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amy7099

    如果要翻譯,那就是:默默地做你以為是善的事情就好了,不用說出來。注:這四個字出自《大學》裡的第一句。很多人把“止”翻譯成“達到,處於”,著實是後人牽強附會的結果。世間的善與惡本來就相對存在,要說所謂的“至善”,我覺得往往更接近於惡,善就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沒有什麼大善,至善的說法。就像很多人做慈善,你捐1萬,我就要捐5萬,下一個人就要捐10萬,100萬,估且不論他們的錢從哪裡來,這樣盲目的比拼,你以為就是“善”了嗎?這種社會風氣已經讓“慈善”這個詞變得有些貶義。這樣的慈善遠遠不如一個人默默地做自己以為是善事情。儒家講“詩,書,禮,易,春秋,樂”,其中“易”就是易經,是孔子極為推崇的經典。他的後人沒有理由不知道“亢龍有悔”,沒有理由不顧事情的兩面性而推崇“至善”。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後人太一廂情願,其實“止”的意思就是“停止”。意思是一個人應該默默地做你你以為善的事情,如果你想追求善的最高境界的時候,及時停止。單說“止”,他是一種對自己私慾的一種剋制,為什麼要去跟他們比較,非要去做“至善”的事情呢?分享《大學》裡的這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句話道出了“止”的意思,不知止(剋制自己的私慾)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終將悔之晚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門子程式設計程式為什麼從PLC中讀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