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卦小錦鯉
-
2 # 波比的碎碎念
這個說法好像說了蠻多年的了,而且大家戴著個眼鏡看眾多演員,會發覺,“哦!好像真的是呢”。
那到底是不是呢?
顧名思義,北京電影學院,培養的好像就是電影演員,俗話說,電影明星。而中央戲劇學院,培養的是演話劇的,話劇演員。
可能在某些程度上來講,中戲會更加註重學生們的戲劇張力,畢竟演話劇,在舞臺上無NG表演,不能有替身,不能有NG,不能忘詞,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一個大的考驗。
所以我們會看到,大部分中戲出來的學生,臺詞功底都要比北影的學生強。
而出現這種說法,還有一個原因是,北影出了太多非常有人氣,但是在演技方面卻頗受質疑的學生。
比方說,趙薇、黃曉明、楊冪、關曉彤、鄭爽,這幾個名字放出來,幾乎都是響噹噹的,有人氣有地位有流量。但是全部都在一個方面受到質疑——演技。
趙薇跟黃曉明演了這麼多年的戲,有代表作也有相當高的地位跟人氣,但是在演技方面依然是非常不穩定,碰到好的狀態以及好的導演,會發揮出來,但,一旦撲街,就會毀得面目全非。比如兩人主演的那部《橫衝直撞好萊塢》,豆瓣評分4.5,將近50%的人選擇了1星。
而中戲出來的演員們,比如鞏俐陳寶國陳道明章子怡劉燁袁泉陶虹鄧超秦海璐王凱靳東文章白百何,先不管他們的人品如何,光看這一串名字,你們一定會想到“會演戲”這三個字。
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可以勝任一部戲的主角。
中戲這些人沒有人氣嗎??當然不是!而相對比北影出來的人來說,我們看到中戲出來的演員,首先關注到的是他們精湛的演技。所以才會有“中戲出演員”這樣的說法。
那我們就能籠統地認為中戲的演員比北影的好嗎??當然也不是。你們看週一圍翟天臨就都是北影的,藍盈瑩辛芷蕾張雪迎就是中戲的,他們的演技都非常棒。
所以,可能因為現在市面上一些這兩個學校出來的演員在不同領域上的成就導致大家有這麼一個說法,但我想說的是,這兩個學校都是培養演員的優秀高等學府,如果看一個演員單單看他來自於哪個院校而來判斷他是否有演技,這的確不是很公平。
而我也希望一些北電出來的演員們可以爭一口氣,不要讓大家覺得你們的母校只會培養沒有演技的明星,而我也希望中戲的演員們可以一如既往的好。
-
3 # 影視口碑榜
“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意思是指中戲的實力派演員會比北電多,可能大致一想確實有這個現象,北電的歷屆畢業生如楊冪、鄭爽、古力娜扎等,在娛樂圈擁有相當的關注度和流量,但繁多的花邊新聞始終難以讓人將注意力放在他們的演技上。但是這不是絕對的,也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有沒有前途還得看個人,畢竟兩所學校都是國內高等的藝術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是國家首批“雙一流”高校,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可謂有很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北京電影學院則是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二者都是很多藝術生的夢想,其中所出的在演藝圈的演員也層出不窮。但微博上也有人統計了這樣的資料:
按獲得高階獎項的數量統計來看,中央戲劇學院的確比北京電影學院多,較大功勞歸功於幾個實力派“老戲骨”:鞏俐、章子怡、湯唯、姜文等。就拿鞏俐來說吧,她是在國際電影舞臺作出過傑出貢獻、並有著推廣中華文化精神的華語女演員,她的表演功力、臺詞、情感等都把握得很好,經典電影無數,大獎拿到手軟。
北京電影學院的數量較少,但不代表從那裡出來的人不優秀,張藝謀、陳凱歌、黃曉明等都是從北電出來的大咖,不僅作品得到觀眾喜愛,事業也很紅火,實力派演員也不少:張嘉譯、張豐毅、蔣雯麗等,代表作層出不窮。
實際上演員和明星的界限沒有這麼明顯,演員若是長期沒有代表作,反倒多出花邊新聞供娛樂消費,那麼很容易就變成明星,也就是一部分明星本質上就是演員,而演員裡有隻專注於演藝作品的,也有多棲發展的。所以“中戲出演員北電出明星”類似說法可以聽聽講講,但也不夠準確。
有前途的特指定義是什麼?是紅遍全球嗎?還是擁有自己的標籤和代表作?所以說關鍵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除了努力之外還需要有資質,比如身上有足夠吸引人的才華,或者顏值高,當然機遇也很重要。學校只是一個平臺,何況北電和中戲都是很好的舞臺,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
-
4 # 不止看戲
“北演出明星,中戲出演員”的說法也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其實明星和演員,並不是“魚與熊掌”的問題。為什麼會有此說法?
其實是娛樂大眾化之後,演員被當作商品來進行包裝銷售之後才出現的。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和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其實從師資力量、教學方法、課程設定來看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
一般認為,中央戲劇學院畢業順利成章應該演話劇,而電影學院畢業應該演電影、電視劇,而從市場來看,演電影、電視劇更容易被更多的觀眾熟知。尤其是80年代末,電視作為大眾傳播的主要渠道之後,“明星”這個詞才慢慢出現,隨之演員經紀這個行業才漸漸形成。
我們來回顧一下北京電影學院80年代的演員。
【78班本科:周裡京 汪粵 楊曉丹 梅兆華 朱曉鳴 王詠歌 陳浥 葛建軍 賈東朔 張潮 張豐毅 謝園 張鐵林 陳國星 張偉克 王玉璋 曹 蓬 趙雍 王向紅 郭靖 顏世魁 呂小剛 張志強 袁牧女 李小力 方舒 馬靜 金一康 劉佳 徐美娜 沈丹萍 劉冬】
【82班本科:張曉林 趙軍 那仁花 李輝 張康爾 藏金生 王惠 張曉敏 李芸 嚴曉頻 林芳兵】
【表演系84班本科:王志文 金 宏 張建棟 孫 松 胡亞捷 龐 好 陸建民 羅 剛 田少軍 陳大明 朱碧雲 常 戎 紀 玲 相 峰 麥小琴 高菱薇 楊莉莉 張鳴鳴】
80年代還沒有明星的痕跡,後來到了90年代出了兩個明星班,分別被叫做94明星班和96明星班。北影94屆,有蔣勤勤、金巧巧、陳紫函、富大龍‘96屆出了趙薇、黃曉明、陳坤郭曉冬、張恆、顏丹晨、祖峰。
但是中戲的94級和96級也不弱,94級有小陶虹、高虎、段奕宏、龔蓓苾、塗松巖,96級有章子怡、劉燁、袁泉、梅婷、秦海璐、秦昊、胡靜。
不難發現到了90年代,不管是中戲還是北電,都出了不少明星演員。
現在大家一般認為明星與演員的最大差別就是在商業價值和包裝,其實不管是明星還是演員,演戲好才是硬道理,戲好的演員才會更有“星途”。
回覆列表
“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這樣的說法大抵是坊間流傳的,和這兩所藝術學院的校訓、辦學理念、治學風格沒有一毛錢的關係,所以和“有沒有前途”這樣的問題也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北電”的全稱是北京電影學院,成立於1950年,是國內一所老牌的藝術類院校。北電的校訓是“尊師重道,薪火相傳”,而不是“只看顏值,不學演技”。北電出過很多大明星,比如楊冪、黃曉明、鄭爽…也出過不少實力派,比如唐國強、黃渤、蔣雯麗…
“中戲”的全稱是中央戲劇學院(注意是“戲劇”不是“戲曲”),也成立於1950年,也是國內一所老牌的藝術類院校。中戲的校訓是“求真,創造,至美”,也不是“沒有演技不許畢業”。中戲的確出了很多實力派的演員,比如陳道明、陳寶國、章子怡、劉燁…也出過不少大明星,比如唐嫣…北電和中戲作為兩所資歷、實力、名氣差不多的院校,又同屬國內藝術類院校的第一梯隊,難免時時被拿來比較,說“北電出明星”估計是說北電畢業的演員大多顏值較高,商業價值較高,而“中戲出演員”估計是說中戲畢業的演員大多基本功紮實,演技出眾。
其實無論“明星”還是“演員”,都是娛樂圈需要的,都各自有各自的市場,實在犯不著誰看不起誰。有些“明星”演著演著就變成了實力派演員,最突出的例子是首位華人戛納影后張曼玉,人家出道時被叫“花瓶”,而且一叫就叫了十二年,現在誰還敢叫一聲試試?
當然也有影帝影后演著演著就變成“明星”的,比如夏雨,十八歲就憑藉《Sunny燦爛的日子》拿了一圈影帝,現在怎麼看怎麼像一個娛樂圈的三流明星。
院校的選擇對年輕人來說很重要,但絕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無論選擇哪所院校,未來的路都要靠自己去走。當然,提前做些功課,瞭解兩所院校的不同或者側重還是可以的。
首先兩所院校的專業設定不同。除了導演、表演、編劇三大塊,北電還有很多技術型專業,比如影視技術、錄音、配音、攝影......而中戲多是舞臺美術、影視製片、戲劇史論這樣的專業。總的來說北電的專業更豐富一些,中戲的專業少一些。
其次,課程安排不一樣。北電幾乎所有專業都要學視聽語言、劇本寫作,而中戲幾乎所有專業都要上表演課,不停地排戲排戲。
還有,北電和中戲的入學考試風格不同。中戲注重情感,比如即興寫一篇散文什麼的,北電更時尚,比如在文化知識問答裡會問你“西紅柿炒蛋怎麼炒”“卡布奇諾怎麼做”…
前途在自己手裡,加油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