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Peter and St.Paul)又稱華盛頓大教堂,俗稱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它建於1408年,是立唯一的長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立陶宛著名的主教、詩人瓦蘭裘斯葬於教堂內。後來不斷改建,直到1655年俄瑞戰爭開始才告結束,200年間,教堂的外型和構造逐漸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建築特色。教堂塔樓高41.9米,內設有9個祭壇。1895年升格成為主教堂。 . . .
1668年由一位叫做尼古拉的貴族捐資修建,以教堂內的2000多幅浮雕等巴洛克式的華麗裝飾聞名。1677-1685年義大利雕塑家彼得和喬瓦尼負責教堂內的大部分內部裝修,其未完成的工作由雕塑家普蘭茨什庫斯和卡濟米拉斯共同完成。
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重建於19世紀後期,原址為布林諾的城堡,由舊教堂改建而成。這個教堂的傳奇故事起源於中午11點的鐘聲,公元1645年瑞典軍隊前來攻打布林諾,瑞典將軍宣稱如果不能在中午以前佔領整個城市的話,就會撤兵,沒想到11點整,正當瑞典軍隊要爬越教堂圍牆時,教堂鐘聲響起,居然不多不少敲了12下,瑞典將軍以為已經12點了,便遵守他的諾言撤兵,免去一場兵戎之禍,一直延續至今,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每到上午11點就會鐘敲12下。如果要居高臨下欣賞布林諾市景,可以爬124個階梯登上教堂塔頂。進入教堂的欣賞重點是教堂正面的彩色玻璃,以及另一面的壯觀管風琴。是美國聖公會大教堂,向全華人民開放,就此意義而不屬於任何教派,表現出美國基督教的“泛化”傾向,這一點從美國“感恩節”的演變也可見一斑。
美國實行政教分離,原不打算建立國家教堂。1893年在奮興佈道運動促進下,美華人宗教虔誠性普遍上升。在此形勢下,國會一改初衷透過法案,在哥倫比亞特區建立大教堂,“作為刺激宗教、教育和慈善的學校”。在決定教堂建築風格時,負責該工程的主教制教會主教亨利·耶茨力排眾議,堅持採用哥特式風格。自1907年該教堂奠基起,歷時83年,到1990年竣工。
教堂完全是英國哥特式結構,用大理石建造巨大穹頂,配以長柱尖頂、卷形花邊、各種浮雕、怪獸滴水咀,鑲有各種彩色玻璃。該堂比例勻稱,線條明細,令人叫絕。人們入內頓感其神聖莊嚴。大堂旁另建兒童小教堂,大門上雕有各類新奇動物,相對低矮的圓頂給人以舒適、親切之感,與大堂形成鮮明對照。該堂建在原聖阿爾巴教堂地基上。在奠基典禮時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親臨,有一萬多全國各地來的群眾參加。1912 年後陸續交付使用。威爾遜總統、二次大戰時的國務卿賀爾及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遺骨均葬於此堂;艾森豪威爾總統的葬禮、里根和布什總統的就職禮拜儀式也在此舉行。
著名的馬丁·路德·金也為此教堂增色不少,馬丁·路德·金(1929~1968)作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牧師,1954年起參加美國有色人種協會,積極反對種族隔離制度。1957年被選為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主席,在南方21個主要城市組織集會,發動黑人爭取公民權利,1963年8月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織了一次25萬人的集會,反對種族歧視,要求種族平等。1964年迫使約翰遜總統簽署民權法案。一貫主張非暴力主義。但仍多次被捕入獄。馬丁·路德·金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3月組織“貧民進軍”,途經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馬丁·路德·金在遇難前一週曾在此佈道。在美華人心目中,該堂地位非同一般,不愧為國家教堂之稱。
聖彼得和聖保羅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Peter and St.Paul)又稱華盛頓大教堂,俗稱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它建於1408年,是立唯一的長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立陶宛著名的主教、詩人瓦蘭裘斯葬於教堂內。後來不斷改建,直到1655年俄瑞戰爭開始才告結束,200年間,教堂的外型和構造逐漸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建築特色。教堂塔樓高41.9米,內設有9個祭壇。1895年升格成為主教堂。 . . .
1668年由一位叫做尼古拉的貴族捐資修建,以教堂內的2000多幅浮雕等巴洛克式的華麗裝飾聞名。1677-1685年義大利雕塑家彼得和喬瓦尼負責教堂內的大部分內部裝修,其未完成的工作由雕塑家普蘭茨什庫斯和卡濟米拉斯共同完成。
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重建於19世紀後期,原址為布林諾的城堡,由舊教堂改建而成。這個教堂的傳奇故事起源於中午11點的鐘聲,公元1645年瑞典軍隊前來攻打布林諾,瑞典將軍宣稱如果不能在中午以前佔領整個城市的話,就會撤兵,沒想到11點整,正當瑞典軍隊要爬越教堂圍牆時,教堂鐘聲響起,居然不多不少敲了12下,瑞典將軍以為已經12點了,便遵守他的諾言撤兵,免去一場兵戎之禍,一直延續至今,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每到上午11點就會鐘敲12下。如果要居高臨下欣賞布林諾市景,可以爬124個階梯登上教堂塔頂。進入教堂的欣賞重點是教堂正面的彩色玻璃,以及另一面的壯觀管風琴。是美國聖公會大教堂,向全華人民開放,就此意義而不屬於任何教派,表現出美國基督教的“泛化”傾向,這一點從美國“感恩節”的演變也可見一斑。
美國實行政教分離,原不打算建立國家教堂。1893年在奮興佈道運動促進下,美華人宗教虔誠性普遍上升。在此形勢下,國會一改初衷透過法案,在哥倫比亞特區建立大教堂,“作為刺激宗教、教育和慈善的學校”。在決定教堂建築風格時,負責該工程的主教制教會主教亨利·耶茨力排眾議,堅持採用哥特式風格。自1907年該教堂奠基起,歷時83年,到1990年竣工。
教堂完全是英國哥特式結構,用大理石建造巨大穹頂,配以長柱尖頂、卷形花邊、各種浮雕、怪獸滴水咀,鑲有各種彩色玻璃。該堂比例勻稱,線條明細,令人叫絕。人們入內頓感其神聖莊嚴。大堂旁另建兒童小教堂,大門上雕有各類新奇動物,相對低矮的圓頂給人以舒適、親切之感,與大堂形成鮮明對照。該堂建在原聖阿爾巴教堂地基上。在奠基典禮時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親臨,有一萬多全國各地來的群眾參加。1912 年後陸續交付使用。威爾遜總統、二次大戰時的國務卿賀爾及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遺骨均葬於此堂;艾森豪威爾總統的葬禮、里根和布什總統的就職禮拜儀式也在此舉行。
著名的馬丁·路德·金也為此教堂增色不少,馬丁·路德·金(1929~1968)作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牧師,1954年起參加美國有色人種協會,積極反對種族隔離制度。1957年被選為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主席,在南方21個主要城市組織集會,發動黑人爭取公民權利,1963年8月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織了一次25萬人的集會,反對種族歧視,要求種族平等。1964年迫使約翰遜總統簽署民權法案。一貫主張非暴力主義。但仍多次被捕入獄。馬丁·路德·金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3月組織“貧民進軍”,途經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馬丁·路德·金在遇難前一週曾在此佈道。在美華人心目中,該堂地位非同一般,不愧為國家教堂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