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的大哥哥呀
-
2 # l一遍空白l
每個人的心態都不同,感受也是區別很大。
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了兒女們,照顧他們終老是應該的。而養育兒女的過程,雖然有累、有苦,單其中的快樂是沒有子女的人永遠也體會不了的。
在說《忙碌一生》,俗話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並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你自己。不管掙的錢都被誰花了,但這個過程卻是生命中最美的風景。有個登山愛好者說過;最美的風景一直都不是登上山頂的那一刻,而是沿途的努力,和克服的每一個困難。
-
3 # 一川三五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除了你單身狗一輩子,每個人其實就是要面對一個問題~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無法迴避,幾千年大千世界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在中國更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並且根深蒂固,一代代的父母親都在努力完成這一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中國解放初期人口只有四億五千萬,而到七十年代增加到六億伍千萬,人口增加了將近一半,那時中國經濟還不發達,還是維持在溫飽階段,越窮越能生,這不能不說這是一種無奈的悲哀。
華人的一生模式相差無幾,上學,工作,掙錢,結婚生子,一輩子辛辛苦苦,為兒女有操持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但他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寧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使子女風光無限,子女都已成人,自己也老了,卻還為子女在操心,這就是中國的國情,也是揮之不去的親情。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的父母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對子女的身上,當他們老了還在為子女的孩子在操心,唯獨沒有考慮自己。
百善孝為先,做為後輩,應當多為父母考慮一下,讓他們的晚年生活的舒心一點,別讓他們為自已操更多的心了!
-
4 # 逗逗龍機器人
可以這樣說,大部分人(特別在僻遠的地方)這一生都是為了家庭,為子女而忙活的,在為人父母后,多數都是以孩子為出發點,照顧周到孩子的方方面面,給孩子最好的,對於自己各方面的需要都是置後考慮的。“養兒防老”在我們農村那邊就是這樣的觀念,父母忙碌一生辛苦把孩子養大,供讀書,都是希望以後孩子長大後,優秀,然後贍養他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孩子長大就行了,就輕鬆了。
對於這些事情,我是這樣看待的:
不應該一切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也要學會享受生活。我還在讀書時,父母為了供我們兄弟讀書,工作辛苦,還有所有好吃的都是留給我們兄弟倆。阿媽還說,現在爸媽給你們吃最好的,到時工作後,養爸媽就行了。聽了這些話,很不是滋味。感覺是因為自己的出現而捆綁父母的追求了。當感覺到父母輩都是為子女的生活操勞一輩子,自己也認真思考過:以後自己絕對不會像爸媽一樣,什麼都留給自己的孩子,而去忽略自己生活應有的樂趣與追求。
養兒防老,固然好;但要講自己的生活與孩子生活分離開來。因為人忙碌一生,不僅僅是為孩子而活的,還有自己的興趣和意義。
逗逗龍兒童機器人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愛!
-
5 # 獨角獸童年
有些人世代忙碌一生,只為遵循養老育兒女的規律嗎?你怎麼看待?
我是一個90後寶媽,雖然我現在有一個寶寶需要我的養育,但是我一直都不認為人的價值就只有養老育兒這一古老的人生規律。我覺得作為一個人贍養老人是不可逃避的責任。但生育兒女則是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我曾經是一個丁克+不婚族,因為意外不想去傷害一個小生命,所以本著為生命負責的態度結婚生子。沒有任何準備的過上了題主所說的養老育兒女的生活。這樣突然的轉變也一度讓我糾結掙扎。因為我很害怕我此生會像有些人一樣蒙著頭忙忙碌碌被生活左右被兒女所累。不過我很快就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我覺得生兒育女是人作為高階動物基因裡所保留下來的原始繁衍行為,就像女生不管多討厭孩子,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對小孩有疼愛之心,也就是我們會開玩笑說的母愛氾濫。
不過社會發展到現在有一部分人會更多的去思考個人價值以及追求更多的人生體驗。所以以我的觀察,分為了三類人:
1、佔比最大的,像老一輩一樣一生只為家人忙碌的比較傳統的人。他們就是題主所說的忙碌一生,只為遵循養老育兒的規律。可能這類人的生活意義就在於此,也可能只是他們比較傳統就認為人該如此。我覺得他們是累並快樂的。
2、小眾人群,思想比較前衛打破傳統的人。不婚族,丁克族就出自於這類人。他們擺脫了傳統思想,覺得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自我價值。他們勇於追求其他生活體驗。不過這類人也為了自己選擇的個性生活付出很多。
3、一直在養育下一代和自我價值追求上尋求平衡點的人。我就是這類人,覺得既要對下一代負責任,盡力給予他們足夠的陪伴和教育又不甘於因此失去自我以及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
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併為之奮鬥付出,過好自己的生活並且尊重別人不同的人生追求。但是不管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在養老的事情上都不應該逃避。
-
6 # 萱萱媽媽講故事
我只能說,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過於淘汰、落伍,應該被時代摒棄。
我說這話,絕對沒有對我的父母親不恭敬的意思,相反,我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反思這種觀念,思考這對於我的父母親這一輩人的影響,對於我們這一輩以及後人的影響。
我是85後,父母親是50後。他們那一代人相當不容易,我對這一輩人致以最高的敬意。幼年捱餓,童年沒有好學校上,青年時候趕上文革、上山下鄉,後來又趕上市場經濟大潮,下崗,孩子教育高費,高考擴招,大學生不好就業,兒女成婚前後房價暴漲,積蓄用來貼補孩子,還要舉家搬到孩子的城市,幫忙照顧孩子的下一代。
現在小區裡50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一起的話題就是,咱們這一代人怎麼就沒有自我!
一輩子就這麼倏忽而過,好像沒有顧得上好好享受生活,怎麼就老了!
我的父母親就是這一輩人的典型代表。
首先,他們青年時因為各種機緣沒有考上大學,所以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他們成家以來,生活的重心就是掙錢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因為他們沒有大學學歷,僅僅拼膀子力氣安身立命,生活艱辛可想而知。
其次,他們當年養育孩子,不可不承認的一點就是,養兒防老,全部的精力與財力投到孩子身上,自然心理期望的也會高些。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天經地義。
但是,當逼仄的都市生活把我們這一輩年輕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當我們上有老下有小在夾縫裡做夾心餅乾的時候,當我們在單位處於瓶頸期上不上下不下的時候,親情有時候,真的成為一種難以言說的厚重。
因為害怕辜負,所以拼命壓榨自己。我青年時代,一度覺得,父母沒有用過的、享受過的好物件,我是沒有資格和權力享受的。誰都不能辜負,可以辜負的只有我自己。
這種取悅性的性格,也讓我很長時間非常不快樂。我不會快樂。
所以,我只能拼命讓自己強大,這樣才能讓父母自豪、高興,物質上也能更加豐腴。沒有強大的後盾,一切都是扯淡。
-
7 # 瞅你咋地吧a
個人認為養育兒兒女是義務,而且是幸福的義務,看著一個小人兒從嗷嗷待哺到自已獨立是個辛苦又幸福的過程,至於讓孩子養老什麼的真沒想心!
我有一個孩子,我們都是在外地打工的,想心本地買房子,讓孩更好的接受教育,讓她能在我們的努力上往前走,而不是繼續重複我們的老路,上個普通的學校,結婚,生子,打工,在居住的城市愁房子,我們現在所做的一比都是想讓孩子過的更好,能在我們的肩膀上往上爬,至於老了以後養老什麼的,真沒想過,我們還有好幾十年,養老的錢總能存夠,年輕人要面對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已經這麼辛苦了,我可不想把我的養老問題再壓在她身上,我知道這有多辛苦,我不想我的孩子也這麼辛苦,我公公說過如果孩子以後有出息了,我們跟著她也會好的,意思就是養兒防老,我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在自已能動的時候多掙點,反而去把這麼大的一個壓力放在孩子身上,太累了,所以我捨不得!
養兒不是為了防老,而是你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如果養孩子只是為了你將來老有所依的話,你的人生只是在賭一個沒有底牌的賭局!
-
8 # 嚴冬or雪
離現代民族國家定義的多樣化數字化虛擬化一體化的民眾意識認知的統一性國家差距太大☯這種意識認知不是逢年過節上墳祭祖低層次的一統性☯是個人存在是否有在體系中得以發揮和庇護☯不是狡兔三窟雞賊心態狠狠撈一票跳出⭕️外以求自保WTF
回覆列表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人之所以能存在這個世界,是因為自己的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
把我們從一個小不點一步步的拉扯到大,從中經歷了無數的坎坷與困難,父母都沒有放棄,而且總是把最好的給予我們,所以養老使我們應該也是必須履行的義務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只有不斷的傳承生命才能延續,如果每個人都只顧自己,人類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就算你家產萬貫也不及家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