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偏執
-
2 # 小斌老師
選擇幼兒園的方法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幼兒園的體制
中國幼兒園只有公辦園和民辦園兩類。
公辦園包括:機關園、教辦園、校辦園、企辦園幾類;
民辦園包括:高階園和普惠園。
幼兒園又分為幾個等級,由高到低為:省級示範性、市級示範性、一級、二級和三級
規定幼兒園最低等級為三級,無等級園將會取消辦園資格。
對於家長而言,分辨公辦園和民辦園最明顯的方式就是收費。公辦園收費是有國家和政府的統一標準,以我們武漢市為例,公辦園省級示範園600元/月,市級示範園500元/月,往下越來越低。公辦園往往屬於公益一類或二類單位,享受全額撥款或者差額撥款。且收費專案只允許有:保教費和伙食費兩類。
而民辦園中高階園收費往往特別高,以武漢市為例,低則2000元/月,高的10000元/月。高階園是不享受政府補貼的。普惠園享受政府補貼,依據幼兒園等級有收費的上限,以武漢市為例,三級園收費1100元/月,二級園收費1300元/月。每個區的要求略有不同。
特別指出,現在很多開發商或幼兒園宣傳自己的是公辦園,其實他們只是普惠性幼兒園,只是享受了政府補貼,說自己是公辦園便於招生。實際上它屬於民營資本,教師不可能有編制,管理體制與公辦園根本性不同。
二、幼兒園的管理區別
公辦園一般直接歸屬於教育局管理。民辦園教育局也對其進行管理,但發證機關卻是民政局。其中還牽涉到諸多部分的問題。
從管理規範性來談,公辦園的管理明顯高於民辦園。以幼兒伙食為例,幼兒園不允許在幼兒伙食中盈利,也就是說伙食賬目要求獨立分開,並達到收支平衡,否則屬於違法行為。但往往民辦園將食堂工作人員工資、水電費、天然氣等費用納入夥食開支。而公辦園是不允許的,因為公辦園對每一筆賬目都有嚴格的要求,必須專款專用。所以,公辦園伙食比民辦園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三、公辦園好還是民辦園好?
不一定!
公辦園相比來說管理好,待遇高,教師素質好。但是,現在也有好的民辦園也很不錯,管理也很細緻,教師待遇逐步提高,保證了教師的隊伍力量。
公辦園也好,民辦園也罷,哪行哪業都有人渣和敗類。只是相對而言的機率問題。
公辦園教師整體師資力量一定會高一些,因為福利待遇好可以吸納優質師資。但,公辦園裡也有存在問題的老師。民辦園存在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問題,但也有很多教師的素質、水平都很不錯。所以,不存在公辦園一定好、民辦園一定不好的說法。
四、總結。
家長選擇幼兒園首要考慮的問題是遠近,接送方便,然後是接受能力。儘量選擇高等級幼兒園,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會更好。選擇公辦還是民辦看個人情況和經濟實力。高階園未必比普惠園好,教育這個東西還真的是未必貴的就是好的。很多高階園裡相反都不是專業人士,而是商業人才,他們懂得包裝、賣概念,把你的錢忽悠進荷包就是成功。
選擇幼兒園不必太糾結,近的肯定比遠的好,能選公辦可以享受政府福利當然最好。進步了公辦選等級高的。
當然,進什麼幼兒園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緣分碰到一個合格的、優秀的、有責任心的教師!
-
3 # 文文生活錄
選擇幼兒園首先我會考慮必須要是公立的幼兒園 還有就是路程 如果路程遠的話 再加上上班高峰期 會耽誤很長時間
-
4 # 原創媽咪
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確實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我女兒上幼兒園之前,我把我們家周圍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看過一遍。後來最終選擇了一家離家不遠且孩子喜歡的的幼兒園。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我對幼兒園的選擇標準是:
1、幼兒園在硬體設施上不能存在安全隱患
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們去看了一家兒園,幼兒園的園長帶我們簡單的參觀了一下,這家幼兒園樓下是教室,樓上是幼兒的活動室,隔著活動室的玻璃窗,看到外邊有一個大大的圓柱,圓柱的頂端是尖的。
正當我對這個東西納悶的時候,幼兒園的園長說這是某個單位關於天然氣的設施。我一聽心裡就有點發毛,離孩子活動的地方太近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不小心發生爆炸,那就太危險了。
於是我心裡決定孩子決對不能在這樣的幼兒園裡。因為周圍環境的安全,才能夠保證幼兒園的安全,幼兒園安全了,孩子們才會安全。
2、教學設施是否危害孩子的健康
朋友家的女兒在某個幼兒園,她推薦我們也孩子去那兒上。到了那家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很熱情,給我們逐一進行介紹,每個教室裡都掛著一個平板的電視。
老師說這個電視是為了教學的需要,每天都會透過電視給孩子們傳播知識,是學校專門為孩子們提供的教學裝置。
3、老師的品行好不好
幼兒園好不好,關鍵在於和孩子們每天接觸的老師的品行好不好。
當我們走訪另一家幼兒園的時候,正好趕上孩子們放學,我們覺得這個時候不方便進去打擾,於是就站在門口先等一等。
這一等不要緊,看到一個家長帶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孩子,來找他們的老師。
原來是放學後家長髮現孩子的書包裡沒有一本書,全是嘔吐物。孩子說是班裡有人推他打他,在孩子捱打的過程中,孩子大哭,然後吐了一書包。
他們的帶班老師是一個女老師,她平靜地說沒有發現,不知道班裡有這種情況。我也看到家長拿的那個書包了,裡面髒兮兮的,應該是吐的。
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兒,幼兒園裡學生都嘔吐成那個樣子了,帶班老師竟然不知道。但凡是有點責任心的老師都不會這樣推脫責任。於是我們決定不再等了,直接離開了。
4、要選口碑好的幼兒園
有一個幼兒園,大家都說挺好的,有十來個家長一起報名的,他們其中的一個把我也拉了進來,大家一塊報名,專門成立了一個櫻桃班。
可是就準備交費入學的前期,聽到周圍的鄰居們聊起這樣一件事。這個幼兒園有個小孩,中午的時候自己跑回家了。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中午一般都是不回家的,在幼兒園裡吃並午睡。
等到下午的時候,家人又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竟然沒有發現這件事情。幼兒園裡除了帶班老師,門口還應該有看門的。孩子自己跑出來,幼兒園裡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
幸虧孩子是安全的跑回家了,如果是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人販子或是在馬路上遇到了不測,那後面的事情就不敢想象了。這麼不負責任的幼兒園,其他方面再好,這個幼兒園再好也不能去。
5、要選孩子喜歡的幼兒園
最後去看的這家幼兒園,園長和老師看上去都挺和善的,沒有聽說過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
他們的教學設施不是電視而是投影。樓上是中班和大班的教師,樓下是小班和和兒童遊樂設施。
我對這樣的安排比較滿意,覺得他們考慮的較周到。小孩子剛去幼兒園上樓梯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所以把他們安排在一樓。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對幼兒園熟悉了,可以再上樓。
孩子的遊樂設施在一樓的一側,孩子放學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來接,孩子就可以在裡邊先玩一會。感覺他們考慮的比較周全。最主要的是我女兒非常的喜歡這兒,所以我們就最後定下了這家幼兒園。
我們在選擇幼兒園的過程中,把有關孩子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都考慮到了,關於幼兒園的硬體設施好不好,教學理念怎麼樣,我們沒有太去關注。
因為孩子太小,她自身的安全意識很弱,環境的安全和老師的責任心非常重要。後來的事實證明,老師確實挺好,孩子在幼兒園也過得很的快樂。
-
5 # 鄉戀WJP
朋友們好,我是鄉戀。題主問,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幼兒園?
選擇好幼兒園特簡單,距家近、收費低、上下班順道、口碑好、公辦教師是絕對主力、學校設施完善、省市規範化幼兒園。
大概達到以上要求的幼兒園,就基本可以了,你可以放心把孩子送去。
回覆列表
對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學校的場地是很重要的。家長要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設定情況,比如在學習時間和戶外活動時間的分配上是否合理。孩子入園後,學校的飲食情況怎麼樣,家長都要考察,畢竟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學齡前兒童處於感情發展的關鍵期,非常渴求家人的關愛,所以儘量不要選全託幼兒園。
1、學校師資
這一點,公立幼兒園基本不存在問題。它們都是在教育局有過相關備案的,公立幼兒園的老師也是透過統一的招聘途徑層層選拔出來的,可以說在教育的資質和能力上基本都問題不大。但是很多私立幼兒園就不一定了,現在社會上對幼兒園的需求非常大,每個地方都有“黑幼兒園”的存在,之所以說是“黑幼兒園”,主要是這些幼兒園沒有辦學資質,也沒有在教育局備案,近些年發生的虐童案件很多都是發生在這類幼兒園。
學校的師資,也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學校時會慎重考慮的問題。畢竟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都是希望孩子能學到些知識的。個人建議,在給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家長要選正規有辦學資質的學校,這樣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們才會放心。此外,家長最好能在選學校前去接觸一下學校的教師,他們的能力和態度也是學校好不好的一個表現。
2、距離
大部分孩子都是從上幼兒園開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和爸媽分離,很多幼兒園的孩子都存在分離焦慮,這一點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可要考慮。建議是給孩子選的幼兒園最好離家近些,在正式上學前,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帶孩子先去幾次學校,讓他們看看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可以開心的一起玩耍。孩子在心理上接納了,等到上學的時候家長才不會太苦惱。
3、學校場地
對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學校的場地是很重要的。學校的安全設施怎麼樣,有沒有安全隱患,孩子在裡面活動會不會遭受意外;孩子的戶外活動空間有沒有足夠大,玩耍的場所是否乾淨衛生;學校所在的位置是鬧市還是小區,周邊環境是安靜還是吵鬧;教室裡的桌椅是否都是環保材質等等這些因素家長都要考慮。
4、課程設定
家長要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設定情況,比如在學習時間和戶外活動時間的分配上是否合理,有沒有一些比較重視的特長培養課程,這些家長要在選學校之前瞭解好,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有特殊需求,也要提前考慮。
5、學校飲食
孩子入園後,就要在幼兒園待一整天,午飯和晚飯也是在學校吃的,所以學校的飲食情況怎麼樣,每一餐的營養是否均衡,菜品是否豐富,原料是否新鮮等等,家長都要考察,畢竟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
6、儘量不要選全託
儘量不要選全託幼兒園。學齡前兒童處於感情發展的關鍵期,非常渴求家人的關愛,如果此時送進幼兒園全託,寶寶缺乏與親人親暱的接觸,長此以往,他們會失去安全感、信任感。除非萬不得已,爸媽不要“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