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都2周半了、只能叫爺爺、爸爸、姐姐、發音還算清楚、其它都不會說、聽什麼都聽的懂、這正常嗎
2
回覆列表
  • 1 # 愛生活的TEN

    先感謝能回答這個問題,寶寶兩歲半,只能叫這些稱呼,我枯計孩子在跟家裡人生活時只接觸到這些人吧,對於語言問題,我希望在孩子的成長上,家裡人能多耐心用普通話跟他聊天和孩子,家裡人能多陪陪孩子,給孩子建立個有語言的環境,不要讓孩子一個人玩,感到孤單

  • 2 # 暖小夕

    貴人語遲,我老公的堂弟三歲半才開口說話,當時孩子父母都以為有問題,帶去很多醫院檢查也沒啥結論。現在12了,除了稍顯內向,語言表達,人際交流、學習成績都沒問題。

    比較起來,你家孩子詞彙量確實比同齡孩子有點少,也可能在處在積累期。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多給孩子讀一些繪本,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分享隨時隨處看到的東西,讓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多聽多看,相信經過積累期,孩子會迎來爆發期,除了簡單詞彙,會出口成句,出口成章。

  • 3 # 米星麻麻

    寶寶兩歲半還不會說話,首先要考慮有沒有智力方面的問題,可以到醫院去做一下排查,如果沒有智力方面的問題,那家長就不要急,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說話語言表達能力會稍微晚一些,這個時候大人一定要多和他說,多和他講,而且不要搶著幫他做回答,要引導著讓他自己能說出來。經常的做一些引導式的遊戲幫助孩子,不愛說話的孩子,大人就更應該多和他交流,讓他有更多的詞彙量的書。在教孩子詞語或稱呼的時候也不要說疊語,比如說狗狗,貓貓,吃飯飯等,要準確的說出詞語,最好是有形容詞的加入。不要急每個孩子都有他的成長軌跡。按照他的成長軌跡,讓他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吧!

  • 4 # 哈嘍呀小安安

    很榮幸回答您的提問。

    兩歲半的寶寶如果排除遺傳因素、聽力障礙外,還是隻會說簡單的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是:孩子的語言發育有些遲緩。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了2歲左右,儘管可能會出現發音不準確,表達不恰當等問題,但基本都會說簡單的短句了,如“我叫***”,“我要吃飯”,“我想玩滑梯”等等。到2歲半左右,更長的句子也是可以表達出來的。如果孩子出現了語言發育緩慢,作為家長需要在自身找找問題了。

    一:“無效陪伴”太多,鼓勵說話太少:很多家長看似在陪著孩子玩,其實全程無交流。或者家長在生活中,並沒有足夠的引導孩子說話。建議家長們要充分利用繪本,多給孩子讀繪本,增加詞彙量,同時在培養孩子開口說話時,要“狠心”一點,要鼓勵孩子多說話。想要東西時,先說出來,再給他。隨時調動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並在他說出來時,及時給予回饋,如讚揚、擁抱或親吻。

    二:“方言太多”:這個原因和地域因素有關。有的地方習慣講方言,同時又時不時的說普通話,再加上有時普通話發音還不太準確。所以,孩子在學習語言時出現了差異,導致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所以,建議這樣的家庭一定儘量讓普通話比較好的大人多和孩子溝通,讓他們作為孩子語言發育的“第一導師”。

    三:“對外界接觸太少”: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少,都是眾星捧月,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少,建議家長要多帶孩子接觸社會和大自然,告訴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生活豐富起來了,就有說話交流的慾望了。

    0-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尤其在2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爆發。雖然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軌跡,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寶寶語言發育好,得益於家長們的耐心引導和交流,掌握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方餐桌餐具如何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