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野狂夫9K1M
-
2 # 憑心觀察
我們這是玉米主產區,玉米中後期管理要把握兩個環節:
一、做好水肥管理。玉米發育到十個葉以後,最需要水份和養份,這時候要及時澆水,同時,要補充養份,如果您用底肥比較足,也要結合澆水每畝追十公斤尿素,如果底肥施的不足,最好施二十公斤尿素,俗說說得好:苞谷是個大肚漢,能吃又能幹,就是說的水肥要跟上的道理!
二、及時防治病蟲害。玉米到中後期,玉米粘蟲、大小斑病、鏽病等都會相繼發生,這時候要及時防蟲治病,一般用辛硫磷十殺菌劑混合噴霧最好,因這時玉米秸杆已高,最好用無人機效果會更好!
把握好了以上兩點,玉米就會高產穩產!
-
3 # 鄉野小山
玉米中後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2個階段,也就是拔節開花至成熟階段,是營養生長轉向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和決定玉米穗數、穗子大小的階段,一般歷時27-30天。其田間管理目標是促稈壯穗,防止倒伏,防治病蟲害,達到穗多、穗大。
一、中耕培土:在喇叭口期連續中耕兩次,深度5~7釐米,掌握行間深一些、根旁淺一些,以防傷根。培土與中耕應同時進行,培土高度10釐米左右,可以增厚玉米根部土層,有利於氣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於灌溉和排水,可疏鬆土壤、消除雜草、蓄水保墒、促根發育,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在潮溼、黏重地塊以及大風多雨地區,培土的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二、加強追肥:玉米後期追肥,一般進行3次。
第一次在拔節前後(苗高30釐米左右,7-8片葉)施入,攻稈肥。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追施優質有機肥1000-1500公斤。沿幼苗一側12-15釐米處開溝15-20釐米深施。
第二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葉展開),攻穗肥。畝追施尿素30公斤左右,一般距玉米行15-20釐米,深施10釐米左右。
第三次在雌穗3%-5%吐絲時追施,攻粒肥。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產田可畝追施15公斤左右,可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葉面施肥,每畝用尿素0.5-0.7公斤加磷酸二氫鉀0.2公斤,兌水50-100公斤,再加入殺蟲藥兼防治玉米螟。
三、抗旱排澇:玉米進入抽雄期,生長旺盛,加之氣溫高,蒸騰蒸發量大,需水量達到高峰。此階段正值玉米抽雄開花,對水分的反應十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直接影響雌雄小花發育,造成雌雄不協調,影響正常授粉,導致禿頂缺粒,穗粒數減少,影響產量。澆水應看天、看時、看墒。後期若遇雨澇還應注意及時排澇,偌土壤持水量超過80%時,會引起根系缺氧,導致根系早衰,降低粒重,因此及時做好玉米田排澇。
四、防治病蟲:玉米中後期是害蟲的多發期,主要害蟲有蚜蟲、玉米螟、粘蟲、棉鈴蟲等。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螟在小喇叭口期(第9-10葉展開)用3%辛硫磷顆粒劑0.5kg摻細沙7.5kg混勻後撒入心葉,其防治效果較好。
病害主要是葉斑病、青枯病、鏽病、褐斑病等。
葉斑病發病輕重一般與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有關,當病葉率15%時,又遇連陰雨天氣,就要進行防治。可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葉集中銷燬,然後噴灑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青枯病。對玉米生產危害較重的病害。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又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在玉米灌漿至蠟熟期,連續陰雨,光照不足,多陰暴晴是發病綜合有利條件。發現零星病株時,用多菌靈500倍液澆根,每株灌藥液500毫升。
防治鏽病可在初發期用20%粉鏽寧乳油每畝75-100毫升噴霧防治。等等。
五、拔除空株:為減少空株對光、水、肥等資源的競爭和消耗,在授粉10天后,對全田玉米逐一檢查,發現空株將其拔除。
-
4 # 基層農人
玉米播種後的田間管理主要有三個階段,即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後期管理。苗期指從出苗~拔節這段時間,管理的重點是: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促進玉米苗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出苗早、出苗齊和苗株壯。中期指植株從拔節~抽雄這段時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促進玉米葉面面增大,莖稈粗壯墩實,同時還要加強玉米的病蟲防治工作。後期就是指從抽雄後~玉米棒成熟,後期管理的重點就是防玉米植株早衰、增粒重及防病蟲害。從以上不難看出,只有加強實施做好玉米中後期的肥水保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使種植的玉米產量高品質優。具體管理方法如下:
◇玉米中期(拔節~抽雄)的管理方法:
玉米中期的管理重點就是要促進玉米中上部的葉片面積增大,提高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合成,促進玉米莖稈粗壯、雌穗肥大、雙穗率增高,因此,當玉米進入大喇八口期(10~12葉)時,就要追施“壯科攻穗肥”,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5~20千克,在無澆水條件下可用玉米點播在離根部8釐米左右點施,同時葉面噴施0.1%的硫酸鋅溶液和0.3%的硫酸鉀溶液,可防止玉米棒出現禿頂及行少、粒稀等現象,對玉米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從玉米拔節至抽雄這期間,還要注意加強病蟲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如玉米頂腐病、瘤黑粉病及玉米螟(鑽心蟲)等,這些病蟲害最容易在這一階段發生,會給玉米植株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導致玉米直接或最終減產,因此提前預防和及時防治,也是爭取玉米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頂腐病:可噴施50%的多菌靈6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噴施預防。玉米瘤黑粉病:可用15%的三唑酮800倍液,或0.2%的克菌丹1000倍液噴施預防。玉米螟(鑽心蟲):可用5%的甲基異硫磷顆粒拌毒土,或1.5%的辛硫磷顆粒拌毒土,撒在心葉內,效果比噴藥好的多。
◇玉米後期(抽雄~成熟)的管理:
玉米後期管理,主要是防止玉米植株早衰,引起玉米籽粒倒漿,造成顆粒癟小,糖類、澱粉等轉化積累不足,導致產量下降品質變差。因此要保護玉米葉片,可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延長光合作用的時間,進一步促進玉米顆粒多,顆粒重,營養成分積累足,從而達到產量高、品質優,所以如果發現玉米植株葉片發黃等缺肥症狀時,就要及時“追施增粒肥”,這時追施尿素每畝5千克左右為好,量過多會引起玉米植株貪青,影響收穫。
◇適時推遲晚收:
適時推遲晚收,也是爭取玉米產量提高的收穫方式,收穫過早,灌漿漿液沒有充分轉化成幹物質,收穫後會出現倒漿,顆粒飽度降低,產量也跟著下降,所以,為了保證籽粒的充分灌漿和成熟,在不騰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推遲收穫,當苞葉乾枯,籽粒乳線消失後,就是籽粒真正生理成熟的時候,這時收穫就不存在“倒漿”減產情況了。
-
5 #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玉米中後期是指從玉米拔節到成熟的這一時間,此段時間最終目的是實現穗大、粒多和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玉米從拔節開始,需水、需肥量快速上升,也是病蟲害發生高峰期,到抽雄結實後需水量和需肥量逐漸降低。中後期玉米管理要根據玉米中後期生長髮育特點,合理進行田間管理,才能獲得優質高產,具體措施如下:
一、合理進行中耕培土和施肥。一般情況下可以施肥兩次,一是在拔節前後至小喇叭口期;二是在大喇叭口期。第一次追肥時要結合玉米長勢和前期施肥情況來合理追施。前期基肥施用充足和且苗肥以追施,玉米長勢正常,一般可以不追施,反之需及時追施肥料。大喇叭口期一般需要進行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高峰期,此時追施肥料不僅能滿足玉米生長需要,同時能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方式建議採用穴施或溝施,施肥後覆土。
二、合理澆水。玉米苗期一般需水量少,較耐乾旱。但從拔節期開始需水量逐漸增加,孕穗到開花關鍵期達到頂峰,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是需水臨界期,若此時乾旱缺水可造成雌穗和雄穗部能正常發育,導致授粉不良結實率降低。澆水時可結合追肥時進行,施肥後覆土澆水,能滿足玉米對肥水的需求。但玉米生長後期容易倒伏,後期雨日較多時要及時清溝排水預防倒伏發生。
三、注意預防和防治病蟲害。玉米生長中後期是玉米黏蟲、玉米螟、草地貪夜蛾、紋枯病、大斑病、小斑病、鏽病高發期,要及時檢視玉米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噴藥預防和防治。如玉米螟、草地貪夜蛾、玉米黏蟲等鱗翅目害蟲可以在害蟲低齡幼蟲期噴藥防治,藥劑可選擇阿維菌素、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鏽病等病害,可在病害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藥劑可選擇噻呋醯胺、戊唑醇、嘧菌酯等藥劑。
玉米生長後期,根據玉米長勢,適時進行葉面追肥,防治玉米貪青晚熟或早衰,根據玉米特性適時收穫,食用玉米一般在苞葉乾枯變白、籽粒變硬時收穫;飼用的青貯玉米在乳熟末期至蠟熟期收穫。
-
6 # 豫東小農
現在已經是農曆的十一月底了,對於咱們老百姓來說也是該總結自己這一年的莊稼種植哪些沒有做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對於玉米這樣的大田農作物的種植特別是在中後期的管理如果不到位的話,對於玉米產量的影響比較大。面對今年的玉米中後期的田間管理做好這三點對玉米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比較大。
首先就是水肥的管理一定要及時。由於這幾年的7-8月份的時候本來就是我們豫東地區的雨季的季節,但是可能是厄尼諾現象的影響導致了我們這裡出現長時間的乾旱。2018年和今年都是一樣的情況,所以在玉米出穗至灌漿期這段時間如果出現持續的乾旱,一定要及時的澆水施肥。每畝地可以追施尿素30-40斤之間。
其次就是對病蟲害的防治。玉米在中後期的時候由於玉米棵長得比較高就不利於我們老百姓噴施殺蟲劑,殺菌劑和葉面肥了,如果說是大規模承包土地的種植戶的話可以選擇用植保無人機噴施。對於我們小戶來說優先選擇在玉米長到80-90釐米的時候噴施一遍殺菌劑,殺蟲劑和中微量元素肥。同時在玉米授粉期一定要人工對玉米進行點藥的方式進行防治玉米鑽心蟲。
對於我們麥茬玉米來說在8月份的時候也要防治蝸牛,可以選擇撒施四聚乙醛的方式進行防治。
第三點就是對於玉米地的雜草的控制。如果說買的玉米除草劑是正規廠家的並且噴施的效果比較好的話,那麼玉米田裡基本上沒有雜草叢生的情況。可是由於這幾年比較乾旱咱們老百姓澆水的次數比較多,像今年玉米基本上從種植到收穫都澆了將近3次水,這樣的話玉米除草劑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可以選擇人工除草或者在噴施一次除草劑,因為這個時候玉米長得比較高了,噴施除草劑的時候一定要貼著地面噴施。總的來說對於玉米的中後期的田間管理一定要滿足玉米的水肥的需求,同時也要及時的防治病蟲害,對於雜草要根據自己種植玉米的多少以及田間雜草的多少來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
7 # 好男人小趙
玉米中後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2個階段,也就是拔節開花至成熟階段,是營養生長轉向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和決定玉米穗數、穗子大小的階段,一般歷時27-30天。其田間管理目標是促稈壯穗,防止倒伏,防治病蟲害,達到穗多、穗大。
一、中耕培土:在喇叭口期連續中耕兩次,深度5~7釐米,掌握行間深一些、根旁淺一些,以防傷根。培土與中耕應同時進行,培土高度8-10釐米左右,可以增厚玉米根部土層,有利於氣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於灌溉和排水,可疏鬆土壤、消除雜草、蓄水保墒、促根發育,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在潮溼、黏重地塊以及大風多雨地區,培土的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二、加強追肥:玉米後期追肥,一般進行3次。1.中期就是抽穗開花期,以沃葉平衡型滴灌肥為主,兩公斤畝,間隔期7—10天滴施一次,一般施肥1次。
2.後期至成熟期:以沃葉高鉀型菌肥一公斤+高鉀型複合肥一公斤每畝,間隔期10天一次,一般施肥2次。
總結:以上就是沃葉的玉米施肥方案,玉米想要高產,和管理和施肥技術是分不開的,希望以上施肥方案能幫助到大家
-
8 # 鄉野老農
玉米的中後期如何進行田間管理,才能夠優質高產?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當玉米生長至七八個葉片時,開始拔節,說明玉米已經進入生長的中期,一直持續到玉米抽雄揚花,然後才是玉米生長的後期。
玉米開始拔節後,進入整個玉米生長的旺盛期。這段時間對玉米田間管理必須做的有這麼幾件事。
一,除治玉米田雜草。防治玉米田的雜草,有的人會說,我的玉米田雜草早在玉米3一5葉苗期已經除治過了。但不都是做的很好。我曾看到過有的玉米田雜草比苗還高,說明有些人還是防治雜草不及時。雖然有些玉米田雜草錯過了最佳防治時間,但玉米田的雜草一定要防治。這時的玉米已經很高了,使用除草劑噴霧時,噴霧器噴頭朝下方對雜草定向噴施藥液,不能傷著玉米。
二,化學防控防倒伏。玉米在生長中後期,容易受強風暴雨影響會出現倒伏,造成玉米減產。應在玉米大喇叭口前期,及時噴施防倒伏農藥進行噴霧預防。選用農藥可用多效唑或矮豐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防治。
三,防蟲治蟲。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蟲,使用辛硫磷顆粒劑拌沙粒灌心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四,及時澆水和施肥。做好玉米澆水和施肥管理,如果玉米種植前底肥充足,拔節初期玉米田澆水可不需追施化肥,只澆一遍拔節水就可以了。當玉米十一片葉子展開,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應追施玉米攻穗肥,配合澆水,畝用尿素三十至四十公斤。
玉米抽雄後,進入玉米生長後期。這段時間主要是防止玉米田乾旱。應及時檢視自己的玉米田,如果玉米田出現乾旱,應及時進行澆一遍水,以保證玉米完全成熟。
-
9 # 513邊城浪子
家裡每年都種玉米,在自己家基地裡改良實驗的很甜很糯 ,玉米中後期管理很重要,做好這4項工作,玉米產量品質有保障
目前玉米已經進入了生長的最後階段了,馬上就快要到收穫的季節了。想要玉米得到一個好的產量,離不來好的管理,那麼在玉米生長的中後期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針對玉米生長中後期的管理問題做一下講解。
玉米生長中後期是什麼時候?
玉米生長的中後期是從玉米的拔節期開始,一直到玉米的完全成熟期,這一時期中,玉米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玉米從拔節期到抽雄開花期,這一階段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可以說是玉米整個生育期裡面生長最旺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玉米的管理是否到位,關乎著玉米後期的產量和品質。第二個階段是從玉米的抽雄開花期到成熟花粒期,這一階段是玉米生殖生長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重點工作是防治玉米出現倒伏和病蟲害,提高玉米的產量。
-
10 # 神農35
玉米中後期是其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往往種植戶們只對中期階段進行粗放管理,後期階段,因受個方面因素影響,基本上沒能實施管理措施。殊不知,玉米中後期管理,對產量形成的重要性。那麼……!
玉米中後期要如何進行田間管理,才能夠優質高產呢?玉米中後期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穗期,二是灌漿鼓粒期。在這兩個影響產量的關鍵階段,進行科學管理,對玉米產量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玉米穗期管理
1.生育特點
玉米中期結穗階段是其最重要的發育階段,同時又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重的生長階段。
要提高玉米產量,在選用優質高產品種,適時播種和加強苗期田間管理,確保苗齊,全,壯外,更要加強玉米生產中期的田間管理,以防除弱苗,減少空稈禿尖,達到高產的目的。
2.主要管理方法
玉米穗期主要管理措施分幾個方面:
1.拔除病苗,弱株,雙株苗。大田生產中由於種子,地力,肥水,病蟲為害及營養條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的產生小苗,弱株。雙株苗是播種時,由於種子粒過小造成的。這類苗即佔據一定空間,影響通風透光,消耗肥水,又不能形成相應的產量。因此,應及早拔除,以提高高群體質量。
2.結合拔節期中耕施肥,根據玉米的吸肥規律,在其小喇叭口期(6~8葉期)玉米需肥高峰期,進行中耕施肥。每公頃240斤尿素+50~100斤氯化鉀或高鉀摻混肥。
3.重施攻穗肥,玉米穗肥是其抽穗前10天,接近大喇叭口期的追肥。此階段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速度最快,幼穗分化進入雌穗小花分化盛期,是決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最多的階段。一般需肥量佔追肥總量的50%~60%。由其是對瘠薄田塊和後期易脫肥田塊,要加大穗肥的施用量,每公頃用碳酸氫銨600~800斤,或尿素300斤+50~100斤氯化鉀或高鉀摻混肥。
4.防治蟲害,此時段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時期,可以採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稀釋1000倍液採用哧溜方式將藥液呲到心葉中。
5.做好抗旱排澇工作,玉米生長中,久旱久雨均不利於玉米生長,所以我做到旱可灌,澇可排,以此保障田間良好的生長環境。
玉米灌漿鼓粒期田間管理
1.生育特點
玉米此階段,雄穗抽出,所有葉片均已展開,株高已經定型,除了氣生根略有增長外,營養生長基本結束,向單純生殖生長階段轉化。主要是開花受粉和籽粒建成。也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授粉以後進入籽粒生產期,葉片高效率進行光合作用,把合成的碳水化合物運輸到籽粒中的儲存起來,玉米的產量只有10%~20%來自開花前莖葉和穗軸的儲存物質,80%~90%是在吐絲到成熟階段內完成。由此可見,玉米後期對其產量貢獻非常之大,加強其後期田間管理至關重要。
2.主要管理方法
玉米灌漿鼓粒期主要管理措施分以下幾個方面:
1.補施粒肥,玉米生長後期葉面積大,光合效率高,葉片功能期長,是實現高產的基礎保證。而玉米綠葉活稈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灌漿鼓粒期有充足的無機營養,因此。應酌情追施粒肥。粒肥施用時期為抽雄至開花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10千克。
2.及時澆水排澇,灌漿鼓粒階段土壤水分狀況是影響根系活力,葉片功能和決定粒數,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水分不足制約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加速葉片衰亡,間少粒數,降低粒重,因此,加強鼓勵階段水分管理,是保根,保葉,促粒重的主要措施。籽粒灌漿過程中,如果田間有積水,應及時排澇,以防澇害減產。
3.放秋壟,拿大草,放秋壟可以疏鬆土壤,消滅雜草,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地溫,促進早熟,促進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增加產量。
4.打底葉,玉米生育後期,底部葉片老化,枯黃,以失去葉片功能作用,要及時打掉,增加田間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減少病害侵染。
5.扒皮晾曬,可促玉米提早成熟5~7天,降低水分,提高玉米品質,扒皮晾曬時間很關鍵,一般在臘熟中後階段進行,也就是籽粒有一層硬蓋時,過早過晚都不利,過早影響灌漿,降低產量,過晚失去其意義。
小結
玉米中後期田間管理,是玉米整個生育期生產,產量形成最為關鍵的階段。抓好其田間中後期管理,對玉米提質提量至關重要。所以這點我們必須重視,應該改變重前輕後的管理方式,在抓好玉米前期田間生產的基礎上,認真抓好中後期田間管理,才是玉米高產提質的關鍵所在。
回覆列表
答:玉米中後期主要指穗期(拔節至開花) 和花粒期 (開花至成熟)2個階段,穗期階段是由營養生長轉向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一般歷時27-30天。其生育特點是根、莖(節間)、葉迅速生長的同時,雄雌穗迅速分化,是玉米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和決定玉米穗數、穗子大小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這一階段的管理目標是促稈壯穗,防止倒伏,防治病蟲害,以達到穗多、穗大的豐產長相。
一、中耕培土
中耕可以疏鬆土壤,利於根系發育,同時可去除田間雜草並使土壤更多地接納雨水;培土則可以刺激次生根發育,有效地防止因根系發育不良引起的根倒。中耕和培土作業可結合起來進行,培土高度以7-8釐米為宜。在潮溼、黏重地塊以及大風多雨地區,培土的增產效果比較明顯。
二、防治蟲害
玉米中後期是害蟲的多發期,主要害蟲有蚜蟲、玉米螟、粘蟲、棉鈴蟲等。防治蚜蟲,可使用玉米噴藥機用50%闢蚜霧每畝8-10克或10%吡蟲啉每畝10-15克對水45公斤噴霧。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螟在小口期(第9-10葉展開),用3%辛硫磷顆粒劑0.5kg,摻細沙7.5kg,混勻後撒入心葉,每株1.5-2g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噴霧,在雌穗抽絲盛期後6-8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噴霧,粘蟲可使用玉米噴藥機用滅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棉鈴蟲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噴霧。
三、病害的防治
玉米中後期多發生葉斑病、青枯病、鏽病、褐斑病等。
1、葉斑病。葉斑病主要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小斑病一般玉米品種多在葉脈間產生橢圓形或近長方形斑,黃褐色,邊緣有紫色或紅色暈圈,有時病斑有2-3個同心輪紋,多數病斑連片,病葉變黃枯死。小斑病的發病輕重一般與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有關,當病葉率15%時,又遇連陰雨天氣,就要進行防治。可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葉集中銷燬,然後使用玉米噴藥機噴灑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2、青枯病。也稱玉米莖腐病、莖基腐病,是對玉米生產危害較重的病害。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嚴重的40-50%,特別嚴重的高達80%以上,農民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灌漿至蠟熟期,連續陰雨,光照不足,多陰暴晴是發病綜合有利條件。莖基部的葉鞘間,雨後積水溫度高,容易發病。發現零星病株時,用玉米噴藥機噴施多菌靈500倍液澆根,每株灌藥液500毫升。
3、鏽病。防治鏽病可在初發期用玉米噴藥機噴施20%粉鏽寧乳油每畝75-100毫升噴霧防治
4、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來上升為主要病害的一種真菌病害,其典型症狀是葉片中上部發病,出現黃、褐色斑點,尤其是中脈上會有褐色斑點。這種病害在鄭單958、浚單20上表現尤為突出。病源菌在土壤中,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蔓延。玉米褐斑病防治最佳時期在拔節前,在抽穗前會加重危害程度。防治用藥可選擇粉鏽寧、甲基託布津、多菌靈、禾果利等殺菌劑。強調噴霧時一定要打勻、打透,水量一定要足,可選用加裝掉噴的玉米噴藥機。另外也應將已經發病的葉片病部剪下,帶出田外集中深埋銷燬。
5、頂尖腐爛病。頂尖腐爛病是近兩年來新出現的一種綜合性病害,目前其發病機理還沒有明確的結論。當前主栽品種抗性差,加之高溫高溼的環境影響,為薊馬、瑞典蠅等害蟲為病源侵染打開了通道,是造成這一病害危害加重的3個主要因素。頂尖腐爛病發病時,玉米新生葉片尖、緣部位褪綠變薄呈半透明狀,後粘連成牛尾狀,造成雄穗不能抽出。隨著病情發展,玉米頂部的“牛尾”會腐爛發出臭味。防治這種病害單一用藥效果不好,應用殺細菌的藥劑如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農抗120和殺真菌的藥劑如百菌清、可殺得、錫唑醇等混配噴藥,還可加上啶蟲脒等殺蟲劑。對已經形成“牛尾”的玉米頂心可用刀片將其劃開,幫助雄穗抽出。已開始發生腐爛的頂心應將腐爛部分剪掉徹底銷燬。
四、追肥
玉米後期追肥,一般進行3次。
第一次在拔節前後(苗高30釐米左右,7-8片葉)施入,稱為攻稈肥。追施的目的主要是保證玉米植株健壯生長,促進玉米雌雄穗順利分化。施肥量佔總追肥量的30%,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追施優質有機肥1000-1500公斤。沿幼苗一側12-15釐米處開溝深施(15-20釐米)。
第二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葉展開),畝追施尿素30公斤左右,稱為攻穗肥。攻穗肥對保證玉米增產極為重要,對決定果穗的多少和每穗的粒數作用很大。施肥量佔總追肥量的50%,穗期追肥一般距玉米行15-20釐米,深施10釐米左右。可選用加裝玉米施肥器的玉米噴藥機進行施肥。 第三次在雌穗3%-5%吐絲時追施,稱為攻粒肥,這次追肥對防止葉片早衰、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施肥量一般佔總追肥量的20%,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產田可畝追施15公斤左右。為防止後期脫肥,確保植株健壯生長,也可使用玉米噴藥機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葉面施肥,每畝用尿素0.5-0.7公斤加磷酸二氫鉀0.2公斤,兌水50-100公斤,再加入殺蟲藥兼防治玉米螟 。
五、澆水
玉米後期澆水要進行4次
第一水:拔節前後澆拔節水,要淺(60m3/畝左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5%-70%即可;
第二水:大喇叭口期灌水,澆足(80m3/畝左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即可;
第三水:開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數的關鍵水;充分供給水分,對提高花粉生活力和受精能力,增強玉米結實力,減少禿頂缺粒有重要作用。
第四水: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關鍵水。籽粒灌漿過程中,如果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澇,以防澇害減產。
六、拔除空株
為減少空株對光、水、肥等資源的競爭和消耗,授粉10天以後,對全田植株逐一檢查,發現空株將其拔除,以達到提高群體產量的目的。
七、適時收穫
適時播種的玉米適當晚收並不會造成晚茬麥。近些年,我縣霜降日推遲,秋後較暖,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從玉米騰茬到小麥播完的時間大大縮短,因此,玉米可以適當晚收。玉米收穫主要依據兩個指標: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層形成。二是籽粒乳線消失,果穗苞葉變白而鬆散。一般麥田9月底收穫,高產田10月上旬收穫。收穫後及時晾曬。
八、秸稈還田
玉米收穫後,嚴禁焚燒秸稈,應及時秸稈還田,以培肥地力。適於青貯的品種可以適時收穫,秸稈青貯用作飼料。
九、災害應變措施
1、澇災
玉米前期怕澇,淹水時間不應超過半天。生長後期對澇漬敏感性降低,淹水低於1天
2、雹災
苗期遭遇雹災,應加強肥水管理,可噴施葉面肥,促其恢復,降低產量損失。拔節後遭遇雹災受損嚴重,應及時組織科技人員進行田間診斷,視災害程度酌情采取相應措施。
3、風災
小口期前遭遇大風,出現倒伏,可不採取措施,基本不影響產量。小口期後遭遇大風而出現的倒伏,應及時扶正,並淺培土,以促迎根下扎,增強抗倒伏能力,降低產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