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河灣精靈

    產業網際網路更有益於研發、生產、銷售,是供給側聯動,數量更少、資質更高,凝聚力更強,對推進生產服務領域增強力量、增加信心、拓展資訊、更好地營造建設市場、滿足大眾需求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但也要防止投機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壟斷行為借勢乘機興風作浪。

  • 2 # 一支神筆諮詢

    截止到24日上午9點,該問題已經獲得了超過4600人使用者的關注,回答數超過了130個,回答中不乏關於對電池技術、量子計算技術、感測器、全息投影等諸多前沿科技和基礎科學領域的探討。

    2012 年,知乎曾與騰訊網際網路社會研究中心合作發起“網際網路十問 – 尋找中文網際網路思想者”活動,邀請了 10 位國內外科技網際網路領域大咖,以網際網路發展為思辨方向提出十個問題。當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作為十位受邀嘉賓之一參加活動,並在知乎提問“整個人類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獲得了網友的熱烈迴應。

    時隔六年,知乎從今年10月24日起再次發起全新一季的“網際網路十問”,第二季主題為“網際網路洞見者”。馬化騰同樣作為十位受邀的提問嘉賓參加活動,併成為第一個提問者。他在24日凌晨(知乎官方專題上線時間)準時在知乎提交了自己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六年前,網際網路行業正在從PC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當時提問和回答今天來看仍有富有意義。經過六年的發展,騰訊已經成為一家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近期,騰訊宣佈進行了架構調整和戰略升級,提出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此次馬化騰在知乎的提問,反映出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到目前階段的重要趨勢和走向,同時也反映出騰訊高層保持靈活和進取,不斷追求自我迭代,期待與各方一起開放協作、共同探索未來的決心。

    與此同時,馬化騰在知乎的發問,還透露了他對基礎科學發展的關切。從小就是天文愛好者的馬化騰, 過去幾年一直在加大對基礎科學的支援和投入。

    馬化騰多次參與未來科學大獎的活動,併成為捐贈人。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 ,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定“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計算機與數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其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由馬化騰於其他三位企業家共同認捐,期限為十年。馬化騰說:“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全行業包括所有的企業家更加關注科學,讓科學成為時尚。”

    2017年12月,馬化騰成為“科學突破獎”的創始捐贈人。科學突破獎由俄羅斯投資家尤里o米爾納在2012年設立,由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o布林、臉書聯合創始人馬克o扎克伯格夫婦、騰訊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化騰、尤里o米爾納夫婦等人贊助,對全球基礎科研進行支援。

    馬化騰表示,“基礎科學是技術進步的基石,我相信科學突破獎將鞏固全球科研人員和數學家之間溝通的橋樑,促進東西方交流。從物理,生命科學到數學,國際科學界讓全世界更加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2018年兩會,作為全華人大代表,馬化騰提出了《關於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和網路素養 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的建議》。同時,建議國家設立“青少年科學發展”專項基金,鼓勵各方社會力量深入參與科學教育和網路素養培養,建立“雲端實驗室”平臺和區域性科技館,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

    馬化騰希望各界加大對科研和教育的投入,讓中國誕生一大批世界級創新。他參與捐贈的西湖大學於10月20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該大學設有理學研究所、前沿技術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和生物學研究所,以科學研究和博士生培養為主要目的。由世界科學界翹楚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清華學校副校長施一公擔任首屆校長。

    馬化騰曾在西湖大學啟用儀式上說:“確確實實存在著一大批非常有情懷和理想的科學家願意迴歸祖國,培養人才,把祖國的科研水平提高到更高的階段。我看到一大批像施一公教授還有其他教授等,他們都有一大批成果,是世界級的。”

    基礎科學研究突破與“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後者正是騰訊的使命所在。騰訊連續六年舉辦WE大會,邀請頂尖科學家,分享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探索改變未來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騰訊還將與全球頂尖的科學機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聯合推出“青年科學家大獎”,鼓勵全球青年科學家進行跨學科研究與合作,解決人類和地球面臨的重大挑戰。未來“青年科學家大獎”的優勝者除了獲得獎金激勵,還將成為騰訊WE大會主講嘉賓,向全世界觀眾分享研究成果。

    此外,騰訊還成立了量子實驗室和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聚集海內外頂尖科學家,推動基礎科學和前沿科學的進步。持續的佈局,讓騰訊在基礎科學領域收穫了顯著的成果。目前,在量子通訊方面,已經有比較成型的產品,騰訊也正在把這些產品連線到騰訊雲的一些業務和產品裡。

    在深入探索基礎科學的同時,騰訊在科學技術的應用層面也在做積極投入。騰訊覓影是騰訊首款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聚合了騰訊公司內部包括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頂尖人工智慧團隊的能力,能夠輔助醫生篩查食管癌、肺結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直腸腫瘤、乳腺癌等疾病,以及利用AI輔診引擎輔助醫生對700多種疾病風險進行識別和預測,目前已與國內100多家頂級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截至2018年7月,騰訊覓影已累計輔助醫生閱讀醫學影像超1億張,服務90餘萬患者,提示高風險病變13萬例,有效輔助臨床醫生提升診斷準確率和效率。

    CNNIC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0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網民2968萬人,較2017年末增長3.8%;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透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比例高達98.3%。在中國網民規模增長趨緩的同時,醫療、教育、工業、汽車、零售等實體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凸顯出巨大潛力。

    今年十一前夕,騰訊宣佈了組織架構調整與戰略升級。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網際網路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將是網際網路行業最重要、最根本的趨勢。騰訊提出,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不只是將連線做得更好,幫助產業進行簡單的效率提升,更重要的是,透過我們的技術、平臺和資源,助力產業進行系統性的升級換代,成為各行各業最貼身的數字化助手。

    多年來,騰訊已經在雲、支付、AI、安全等諸多技術領域積累了深厚的能力。目前,騰訊雲已經有2000多個合作伙伴,行業解決方案超過六十種,助力各行各業打造自己的超級大腦,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領域都創造了大批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案例。未來,騰訊將以更開放的心態推動產業升級和生態繁榮,也為使用者創造更多元化、多場景的優質服務。

  • 3 # 1024正能量

    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熱點,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有利於促進農產品銷售,有利於農民定向生產,定向銷售,也有助於提高農產品價格,提高農產品收益

  • 4 #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這絕對是焦點,我在去年年底就開始寫這樣的文章,因為我是做傳統行業的,傳統行業這幾年特別難做,想轉行,轉什麼呢?現在最火的移動網際網路,我一考察發現到處都是機會,舉個例子,我就是個賣蘋果的,我現在想去陝西進蘋果回來賣怎麼辦?我得先去看看嚐嚐,然後再去聯絡購買,這就複雜了。其實移動網際網路解決這些問題非常簡單,但是現在沒有。解決方案,我上網一搜陝西蘋果出來了,我看看評價,看見距我550公里張三家的蘋果評論不錯,我放心支付了10噸一級蘋果的貨款在平臺,三天後到貨了我驗收沒錯,是他承諾的一級,損耗也在他陳諾的範圍內,我確認對方收到貨款。交易完成,這樣的模式甚至可以解決農產品積壓問題,這麼簡單的模式為什麼沒有?我找到原因了,做網際網路的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沒有做過傳統的生意,他不知道收購農產品需要去實地考察或者找代辦人,也就是說他們出的方案不接地氣,不瞭解傳統行業沒有辦法把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深入的對接。我又研究了很多失敗的網際網路專案發現都是這個問題,沒有把傳統的行業和網際網路結合好,跨度太大了。那麼現在各個行業都要被移動網際網路改造,那麼誰可以做這樣的事?一定是在傳統行業非常優秀而又懂網際網路的人才可以,所以有網友問我,想做個醫療平臺產品經理應該是懂醫藥的還是網際網路的?我告訴他兩個產品經理但是一定要以懂醫藥的為主,只有他才知道醫藥行業究竟需要怎樣去改造。後來我發現了非常多的這樣的機會每一個領域都有,我的文章說是可以誕生若干個滴滴,美團。我後來選擇了需求最為緊急和急迫的物流領域。在今天物流領域的虛假資訊還解決不了,騙子物流公司還無法識別,還沒有辦法方便的比較價格,連物流快遞公司的評價都沒有這簡直是網際網路人的恥辱,所以我們的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幾乎在零投入推廣資金的情況下,我們第一年的訂單金額可以過億。一個大的物流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不需三年就可以過百億甚至千億的交易額。

  • 5 # 凝智社

    產業網際網路是市場發展的必然,也是泡沫資本膨脹後的自然迴歸。

    近年網際網路在資本帶動下,不斷催生數字經濟,為了流量,為了使用者為了粉絲,不斷砸錢,然後讓專案或企業B羅C、D、E、F輪提升股價,最後讓股民買單,收割大眾錢,創始人套現,投資人套現,其他人套牢,這就是諸多網際網路虛擬經濟的套路。

    所以經常看到很多網際網路創始人,都是大喊賺未來的錢,賺資本市場的錢,現在的投入是為了未來的十倍,百倍回報。

    結果,企業流水和數字越來越大,虧損越來大,股價越來高,唯一不見的就是立潤!

    然而,在虛擬經濟時代,這讓大家和社會都相信了,相信自己都能成為第二個馬雲,第二個馬化騰,結果一地雞毛,倒閉跑路潮不斷!

    產業網際網路,本質不在於網際網路,而在於產業,在於實體,在於製造,是實體經濟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和累積的各種大資料資源,為實體經濟服務,助推產業發展,若離開這個,這必然又是一個概念,一個大泡沫!

    網際網路與產業的結合,是市場進入理性的的自我調整!

  • 6 # 老陳說經營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產業網際網路:

    產業網際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是相對於消費網際網路而引申出來的一個概念,主要指傳統產業的各個企業透過整合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終端以及網路優勢來提升企業內部工作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將傳統產業用“網際網路+”的手段幫助自己進行“轉型升級”以應對當今複雜變幻的市場競爭,實現企業的再發展並可持續。

    產業網際網路的興起與興旺涉及製造、農業、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各個傳統領域。

    “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維、語言和行為方式,眾多的傳統產業企業家也從中探尋到了“網際網路”可以改變甚至重構傳統企業經營模式的機遇,並正在努力地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整合並提高企業自身以及跨行業協同的能力與效率,從而實現跨界及跨越式發展。例如:新零售的崛起就是傳統零售行業整合網際網路實現跨界與創新的一個典型。“人”、“貨”與“場景”的“完美”結合把傳統零售行業拉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未來5G前提下的“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與傳統產業“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將把產業網際網路發展推向“極致”……

    因此,我們必須努力緊緊抓住這個機遇用新興的上述各項網際網路及相關技術把中國的傳統產業再上一個大臺階!

    中美貿易戰中一個重要的話題之一也就是所謂“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它背後的含義正是要竭制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與步伐……

    但是我們不怕,即便沒有了西方的支援,我們華人自強不息也會努力拼搏挑戰高峰,在“一帶一路”的幫助下把網際網路產業推向世界“輝煌”!

  • 7 # 說道231960427

    產業網際網路,是否成為焦點?網際網路現在成為焦點,網路化,資訊化,成為生活,交易,交流,溝通一部分,難道不是焦點嗎?但是網際網路,不能成為產業化,因為網際網路缺實業,是虛擬的,沒有實體,沒有人的參於,網際網路什麼都不是。好似製造業,土地,房子,沒有資本參於性,什麼都不是,是一樣的。網際網路為什麼發展快,因為人參於性,所以發展快。好似有的人參於性,熱度不夠,那麼發展也就沒有起水,沒有起色,不斷投資,投錢,也不改觀。網際網路發展離開人參於性,是發展不起來的。好似人,所有人不上網了,那麼網際網路就會死掉了。網際網路靠人體驗,才能有參於度,但是人體驗不好,人參於度不夠,那麼想發展都難。例如,有的網站說免費看書,結果一體驗,不是那麼事,就會流失客源,網際網路發展,讓人參於度,讓人有依存度,那就底門檻,重體驗,讓人參於度,才能有好發展,但是如果,高高在上,高門檻,到時有代替品,人會主動流走了,那麼還有高高在上嗎?還有重要一個是穩定性,留得住人,好似微信樣,發展很好!

  • 8 # 星星的筆記成長史

    現在都在談產業網際網路,到底什麼是產業網際網路呢?

    查了一下百科上的解釋:產業網際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是從消費網際網路引申出的概念,是指傳統產業借力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終端以及網路優勢,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是傳統產業透過“網際網路+”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

    我個人的理解是:產業網際網路就是“網際網路+”在目前傳統產業已經發生變革的情況下的新增長點。以前在B2C的市場中,網際網路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新的使用者增長點已經轉向了企業,重新進入B2B來做增長。

    網際網路兩個核心,增長和留存。增長是在企業→使用者→企業的迴圈中不斷地尋找增長點。馬化騰在騰訊目前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發現阿里找到的新增長點產業網際網路可以走下去,今年宣佈騰訊也開始轉向做產業網際網路。而馬雲2015年就預言過,產業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將來。現在,企業不論大小都在談AI,談雲計算。產業網際網路就是現在做到B2B階段的產物。

    比如,就快遞行業來說。阿里巴巴在做菜鳥智慧物流,劍指全球72小時必達,“四通一達”和順豐在做自助提貨櫃等等專案。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為快遞行業加速超過25%,這就是產業網際網路做到2B的成果。

    再舉個例子, 2015年3月,阿里巴巴Quattroporte胡曉明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到,產業網際網路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雲計算等新技術會給各個產業帶來巨大的提升機會,並將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爆發點,併為這一天的到來進行了長達六年的技術部署。

    阿里雲當年就開始做AI,現在阿里雲是全球十大雲計算服務商中唯一的中國企業。百度目前2C的產品有百度網盤,企業端是百度雲,騰訊則是雲盤和騰訊雲。

    一步先,步步先。阿里的雲計算現在全球知名,百度和騰訊慢了一步,現在大家知道的最多的就是百度網盤,而騰訊雲最多出現在大家眼中的時候,就是我們開啟QQ空間的時候。

    還是那句話,網際網路要增長和留存,新的增長點就是焦點,產業網際網路就是新的增長點。

  • 9 # 誰非誰莫屬in

    2019年8月20日,齊家網(齊屹科技:1739.HK)公佈2019年度中期業績。財報顯示,齊家網2019年上半年經營業務總收入為3.665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的2.06億元累計增長近80%,;毛利潤2.53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1.02億元累計增長138%。

    有分析認為,齊家網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其核心平臺業務增長和供應鏈收入增長,首先起核心平臺業務已經由2017年的35.8%擴大到今年同期的61.3%,佔營收的六成供應鏈業務正成為齊家網新的盈利點,其次,供應鏈收入2019年上半年為2890萬元,同比增長66.8%;最後得益於其正積極佈局的產業網際網路,利用資訊科技,不斷提高裝修公司的標準化和線上化水平,對家裝產業鏈和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對產業效率進行提升,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業務的增長。

  • 10 # 中關村網事

    近年來,伴隨人口紅利見頂,網際網路頭部公司紛紛將戰略重點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轉移,做出相應架構調整和業務轉型。

    美團CEO王興認為,產業網際網路有兩大發展方向,一種是通用技術,如各行各業都需要的5G;另一種是聚焦某個行業,用各種技術整合去解決實際問題。

    美團傾向於採取第二種做法,具體而言就是加強供給側數字化。

     

    所謂供給側數字化,從美團的角度講,即是指平臺上商家的數字化。美團對於平臺上590萬合作商戶的數字化,主要從員工管理、採購、選單數字化等方面進行。2018年以來,美團先後上線快驢買菜、餐廳管理系統等工具,圍繞“吃”進行商家數字化。

    在王興看來,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有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是合作關係。以中國中產階級消費升級拉動了牛油果需求的增長為例,中國的消費者升級要進行全球的供給側改革才能滿足。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需要把實體的需求資訊數字化,由此實現全球供應鏈的協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磁波的具體應用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