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3589007217

    孵化 鵪鶉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溫度為38℃,溼度60%,第7-14天孵化溫度為37.8℃,溼度為50%,第15-17天落盤到出雛器中,溫度為37.7℃,溼度為65—70%。每間隔2小時翻卵一次,翻卵角度為90度。通風可以利用孵化器的通風孔。照卵一般在孵化的第5-7天進行頭照,第12-13天進行二照。[6] 飼養雛鳥出殼後,等毛幹後放到育雛箱內進行飼養,第1-3天育雛箱的溫度為35℃,以後逐日下調溫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為30℃,第21天為25℃,第28天以後在22-20℃左右的常溫下飼養即可。喂飼的原則是先飲水,後開食。[6] 可分為單飼式和群飼式。單飼式即一個籠內飼養一隻雄鳥或雌鳥,制籠材料可用鐵絲網及竹木等,籠長90釐米,寬20釐米,高15釐米,隔成5小籠,籠底網孔大小以鵪鶉的糞便能透過,而腳趾不會踩入為宜,間距大致為1釐米。鵪鶉籠採食面網孔較寬,使它們能伸出頭頸採食。籠外面掛食槽和水槽。群飼式即採用大籠小群飼養,以10只左右為宜。[6] 飼料有玉米麵、米糠、豆餅粉、麩皮、魚粉、骨粉、葉粉、食鹽、青菜、昆蟲等。飼料更多樣化,營養要全面,可以選擇品質好、適口性強、營養比較齊全、價格便宜、貨源比較充足的飼料來組成配合飼料。鵪鶉食料以半溼料為主,每天餵食5次,每天每隻給精料30克左右。鵪鶉喜溫暖、怕寒冷。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舍內應加溫,室溫應保持在10℃以上。[6] 疾病防治鵪鶉生長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飼養鵪鶉比較簡便。但是,鵪鶉在飼養過程中,容易發生疾病,常見的疾病有雛白痢、球蟲病、潰瘍性腸炎、白喉病等。[7] 雛白痢是常見危害大的細菌性傳染病。病鶉精神萎靡。糞便呈白色漿糊狀。在病鶉飼料中新增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惡林均有一定效果。籠舍要保持清潔乾燥,溫度穩定,防止過密擁擠。[7] 球蟲病為腸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鶉羽毛松亂,糞便帶血。可將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連服4-5日即可見效。[7] 潰瘍性腸炎這是家養鵪鶉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能力的疾病。鵪鶉弓背,雙目緊閉,拉稀,雙氫鏈黴素,泰樂菌素均為較好的治療藥物。四環素,呋喃類也有一定療效。[7] 白喉病多發生在梅雨季節,病鶉眼腫流淚,食慾不振。可將0.1%的二甲氧基嘧啶鈉粉拌喂或溶水飲用。同時還應把病鶉的頭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7] 馬立克氏病也是鵪鶉常發的一種病毒性疾病,病鶉表現為精神不振,癱瘓,貧血,兩翅下垂,排綠色稀糞。剖檢時常見內臟型,表現為心臟、肺、腺體、胃、肝、腎、睪丸及卵巢出現單個或多個腫瘤。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以預防為主。對初生鶉皮下注射馬立克疫苗效果較好。[7] 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包括急性敗血症、臍炎、氣囊炎、肝周炎、腸炎、關節炎、肉芽腫和卵黃性腹膜炎等。該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改善環境是預防該病發生的有效措施。犬腸桿菌主要透過消化道、呼吸道、臍部和面板創口感染。杜絕使用腐敗變質和受黴菌、大腸桿菌汙染的飼料。加強鵪鶉飼養管理,勤刷水槽及飲水器具,使用優質飼料,增強抗病力。[8] 石灰腳病病原體為突變膝蟎,多寄生在鶉脛部和趾部。病鶉脛部和趾部發炎,有炎性滲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黃色結痂。嚴重時可引起關節腫脹,趾骨變形,行走困難,生長受阻,產蛋下降。治療時可用20%硫磺軟膏塗擦患部,每天2次,連用3-5天。也可以用溫水洗去脛部和趾部上的痂疲,然後用0.1%敵百蟲溶液浸泡4-5分鐘。 支氣管炎是鵪鶉支氣管炎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特點是流淚、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鼻竇發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透過接觸及空氣傳播,火雞和雞也可能人工感染,但不溼臨床症狀。鵪鶉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100%。潛伏期4-7天。病鶉精神萎頓,結膜發炎,角膜混濁,流淚;鼻竇發炎,時有膿性分泌物,甩頭;打噴嚏,咳嗽,呼吸促迫,氣管羅音;肺、氣管發炎有病變,內有大量粘液;氣囊膜混濁,呈雲霧狀,有粘性滲出物;肝有時發生壞死病變;腹膜發炎,腹腔有濃性滲出物。常聚堆在一起,群居一角;時而出現神經症狀。成鶉產蛋下降,生畸形蛋。患病期間在飼料與飲水中新增0.04%-0.08%的土黴素和金黴素,並適當提高雛室及鶉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可減少死亡。另外要加強防疫工作,嚴防帶毒者與鵪鶉接觸。[7] 雙球菌病是由雙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頭為特徵的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閉目昏睡,呼吸困難,羽毛蓬亂無光。多數病鵪鶉歪向一側,不斷倒地,人工扶起,歪著頭又倒地,個別倒在地上採食。腹瀉嚴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關節腫大,腹部腫脹發紫。產蛋小或產軟蛋、白皮蛋、棕色蛋,產蛋率顯著下降。病程7-21天。病理變化有:體表脫毛處皮膚髮紅,腹腔內有漿液性、出血性或漿液纖維性滲出物。小腸壁增厚,腸管變粗,腸粘膜有瀰漫性出血斑點,有的潰瘍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黃色乾酪樣物,撥去幹酪物可見紅色的潰瘍凹陷。肝臟腫大,被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黃色條紋。脾臟腫大1-2倍,有出血斑點。腎腫大3-4倍,色暗。輸卵管發淡。防治方法:鏈黴素2g,用水溶液拌料24kg;0.05%的痢菌淨飲水,均連用7天。間隔5天,再用上法連服7天,可治癒。在服藥期,對舍及飲用具經常清洗消毒,保持鶉舍環境衛生。

  • 2 # 使用者2013589007217

    孵化 鵪鶉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溫度為38℃,溼度60%,第7-14天孵化溫度為37.8℃,溼度為50%,第15-17天落盤到出雛器中,溫度為37.7℃,溼度為65—70%。每間隔2小時翻卵一次,翻卵角度為90度。通風可以利用孵化器的通風孔。照卵一般在孵化的第5-7天進行頭照,第12-13天進行二照。[6] 飼養雛鳥出殼後,等毛幹後放到育雛箱內進行飼養,第1-3天育雛箱的溫度為35℃,以後逐日下調溫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為30℃,第21天為25℃,第28天以後在22-20℃左右的常溫下飼養即可。喂飼的原則是先飲水,後開食。[6] 可分為單飼式和群飼式。單飼式即一個籠內飼養一隻雄鳥或雌鳥,制籠材料可用鐵絲網及竹木等,籠長90釐米,寬20釐米,高15釐米,隔成5小籠,籠底網孔大小以鵪鶉的糞便能透過,而腳趾不會踩入為宜,間距大致為1釐米。鵪鶉籠採食面網孔較寬,使它們能伸出頭頸採食。籠外面掛食槽和水槽。群飼式即採用大籠小群飼養,以10只左右為宜。[6] 飼料有玉米麵、米糠、豆餅粉、麩皮、魚粉、骨粉、葉粉、食鹽、青菜、昆蟲等。飼料更多樣化,營養要全面,可以選擇品質好、適口性強、營養比較齊全、價格便宜、貨源比較充足的飼料來組成配合飼料。鵪鶉食料以半溼料為主,每天餵食5次,每天每隻給精料30克左右。鵪鶉喜溫暖、怕寒冷。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舍內應加溫,室溫應保持在10℃以上。[6] 疾病防治鵪鶉生長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飼養鵪鶉比較簡便。但是,鵪鶉在飼養過程中,容易發生疾病,常見的疾病有雛白痢、球蟲病、潰瘍性腸炎、白喉病等。[7] 雛白痢是常見危害大的細菌性傳染病。病鶉精神萎靡。糞便呈白色漿糊狀。在病鶉飼料中新增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惡林均有一定效果。籠舍要保持清潔乾燥,溫度穩定,防止過密擁擠。[7] 球蟲病為腸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鶉羽毛松亂,糞便帶血。可將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連服4-5日即可見效。[7] 潰瘍性腸炎這是家養鵪鶉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能力的疾病。鵪鶉弓背,雙目緊閉,拉稀,雙氫鏈黴素,泰樂菌素均為較好的治療藥物。四環素,呋喃類也有一定療效。[7] 白喉病多發生在梅雨季節,病鶉眼腫流淚,食慾不振。可將0.1%的二甲氧基嘧啶鈉粉拌喂或溶水飲用。同時還應把病鶉的頭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7] 馬立克氏病也是鵪鶉常發的一種病毒性疾病,病鶉表現為精神不振,癱瘓,貧血,兩翅下垂,排綠色稀糞。剖檢時常見內臟型,表現為心臟、肺、腺體、胃、肝、腎、睪丸及卵巢出現單個或多個腫瘤。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以預防為主。對初生鶉皮下注射馬立克疫苗效果較好。[7] 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包括急性敗血症、臍炎、氣囊炎、肝周炎、腸炎、關節炎、肉芽腫和卵黃性腹膜炎等。該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改善環境是預防該病發生的有效措施。犬腸桿菌主要透過消化道、呼吸道、臍部和面板創口感染。杜絕使用腐敗變質和受黴菌、大腸桿菌汙染的飼料。加強鵪鶉飼養管理,勤刷水槽及飲水器具,使用優質飼料,增強抗病力。[8] 石灰腳病病原體為突變膝蟎,多寄生在鶉脛部和趾部。病鶉脛部和趾部發炎,有炎性滲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黃色結痂。嚴重時可引起關節腫脹,趾骨變形,行走困難,生長受阻,產蛋下降。治療時可用20%硫磺軟膏塗擦患部,每天2次,連用3-5天。也可以用溫水洗去脛部和趾部上的痂疲,然後用0.1%敵百蟲溶液浸泡4-5分鐘。 支氣管炎是鵪鶉支氣管炎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特點是流淚、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鼻竇發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透過接觸及空氣傳播,火雞和雞也可能人工感染,但不溼臨床症狀。鵪鶉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100%。潛伏期4-7天。病鶉精神萎頓,結膜發炎,角膜混濁,流淚;鼻竇發炎,時有膿性分泌物,甩頭;打噴嚏,咳嗽,呼吸促迫,氣管羅音;肺、氣管發炎有病變,內有大量粘液;氣囊膜混濁,呈雲霧狀,有粘性滲出物;肝有時發生壞死病變;腹膜發炎,腹腔有濃性滲出物。常聚堆在一起,群居一角;時而出現神經症狀。成鶉產蛋下降,生畸形蛋。患病期間在飼料與飲水中新增0.04%-0.08%的土黴素和金黴素,並適當提高雛室及鶉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可減少死亡。另外要加強防疫工作,嚴防帶毒者與鵪鶉接觸。[7] 雙球菌病是由雙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頭為特徵的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閉目昏睡,呼吸困難,羽毛蓬亂無光。多數病鵪鶉歪向一側,不斷倒地,人工扶起,歪著頭又倒地,個別倒在地上採食。腹瀉嚴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關節腫大,腹部腫脹發紫。產蛋小或產軟蛋、白皮蛋、棕色蛋,產蛋率顯著下降。病程7-21天。病理變化有:體表脫毛處皮膚髮紅,腹腔內有漿液性、出血性或漿液纖維性滲出物。小腸壁增厚,腸管變粗,腸粘膜有瀰漫性出血斑點,有的潰瘍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黃色乾酪樣物,撥去幹酪物可見紅色的潰瘍凹陷。肝臟腫大,被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黃色條紋。脾臟腫大1-2倍,有出血斑點。腎腫大3-4倍,色暗。輸卵管發淡。防治方法:鏈黴素2g,用水溶液拌料24kg;0.05%的痢菌淨飲水,均連用7天。間隔5天,再用上法連服7天,可治癒。在服藥期,對舍及飲用具經常清洗消毒,保持鶉舍環境衛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闆油煙機總是響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