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77751262525

    摘要:剛性樓板假定是建築結構分析中的一個特有概念,它的引用可使計算概念明瞭,計算方法簡便,其成果可用於工程設計。在目前的各設計計算軟體中它是影響整體分析的主要引數,正確理解它的規範依據和力學原理,有助於設計人員進行合理設計。

    1 前言

    剛性樓板假定是總資訊中的重要引數之一,總資訊是建築結構分析中影響整體的引數群,它的變化直接影響整體計算結果的合理J性。由於程式編制人在計算理論和對規範理解上的差異,加之側重點不一樣,總資訊在各個程式中會有差異,就是同一個程式的不同版本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時應熟悉和理解程式的編制原理和使用說明,正確理解各個引數的規範依據和力學概念,從規範要求、力學原理和工程經驗等方面加以分析後合理選取,並按規範要求,對電算結果,應經分析判斷,確認其合理、有效後,方可用於工程設計。

    2 樓板剛度的各種假定

    2.1 問題的提出

    樓板是主要的量大面廣的水平構件,它一方面承受著豎向荷載的作用,又將其傳遞給柱、牆等豎向構件,另方面在受到水平荷載(風、地震等)作用時,也將其作用傳遞給豎向構件。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受力構件又是重要的傳力構件。

    由於樓板同時存在著平面內剛度及平面外剛度,在結構分析中,它對結構的整體剛度、對豎向和其他水平構件的內力產生重要影響,即樓板剛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整體結構及相關構件(也包括樓板本身)的分析結果(內力、變形及配筋)。所以樓板剛度的合理假定已成為結構分析的主要計算原則。

    隨著建築功能的日益複雜和建築外形的多樣化,建築結構也隨之複雜化,在此影響下,尋求樓板剛度的合理簡化和假定,來滿足工程設計的要求是廣大設計人員關注和思考的課題,也是各個程式不斷改版,努力完善,競相推出簡明、高效和可靠的計算方法的原因之一。

    2.2 剛性樓板假定

    其含義是假定樓板平面內剛度無限大,平面外剛度為零。這是一個特有概念能使結構計算概念明瞭,計算簡便;使結構在每層板內只有3個公共自由度,即兩個平移自由度dx、dy和一個繞豎軸扭轉自由度θz,在板內的每個節點的獨立自由度也只有3個;使電算的效率大大提高,程式的運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剛性樓板假定認定平面外剛度為零,忽略了樓面梁的有效翼緣對平面外剛度的貢獻,使結構總剛度偏小,週期加長,吸引的地震作用小,不安全。為此,規範規定用梁剛度增大系數來間接的考慮樓板平面外的剛度。於是高規第5.2.2規定在內力和位移計算時,對現澆樓面和裝配式整體樓面的梁剛度採用1.3-2.0增大系數來考慮翼緣的增大作用。

    透過上述處理,目前設計中的絕大多數工程的樓面都能符合剛性樓板的假定,以此進行的計算分析可用於工程設計。

    2.3 彈性樓板假定

    對於複雜樓板,如不規則樓面,狹長、環形樓面,大開洞樓面及多塔、板柱結構、厚板轉換層結構等,其樓板面內的變形會使樓層中各抗側構件位移和內力發生較大的變化,特別是抗側剛度較小構件的位移和內力會加大,若仍用剛性樓板假定來計算分析,其計算結果會不真實,且無法保證其結果的可靠性,必須採用彈性樓板的計算方法。

    彈性樓板假定充分考慮了樓板平面內剛度的削弱和不均勻性,採用符合樓板平面內和平面外的實際剛度進行計算分析,其結果更真實的符合結構的計算模型。在SATWE中彈性樓板有彈性板6,彈性樓板3及彈性膜假定樓板等三種。

    (1)彈性樓板6,採用殼單元計算樓板面內和麵外的剛度,是針對板柱結構和板柱剪力牆結構的。其計算結果會使梁的配筋偏少而不安全,所以不適用於梁板結構樓面。

    (2)彈性板3,採用樓板平面內無限剛,平面外剛度按實計算的方法,用厚板彎曲單元進行計算,適用於厚板轉換層結構的轉換厚板分析計算。

    (3)彈性膜,上述兩種假定對框架、剪力牆、框-剪、框-筒等結構及空曠的廠房、體育場館等的複雜形狀樓板的計算都不適合,特別是梁配筋的安全性不可靠,從而提出了“彈性膜”假定,它採用平面應力膜單元來真實地計算樓板的平面內剛度,而不是無限剛。為簡化計算,同時忽略樓板平面外的剛度,即面外剛度為零。有點近似剛性樓板假定但又不同於剛性假定,要理解它的真實概念。

    應注意:

    A彈性樓板假定是用總剛分析法來進行結構整體計算的,所以計算軟體必須具有總剛的計算功能。僅有側剛計算功能的軟體是隻適用於剛性樓板假定的軟體,它不能識別彈性樓板。

    B用總剛法、彈性樓板進行結構整體計算時,應再用剛性樓板假定補充計算位移比、週期比和層剛比,因為這些引數規範要求是在剛性樓板假定下進行的計算值。

    2.4 規範規定

    高規5.1.5規定進行高層建築內力與位移計算時,可假定樓板在其自身平面內為無限剛,相應地設計時應採取必要措施,保證樓板平面內的整體剛度。當樓板會產生明顯的面內變形時,計算時就應考慮樓板的面內變形或對採用樓板面內無限剛性假定計算方法的計算結果,再進行適當調整。

    所以:計算位移比、層剛比、週期比時選用剛性樓板假定[是],計算內力、配筋及其他內容時選用剛性樓板假定[否]。

    高規4.3.6及抗震規範3.4.3規定對不規則、開大洞、樓板區域性不連續等情況,在設計中應考慮樓板削弱產生的不利影響,應採用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變化的計算模型。

    3 一般程式中的兩種抗震設計方法

    3.1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也稱規範法,適用於大量的工程計算,該法有側剛及總剛兩種計算方法,分別對應側剛模型及總剛模型,其主要區別是側剛模型採用剛性樓板假定的簡化剛度矩陣模型。總剛模型是採用彈性樓板假定的真實結構模型轉化成的剛度矩陣模型。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先計算結構的自振振型,選取若干個振型分別計算各個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將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於結構上,求其結構內力,最後將各振型的內力進行組合,得到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和變形。其基本原理就是用“規範”反應譜,先求得各振型的對應的“最大”地震力,組合後得到結構的組合地震作用。這裡面有一個求“廣義特徵值”而得出結構前幾階振型和頻率的重要步驟,在這個過程中程式按力學和數學的法則進行繁多的中間計算,而不輸出中間資料,僅將結果值告知設計人。

    3.2 時程分析法

    即振型疊加法,用於複雜高層結構的補充計算,按抗震規範5.1.2-3及條文說明,時程分析法是多遇地震下的補充計算,與反應譜法計算值比較取較大值,對特別不規則、特別重要的和較高的高層建築才要求採用。

    為一組常係數的二階線性動力微分方程,程式多用振型疊加法求解,即把各個振型的響應疊加以得到系統的彈性時程響應。實施中應注意:

    (1)應按建築場地類別和設計地震分組選用不少於二組的實際強震記錄和一組人工模擬的加速度時程曲線(人工模擬地震波)進行分析。

    (2)每條時程曲線計算所得的結構底部剪力不應少於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65%。多條曲線時不應小於80%。3)選用的地震使其加速度時程的持續時間一般為結構基本週期的5-10倍,且高層建築不宜小於20s。

    (4)計算罕遇地震下結構的變形時應採用彈塑性時程分析法。

    4 振型分解法中的兩種計算方法及與剛性樓板假定的關係

    4.1 側剛計算方法

    是一種簡化計算方法,它建立在“剛性樓板假定”的基礎上,因為大大減少了結構整體自由度數,使電算效率提高,特別在計算機應用初期,記憶體量有限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復雜的大型工程的電算分析,使側剛法在工程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目前軟體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程式應用中,常用到一種簡化模型——“拐把模型”;剛性樓板在水平力作用下為剛性平動,在整個平動過程中有一點總不會發生轉動,這個點就稱“樓層的剛度中心”,以它做為“位移計算”的參考點是最合理的。但實際計算中要準確算出剛度中心很困難,因此計算中近似地把位移參考點設定在每層的質量中心,這種簡化的方法能滿足工程設計的要求,這種模型稱“拐把模型”。

    4.2 總剛計算方法

    由於“側剛法”是近似法,有一定誤差,特別是在多塔結構,錯層結構,帶轉換層結構,樓板形狀複雜的結構等的計算中無法得到真實的週期,振型和地震分析結果值,其計算結構的可靠性難以保證。採用總剛法計算,就是直接用結構的總剛陣和對應的質量陣進行地震分析,求解結構的週期和振型。可準確分析出結構每層每根構件的空間反應,分析出結構的剛度突變部位,薄弱構件以及資料輸入錯誤部位等。與“側剛法”比,它精剛法的數倍,以一個10層結構而言,側剛法由於剛性樓板假定,其自由度數為30個,而總剛法為430個,可見計算量上的差異之大。

    須強調的是:採用彈性樓板假定並用總剛法進行結構整體計算時,應補充計算結構在剛性樓板假定下的位移比、週期比、樓層側剛比。

    5 剛性樓板假定在常用程式中的應用

    常用程式多是採用側剛計算法進行分析計算的,直接認定剛性樓板假定。如TBSA對高層建築進行整體分析時做了下述假定:樓板面內剛度無限大,面外剛度忽略不計。這樣一來,可大大減少結構模型中的自由度數量,從而減少結構分析的工作量,提高計算分析的效率。

    由於採用側剛法進行計算分析,剛性樓板假定在總資訊裡得到了隱含,而無須再做資訊的認定。當樓板會明顯產生面內變形時,其處理方法是對剛性假定的計算結果進行適當調整。其調整的方法和幅度,跟結構體系、構件的平面佈置、樓板削弱的程度等有密切關係。一般對樓板削弱部位的抗側剛度較小的結構構件,採用適當增大計算內力,加強配筋和採用構造措施等。其實,樓面梁剛度增大系數即是考慮樓面外剛度的一種輔助方法。

    SATWE採取在總資訊中對剛性假定用[是]和[否]分別處理整體計算和構件內力、配筋計算,應是更合理更準確的做法,也更能體現高規5.1.5的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去寫好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