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鳴人給路飛上課
-
2 # kidult811
這種說法真的只是應景而已,非常的不現實。
現代的教師可不是過去私塾裡的老眼昏花的學究(也許在小編的意識中還是),打人不是老師們的特長,也沒有人喜歡帶著這麼個贅物執教,最主要的是老師打人師出無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哪一點說教師要打學生了?學校裡那麼多專人專崗管學生的人留著數錢玩兒嗎?教師代人受過,當替罪羊的日子可以休矣,別再拿什麼戒尺來糊弄教師,不稀罕!
-
3 # 文軒閣
相信大家還對前不久四個高一學生在教室後面喝酒吃肉,而老師還在講課的事記憶深刻吧,學校沒有強硬手段對付學生,學生就會無法無天。還記得寒假收假後24小時內三起出走事件嗎,還記得收假後一小學生跳樓自殺事件嗎,樁樁件件都和孩子沒有經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有關。戒尺還給學校,給學生適當懲戒,能鍛鍊其受挫能力。
現在的孩子難管,這不只是老師的看法,也是家長們頭疼的問題。為什麼呢?
1、從小被溺愛,長期處於皇帝地位,哪裡受過什麼什麼挫折,哪裡知道尊重他人?
2、教師地位下降,尊敬老師的人越來越少,原來神聖的教師現在看來特別平凡,導致老師的教育效率下降,一些孩子對於老師的教育反感。
3、部分教師缺乏師德,部分教師不講教育方式,媒體將矛頭對準教師群體,導致教師整體形象受損。這些都引來一個結果,教育效率越來越低,學生越來越不聽話,違紀事件越來越多,打老師,欺凌同學的事件甚至殺老師也時有耳聞。
筆者這裡要問,家長們是願意孩子被打幾下,還是願意不打孩子將後來孩子走上歪路呢?這總沒疑問吧。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儘管聽起來不好聽,但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沒有適當懲戒,無論做錯什麼都是空洞的說教,起作用嗎?有時候沒有切膚之疼是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的。適度懲戒也是培養孩子擔責精神的方式之一,儘管這種方式看起來不人道。
戒尺還給學校,學校也不可亂用,必須訂立嚴格的執行程式。比如懲戒必須有三位老師到場,必須有學校領導和家長簽字,只能打屁股和手掌兩個地方等。而不是象某些老師拿個棍子到教師隨意亂打學生。
此次三月會議有好幾個知名人士都提出議案,呼籲儘快還學校懲戒權,這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提出的,希望被收了若干年的戒尺早日重回學校,希望那把戒尺永遠也不要有用武之地。
-
4 # 廣土湘
戒尺和理性並重。當代的家長對於孩子多是賞識教育,盲目的鼓勵孩子,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孩子的錯誤,這在一定程度屬於刻板扭曲的教育,在一定環境中會讓孩子向惡性發展。校園欺凌,這就是孩子自我認識不當,自我肆意膨脹的典型。
這個時代戒尺教育不是教師的專屬,而是家長,學校個社會共同給孩子“亮劍”的時候,培養孩子的法紀意識:身處社會依法行事,身處學校遵守規則身處家庭恪守家規。
過度的“戒尺教育”就是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中國法律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指明,教師體罰學生屬違法行為,可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戒尺”還給教師,教師也要靈活使用,避免懲戒過當,害人害己。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不能一味在肯定中成長,他們也需要約束,懂得懲戒,這才是更好的讓他們認知社會。
-
5 # 秋城夏微涼
我是教師,我同意這個觀點。
首先,學生仰仗著《未成年人保護法》,越來越難管,他們手中有法心中不慌。如果給老師一把戒尺,先不說打不打,從心理上就能給學生一定的威懾作用,有利於老師管理學生。
其次,看看如今的學生都成什麼樣子了,上課講笑話玩手機已經屢見不鮮,喝酒吃肉的都有了。這都是社會慣的,學校慣的,也是家長慣的,應該讓戒尺回到老師手中了。
最後,老師成了高危職業了,上課小心翼翼,說錯一句話都有可能讓一個學生跳樓,然後大禍臨頭。老師不敢管學生,這是現在教育的怪現象。如果想讓老師能負責,能像個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就要把戒尺還給老師。
戒尺教育針對的是那些說教無效的學生,對這一部分學生毫無疑問,是應該的。
-
6 # 新思維創意學習
我舉雙手贊同老師有適度的懲戒權利。戒尺是這種權利的象徵,對孩子具有威懾力。
古人云:棍棒出孝子。這句話被批的體無完膚了。那麼同樣是古人的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總沒有錯吧?對孩子來說,規矩怎麼立?靠說理有用嗎?我看對現在大部分低年齡段孩子來說是沒有的。並不是他們不懂道理,當我批評某一個孩子不認真的時候,旁邊一年級的孩子都會說:“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因為那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多孩子並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覺中又犯老毛病了。
怎麼辦?當然是需要有震懾力的實物。最好的代表就是---戒尺。
套用美華人說的話:並不是戒尺不好,而是使用者不對!
絕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會懲戒過度的。就像沒有戒尺,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變成壞孩子了。
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的,走極端只能說明我們教育的失敗!
-
7 # 魯南觀點
我舉雙手同意這個觀點!其理由就為了孩子的前程和未來!
新中國的老師,有教杆,教出的學生,有文化知識,有思想覺悟,有素質,有能力,知道感恩,愛國愛民愛奉獻。為公為己出盡了力。
現在的老師跟西方教育接歸,沒收了教杆和戒尺,秉承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理念,不論孩子做了好事壞事。老師只知道誇,或者苦口婆心的說,根本矯正不了孩子的野性。
家長只知哄著,慣著,讓孩子完全沒有了是非曲直觀念。
結果把孩子變成了白眼狼。極端自私。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弒師弒父母殺同學的屢見不鮮。跳樓跳河自殺的屢見報端。
事實說明,老師沒有戒尺,就沒有師道尊嚴,老師沒有戒尺,學生就沒有敬畏之心,老師沒有戒尺,孩子是學不會做人的。
引用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的話作結束語:“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們知道教育絕不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
-
8 # 語文老師錦繡
“戒尺教育不得不說是新時期的需要”,我個人是完全贊同這個觀點的!
第一,現狀是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我們的孩子大都在“蜜罐”里長大。尤其是“隔代寵”把孩子嬌慣得不能受一丁點兒委屈了!也許有人會說“你幹嘛老想著要給孩子委屈受啊?”我們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可能處處如意嗎?
那我們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已經到了父母、老師都不能說他們一句重話的程度了。在他們的眼裡,這個世界就得圍繞著他轉,否則就有各種不滿來對抗家長,對抗老師!試想,長大了,他有能力對抗社會嗎?這是我們任何人都無能為力的事吧!
所以,老師適當對孩子嚴厲一些是對孩子的負責任,對社會的負責任!
第二,孔老先生的戒尺教育教出了多少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發明家?那時候的學生對先生是多麼尊重?現在的老師誰不敢尊重學生?這還真是一個怪相!老師教你知識了,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應該感謝的!有人會說“我給錢了!我不上學老師還失業了!”好吧!你的眼裡只有錢!好嘛還要拿錢來讀書啊?對吧?
當然,現在也有個別老師確實有違師德,讓廣發老師陷入一片“討伐攻擊”聲中。但是,我們必須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這就跟“戒尺”教育一樣。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戒尺”的,它放在那兒,只是為個別孩子準備的!
第三,老師的本意是不願意很“嚴厲”我們的孩子的!誰願意對優秀的孩子生氣呢?他們已經知道學習了,老師好嘛還要去“嚴厲他們呢?”
老師可能更明白“以理服人,說服教育”的好處,但我還是支援老師對我家的孩子嚴厲一些,只要孩子的“調皮、淘氣”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學習,甚至還影響到了別的孩子,給老師的課堂帶來了困擾!我是非常支援老師,感謝老師的!
第四,僅僅把“戒尺”還給老師是不夠的!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言行和思想。
總之,我是贊成把戒尺還給老師的,在特殊情況下還是可以請出“戒尺”來威懾一下的!你覺得呢?
祝孩子們學習愉快,天天向上!
關注【靚麗女先生話語堂】享受免費點評作文,我們一起學好語文!
-
9 # 超敏教育
從我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學生,二十多年實踐中,我的觀點是有很多的變化的。如果說是在幾年前,我會同意這個觀點,而現在,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現在的孩子不同於以往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東西,都與以前的大不相同。父母以及其他長輩對於他們的關愛和教育方式方法,也和以前的不同。社會的影響,特別是網路所帶來的知識和情景,是前所未有的,孩子的見識和思想不再像以前的孩子那樣單一。
老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真應了那句話:師不必賢於弟,弟子不必不如師。
現在的孩子思想活躍,意識超前,若以戒尺教育他們,會引起他們反感,以及造成逆反牴觸情緒,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會使教師感到束手無策。稍有不適,或者逆著孩子的性子來,造成的無法挽回的後果,不斷髮生,和懲戒教育都有著很大的因果關係。
戒尺不是新時期的需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和行為,對現在的教育是很不適合的。尤其是我對於女兒的教育,證明了自己是失敗的,懲戒教育是不適合的。若讓戒尺重回教師之手,無疑是教育的退步。
-
10 # 生活對我說
戒尺教育與其說是體罰,不如說是懲戒!
在當今這個鼓勵教育氾濫的年代,把懲戒權力交還給老師,是對於學生真正的負責,利大於弊!
現在的中年人,小時候都是在懲戒教育中長大的,也沒見心靈受到多少創傷,即使個別現象,那也是機率中的,不足為奇。
先看看現在為什麼會不敢管,不能管?學生的權力包括家長已經到了干擾其它學生的地步,我們是要保大多數呢,還是顧及個別學生?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不能因為一部分家長學生的過度維權,就喪失底線,聽之任之。
鼓勵教育來自西方,我們之引進了一部分,懲戒和處罰的那一部分被人為的忽視了,或者說故意的。
我們的文化是以集體為中心的,要求遵循大多數人利益,而不是顧及個別人的胡攪蠻纏。
現狀是部分家長自身的觀念有問題.把責任完全推給學校老師,從不認為自己有錯,即使錯了也不承認,一丁點的事情都要索賠和無理取鬧,這是自私,絕不是應該鼓勵的,否則就形成寒蟬效應,讓老師不敢管,不願意管。
懲戒是在監督下進行的維持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包括開除,不能無底線的退讓,更不能影響大多是學生的學習,否則就是矯枉過正。
嚴必須要手段,愛才能被珍惜!否則依著性子,哪有底線,聖母表,還是算了吧!害人害己,把堂堂的教育殿堂硬生生的搞成了集貿市場,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究竟是為了誰好?
回覆列表
我同意這個觀點。
第一,我們當下的教育不完整,缺少懲戒。一味的愛和寬容,會讓教育變得額越來越畸形。懲戒的教育同樣也是愛。戒尺,是中國古典懲戒教育的體現,不是歷史的垃圾。中國幾千年來的教育始終是有懲戒的,孔子就曾說過“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之類的狠話,這句話放在今天一定會被某些教育磚家和教授噴死。我們今天這種盲目堆砌愛和寬容的教育是效仿西方教育的結果,西方早就是開始反思他們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而我們的一些人,還把他們玩剩下的理論奉為圭臬,真的是不可理喻。歐美的真正的精英教育從來都是懲戒和愛並存。中國有狼爸,美國有虎媽。美國還有一個名師,帶著菜刀給學生上課,把孩子都送進了名校。
第二,戒尺勢在必行。戒尺讓學生在知道什麼是規則。老師手中的戒尺不是洩私憤的工具。老師不像那些無良的媒體那樣齷齪不堪。戒尺的存在是對教育的尊重。是對老師的尊重。學生害怕懲戒,做了錯事,說幾句道歉的話,掉幾滴眼淚,那些愛心爆棚的專家就以為孩子改正了錯誤,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能認真的改正錯誤的有,但是真的很少。如果愛和寬容,能夠讓人不犯錯誤,那麼要警察和監獄幹什麼。
第三,不要把戒尺和體罰混為一談。如果老師僅僅因為生氣就打學生,那麼老都會被活活氣死。戒尺,只打一下,這是尊嚴,更是尊重.教育,就是讓學生明白什麼事情不該做。當下的教育在某種層面給學生什麼感覺,不管什麼錯誤,只要道歉,只要流淚,就會被原諒.什麼犯錯的成本都沒有,這不是教育,教育要告訴學生,有些事情做了,後果承擔不起,不要做。
前不久,某個學校的開學儀式上,家長代表給了老師一把戒尺,這樣的家長是真正明白教育的家長,社會上需要更多的家長。
戒尺,是尊嚴,更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