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血色黃昏的黃昏

    "心即理"——今直譯為:心就是天理;心就是良知。

    “心即理”之“心”是天理良心,是道德本體,是良知。不是指肉身之心。

    心學大師王陽明曰:“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又云:“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宇宙萬物,皆因人的存在才有生機,自然界一切變化規律都是人認知而得來。王陽明的“心即理”並不是主觀唯心,而是講究天人合一。世間萬物之“理”都是由人“心”去感知的,沒有人“心”何來“理”?

    自然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理”;人世間父慈子孝,相濡以沫之“理”;社會上懲惡揚善,尊老愛幼之“理”等等等等。只有用“心”去支配、調和才能達成統一。

    而不是宋“理學”的“格物致知”,一味的主張只要盡力去研究事物就能獲得道理,就能“知天理而滅人慾”。如果一個人內心乖張險惡,他再怎麼格物只能越Grand SantaFe壞。又豈能格出天理來呢?

    用“心”來感知、主導世界。那麼,外在世界就因人“心”而變成具有實際有意義的價值。

    王陽明用“心”來知“理”達“理”,“理”因“心”而成理的這種辯證關係,證明了人“心”本就是至善、存良知的道德本體。如果一個人內心不善良、不講道理,那也談不上“心即理”。“心”存邪念豈論“心即理”,真是豈有此理!

    王陽明認為“理”並非都存在於萬物,而是存在人“心”。用“天理即是人慾”來駁斥“知天理而滅人慾”這種片面的思想。

    “夫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於吾心耶”。

    同時,王陽明並非刻意強調主觀人“心”,而是認為世間萬物皆為一體。他的“致良知”,良知就是人根本,人的本性,也是來自宇宙本體的天道、天理!很好的將人與自然融合一起,而不是脫離自然惶論主觀意識。“良知者,心之本體。”

    某日,王陽明和友人山間遊玩:

    朋友指著一朵花對王陽明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此花在山間自開自落,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你的心讓它落,它就落?

    王陽明雲:“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獨在山間的這花本來並沒有實際意義,而當人“心”去欣賞此花的時候,此花才具有色彩,這個時候這花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花”!正因為有花這個自然之物,人同時也明白此物為“花”!

    一日,弟子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見到了什麼?”

    王艮說:“我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陽明說:“你看滿街都是聖人,滿街人看你也是聖人。”

    因此,“心即理”就是心是天理、是良知、是道德本質!

  • 2 # 笑笑小仙

    “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是其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也可以說是他的宇宙觀。在“心”與“理”的關係問題上,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產生了很大分歧。程頤認為“須是遍求”事物,方可“達理”;朱熹繼承程氏學說,提出了“即物窮理”的主張。而陸九淵則認為“理”不寓於外物,而存在於人的心裡,“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不過,陸九淵的“心”即“理”說在主觀唯心主義方面還不夠徹底,對“心”與“理”的關係問題還存在並列傾向和把“心”客觀化的痕跡。而王陽明則克服這個缺陷,發展了陸氏“心即理”這一命題,主張“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認為求“理”不在於“格物”,而在於“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王陽明公開宣稱:“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之相授受”。王陽明以“心即理”作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與“理”為二的理論;以“求理於吾心”作為“致知”途徑,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的觀點;又以“心之本體”說擴充了“心”的內涵,修正了陸九淵的“本心”說。

    王陽明認定: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體,它既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又是事物變化的歸宿。因此,天地間諸事萬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等等,無一不是根於吾心而森然畢具。所以,王陽明反覆強調:“心外無物,心外無義,心外無善”,“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他提倡求“理需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

    王陽明“心即理”之說,是其“知行合一”論的基礎,它充分肯定了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聖潛在能力,反對迷信外在權威,否定用現成規範和書本教條來禁錮人的身心,而主張依靠自我的“心之本體”(良知)來主宰和支配一切行為,在道德實踐中努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然而,王陽明的“心即理”之說,把人類的主觀意識和客觀存在等同起來,這就否定了有離開心而獨立存在的物質世界。王陽明所謂“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從反映論的角度來看,就是把人類認識的能動作用片面誇大和過分神化,以致用吾心之主觀精神吞併了客觀存在之物理。怎麼理解陽明心學體系“心即理”,這裡僅根據學者們的解析若加整理,還望各位發表自己的見解。

  • 3 # 國學精謀

    “心即理“是王陽明先生心學思想最核心部分,只要弄懂了”心即理“,那他心學的另外兩部分即“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就很好理解了。

    那麼如何理解”心即是理”?這是王陽明先生在經過求索朱子格物之學及格竹失敗之後,最終在貴州龍場悟道悟出來的學說。

    王陽明少年得志,中年失勢,一生追求“讀書學聖賢”,18歲那年拜訪了明初純儒吳與弼的弟子婁諒,談格物之說並認為這樣學便可達到聖人,於是讀朱熹的書,並親去實踐格物的學說,在亭子面前試圖格出竹子的道理來,格了很久都沒格出來,最終以失敗告終。

    格竹的失敗,使他對朱子之學產生了懷疑並對格物之學喪失了信心,最終他在龍場時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句話最容易被人誤解,意思是”要想成為聖人,其實只要以自己的"人性之善即道心"作為原點或載體積累到一定程度,去剔除或摒棄"人性之惡即人慾",從而達到聖人的境界。而之前事物上去格物,尋找事物的道理,那這樣的方法是有誤的。”

    所以在王陽明看來,”心即理“就是”天下無心外之事,無心外之理“。意思是說理就在心裡面,要向內探求道理。就人而言,心是一切行為的主宰,具有人倫道德的含義,透過人的主體性,確立了人在天地之間的靈長地位。

    王陽明在天泉證道時,提出的”四句教“,更清楚的說明了心學的”心即理“與”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關係。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認為心體即心的本質是無善無惡,要維持心體的中正平和,這就是正心;意念有善有惡,那麼誠意就是要遏制惡念,擴充善念並切實地去做;格物就是要去格掉惡念,擴充善念即為善去惡。所以他在《大學問》中,說明了身、心、意、知、物其實就是一物。格、致、誠、正、修其實為一個事情。因此只要往心裡去尋找事物之理,那”心即理”也就明白了。

    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把握住內心,去擴充自己理想的正念或善念,去除一些其他不必要的思想雜念或惡念,並努於去實現它,那就與陽明先生的心學一致了。所以我認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萬事只要從內心深處去尋找,只要有心並踐行之,則萬事可成。

  • 4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心即是理”,這裡的“心”,並不是指我們身體裡面這個肉團心,是指精神層面的那個“心”,而精神層面的“心”,也不是我們整天胡思亂想的那個“心”,那個“心”只是一個虛妄不實的顛倒心,“心即是理”的心,指的是我們不生不滅的那個妙明真心。

    至於這個妙明真心,只有透過努力親自去體驗才可以明白,語言、文字就無法表達清楚了,我們沒有真正的證到那個境界,無論怎麼說都是隔靴搔癢,抓不到實在處,所以只能借兩段禪宗語錄,來間接的幫助我們從外圍作些粗糙的瞭解。

    六祖慧能

    《六祖壇經》裡面記載了六祖慧能幾句話: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裡的“自性”,指的就是心的本體、本質,心的本質,按王陽明的話講,就是“天理”,就是那個去除了私慾矇蔽的“心”,也是那個昭覺靈明的“良知”。

    心中有雜念,就相當於是鏡子蒙上了灰塵,不再光潔,也好比是水中混入了泥沙,不再清澈,但我們要知道,無論是灰塵也好,泥沙也罷,它們都是客,而不是主人,灰塵不會因為落到了鏡子上,就變成了鏡子,泥沙也不會因為混入了水中,就變成了水,不是這樣的。

    灰塵即使落到了鏡面,它還是灰塵,泥沙即使混入了清水,它還是泥水,一切都沒有變,透過這些灰塵和泥沙,單看鏡子和水,它們的本質還是光潔、清澈的,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只要去除了雜念,妄心就變成了真心,六祖的五個“何期”,正是從這個角度講出來的。

    百丈懷海

    懷海禪師,是六祖慧能的第四代傳人,慧能傳南嶽懷讓,懷讓傳馬祖道一,馬祖座下三大士中,百丈懷海就居其一,他有一段話說: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王陽明“昭覺靈明”的出處就是百丈禪師的這段話,“靈光”就是我們的心體,當我們透過一翻修行,將心中的雜念去除以後,此“靈光”自然“獨耀”。

    這種光耀,是超越一切“根塵”的,“根”就是我們能看、能聽、能嗅等等的一切功能,“塵”就是我們所見、所聞、所嗅等等的一切範圍,這個時候,我們的靈耀之光,照破了一切“根塵”,朗朗乾坤,纖毫畢現,這就是“真常”的境界。

    這種境界,絕非是任何一種語言和文字所能夠描述的,而這一切,都是源自“心性無染”,只要我們做到了這個,我們就明白了“心即是理”,明折了理在心中“本自圓成”的道理,用王陽明的話講,“不須向外添一分”,就是這樣一個境界。

    總結

    所以,“心即是理”是一種掐兩頭的說法,一頭是它的初始狀態,在我們的心本還沒有受到染汙之前,這種狀態,已經是往者不可追了,那麼另一種就是最終的成功狀態,透過努力,我們把心中的汙垢給清除了,把來我們心中做客的那些私慾妄想給請走以後的狀態。

    當一切返樸歸真,回到了它的原始狀態,我們再來體會我們的心,就會發現它昭昭靈靈,一切無所不有,無所不具,天地萬物,原來盡在此一心中,除此一心,別無一事,別無一理,這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大圓滿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家暴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