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語梧情
-
2 # 浪擊天1
關於落枕怎麼治取何穴?為好,我來回答一二。
關於落枕的起因,病理我就不說了。簡單明瞭地說。
落枕按摩治療常見取穴有:
1.區域性取穴
指揉阿是穴(哪兒痛就揉哪,)
2.就近取穴
指柔風池、肩井、肩外俞穴
3.遠端取穴,上肢指柔落枕穴、外關穴。下肢配指柔絕骨穴(懸鐘)
4.其它按摩手法
滾法,掌滾患疼點頸側肌!
雙於捏拿頸側肌,
雙手搓熱,交替搓揉頸疼點及頸側肌,至痛處膚色發紅微熱程度即可。
-
3 # 新愛羅小蘿蔔
落枕穴(雙側):位於手背,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1指寬處。
後溪穴(雙側):位於手掌尺側掌橫紋處。
懸鐘穴(雙側):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4指寬。
區域性疼痛點
原理:
落枕穴為調理落枕的特效穴位;後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懸鐘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少陽膽經少陽經循行於頸肩部,取後溪穴與懸鐘穴可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4 # 百年健康大講堂
日常生活中,很多坐班的市民,常常一覺醒來就覺得脖子異常疼痛,這有可能就是落枕了,這裡介紹一種簡便的自我按摩治療法。
神奇的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1釐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控,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並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注意按摩前可塗少許頸肩松按摩膏於頸部即達到鎮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的效果。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鬆弛,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
5 # 中醫蓮子
穴位在於對症才有效,想要療效好,首先明白所涉及的病因病位。
病因。首先我們應該明白,落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落枕的發生常與睡眠姿勢不正,枕頭高低不適,頸部負重過度,寒邪侵襲頸背部有關。這樣下次才不會再出現。
病位。其次我們應該明白落枕所涉及的位置。落枕定位在頸項部經筋,附近涉及督脈,手足太陽和足少陽經。
督脈、 太陽經型:項背部強痛,低頭加重。項背部壓痛明顯。
少陽經型:頸肩部疼痛,頭歪向患側,頸肩部壓痛明顯。
針灸上選穴的主穴:天柱,阿是穴,後溪,懸鐘,落枕(外勞宮)。配穴督脈太陽經型+大椎、申脈,少陽經型+風池、肩井
遠近取穴,可疏通頸項部經絡氣血,達到舒筋通絡止痛的目的。
臨床中通常使用電針,脈衝電針儀的疏密波中的疏波,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加上紅外線照射,留針30分鐘左右,每日一次,一般5次,療效滿意。
針灸,徒手操作採用毫針瀉法,先是遠端穴,持續捻轉,囑患者慢慢活動頸項,一般疼痛可立即緩解,再次區域性的俞穴,受寒引起的也可以加艾灸,或點刺放血。
使用筋針療法,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拔罐,可以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較重者可以行刺絡拔罐或者走罐法。
如果是自己按的話,建議區域性熱敷,加快血液迴圈,按揉摩落枕穴(即外勞宮)。
回覆列表
要找出按上去最疼、感覺是放射性地疼的那個點,用拇指指腹按壓,力度以疼痛能忍受為度。
更高明的是針灸,但我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