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十月革命爆發,老布林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作者簡介: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語: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林什維克戰士。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7月30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鬥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鬥崗位的理想。 小說的結尾,保爾在近乎絕望地期待中,終於迎來了州委的電報:“小說大受讚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現實生活中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卻沒有那麼幸運,而是經歷了更多的磨難。小說寄給出版社之後,吃了個閉門羹——退稿。後來經過朋友們的努力,才被一家雜誌社小心翼翼地接受。擴充套件資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透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絡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完美的藝術典型。作者在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認為是在英勇的戰鬥和艱苦的勞動中,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小說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塑造了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輝形象。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童年,過的是最底層的苦難生活。年輕的保爾為拯救陷入敵手的老布林什維克朱赫來而遭逮捕,在獄中表現得堅貞不屈,出獄後參軍,在柯托夫斯基騎兵旅和布瓊尼騎兵團中轉戰疆場,浴血奮戰,身負重傷後以驚人的忍耐力使醫生們深為敬佩。出院後離開了部隊,無論是做共青團工作,肅反工作還是參加修築鐵路的艱苦勞動,均表現出了堅持真理和不怕艱險的大無畏精神,並且在愛情問題上也有著嚴肅的態度和精神境界,殘酷的戰爭、艱苦的勞動、繁重的工作使保爾病倒了,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最終獲得了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我起一個帶有“王妃”的小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