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易看大片
-
2 # 大濤說體育
流浪地球很值得觀看,2019年春節檔黑馬,如果有時間的話配著家人一起看。
不劇透,劇透看著就沒意思了。
-
3 # 鈺瀅小仙女哇
作為<流浪地球>的原著粉,在去年知道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的訊息就很期待,同時也很忐忑。所有的原著粉大概都有這種心情吧,就像一個少女等著和心愛的少年郎見面,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況且這麼宏大的科幻主題更是極難駕馭,和好萊塢的駕輕就熟相比中國在科幻電影上仍舊處於起步階段,失敗的電影改編毀經典的例子也不少。在幾個月前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照和宣傳片,多少放下心來,至少在特效和場景上已經很接近讀者心中的在"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中地球的景象了。大年初一就去看了Imx巨幕廳,在特效技術上<流浪地球>呈現出現階段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水平,很多場面震撼到我了,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不為過,但用"經典"、"偉大"這樣的詞來形容著實遠遠達不到。編劇在改編中基本只保留了流浪地球這個概念的設定,其他的情結做了大幅的刪改。基本完全拿掉了大劉在原著中都透露出舊有社會道德消解的末世生活的描寫和對人性的反思反諷,飛船派和地球派兩派持續幾百年的分歧和戰爭、最後處決地球派領導人……這些內容肯定會引發更多的思考,把這部電影帶向偉大的可能性更大。然而我也能理解,這樣做確實也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一個投資巨大的商業片對市場做出些妥協,決定把劇情的落腳點放在家庭、親情和希望這些更容易被目前中國大眾接受的立意上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家庭是物種文化的最小細胞,從中也是可以以小見大的。然而這個改編最大的缺陷就是拿掉了原著中宏大的視野和對人性的思考,卻沒有補上對人物、情感更為豐富細膩的刻畫。描寫細膩的情感和刻畫鮮活的人物不是大劉的強項,透過宏大的視野,引發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對人性陰暗面的深刻反思才是。抽走了原著中的支撐點,又沒有補上新的支點,結果導致所有的角色都是扁平的。看完後沒有任何一個角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人都是面目模糊的。你不會覺得是一群鮮活的人物推動著劇情在走,因為這個人是這樣的性格,所以劇情必須這樣發展。就像當年有個讀者給托爾斯泰寫信說,“可不可以不要讓安娜卡列尼娜死掉?”托爾斯泰回信說“她非要死,我也沒辦法”,因為這樣性格的人物一定會說這樣的話,幹這樣的事。而有些作品裡的人物是為了完成劇情的發展而存在的,觀眾不明白為什麼他要這麼幹,為什麼要憤怒,為什麼要離開,角色的反應變得莫名其妙,
回覆列表
剛剛看完《流浪地球》,現場爆滿。《流浪地球》改編自小說,但是我沒看過小說。我就說說我的感受:
流浪地球的特效非常不錯,秒殺國內一切科幻電影。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好萊塢電影。可以看的出來劇組在特效方面的投入很大。
劇情也不拖沓,劇情講的是人類為了活下去帶領地球出走,這中間一切的時間線都圍繞這這個主軸,穿插著一些感情糾葛。並沒有什麼聖母婊,一切以理智為前提。從空間站脫離地球那裡能看出,人類已經成為一個整體,為了讓種族繁衍下去一切損失都是值得的,這就是火種計劃。而後來救援隊齊聚動力塔下,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燕趙不缺慷慨悲歌之士”,但是在那裡我想應該是“人類不缺慷慨悲歌之士”。
在說一說演員:演員選的也是一些沒有名氣的,或者老戲骨。可以看出製片組是要用電影本身來為電影宣傳。而不是小鮮肉的流量。其中名氣最大的或許就是吳京了,他演的也很到位。
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很大,或許他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先驅者。
電影值得一張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