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O與狼共舞Oo
-
2 # 袁小余
鹽鹼地是指土壤裡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中國鹼土和鹼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鹼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鹼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
深耕深翻。深耕深翻土地,使分佈在表土層的鹽翻壓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同時翻耕能疏鬆耕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可有效地控制土壤返鹽。
增施有機肥:鹽鹼地一般有低溫、土瘦、結構差的特點。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能提高土壤的緩衝能力,並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鹼性。
大水洗鹽:洗鹽就是大水灌溉,使土壤鹽分溶解,透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排到深層土中,並使側滲入提前挖好排水溝加以排除。
增施磷肥:增施化學酸性廢料如過磷酸鈣
-
3 # 生產隊長老楊
問:鹼性的土壤用什麼能徹底改良?
我是生產隊長,我來回答。治理鹽鹼地我的回答最有權威,因為當初我當生產隊時就帶領社員們治理過鹽鹼地,而且都取得了成功,當初的鹽鹼地經過我們多年的治理後,幾十年後一直是肥沃的土地。
治理鹽鹼地並不是換土,幾百畝上千畝的鹽鹼地若換肥沃土,得需要換掉百萬千萬立方的土,那不現實。
治理鹽鹼地也不能靠化學方法,化學方法對土壤有害無益,大量的使用化學治理,就有大量的殘留,有可能治了鹼就導致了酸,這邊治好了那邊又為害了。
治理鹽鹼地靠的是不怕吃苦的投入,靠得是時間和有耐心。
當初我們治理鹽鹼地首先是挖條田溝,條田溝就是在任意長的土地上每隔五十米寬就挖一條上一米二下六十釐米深一米二的溝,這樣若有雨水或澆水都在田面上往下滲,可以起到壓鹼的做用,然後每年都要大馬力拖拉機單犁鏵深機耕,深耕最好要超過四十釐米或半米,這樣切斷了土壤蒸發時往上帶鹽鹼成份的毛細導管。在每深耕前要在鹽鹼地上鋪一層鍘碎的柴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秸稈還田,可以給土壤增加腐植質,土壤裡含有機質多了,鹽鹼自然就被隔斷在熟土層以下輸送不上來了。
鹽鹼地澆水最好不要地下水,要用河水或池塘水,因為地下水的含鹽量要高於地上水的。
這樣,經過年的深翻,水壓,秸稈還田,鹽鹼土地就變成肥沃土地了。
我們生產隊的這幾百畝鹽鹼地就是這樣治理過來的。
只要堅持經常的秸稈還田給土壤增加腐植質,和堅持每年深翻土地,土壤鹽鹼就不會冒頭,鹽鹼地就能治理。每年總是旋耕不是好習慣,總要深一次才最好。
我是老楊,曾經的生產隊隊長。
-
4 # 豪哥84317
大家都知道,大多數農作物都在中性或弱酸性、弱鹼性的土壤中生長是的。適宜一般的農作物生長的pH值為6.5~7.5之間。若土壤酸鹼度超出這個範圍,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以利於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那鹼性土壤如何改良,鹼性土壤改良方法有哪幾種呢?
首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親和效能,如施入腐熟的糞肥、泥炭、鋸木屑、食用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鉛、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定向中和鹼性。
二)鹼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銨和過磷酸鈣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過程中,儘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硫酸鉀等,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三)鹼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銨和過磷酸鈣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過程中,儘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硫酸鉀等,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四)有機肥能有效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是改良鹼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綠肥和松針葉土是由雜草、腐爛的松柏針葉、殘枝等枯落物堆漚而成,呈較強酸性。一般在鹼性土中摻入1/5-1/6的綠肥或松針土,即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
五)用土壤改良劑,利用土壤調理劑所含有的高分子有機酸的絡合增溶作用,提高土壤中硫酸鈣、碳酸鈣的溶解度,啟用土壤中被固化的鈣離子。被啟用的鈣離子透過離子交換作用大量置換與土壤膠體吸附的鈉離子,被置換出的鈉離子與負價的官能團結合成溶於水的絡合物,隨灌溉水進入到耕作層以下或者被作物直接吸收,不再危害作物生長。
化學改良和生物改良有機的融合。快速形成健康土壤,徹底解決鹼性土壤改良的難題。
-
5 # 王七妹
大量增施有機肥的同時,摻拌綠肥或松針土。有機肥能有效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建議菜農大量使用,畝施25-30方。而拌綠肥和松針土,是改良鹼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 鹼性土壤一般分佈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土壤的鹼性太大,很影響植物的生長,那麼該怎樣對鹼性土壤進行施肥呢?首先,大量增施有機肥的同時,摻拌綠肥或松針土。有機肥能有效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建議菜農大量使用,畝施25-30方。而拌綠肥和松針土,是改良鹼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綠肥和松針葉土是由雜草、腐爛的松柏針葉、殘枝等枯落物堆漚而成,呈較強酸性。一般在鹼性土中摻入1/5-1/6的綠肥或松針土,即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
其次,配施的磷肥改用磷酸二銨或過磷酸鈣。鹼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銨和過磷酸鈣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過程中,儘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硫酸鉀等,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再次,應用鹼性土壤改良劑。研究表明,石膏或磷石膏為主的土壤改良劑應用到鹼性土壤效果明顯。這種鹼性土壤改良劑,其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這種利用作物秸稈混合石膏等,把化學改良和物理改良結合起來的方法,能從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結,效果顯著。
另外,在實施以上三項措施時,需注意施用深度。一般底肥應施到整個耕層之內,即15-20釐米的深度。對於有機肥、氮肥、鉀肥、微肥,可以混合後均勻地撒在地表,隨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與全耕層土壤均勻混合,以利於作物不同根系層對養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於移動性差,且施入土壤後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所以在底施時應分上下兩層施用,即下層施至15-20釐米的深度,上層施至5釐米左右的深度。上層主要滿足作物苗期對磷的需求,下層供應作物生長中、後期的磷素營養。
-
6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鹼性土壤的徹底改良,實在太難。如果僅僅是短期的治理還是有辦法的,但是想從源頭上徹底的根治鹼性土壤,是很難的,也可以說是不現實的。
國內耕地的特性較為多樣化,黑土地、黃土地、紅土地、沙土地以及鹽鹼地等幾種。其中鹽鹼地比較有特點,種植難度大、管理難度大、改良難度大。而且,鹽鹼地在國內的很多地區都有分佈,比如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地區,吉林省的松原、白城、鎮賚、大安一帶,遼寧省的盤錦等沿海一帶,以及以及新疆、青海和其他的沿海城市,都有一定面積的鹽鹼地分佈。
1、短期改良。目前,這是鹽鹼地改良的主要方式,透過調酸、洗田、施用農家肥等方式對錶層鹽鹼土質進行改良。如果鹽鹼程度相對低,改良的難度小一些,甚至不經過改良也可以進行種植;如果鹽鹼化較重,改良的難度也比較大。比如說吉林白城地區的一些鹽鹼地,想進行改良變成稻田,需要消耗3-5年左右的時間不斷的進行泡水、洗田的工作來減少表層田面土壤的鹼份,還是比較耗時、耗財力的。
對於這類短期改良的方式來說,主要就是透過阻斷深層鹽鹼成分向地表的反滲透,將深層的鹽鹼成分壓制在深層土壤。比如說長期、多次的泡水、洗田就是如此;還有就是透過在種植過程中多次處理來降低地表土壤的鹼份,比如說調酸。這個方法在鹽鹼地中種植水稻的地塊比較常見,可以使用液體的硫酸、鹽酸或者一個固體酸,在種植過程中多次使用中和鹼份。只不過,這種短期改良的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一旦停止改良,用不了多久還會再次在表層土壤形成鹽鹼化的情況。
2、長期改良。這個方法耗時較長、耗費的財力較大。而且,這種方式改良一些鹽鹼較重的地塊效果也達不到從根上治理的目的,也可以說治標了,但是去不了根。比如說泡水、洗田之後種綠肥,長不好;比如說大量的施用有機肥,有機肥的肥效也會因為鹼性環境受到抑制。所以,對於一些鹽鹼較為嚴重的地塊來說,基本不存在從根上治理的可能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不能隔絕地下深層鹽鹼成分向地上表層土壤的反滲透,這也是鹽鹼地治理的一個最大的難題。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7 # 初始農人
所謂的鹼性土壤指的是PH值大於7的土壤。一般分為鹽土、鹽化土壤、鹼土、鹼化土壤。
呈鹼性的土壤,團粒結構緊,板結嚴重。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要進行正常的農業生產,就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徹底的改良。改良方法一般採取以下幾種。
一,水洗改良方法。
這是一種最為傳統的方法。就是在地裡每隔一段距離挖一條明渠,地下水位高的地塊,土壤中的水分自然滲透到明渠中,形成水流,流出地塊。鹽分即伴著水流流出地塊。地下水位低的地塊,用水灌溉土地,水經過土壤,滲入明渠,流出地塊。同樣鹽分與水同時流出。達到降低鹽鹼含量的作用。這種方法見效較快,效果較高,但浪費水資源。在目前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幾乎不用。
二,農業生產型改良方法。
①深翻土地、秸稈還田。就是利用農業機械,打碎秸稈,並鋪於地面。深翻土地時將秸稈埋入地下。深翻土地就是為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通透性,秸稈埋入土中後慢慢腐熟,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進而改變土壤結構。
②施用農家肥。特別是施用羊糞、雞糞、綠肥等酸性農家肥,即可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中和土壤中的鹼性物質。
三,化學改良方法。
化學方法,就是向鹼性土壤中施加酸性化學藥劑,諸如硫酸亞鐵、磷酸鈣、碳酸鈣等酸性改良劑,透過酸鹼中和作用,降低土壤中的鹽鹼含量,從而改善土壤結構。施加時應注意用量,免得鹼性土壤變成酸性土壤而白費功夫。
四,微生物型改良方法。
這種方法是目前大力提倡的方法。就是向土壤中施加耐鹼微生物菌劑,透過微生物作用,降低鹽鹼含量,達到海量改良土壤的目的。
以上改良方法,不是單一實行的,根據土壤的實際,可疊加、交叉實行對土壤的改良。總之,只要行之有效,實現改良的目的就好。
回覆列表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親和效能,如施入腐熟的糞肥、泥炭、鋸木屑、食用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鉛、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定向中和鹼性。
鹼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鈣離子交換出
土壤膠體表面的鈉離子,降低土壤的PH值。 設立灌、排渠系,排水洗鹽、種稻洗鹽等,改良鹽鹼土; 鹽鹼地改良,主要是透過脫鹽劑技術鹽鹼土區旱田的井灌技術、生物改良技術進行土壤改良。 石膏用來抑制土壤中的Na+,HCO3-、和CO32-等離子
如果是花卉盆栽,鹼性土壤常用的改良方法有以下幾種:
施用硫酸亞鐵:露地花卉可每10平方米施硫酸亞鐵1.5千克,施後可降低0.5單位的pH值;對於粘重土壤,用量可增加1/3。
施用食醋液:施用的醋必須是食用米醋,對於pH值大於7的盆土,可用150~2004音食醋液澆灌,每15~20天一次。
施用硫磺:此法很適於地栽植物,特點是降低pH值較慢,但效果持續時間長。
摻用針葉土:摻施針葉土是改良鹼性土壤的最根本方法。針葉土是由腐爛的松柏針葉、殘枝等枯落物及鋸末等漚制而成的,酸性強。一般鹼土摻1/5或1/6的針葉土,即適合喜酸性花卉盆栽使用,以上就是關於鹼性土壤如何改良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