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龍子真
-
2 # 在下古麒
在我看來,仍然有。
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李建成性情鬆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世民功勳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劃,並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李世民。(摘自百度百科)
從以上的這段話當中,我們能夠提取到幾個關鍵資訊。
第一,太子性情惰慢,貪戀女色。齊王常有過錯。其實不僅在《資治通鑑》上有著關於唐太宗其他兩位弟兄的事蹟記載,在很多野史也有著同樣的描述,講太子與齊王不怎麼得人心。然後,我們再來假設,宣武門事變,太子或者齊王逃走了,儘管他還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實力,可是他勝者王敗者寇,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就算是太子,雖然是皇位的法律繼承人,可是這個時候,他也沒什麼群眾基礎了,誰會願意陪著一個沒什麼希望爭會皇權的人去鬧騰呢?這個時候有人會說魏徵了,可是一個魏徵也不能頂這麼大的作用吶。
第二,高祖有意讓李世民代替李建成。姑且不論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就能更加有力的證明李世民能夠坐穩皇位。就算曆史被太宗皇帝篡改了,高祖皇帝沒有這種想法,可是,要知道,在宣武門事變後,就連高祖皇帝都拿自己這個兒子沒什麼辦法啊。他便妥協了,左右嘆息道“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當即立秦王為太子。也就是說,讓李世民該幹嘛幹嘛吧,他不管了這群兔崽子了。
第三,高祖不喜李建成與李元吉。我看過一些對文章說宣武門事變其實是太子黨謀劃好了準備去早點接收高祖的皇位,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下子讓李世民鑽了空子。如果將高祖皇帝不喜歡自己的這兩個兒子,著太子黨造反一事便也說的過去。畢竟,看著自己的弟弟的權勢一天天的都能夠和自己這個當太子的相提並論了,自己怎麼能不要急呢?著急之下就做了一個衝動的行為,造反。趁現在還能折騰,手上還有一些造反的資本,乾脆直接和老爹攤牌吧,不然到時候連攤牌的資格都沒有了。所以從這一點看,就算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留下了一條命,可是都已經造反了啊,已經有了既定的犯罪事實,就算是虎毒不食子,可是自己也已經傷了老爹的心了,就算是留下了命,也沒了當皇帝的命了。
除了以上的三點,我們在來看看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第四,李世民手下有著精兵強將。一個偉人說的好啊,槍桿子裡出政權,只有自己的拳頭硬,才有資格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比一下李淵的三個兒子,就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在軍方有點資本。可是再來看看李元吉的軍隊是怎樣的,講一件小事情吧,李元吉愛好打獵,曾說“我寧可三天不吃東西,不能一天不打獵”,還放縱他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想一想,這樣的將領能夠帶出怎樣的軍隊,而這樣無組織無紀律的軍隊有怎麼可能有戰鬥力呢?
重頭戲來了,我們再來看看秦王李世民手下都是些什麼人呢。按照《舊唐書·長孫無忌傳》的記載,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都參與了這次的行動。當然,其他人我就不說了,光前三個人物就能夠頂個半邊天了,而且據說程咬金也參加了這次行動,當然,這也有待考證。反正,一句話,李世民手上的人用起來連他自己都怕(開玩笑)
那麼,經過以上的對比,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李元吉,死或者不死對李世民來說都沒差,因為他們都失敗了。既然這次事變李世民贏了,那麼他這個皇帝的寶座就已經是穩穩當當的了。
-
3 # 沉墨I方之城
如果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失敗,李世民依然還會是後來的太宗皇帝。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從史書上看,是被動所迫,由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斷的打壓秦王李世民,而且高祖皇帝李淵有意的偏袒太子所致,李淵有意的限制了秦王府的許可權,並調離了秦王的一些親信,比如尉遲敬德去齊王帳下聽令,比如杜如晦和房玄齡去了太子門下聽令等等,再加上太子曾經使用陰謀手段暗殺過秦王,李世民就算是個傻子也知道,太子和齊王會要他的命,而皇帝李淵肯定不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那麼李世民在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等人的極力規勸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就真的只是針對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嗎?只是為了殺他們兩人而解除自己的危機嗎?肯定不是的。
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不但不是針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他們只是發動政變的藉口和契機而已,李世民的終極目標是高祖李淵。
如果真是單純的刺殺太子和齊王,大可不必放在戒備森嚴的皇宮之內進行,那就是謀反。放在玄武門內解決太子和齊王,而更重要的目的卻是針對皇帝李淵,因為只有李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能脅迫皇帝承認既成事實,才能把政變的正當性透過脅迫手段讓李淵得到承認。
李世民政變的終極目的其實是高祖李淵,脅迫李淵承認政變的既成事實,從法統上解決太子之位的變更合法性。所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齊王李元吉逃脫,還是無法阻止李世民及其黨羽脅迫李淵,最終的結局還是一樣,以皇帝李淵的名義宣佈死者或者逃跑者為謀反之罪,李世民依然會接替太子之位,掌控大局。
如果逃跑者立刻回去組織軍隊進宮救駕呢,這樣的局面,李世民是有安排的,秦王府的親兵和李世民控制的軍隊是有那個實力進行平亂的,再說了,皇帝李淵還捏在李世民手上,下幾道聖旨應該不是難事,那麼天下之兵還是以皇帝令為準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翻不了大浪。
-
4 # 一葉小舟168521774
雖然,這是一個假設的命題,但是,很有意思。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有可能。如果發生了,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應該不可能是一種局面。咱們仔細分析一下。
一,李元吉能逃脫出去。<<李元吉劇照>>
按照實際情,李元吉最有可能逃出去。李世民第一箭射殺的是李建成,假設,尉遲敬德晚來一步的話,李世民很有可能已經死了。
如果,李元吉能夠成功脫險,玄武門門前的激戰,將會是空前的激烈。雙方都知道這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了。
從兵力上來講,李元吉一方佔絕對優勢,薛萬徹又是一個名將。李世民面臨的將是很危險的局面,秦王府不會存在了。即便是這樣,李世民手下的將士不會有人退卻的。
戰況持續時間越長,對李世民來說越危險。因為,他沒有外援。但是,在李元吉攻進皇宮以前,李淵還被控制在李世民手裡。危急之下,李世民會把李淵帶到玄武門城樓上,讓李淵來壓制李元吉。
李元吉會聽李淵的話,繳械投降嗎?不會的。李元吉知道放下武器,他也活不了,進攻失利,他照樣是個死。放手一搏,勝利了,他就是天下的主宰,所以,李元吉會拼命攻打玄武門。
那麼,會有兩種結局。一,李元吉攻下玄武門,李世民將不復存在。二,在戰鬥中李元吉被殺死,中國的歷史將會按照原來的軌跡走下去。
二,李建成逃出去。<<李建成劇照>>
李建成逃出去,這種情況最危險。李建成有一個任何人不能比的優勢,他是當朝太子。不要小看這個位置,皇帝在,這個位置很尷尬,皇帝不在,太子就是老大。
李建成逃出去後,一方面,他仍將會延用老套路,繼續攻打玄武門。另一方面,他會立即調禁軍。這樣的話,李建成會用龐大的軍力,圍住皇宮。再一個,皇宮還有其它宮門。李世民有限的兵守護玄武門,己經是捉襟見肘了,所以,他根本無暇守住其它宮門。
李建成將會很輕鬆地攻進皇宮,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即便,李世民讓李淵出來,李建成也不會放下手中的刀了。
李世民就是有通天徹地的本領也無濟於事了,謀略,智慧,魅力都將沒有用武之地了,性格倔強的李世民,會力戰而死。
李建成,會成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中國的歷史將是另一番景象。
總之,李建成和李元吉只要有一人逃出玄武門,對李世民來說都將是滅頂之災。
-
5 # 星空侃體育
玄武門之變是發生在唐朝建立初期的事件,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手下大將逼迫李淵退位,讓李世民順利登基,史稱唐太宗。玄武門兵變,如果太子李建成成功逃出,李世民還能繼位嗎?
李世民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唐國公李淵順應時代潮流,起兵反隋,他的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反隋戰爭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二兒子李世民,手下人才雲集,像秦瓊、程咬金等瓦崗寨一眾人員都投奔了李世民。在兩個兒子的幫助下,李淵的唐軍迅速推翻了隋朝,李淵稱帝,建立了唐朝。
李建成是李淵的長子,自然而然被立為太子,是未來的繼承人。但是李世民在此前的戰爭中功勞遠遠大於太子李建成,並且他身邊的人都希望李世民能夠奪得太子之位,在眾人的慫恿之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直接導致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喪命,其實就算兩人僥倖沒有在玄武門被殺死,李世民最終還是會成為唐朝第二任皇帝。因為當時李世民的勢力之大甚至超過了父親李淵,李世民能否可以成為皇帝,對於他身邊秦瓊、尉遲恭、房玄齡等人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就算李世民本身不想當皇帝,他身邊的人也會不斷的勸說李世民奪取皇位。
表面上看,太子李建成看到李世民的勢力不斷增大,便與後宮一些妃子們串通,在李淵面前誣告李世民,李世民的處境越來越不利,因此李世民才採取了斷的措施。實際上就算是李建成不出手,李世民早晚也會殺掉李建成這個太子,想想李世民手下大將尉遲恭都敢直接衝上大殿恐嚇李淵,殺個太子又算得了什麼。
回覆列表
如果他們哥倆逃出去一個,當然不會有唐太宗了。
李世民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在那時那個小範圍內只有家丁800名,加上一些親信,不到900人吧,秦叔寶都沒來,只有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勢力相差懸殊。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主要是賭了一把,用了擒賊擒王之法,800人進入玄武門並佔有重要位置,外面雖然全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但是主將在裡面外面就是一盤散沙,無人指揮,但是如果僥倖他們兩個跑出去其一,他將讓外面的兵丁衝進玄武門殺死李世民,800人根本擋不住。
如果李世民被他們殺死,李淵也會讓其他兒子繼位,當然不會再有唐太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