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醫影小黃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人獸共患疾病。“基孔肯雅”是坦尚尼亞南部的土語“Chikungunya”的音譯,意即身體彎曲形同摺疊,是關節劇痛引起的,故本病可意譯為“曲屈病”或“屈肢痛”。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經蚊媒傳播,,以發熱、皮疹、關節疼痛和輕度出血為主要特徵的急性傳染病。基孔肯雅熱疫情主要集中於非洲及東南亞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的基孔肯雅熱疫情一直以來以散在的輸入性病例為主。

    基孔肯雅病毒(CHIKV)通常有2個不同的自然疫源地:叢林型和城市型。在非洲,叢林型疫源地在病毒迴圈中起重要作用,受感染的靈長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以靈長類-蚊-靈長類的方式迴圈,病毒流行可長期迴圈存在,主要流行於雨季,旱季時減輕。在亞洲CHIKV主要以城市型模式流行,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迴圈,流行以不定期的暴發為主。所有人群對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CHIK潛伏期2~12天,一般為3~7天。臨床以突起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並伴有頭痛、肌痛、噁心、嘔吐、畏光、食慾減退、結膜炎、淋巴結腫大。熱程一般為3-7天,部分病人呈雙峰熱(在病程第2或第3天發熱消退1~2天,然後再度發熱,呈現出雙相的“馬鞍型”熱程,稱為“雙峰熱”。)。CHIK發病後2~5天,可在在軀幹、四肢的伸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紅色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皮疹,有瘙癢感,數天後消退,不留疤痕或色素沉著。全身多個關節和脊椎出現劇烈疼痛也是CHIK的重要的臨床表現。病人常因脊椎劇痛而屈身。關節功能喪失,病人只能曲著身,彎著腰。累及的關節包括掌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等。CHIK病情發展迅速,恢復緩慢。恢復期長達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小兒CHIK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包括腦炎、腦膜炎和高熱驚厥。CHIK的病死率較低,但是老年病人可因體弱或患有慢性疾病,可併發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併發症而死亡

  • 2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本病是一種病毒病,1952年發生於坦尚尼亞內瓦拉地區。由於病人身體常因劇烈的關節疼痛而被迫彎曲如摺疊的姿勢,故當地人用形容這種姿勢的土語“基孔肯雅”(Chikungunya)來命名。本病發生急而突然,病初多以突然發冷後發熱開始,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面部發紅,伴有非常劇烈的關節痛;進入第二期,體溫再度上升,呈雙峰熱。隨之,淋巴結腫脹,在軀幹和四肢出現皮疹,出血點小而多,無廣泛的融合性出血疹。面板、黏膜及胃腸道有出血斑或出血。本病可致患兒死亡,對成年人不發生休克綜合徵和死亡,但呈嚴重的肌肉和關節痛,有時會使病人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完全喪失活動能力。恢復期長,關節痛可持續數月至1年。

    本病在亞洲,雨季為流行高峰,一般在7-11月,在東南亞常和登革熱同時或先後流行,佔一定比例。其病毒感染的宿主範圍較廣,疫源地分城市型和叢林型,主要分佈在非洲、亞洲的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寮國等地區,日本也曾有報道。隨著人和動物的快速移動和氣候變化引起蚊子分佈變化,本病似有北移現象。在自然疫源地,傳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動物、病人和野生靈長類動物,他們是病毒的主要宿主,其他還有牛、馬、羊、豬、兔、貓、雞、蝙蝠等。野棲蚊是媒介,人僅在進入叢林才可被感染。而城市型疫源地,受感染人是主要傳播源,並透過伊蚊在人與人間及動物間傳播。在本病流行期間,亞臨床感染宿主,如豬、牛、馬、羊、小雞、貓等,感染後雖不出現症狀,但是重要的傳染源。

    現已經證明,白蚊伊蚊、埃及伊蚊、東鄉伊蚊、三列伊蚊、偽盾紋伊蚊等等是本病的傳播媒介。而埃及伊蚊、白蚊伊蚊和東鄉伊蚊在中國南部沿海地區、雲南等地分佈很廣,需要警惕該病傳播。目前尚無預防本病的疫苗,控制本病只能是切斷傳染源和消滅傳播媒介。滅蚊是重要措施,根據豬場用微生物作發酵床的研究,可大量減少蠅蚊,這可能是畜牧場滅蚊的一個方法和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你現在婚姻家庭生活覺得很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