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謹言謹言
-
2 # 肥宅搞機
小米這個品牌從剛剛誕生開始就被網友各種吐槽“飢餓營銷”。對於這件事,我感覺應該很理智的去看待。我對於這件事有以下幾個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從資金方面來看:小米從創立初期就是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的品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使得小米一直是被哄搶的物件。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沒有代理(經銷商)承擔所謂的資金壓力。小米憑藉著良好的營銷方法以及較好的價效比,一直都有一定的消費者市場。但是如果一部小米數字系列手機按1500來算,備貨100萬臺需要多少資金?小米要不要拿這麼多資金放在一個單一的系列上?下一代產品需要不需要繼續研發呢?
其次,小米數字系列每次釋出就會面臨一大批其他中國產廠商“扎堆”式的釋出新機,採用的原器件相同的大環境下。小米沒法“加價”給供應商(類似於下雨時間叫滴滴需要加價的道理),受成本侷限等等,都會讓小米的供應鏈出現特別大的壓力。出現供貨不足現象,再所難免。
最後就是所謂的“官牛”問題。小米初期作為一個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的公司,少不了需要很多合作伙伴的。初期的合作伙伴,以及較大的平臺(電商),小米不能“過河拆橋”,也沒法拒絕供貨。但是由於小米相較於其他品牌利潤率壓的太低,所以必須要有所謂的“溢價”。(畢竟都要吃飯)。所以我的建議是,有比較急的話就給別人一口飯吃,不急的話不妨再等等。
-
3 # IT老菜鳥
我理解這本身就是一個製造話題的行為,雷軍不可能不知道自家的老底,如果知道仍然故意而為之,那麼就是一種故意打自家臉的行為,我理解這都是營銷行為,目的也無非是吸引他人注意力而已
小米嘛,“飢餓營銷之父”,“PPT手機之父”,這些事實已經定在歷史的鐵板上,不會因為米粉的憤怒而改變,也不會因為,雷軍的幾句話而改變,歷史就是歷史,自從有了小米手機,才第一次有了飢餓營銷這回事
當然,咱們還是要理性的看這個問題。我覺得對小米來說,飢餓營銷一半趨於無奈,一般就是純粹的營銷行為
其實小米也有自己的苦衷,我們首先看看小米飢餓營銷的客觀原因
華為、中興、甚至OPPO、VIVO都是做線下手機實體店出身的(不管是不是借運營商渠道),線下手機實體店的特點就是必須現場有貨,一首交錢一手交貨。所以線下出身的手機企業對產能必須估算的非常準確,所以一般是採用進貨再銷售的方式
而小米一開始就瞄準的是線上市場。做線上無法對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有一個正確的估計,一旦預估發生偏差,就有可能壓貨,壓貨對非線下渠道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沒有線下的渠道可以幫忙清理庫存,真有可能導致鉅額的虧損,王騰這裡沒有說錯。所以飢餓營銷,某種意義上對所有線上渠道為主的手機都是一個問題,君不見華為也有這方面問題,避免不了的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華為和OPPO、VIVO是做生產實業出身,本身對供應鏈控制的就比小米好。小米在做手機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實業生產和銷售。從這點來看,小米在生產供應鏈方面天生就不如華為、OPPO、VIVO,這個屬於經驗上的差距,因此備貨出現問題再正常不過了。
最後一個原因是,在手機端到端元器件的供應上,如果受制於人那麼產品的生產自然會受影響。不僅僅是小米,華為之前高階機螢幕受三星供應限制時,一樣也發不出貨。近年來華為和多家元器件供應商建立了廣泛和深度的合作研發關係後,現在這個情況明顯有了好轉。
小米飢餓營銷的主觀問題是什麼呢?
我覺得這就是小米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小米飢餓營銷第一次第二次或許是迫於無奈,那麼後面明顯是嚐到了甜頭,直接作為營銷行為。小米之前在英國也搞這一套,可惜老外不吃這一套,直接從程式碼上揭露了這種行為,這也是十分丟臉的事情。我覺得產能不足可以理解,純粹當營銷噱頭就是有點不要臉了。產能不足,為何在後面的幾年不重點解決這個問題?雷軍還說全體高管去擰螺絲,這存粹是羞辱群眾的智商了,高管在智慧化產線上去擰螺絲,呵呵了
所以雷軍說小米從來不飢餓營銷,本質上也是一種令人反感的營銷行為,可以吸引米粉和非米粉又一輪嘴巴官司,炒高小米熱度。丟擲自身的黑歷史不說,屢次說了屢次打臉“真香”,小米一眾高管刷自家臉刷上了癮,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一邊瘋狗一樣亂咬,一邊神經病一樣的打臉自家,真是毫無風度
-
4 # 卿熵
現在屌絲米已經開始靠不要臉來招攬流量了。雷軍以前還像個企業家,現在就完全是一個小丑。什麼五年不上市,上市後讓股民賺一倍,一年內不減持,說話完全沒有一點誠信。雷軍說的話,當個笑話看看就好
-
5 # 最佳社評專家
嗯,被逼的,然後被逼了十年了,還是無能為力,都快超過馬雲了??還是那些米吹口中沒錢,沒話語權??你不用研發,不用開模做新模具就買個零件,看人家給不給你供貨,沒有自主權
-
6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其實筆者也非常理解雷軍目前來看的話,小米高管的言論已經被曝出,所謂證據確鑿,雷軍這邊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打死不承認,如果松口,那引起的輿論壓力就太大了,對於小米來說簡直是一種災難。
目前所曝出的小米高管言論,主要是關於小米酒的飢餓營銷問題,高管表示其實小米酒是有意為之,並不是說供貨不足,這樣做的原因其實是讓小米酒更保值,同時熱度更高,話題量也更多在宣傳上,可謂是比廣告好使多了。
站在小米這邊來看問題的話,其實利用人性這個無可厚非,而耍一點小聰明也是我們營銷中常用的,不過都已經7八年了,還在用這麼老套的方式,消費者肯定是非常不滿意。
而雷軍在小米9上市之前也表示供貨量一定非常充足,目前算得上是啪啪打臉。尤其是雷軍此前在紅米note7的釋出會上表示,榮耀的v20系列是PPT手機,如今小米9這樣的做法顯然是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曾經在文章中寫到,目前的消費者在經過了這麼多年和手機廠商鬥智鬥勇之後,小小的心思已經瞞不過消費者,無論是任何模式,消費者目前都比較聰明,能夠一眼看穿,比如此次的營銷模式,就被很多網友所吐槽,大家其實心裡都明白。
而雷軍現在也沒有辦法,如果承認的話,完全沒有辦法承擔輿論的壓力,小米的口碑也會因此而爆炸,影響小米進軍高階的程序!
所以雷軍沒有辦法,只能死咬住不放,表示從未進行過飢餓營銷。
-
7 # 請客吃飯
不得不,等不等於,故意。無限期退出娛樂圈,等不等於,永遠退出娛樂圈。我們給大家劈個叉吧,等不等於,沒懷孕。
-
8 # 生活磨鍊
歷史嘛,曾經譜寫了!今天從上到下想得到改變的願望是很強烈的!
一個產品(大家都懂的一個規則,任誰都不可能是全產業鏈的;)所以不能夠片面的認為……,為商者,追求的是:利潤與商品的美譽度!
回覆列表
剛開始小米可能會飢餓營銷,現在應該不會了,品牌也出來了,養活的人也多了,不可能放著錢不賺而故意有貨不賣。現在唯一的可能就是生產力不足導致供不應求。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雷軍故意讓生產不足的,其實現在的工廠寧願不賺一分錢也不會讓工廠停產或者減產,因為停產或者減產造成的損失比成本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