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敏豪大詩人

    上聯,浪漫主義實為天道主義必須撥亂反正

    下聯,浪漫主義至尊詩人推崇李白實至名歸

    橫批,1.何為浪漫,該詞雖屬舶來品,但古中國作為西方老師,絕不缺乏其原產地同類詞語,如伏羲演易天人合一順天應人順昌逆亡,炎黃內經天下為公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堯舜禪讓聖賢治理舉賢任能野無遺賢,李耳道德大道至簡道法自然民本無為,屈原離騷愛國為民香草美政視死如歸,李白狂狷藐視權貴驚天動地鬼哭神泣,杜甫詩史聽風發聲代言代行,不一而足,皆顯隱高揚天道旗幟眾生平等美政理想,亙古至今,概莫能外。2.何為顯隱,秦前,東周春秋古中國由奴隸向封建社會急劇轉型時期,周王室內訌內戰逾2百年,腥風血雨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李耳作為民眾創史寫史集大成,寫出道德經,崇尚伏羲炎黃堯舜,但明哲保身,將其真實意圖隱去,避免文字獄滅頂之災。屈原作為香草詩人,興觀群怨,忠君愛國,仍有歷史侷限,司馬遷史記亦然,杜甫亦然,唯有李白,雖無美政系統思想哲學作支撐,但能透過藐視權貴獨樹一幟難能可貴,一隱一顯,李白作為最偉大的理想主義詩人的形象呼之欲出由此確立,實至名歸。3.何為至尊,秦時,由李耳的大道至簡道法自然法先王伏羲炎黃堯舜等,厚古薄今國家哲學的主張,轉至韓非法家學說欲一統天下,必先一統思想,法后王,厚今薄古,成秦時代國家哲學,焚書坑儒,應運而生。儒學儒家旨歸克己復禮,妄圖奴隸制復辟,秦始皇焚書坑儒雖有過錯,但其大方向是順應天道歷史潮流而動,符合勞動工具由青銅器向鐵器生產力發展的時代要求,其後,唯有李白作為翰林學士,相當於當今文學院士,享受當今副省部級待遇,敢於公然藐視權貴,在御前賦詩,酒酣神清,要時任丞相楊國忠磨墨,太監總管高力士脫靴,並寫入詩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叫我不得盡開顏,正如毛潤之先生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薪火傳承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李白李賀李商隱三李,成為其取法效法物件,才有其文韜武略沁園春雪天下歸心,結論,李白作為唐代最偉大浪漫主義即理想主義詩人,當之無愧,名垂青史彪炳千秋曠古鑠今,回答完畢。

  • 2 # 流囚1

    一生縱情山水,狂放不羈,仗酒行吟,桀驁不馴難倒不是浪漫二字的寫照嗎?

    所以,“浪漫詩人”實乃實至名歸。

    謝遨請。

  • 3 # 華姐wy

    應該說繼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古典詩歌巔峰時期的傑出代表,對後世影響極大。

    李白年輕時就才華橫溢,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蜀道難»詩曾給賀知章看,賀知章讚口不絕並給他起了“謫仙”的雅號,賀知章大喜,忘記帶錢就用“金龜”(唐代官吏的特殊佩飾物)換酒和李白共飲,“金龜換酒”之事被傳為佳話,李白的詩名也就更響了,因此,後人便稱李白為“詩仙”。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嘯傲山林,求仙尋道,縱酒狂歌,作品中處處透露著飄逸的仙氣十足,成名作品流傳於世很多,被後人稱最浪漫主義詩人。

  • 4 # 笑看雲天62031586

    謝謝邀請,首先談談浪漫主義,它是一種善於運用豐富聯想,語言極富個性且善於運用誇張的文學表現形式。它與現實主義相對應,現實主義是寫實,歷史真實,生話真實,而浪漫主義則寫虛,善於運用雄奇浪漫的幻想,把人們引入一個想像豐富的世界,從而達到應有的表達效果,這種文學手法的運用,最初見於屈原,屈原的作品中就運用很多,運用大量新奇生動的比喻,想像力十分豐富,藉助大量的美好的事物來形容自己的思想精神和靈魂,比如用香花、蘭草等比喻自己高潔的品格和思想,用鳳凰比喻自已的形象,用在殿堂上築巢的燕子麻崔來比喻得志的小人,用土梗木偶比喻高高在上,遠離民眾閉目塞聽而愚妄無知的統治者,浪漫主義是他作品的特色。在莊子的作品中浪漫主義手法也有運用,比如說寫夢境,想像自己變成了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鵬,其翼若垂天之雲,展翅高飛幾萬裡,這些文學形象都形象生動深入人心,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文學手法有運用,但畢竟屬於少數,鳳毛麟角,手法還不夠成熟,不夠廣泛,屬於小眾,到了唐代,李白的出現,把浪漫主義的運用推到了巔峰,李白自小就志向遠大,飽讀詩書,苦練武藝,懷揣一腔報國的壯志豪情,青年時期躊躇滿志,辭親遠遊,仗劍走天涯,結交天下名士,希望自己能有一番建樹,這種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有較多的體現,浪漫主義的這種手法也廣泛運用,比如“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些句子意境宏大開闊,境界高遠,華麗堂皇,寫出了李白青年時期的遠大志向抱負,也寫出了初出茅廬,眼界大開的興奮與激動,遊歷名山大川,遍賞人間佳境,也寫出了極富浪漫主義特色的文字,比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樣想像豐富而奇特的句子,像《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名句更是婦孺皆知,流傳千古。進京面聖有過短暫的輝煌,由於心高氣傲,不巴結權貴,被排擠出來,也有過“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苦惱矛盾,彷徨無助,有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感慨,有過“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痛苦,有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淒寒,但無論生活中的苦難多大,他都始終初心不改,堅強自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仰夭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那種笑對人生的自信,那種面對磨難的達觀,那種不懼失敗的頑強,那種不改初心的執著,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那麼瀟灑,那麼浪漫,即便獨自一人也不離美酒,“花前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寂寞也寫得那多唯美,終其一生,詩酒相伴,俊逸浪漫,作品無數,有“斗酒詩百篇”的美謄,更有“詩仙”的雅稱,他的所有詩篇無不想像豐富,語言巧妙奇特,大膽誇張,把浪漫主義這種文學手法運用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浪漫主義的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因此稱他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找你借錢,不想借給ta,怎樣回覆才能回絕又不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