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務新觀察
-
2 # 小黑看財經
如果是過命的交情,或者是曾經是在筆者有需要的時候幫助過筆者的,無論借幾年,筆者都不會收利息。哪怕5年 10年的。
如果是交情很一般的,筆者或許真的不會借。要麼借了也會收取部分利息的。
-
3 # 浮生如夢999
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借錢這種事,借、不借都不會有太愉快的結局.....不借,落埋怨;借,你一定要做好就當這錢沒有的心理準備....既然是朋友,利息這些都是小事
-
4 # 顏開犇
金錢是有價值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
就比如說借錢這事。借錢的人得到了錢的使用權,拿錢去換回了自己的利益;出借的人暫時喪失了錢的收益權,面臨借錢有可能不還的風險。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借錢者付出的成本是什麼呢?出借人的收益又在哪裡呢?
我想,作為朋友的話,借錢者需要提前為這次借錢進行情感投入,或者之前有利益上的輸送,或者以後會有補償回饋;而作為出借人,可能是出於“報恩”回饋,也可能是為下一次互惠行為作投入。
平等關係的朋友,建立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沒什麼壞處。如果感情和利益不能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平衡,朋友估計是做不成了。說得直白一點,一方只有付出而無回報——除非付出的一方很享受助人為樂這種感覺——關係慢慢就淡了。
當然,付出和回報的有可能是感情,有可能是金錢或者其他,也有可能雙方對感情可以換取利益有一種默契的標準。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大哥給小弟兄一月一萬元,達成的默契是小弟兄鞍前馬後給足大哥面子。
朋友之間能夠長期互惠,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什麼事及時兩清不失為次優做法。比如,礙於各種面子借錢,雙方約定利益反而更好,不容易產生糾紛,有言在先也不不容易傷感情。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多,希望下面幾點能把意思表達清楚了——
一,我不太主張利用情感關係涉及經濟利益,如果需要借錢,要麼找血緣關係,要麼找貸款機構。
二,任何的借貸行為都應該有成本,利益關係拎得清,感想關係更長久。作為借錢人,要參照銀行貸款利息;作為出借人,可以考慮理財收益,二者取中間數,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事。
三,朋友之間借錢,如果是救困濟危,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比如說不超過一個月的收入,則完全沒必要考慮太多。如果借錢是用來進行投資經營性活動,比如買房買車等等,則嚴格按照第二條辦,不僅約定利益,而且還要書面字據。
-
5 # 錢途旅行者
你問對人了,我還真的按貨基利率借給朋友錢過,當時是這麼處理的。
當時朋友要買房,首付差十幾萬,找同學、朋友湊數,我便是其中之一。
人品沒問題的好朋友,那就按時段和你的寬裕度決定利率。
我出了5萬,當時她承諾分兩步歸還。
其中一萬,等公積金取出來,大概在兩個月內就能歸還。
還有4萬,可能需要半年至1年,等他領了年終獎才能還。
當時她對親友的承諾是,按年利率8%給利息。
我是這麼處理的,那部分兩個月內就能歸還的1萬塊,我不收利息,權當給她週轉。
還有剩下的4萬,她確實是差不多1年之後還給我的,給我打錢的時候,我發現多了一大筆零頭,目測是利息了。我只收了3%的利息,也就是相當於貨基利率了,剩餘的,我又分著紅包還給了她。
要知道買房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人生大事,此時能幫人一把,還不計利益,這是很賺人品的。
這件事情的前提是,好朋友本身比較自覺,自己承諾的利率不算低,但我覺得沒必要賺她利息。
也要看好朋友借錢的資金用途是什麼、借款時間長度、償債能力如何。
我自己也向人借過錢,一般都會主動和對方說,利率看齊銀行理財(4%—5%),有些人會接受,有些人不賺朋友的錢,至於那些不想借的,也不會看利率,他們考量的是風險。
借錢的人品之一,就是如實向他人交代欠款用途,看病、購房還是投資。
看病、購房,都是急人之所急,如果借款時間不長,只有兩三個月,那我個人覺得也不要講什麼利息了。如果借款時間超過一年,可以適當收取利息,
你資金充裕的話,只收貨基的利息,那人家會感恩的。你把利率提到和銀行理財差不多,也不算過分。如果提到一份利兩分利,那看著就不太像朋友了。
當然了,如果你的朋友,借錢是投去做生意或者從事高風險投資,那還是要掂量掂量,萬一本金都賠了怎麼辦?要麼婉拒,不借,要麼就提高借款利息門檻,按民間借貸常規套路來,1分利還是要的。
-
6 # 理財迦
首先貨幣基金沒有利率!貨幣基金是一種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而且貨幣基金的收益是7日年化!最簡單講,也就是按照前7日的收益進行平均!變化是比較大的!目前大體在2.5~3.2%之間!但不要忘了餘額寶曾經超過7%…這就需要考慮什麼標準呢?如果真的達到7%,或以上,你朋友付的起嗎…?第二要考慮安全性!貨幣基金的評級有明確的標準!屬於穩健型r2低風險,而且都是由頂尖的,大型基金公司管理!又稱為“準存款”,安全性可見一斑!你的好朋友,理財能力,能和大型基金公司相比嗎?你對你朋友的風險是如何評估的呢?有什麼標準呢?
第三要考慮流動性!買貨幣基金收益是日結!進出靈活,沒有大的限制!你朋友拿到你的錢,週一能夠日結嗎?如果你不拿,那麼能夠滾動獲利嗎?你朋友能保證,你隨時可以取錢嗎?
綜合分析:好朋友之間借貸,也屬正常,收取利息與否,可能每個人的情況想法不同!但有一點,把朋友之間借貸與貨幣基金進行比較,有很大的探討餘地!貨幣基金的信譽,和實力,以及管理能力是有口皆碑!而民間的借貸,借出去是容易的,要想像貨幣基金那樣,獲得穩定的收益,每日結算,本金隨時保證取出…很顯然可能性並不大…無論收與不收,可以說對安全性都沒有影響!最簡單講,收,也不會使安全性降低!不收,也不會對安全性的提升有什麼作用…
因此,無論收與不收,親兄弟明算賬,按照正規的程式,做好相應的收條和手續,這對將來…都有切實的意義…
-
7 # 雪之道理財
能不借錢,最好不要借給朋友,特別是收入不穩定的人,風險很大,一般很難還的。貨幣基金也就是5%最多,太少了,至少給年化收益率在8%-10%以上,真的。不過如果是好朋友,知根知底的,借的錢少,也就算了不要利息,因為這點利息不頂用。
最重要就是寫好借條,這個很重要,特別是幾萬以上的。
你要把這筆錢當做一種P2P平臺投資,隨時都不還的可能。所以你不能把你的大部分錢都借給他,萬一到時他不還或還不上,你生活有沒有影響,如果有影響,你就不要借了,如果沒有,完全可以借,比如這兩三年內我不用這筆錢,可以借,短期內要用這筆錢,你最好不要借了。借錢還不上的例子太多了,最好不要借。我自己都體會過了,身邊的人也見多了。
風險時時在,有些人現在生意有錢或現在 收入穩定,過一段時間生意突然失敗或過段時間失業,他就沒有一分錢了,這就是借錢的風險,量力而行去借給他,把閒置幾年的錢借給他,那是風險最低的做法。有時借錢給朋友等於花錢買敵人。
-
8 # 智者的世界
以我的觀點來看:應該收的。
為什麼呢?因為你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會有底線,正式因為有了底線:所以我們才配擁有這樣的世界:你對他好,他也就會對你有所回報,你給他交心,他自然對你無所保留。朋友是相互的,相互幫助。
所以你只需要弄明白一點,他有什麼能力幫助您而您又有什麼能力幫助他。
為什麼要收這個利息,因為要告訴他。不因為我們關係好就能無底線的給予優惠。對利息的要求使我們合法的權利,不因為關係的好壞而告訴他我們沒底線。法律就是我們最基本的底線。該收利息。是我們合法的訴求,告訴任何人我有最底線:即合法。
-
9 # 田栆
關於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那些財經類的來湊什麼熱鬧?有問利率方面的問題了嗎?真的是好笑!
至於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是屬於情感類,友情也是屬於情感,那我就發表下個人觀點。
如果我的好朋友向我借錢說給我利息。我首先可能會罵他一頓。在我看來,只有問私人、銀行或者一般朋友才會有利息這種說法。既然兩人都是好朋友了,談利息比談錢還傷感情!
所以題主,如果他真是你的好朋友,錢可以借,利息不能要。如果要了利息,那你和私人放貸的有什麼區別?和“好朋友”這三字就告別了。
-
10 # 大富叉
「情理法和法理情」朋友 雖有疏財之義,但既然朋友的立場是「法理情 」重於一切 且你也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了他一個大忙,既然對方都願意付給你利息為何拒絕呢?
另一方面看,這朋友也著重誠信及將感情的負擔減到最低也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
謝謝邀請
回覆列表
那就看你個人怎麼想了,要是覺得按照當前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計算利息,不划算的話,完全可以商議解決。但要是感覺沒必要收利息也可以放棄。說實話,這主要還是看你們的關係以及金額大小、貸款期限等。
先來說一下目前國內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一般來說,貨幣基金有銀行系的、代銷系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系的等等,就以網際網路寶寶類產品為例,餘額寶2019年2月26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560%,近1年收益率為3.22%,其萬份收益僅為0.6700。
如果按此計算,很明顯1萬元的每天收益就是6毛7。而當前商業銀行超過3年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都在4.9%。
3.22%的收益率也肯定是低於大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比如說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可以達到了4.18%。但我們不能僅僅以利息有多少考量的,畢竟你們是朋友關係,也得有感情成分在裡面。
我認為如果資金不大,比如說萬元之內的,每天收益差不多7毛,一個月才不到21元,一年下來也就是200多塊錢。而你自己透過貨幣基金理財所得收益也是微乎其微,不妨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