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苟且地頑強
-
2 # 生活味兒
這個問題也挺應景兒的,這段時間還真的和我的一個經常聯絡的朋友相處的不是太愉快。
我們是中學同學,一直感覺挺說得來的,也覺得我們倆挺有緣分,一個村兒的,結婚又是同一天,孩子也就差一歲。曾經我們兩個家庭差不多,老公打工,我們在家看孩子。後來她老公漲工資了,她也開了一個便利店,生活比我家明顯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人家跟人老公是你恩我愛的,我呢就慘了點,家裡那個不爭氣,不務正業,我舉步維艱。生活上拉開差距以後,我就發現,這個朋友跟我說話總是趾高氣昂的。要不就是說出那種現在就是我活該的那種意思的話。盛氣凌人,頤指氣使的那種優越感,真的讓我感覺特別的不舒服,但是又是多年的朋友,也不好說。直到最近,我真的真的快受不了了,有時候他打電話發信息我都不敢接,不敢回。我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高調,只是覺得長此以往,我們將不會再是朋友。
閨蜜間的嬉笑怒罵,恨其不爭,我都能理解,但是那種盛氣凌人,頤指氣使的優越感,我真的受不了。如果哪天我悄悄的離開了,那個曾經是我朋友的你,還會記得我們曾經最真摯的友情嗎?
願天下所有最真的朋友以誠相待,友情久久,相伴一生。
-
3 # 文化新思維
我朋友說話總是讓我感到不舒服怎麼辦?這個問題是關於人際關係的,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可能會更容易看清楚些。
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你的提問。
我朋友說話“總是”讓我不舒服。
你朋友無論說什麼都會讓你不舒服嗎?無論何時說話都會讓你不舒服嗎?
答案如果:是!
很難想像你們是什麼朋友,不願意和別人處就不要處了。
如果總是不舒服又不得不處,那就是你不能離開朋友。既然你離不開朋友,又希望你們的關係是令你滿意的,那你要改變了。因為是你不滿意,所以你要做工作了。
如果答案:不是!
那你想一想看,你這個總是,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ps:以偏概全:就是拿某人的一個行為側面,某一段時間的人的行為表現,或者是某一情境中的行為特徵做為評判此人所有情境,時間,全面的行為。比如,某人因為瑣事和人爭吵,你在旁邊看到,就評價為這個人是個脾氣暴躁的人。
以偏概全會影響你對一個人的看法,就你的問題來看,你說朋友說話“總是”讓你不舒服。我還是比較傾向於判斷是以偏概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你對人的態度是說人好就很好。說人不好,就總是不好,跟你的思維習慣有關係。
建議:你在想到朋友總是不好的時候,想想看,是真的沒有一點好嗎?能不能找到一些好的地方?
朋友說話總是讓我感覺"不舒服"。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朋友說一些我喜歡聽的,願意聽的,想聽的,我就舒服了。
如果答案:是!
那麼你就能很明顯的看到這裡面有一個東西,說什麼話的“規則”。這樣說我就舒服,那樣說我就不舒服。
建議:你需要和朋友探討這個問題。
如果答案:不是!
那你要檢點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了?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把你的舒服交給朋友,朋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建議:思考一下,到底你想要什麼?
分析完你的問題後,我的回答也就結束了,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出來。希望可以幫到您!
回覆列表
你好!我聽到了你的提問。你因為別人說的話感到不舒服。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你不舒服呢?帶給你的感覺又是什麼呢?
去品味朋友的那句話,這句話讓你怎麼了?觸碰了你內心什麼情緒的開關呢?敢不敢勇敢往前走一步,去看一看自己的內心呢?
應該是以往有什麼負性事件沒有解決,像種子一樣埋在你的內心揮之不去,當外界的一句話觸碰了種子,迅速發芽生長,給了你不舒服的感覺。
所以,說到底不是別人的一句話帶給你的不舒服,而是由內在而來的不舒服感。張德芬說:親愛的,門外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就是這個意思。
當你下次再有這種不舒服感覺時,這正是你自我清理的時候。別人說什麼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是否強大有力量,藉助這樣的契機,修煉完美的自己!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