(5)狄斯康特(discant):當華麗的奧爾加農產生後,定旋律聖詠的每一個音符被越拉越長,聖詠的歌詞被肢解,拉丁文原有的節奏感也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下,教會音樂家們開始將音階分為長(揚)短(抑)格的六種節奏模式,用它來組織華麗奧爾加農的上方聲部,以增強旋律進行的律動感和規律性。當定旋律聲部也依靠節奏模式來組織時,上下方常常會構成幾乎同時進行的音對音的對位織體,這樣的織體寫作風格被稱為狄斯康特風格。狄斯康特在發展中有幾種解義,但通常把它與奧爾加農聯絡在一起的解釋居多。
2、聖母院樂派復調中孔特克圖斯的發展在13世紀左右,聖母院樂派為復調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此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復調形式——孔特克圖斯(conductus),它的主要特點是:①採用分節歌形式,不再依賴聖詠,它放棄聖詠的定旋律,以自創旋律為基礎;②包括二至四個聲部,常見為三聲部,一般採用狄斯康特的節奏型;③每個聲部都採用拉丁文演唱;④孔特克圖斯的歌詞內容較自由,包括宗教、道德、政治、歷史等世俗內容。
3、從克勞蘇拉到經文歌的發展
(1)克勞蘇拉(clausul
.:經文歌的前身。克勞蘇拉一詞的原意為“句子”、“段落”,它是禮拜中的一個音樂片段。創作克勞蘇拉的最初目的是在禮拜儀式中用它來替代同樣聖詠的單聲或多聲片段,因此也有“替換克勞蘇拉”之稱。它的最低聲部通常以格里高利聖詠為持續調,有三聲部或四聲部的形式,其中大部分是二聲部的復調,在創作風格上屬於用狄斯康特寫的聖母院復調樣式。後來,克勞蘇拉逐漸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復調體裁,成為13世紀最流行的復調形式,併成為經文歌的前身。
(2)經文歌(motet):13世紀後期盛行的一種無伴奏合唱復調音樂,它是在二聲部克勞蘇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本二聲部克勞蘇拉的上方聲部沒有歌詞,後來有人將其填上了歌詞,這種上方聲部有歌詞的克勞蘇拉就是經文歌。在13世紀,最典型的經文歌是三聲部的,且有“復歌詞”的現象出現:即聖詠旋律聲部的拉丁歌詞與上方兩個聲部的法語歌詞混在一起,通常情況下兩種歌詞表達的內容也不一樣。
(3)弗朗科經文歌與彼特羅經文歌:早期的經文歌以格里高利聖詠作為低音持續調,上方兩個聲部節奏型基本相同,到13世紀下半葉,經文歌的定旋律逐漸拉寬,上方第三聲部的節奏比較緊密,中間第二聲部介於二者之間,形成上密下疏的狀況,聲部上形成明顯的對比,它以代表人物弗朗科命名,被稱為弗朗科經文歌。13世紀末,有人把弗朗科經文歌推向了極限:即上聲部更加活躍,像快速朗誦,速度極快。這種經文歌以代表人物彼特羅命名,被稱為彼特羅經文歌。經文歌的出現促進了作曲家理性作曲意識的發展,這種體裁形式一直流行到16世紀。
1、奧爾加農的發展奧爾加農是西方有記載的最早的復調音樂,9-14世紀,奧爾加農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五種形式,分別為平行奧爾加農、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自由的或反向的奧爾加農、花唱式奧爾加農以及狄斯康特。
(1)平行奧爾加農(parallelorganum):在聖詠旋律的下方附加一個完全平行於它的聲部,通常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方式平行,這個聲部被稱為奧爾加農聲部,而這種形式也被稱為平行奧爾加農。
(2)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modifiedparalleorganum):從11世紀開始出現了平行奧爾加農的變體,它同樣也是以聖詠的旋律為基礎,不同的是,附加聲部與聖詠從同音開始,然後進行斜向運動,達到四度之後開始平行運動,最後又透過斜向運動匯入同音。
(3)自由的或反向的奧爾加農(freeorganum):約盛行於11世紀,這種形式的奧爾加農把原有的聖詠作為定旋律,置於低聲部,上方的附加聲部除了與低聲部構成平行進行或斜向進行外,還常常構成音對音的反向進行。
(4)花唱式奧爾加農(melismaticorganum):12世紀左右,奧爾加農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原來只出現在下方的附加聲部運動到了上方,與低音聲部形成一音對多音的關係,低音的聖詠曲調中的單個音被拉長,減弱了旋律感,而上方的附加聲部則成了主旋律,具有跳躍性和即興性,與下方莊重、肅穆的聖詠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於是,具有花唱式風格的華麗奧爾加農便形成了。
在這種奧爾加農中,上方的附加聲部變成了旋律聲部,而緩慢的聖詠旋律則成為襯托上方旋律的低音進行,被稱為“持續聲部”(tenor)。
(5)狄斯康特(discant):當華麗的奧爾加農產生後,定旋律聖詠的每一個音符被越拉越長,聖詠的歌詞被肢解,拉丁文原有的節奏感也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下,教會音樂家們開始將音階分為長(揚)短(抑)格的六種節奏模式,用它來組織華麗奧爾加農的上方聲部,以增強旋律進行的律動感和規律性。當定旋律聲部也依靠節奏模式來組織時,上下方常常會構成幾乎同時進行的音對音的對位織體,這樣的織體寫作風格被稱為狄斯康特風格。狄斯康特在發展中有幾種解義,但通常把它與奧爾加農聯絡在一起的解釋居多。
2、聖母院樂派復調中孔特克圖斯的發展在13世紀左右,聖母院樂派為復調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此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復調形式——孔特克圖斯(conductus),它的主要特點是:①採用分節歌形式,不再依賴聖詠,它放棄聖詠的定旋律,以自創旋律為基礎;②包括二至四個聲部,常見為三聲部,一般採用狄斯康特的節奏型;③每個聲部都採用拉丁文演唱;④孔特克圖斯的歌詞內容較自由,包括宗教、道德、政治、歷史等世俗內容。
3、從克勞蘇拉到經文歌的發展
(1)克勞蘇拉(clausul
.:經文歌的前身。克勞蘇拉一詞的原意為“句子”、“段落”,它是禮拜中的一個音樂片段。創作克勞蘇拉的最初目的是在禮拜儀式中用它來替代同樣聖詠的單聲或多聲片段,因此也有“替換克勞蘇拉”之稱。它的最低聲部通常以格里高利聖詠為持續調,有三聲部或四聲部的形式,其中大部分是二聲部的復調,在創作風格上屬於用狄斯康特寫的聖母院復調樣式。後來,克勞蘇拉逐漸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復調體裁,成為13世紀最流行的復調形式,併成為經文歌的前身。
(2)經文歌(motet):13世紀後期盛行的一種無伴奏合唱復調音樂,它是在二聲部克勞蘇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本二聲部克勞蘇拉的上方聲部沒有歌詞,後來有人將其填上了歌詞,這種上方聲部有歌詞的克勞蘇拉就是經文歌。在13世紀,最典型的經文歌是三聲部的,且有“復歌詞”的現象出現:即聖詠旋律聲部的拉丁歌詞與上方兩個聲部的法語歌詞混在一起,通常情況下兩種歌詞表達的內容也不一樣。
(3)弗朗科經文歌與彼特羅經文歌:早期的經文歌以格里高利聖詠作為低音持續調,上方兩個聲部節奏型基本相同,到13世紀下半葉,經文歌的定旋律逐漸拉寬,上方第三聲部的節奏比較緊密,中間第二聲部介於二者之間,形成上密下疏的狀況,聲部上形成明顯的對比,它以代表人物弗朗科命名,被稱為弗朗科經文歌。13世紀末,有人把弗朗科經文歌推向了極限:即上聲部更加活躍,像快速朗誦,速度極快。這種經文歌以代表人物彼特羅命名,被稱為彼特羅經文歌。經文歌的出現促進了作曲家理性作曲意識的發展,這種體裁形式一直流行到16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