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琳同學
-
2 # 起源探索
今天的書法確實很繁榮,表現在幾個方面:
1、各個字型書寫和研究的人都很多,可以說比古時候任何一個朝代同時在寫的都多。
2、各個字型都有所創新,每個字型都在很多方向寫出新意。
3、考古字型的不斷出土,豐富了書法學習和創作的新領域。
4、各種獨創的綜合字型,推動了各種字型的創新。
5、對書法結構的重新解構,產生了很多當代的書法名家。
6、各種書法創作,推動了書法章法佈局的大創新。
7、工業化與科技的發展,使字帖、毛、墨、紙、硯等書法工具的生產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讓書法可以盡情揮灑。
8、網路購物的發展,方便了學書人對工具的需求。
可以說,今天書法的繁榮,是全方位超越古人的。
但為什麼又說“當代書法的繁榮難出王羲之”?這裡我們就要來說一說王羲之。
歷史上之所以把王羲之稱為“書聖”,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王羲之所處的“中國字型大變革”時代。
從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之後,中國的書寫字型就一直在演變。從“秦簡”、“西漢簡”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書者把篆書快寫了,形成了半篆半隸半草的簡字型。再後出現了把橫平豎直隸書書體,以及書寫更加快速的章草字型。到了東漢末年,鍾繇又把隸書變革成楷書。與鍾繇同時的其他書法家也在變革著新字型。
而衛夫人弟子的王羲之,就在這種字型大變革中成長起來的,內心深處一定種上了書法字型大變革的種子。
二、規範並推廣楷書。
從鍾繇創造了楷書,到衛夫人的傳承,再到王羲之。這時的楷書字型,已經基本固定了。王羲之讓楷書成為漢字的規範字體在漢族士大夫中推廣傳播開來。
三、改進草書。
王羲之把以隸書筆法為底的章草書寫,改成以楷書筆法為底的草書寫法,創造了今草。從王羲之之後,所有寫草書的人基本離不開王羲之的草書法則。包括今天的草書書法家,也是寫著王羲之的草法!
四、發明行書。
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書聖,最主要的原因是發明了行書。
王羲之認為楷書雖然工整規範,但書寫速度太慢。而草書書寫速度是快,但沒有專業學習的人看不懂。所以他就在楷書與草書之間,發明了行書。
行書如果要易於辨識,可以楷一些,寫成行楷;如果需要寫得快一些,可以寫成行草。
這樣,行書這個字型,影響到今天。
五、為什麼尊王羲之為書聖。
王羲之是東晉人,東晉及後來的“南朝”在當時的中國南方,是漢人統治區域。
而當時的北方卻是“五胡亂華”的“十六國”及後來的“北朝”,是胡人統治的。胡人重武力缺文化。雖然後來胡人也不斷漢化,也有胡人寫漢字(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魏碑”),但在當時漢族士大夫眼裡,魏碑就是“沐猴而冠”,比不上漢族小孩子寫的字。
所以南方漢族士大夫為了推崇漢人文明、傳承漢人文化,就把王羲之推向神壇。這也是後來李世民為了拉攏漢族讀書人,設立科舉制度與搜尋天下王羲之書法的原因。而後王羲之書聖的位置便確定了。
上面分析了王羲之,我們再來看“不出王羲之”這句話就知道了,後人誰有王羲之的歷史地位?誰有王羲之的創新?誰有王羲之的影響力?
後來書法家寫的字型,大多是在王羲之創造的原則裡轉圈圈,有創新也頂多叫做微創新。
所以說書法難出王羲之。
-
3 # 麟角1
王羲之善草、隸、八分、飛白、章行,精通諸體,博採眾長,然自成一家之法。他的書法 ,為古今之冠冕。他寫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他本人,被譽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已經到了書法藝術的最巔峰,令後人只能“望洋興嘆”。
-
4 # 鬱悶的中年
說到這個話題,完全是最近這70來年社會繁榮變革,70多年前讀書還是毛筆,那個還是舊中國封建社會,工業也不發達,當時之前更全部用到的是毛筆,並且生活中處處都用的是毛筆,所以那之前出一個書法是相當容易的事,說難聽點現代書法家拿到那個時候就只能算個會寫字的人,話題說回來,當下難出王羲之這樣書法家,主要還電腦打字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硬筆用的越來越少,毛筆更是漸漸“遠離”了市場,我們平常幾乎不寫字,要寫字都是填表格,登記等,但大多數都是電腦打字,給人寫信都省了,20年前我們朋友親人之間寫信完全是筆紙書信來往,現在就是手機發郵件,微信,QQ,行動電話就能表達出去,寫字機會越來越少了,再則當下很多書法家,幾乎不是字寫的好才成為書法家的,都是用商人朋友,媒體平臺先吹捧出名了,在談寫字,還有些故意拿什麼醜書來以示自己不得了感覺,其實給外人就是一個小丑,哪裡談得上書法二字,所以現代出不了王羲之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5 # 陳星席
一次看望一位會書法的先生,這位先生正好在練字,左手拿著米芾的字帖右手握毛筆寫字,看一眼寫一筆,嘴上不停的說:“我的作品沒多少錢不賣,我從多少歲開始書法,時間算下來都值多少錢了…”我當時就很納悶,一個拿起筆就想著錢的人會有書法藝術嗎?!
王羲之出身在一個權傾朝野的大世家,大豪族,從曾祖父輩就是著名的大人物,出生這樣一個世家大族,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感受那種精緻情調的浸潤濡染。王羲之7歲學書,當時的老師除了叔父王廙,還有家族中其它的長輩,他的父母也給了他很多指點。年齡稍大些,家人又給請了衛夫人當老師,衛夫人在當時是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可以說王羲之學書法,一開始就是取法乎上,所接觸的都是當時水平最高的老師,所見的也是前代最優秀的作品,這種高水平的啟蒙為他後來的成就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王羲之一生不用為錢發愁,不用為房子焦慮,成年後,風流自賞的生活方式,放浪形骸的行為全都釋放在書法上。
書法不是靠硬學的,硬學也只是學個形,那種骨子裡自帶文化元素的東西是學不來的。學書的環境,文人雅士的氛圍,甚至包括居住的條件等等都是薰染書法的元素。當今學書的人大多祖上幾輩少文,或條件匱乏。當然也有靠一生的勤奮努力學到一手好字,那是付出常人不一樣的付出而得來,也不可能成為王羲之,因為沒有王羲之學書的條件和環境。
聽過一位書法家說過,書法是需要幾代人薰陶,光一代就成為大書法家的可能性很小。再說當今,全民為一套房子焦急,一些書者拿起筆就想著這個月幾號還房貸,賣出多少張字才夠,你說這樣的毛筆字能稱得上書法藝術嗎?
-
6 # 一笑貫長天
書聖王羲之在中國的幾千年歷史就出現了一位,在魏晉,在唐宋,都出現了書法的繁榮鼎盛時期,但王羲之只有一個!
王羲之書法的成功有社會因素,大家都知道魏晉風骨,那個時代出現了嵇康,阮籍似的人物,不尋禮教,放縱不羈,蔑視權貴,曠達灑脫,試問在以後的朝代中還有幾個如是的人物?有!但是少。魏晉時不同,不僅僅是竹林七賢這樣,擊鼓罵曹的禰衡,滿腹經綸的郝隆,即便是以儒雅溫文稱著的書聖也有坦腹東床的經典!
家庭背景,王羲之的父親也是一位書法名家,師父衛夫人也是名冠一時的人物,還有鍾繇,張芝這樣書法巔峰人物的前輩與之相去不遠,這些,都是影響到書聖成才的關鍵。
自身的天賦,說到天賦不僅僅是天生的書寫能力,比如靈巧的手指,自如且強勁的腕力,還有穩定的手臂,還需要一個天生的審美,與書法藝術契合的審美觀,及其最最重要的與眾不同的個性,喜歡標新立異的衝動。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努力,沒有刻苦就沒有成功,書法是一生的追求,一個人花費了千年與青年的大量時光,可能在壯年有所成,但是達到書聖的境界真的需要抵達老年才可以的!
儘管書法很繁榮,儘管書法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書法還需要潛心磨鍊,不懈追求。
但願,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書聖似的人物出現,那將是社會之幸,國家之幸!
-
7 # 麓風軒
當代書法表面上風風光光的背後實質是“虛假繁榮”,到處上演的是不懂書法之人的狂歡盛宴,難以出現書聖王羲之這樣的人是很正常的。
現在書法界有兩種不良傾向。
第一種傾向是對傳統理解不深這可能是受當代浮躁的學術及社會風氣影響,書法多流於淺薄和俗氣,缺乏淵源,猶如無源之水,出現了諸如醜書、射書、盲書、江湖體等惡俗書體,賣弄風騷,招搖過市。
趙孟頫65歲題跋懷素《論書帖》時有一段論述值得深思:
懷素書所以妙者,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故也。後人作草,皆隨俗繳繞,不合古法,不識者以為奇,不滿識者一笑。第二種傾向是食古不化的書奴諸如走程式化、裝飾化道路的展覽體,走千人一面、美術字道路的臺閣體。這二者在本質上都是使得書法脫離了書寫性情、追求意趣的審美傾向,走向了與泥瓦工匠無異的匠人功夫,失去了書法應有的神采和韻味。正所謂:
從來書畫Quest氣,經史內蘊外乃滋。若非柱腹有萬卷,求脫匠氣焉能辭。自老一輩書家一一辭世之後,當代書壇確實沒有擔當領軍重任的書法人物,更別說出現王羲之這樣的書聖了。但願我們這一輩人,能夠將書法的精義繼續傳承下去,而不僅僅只是“虛假繁榮”。
-
8 # 小白之夢
當天的展覽不僅吸引了眾多的書法愛好者,還有全國各地書法研究的專家學者們,他們共聚2009中國書法高峰論壇,探討書法的發展與創新。面對當代書法的“繁榮”現狀,專家們尖銳地指出:當代書法不能枉擔了繁榮的虛名。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參與書法活動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於是人們將這一現象當作書法繁榮的標誌。但人們期盼的一個應該出現書法大師的時代卻遲遲不肯露面。那麼,現在為什麼就出不了王羲之、顏真卿呢?
書法不是寫字。中國書法院院長王鏞直言:現在,學書法的人是多了,看上去是熱鬧了,而實質上只出現了不少戴著書法家帽子的“寫手”。有的人熱衷於炒作,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往往透過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書法作品,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這樣的作品,必定流於淺薄。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言恭達坦言:社會生活節奏變化不僅是文化現象,也是審美演進的重要特徵。盛唐文化豪放激越,當時都市生活節奏熱烈,故出現了書法之“狂草”,舞蹈之“胡旋”,樂曲之“急竹繁絲”。再看當今鬧騰得很歡的書法界“弄潮兒”,成天忙於應酬,哪有時間和心情研究藝術,於是作品只能在浮躁與不安中呻吟。
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表示,當代書壇需要重建書法人文精神,每一位書法藝術工作者應該而且必須做到——Sunny下感恩時代,文化中敬畏傳統,民生裡關愛大眾。
回覆列表
一、書法不是寫字。中國書法院院長曾言:現在,學書法的人是多了,看上去是熱鬧了,而實質上只出現了不少戴著書法家帽子的“寫手”。
二、有的人熱衷於炒作,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往往透過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書法作品,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言恭達坦言:社會生活節奏變化不僅是文化現象,也是審美演進的重要特徵。看當今鬧騰得很歡的書法界“弄潮兒”,成天忙於應酬,哪有時間和心情研究藝術,於是作品只能在浮躁與不安中呻吟。
四、當代書壇需要重建書法人文精神,每一位書法藝術工作者應該而且必須做到Sunny下感恩時代,文化中敬畏傳統,民生裡關愛大眾。
五、當代書法沒有了古時的創新,多是模仿,就就是難出王羲之一部分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