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風景區介紹及其推薦景點如下: 大珠山景區位於黃島區東南部海濱,南北長20多公里,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佔地約65平方公里,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眾多,自古就是高士隱居、僧尼修行和文人墨客探幽的地方。明代起人們就把“雙珠嵌雲”列為古膠州八景之一,《齊乘》和《掖海叢書》譽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間的《膠州志》稱之為“州中第一勝地”,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稱於世。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森林公園、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在2009年11月10日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石門寺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頂北側的一道山澗裡有一座古寺,因以兩塊赫然而立的巨石為門,所以名為石門寺。 石門寺建於金大定五年(1166年)。當年寺廟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東西兩廡等建築。石門右側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們又稱石門寺為玉泉寺。20世紀40年代中期,石門寺毀於戰事。1995年,膠南市人民政府投資重修石門寺大雄寶殿和墓塔林。 石門澗 石門寺南行,便進入群峰環繞的石門澗。澗內青松翠藤,蒼深蓊鬱;一條山溪水曲折鬥,牽著高高低低的石底清潭,一路清澈,一路細聲慢語。到夏天雨季,還有飛瀑掛山崖,有流水如銀練繚綾,柔軟地漫過一面面斜石坡,從長滿綠苔的石壁上滑下來,落進碧潭後再濺起銀珠玉粒……在古時,石門澗是文人墨客常來遊覽聚會的地方。澗西側有一巨石,上面就刻著明代文人王無竟手書的一首詩:“蒼靄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復一爐,煮茗溪光裡。”至今字跡清晰。 麻衣庵 從石門澗逆溪水往山上走,過鰲魚石、剪子峰,來到麻衣山前,這裡有麻衣庵的殘垣。據民國年間的《增修膠志》記載,晉代的陳仲舉、元代的張清源、明代的趙麻衣等名士曾在這裡隱居過。庵後的峭壁上,有一懸空石室,室門鑿造得很精緻,門高兩米,頂為孤形,有石門框和石雕門檻。在離石室前約3米處有刻有蓮花圖的蓮花石。 朱朝洞 從麻衣庵前沿一條曲折的小徑往東南方向走去,到大砦頂西坡,踏一條石鋪小路前行不遠,便會看見一道石門口,門枕、安門的石窩和門檻俱在,這就是朱朝洞。跨進門口,裡面是由遮天蔽日的巨石圍成的院落。在院內東側,有許多巨石相摞相疊,扣合成一洞,深不可測。遊人探幽到此,會有探到了大珠山幽境深處的感覺。 大珠山石窟 大珠山在古代有過佛教興盛的時期。山中有石門寺、墓塔林、麻衣庵殘垣、地藏庵、菊花庵、磨鐵庵等遺蹟。傳說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現儲存完好的有夾溝南山石窟、夾溝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溝石窟3處。大珠山的石窟在山東各地遺存的石窟中獨具特點,引起佛教學術界的重視,不少學者饒有興致地前來探訪和研究。專家考察後,認為這3座石窟都是隋唐時期建造的,還有的說屬北齊時代所作。 奇峰異石 大珠山多奇峰異石。乘車走204國道過大珠山時,就會看見南山坡上一隻正奮力向山頂爬去的石龜。相傳它原是王母娘娘瑤池中的金龜,趁王母娘娘開蟠桃會之機,順著天河溜到東海,爬到了大珠山。望北山坡,會看到有一塊高石很象一位挎著籃子的少女。南山還有雄踞山頭的“鷹兒石”,北山還有身披迦裟、手拄禪杖的“和尚石”。
大珠山風景區介紹及其推薦景點如下: 大珠山景區位於黃島區東南部海濱,南北長20多公里,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佔地約65平方公里,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眾多,自古就是高士隱居、僧尼修行和文人墨客探幽的地方。明代起人們就把“雙珠嵌雲”列為古膠州八景之一,《齊乘》和《掖海叢書》譽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間的《膠州志》稱之為“州中第一勝地”,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稱於世。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森林公園、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在2009年11月10日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石門寺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頂北側的一道山澗裡有一座古寺,因以兩塊赫然而立的巨石為門,所以名為石門寺。 石門寺建於金大定五年(1166年)。當年寺廟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東西兩廡等建築。石門右側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們又稱石門寺為玉泉寺。20世紀40年代中期,石門寺毀於戰事。1995年,膠南市人民政府投資重修石門寺大雄寶殿和墓塔林。 石門澗 石門寺南行,便進入群峰環繞的石門澗。澗內青松翠藤,蒼深蓊鬱;一條山溪水曲折鬥,牽著高高低低的石底清潭,一路清澈,一路細聲慢語。到夏天雨季,還有飛瀑掛山崖,有流水如銀練繚綾,柔軟地漫過一面面斜石坡,從長滿綠苔的石壁上滑下來,落進碧潭後再濺起銀珠玉粒……在古時,石門澗是文人墨客常來遊覽聚會的地方。澗西側有一巨石,上面就刻著明代文人王無竟手書的一首詩:“蒼靄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復一爐,煮茗溪光裡。”至今字跡清晰。 麻衣庵 從石門澗逆溪水往山上走,過鰲魚石、剪子峰,來到麻衣山前,這裡有麻衣庵的殘垣。據民國年間的《增修膠志》記載,晉代的陳仲舉、元代的張清源、明代的趙麻衣等名士曾在這裡隱居過。庵後的峭壁上,有一懸空石室,室門鑿造得很精緻,門高兩米,頂為孤形,有石門框和石雕門檻。在離石室前約3米處有刻有蓮花圖的蓮花石。 朱朝洞 從麻衣庵前沿一條曲折的小徑往東南方向走去,到大砦頂西坡,踏一條石鋪小路前行不遠,便會看見一道石門口,門枕、安門的石窩和門檻俱在,這就是朱朝洞。跨進門口,裡面是由遮天蔽日的巨石圍成的院落。在院內東側,有許多巨石相摞相疊,扣合成一洞,深不可測。遊人探幽到此,會有探到了大珠山幽境深處的感覺。 大珠山石窟 大珠山在古代有過佛教興盛的時期。山中有石門寺、墓塔林、麻衣庵殘垣、地藏庵、菊花庵、磨鐵庵等遺蹟。傳說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現儲存完好的有夾溝南山石窟、夾溝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溝石窟3處。大珠山的石窟在山東各地遺存的石窟中獨具特點,引起佛教學術界的重視,不少學者饒有興致地前來探訪和研究。專家考察後,認為這3座石窟都是隋唐時期建造的,還有的說屬北齊時代所作。 奇峰異石 大珠山多奇峰異石。乘車走204國道過大珠山時,就會看見南山坡上一隻正奮力向山頂爬去的石龜。相傳它原是王母娘娘瑤池中的金龜,趁王母娘娘開蟠桃會之機,順著天河溜到東海,爬到了大珠山。望北山坡,會看到有一塊高石很象一位挎著籃子的少女。南山還有雄踞山頭的“鷹兒石”,北山還有身披迦裟、手拄禪杖的“和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