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線攝影學院
-
2 # 天河圖
與其說在i5與i7之間做選擇,不如說,我們要選擇的是“夠用就好”還是“效能一步到位”。
然而在大家公認的intel第八代處理器,得到質的提升的一代,對於處理器的效能瓶頸方面的擔心,可以緩解很多。
於是拋開效能瓶頸的顧慮,在i5和i7之前,我們會更容易做出高性價比之選。
選擇之前,依舊還是看個人需求,而需求主分兩類:
第一類:使用筆記本編輯課件,上網查資料,帶到圖書館學習,閒時在追追劇
那麼主打效能與功耗平衡的酷睿i5完全能hold住你的日常應用,也同樣hold的學習程式設計的你。
即使未來幾年這類軟體的運算需求增長,但對於office辦公,瀏覽器,即時通訊,影片等主流軟體來說,八代酷睿的效能也足以應對了。
推薦本比如榮耀Maigc Book、華碩U4100N。
更何況i5還具有低功耗低發熱的優點,對於你的移動和長續航的需求也是完全可以滿足的。
第二類:設計專業;日常需要和3dsmax、cad、InDesign等專業軟體打交道;愛攝影,用PR、PS等軟體
那麼你可能更需要酷睿i7為你提供持久且強勁的峰值效能,來滿足你對這些軟體的使用需求。
除了I7的加持,還需要顯示卡的強強聯合,現在見得多的當屬 I7-8550U與MX150的組合。推薦本比如華為MateBook X Pro。
大致上如此,基本就沒啥問題。如果小夥伴有特殊需求,還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說不定我可以推薦一款心儀的啊。
-
3 # 於大千科技
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18年來看,DIY市場逐漸回暖。CPU散片、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的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機板的價格一貫保持比較穩定的趨勢。對於目前想組裝主機的小夥伴來說,是一個下手的好機會。
裝機三大件
intel裝機,目前主流的也是推薦的CPU,都是第八代CPU,大眾熟知的主要就是i3-8100、i5-8400、i5-8500以及i7-8700k。而對於九代CPU(比如i7-9700k、9900k),很多小夥伴並不是特別關注,主要原因就是價格太高而帶來的效能提升卻不明顯。目前市場下,9700k散片價格在2800元之上,8700k不到2300元,貴出了500多元買不到對應的效能,選擇8700k無疑是最明智的。對於目前主流的軟體或遊戲來說,沒有8700k駕馭不了的。
8700k Cpu若是選擇8700k,6000元的裝機預算在其他方面就需要打折扣。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打折扣就降低整機效能,因此在主機板方面,推薦Z370主機板。Z370主機板,也算是第一代支援intel 八代CPU的主機板,與當下熱門的Z390主機板相比,主要差異可見下圖,基本都在日常使用接受範圍之內。對於這種千元系主機板,可以選擇華擎、微星系列,質量也有保證。
Z370和Z390主機板主要差異三大件之記憶體,除了考慮品牌廠商之外,就是看是否需要高頻記憶體。對於追求價效比來說,預設頻率2133/2400的記憶體就足夠使用,有經驗的玩家,BIOS可以使用一鍵超頻,進一步提高性價比。
BIOS下記憶體一鍵超頻周邊硬體
說到顯示卡,當屬目前熱門的1660Ti。為什麼你可以選擇1660Ti顯示卡,給你三個理由:
第一:1660Ti 6G的效能定位於RTX2060 6G和GTX1060 6G之間。效能方面,1660Ti 6G有著RTX 2060約80%的效能,比1060高出30%;
第二:目前挖礦時期已過,若是非自營或非官方旗艦店的商家,新手或者經驗不足的使用者可能會買到1060或2060的礦卡。而對於1660Ti來說,礦卡機率明顯變小,如果身邊有人出二手,可以伺機拿下;
第三:如果你覺得1060 6G不夠,RTX2060 6G又太貴,那麼,1660TI就是最好的選擇,目前1660Ti的價格區間在1899元-2599元。未來的1660價位很可能比1660TI低300元左右。
至於其他硬體,8700k+1660Ti,額定500W電源走起,認準3C認證,選購大品牌;固態240/256G SSD起,128G SSD是遠遠不夠用的,也別想著 128G+1T機械,就係統快,軟體執行和資料讀寫慢也沒多大意義。
針對上述分析,最後一張完整推薦配置圖,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
-
4 # 等下一次相遇
1660ti和2060差距不是很大,總體效能相差百分之十五左右,建議選擇前者,畢竟現在前者也是主流處理器。
-
5 # 冰之灰燼
看你主要幹什麼玩遊戲i5+2060,專業應用i7+1660ti。
RTX2060比GTX1660ti效能高20%,另外GTX1660ti還閹割了光線追蹤和DLSS技術支援,當然2060比1660ti功耗就要高一些。而i7與i5在單核功能上,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i7強在核心和執行緒比i5多。其次,由於i7具有比i5更大大的快取和自身就比i5多的核心與執行緒,所以,在處理多執行緒,大數量的資料時,更佔優勢。所以在PS,影片剪輯,CAD需要多執行緒運算的時候用i7比較好一些,現在主流遊戲I5完全夠用再加上RTX2060遊戲效能比I7+1660ti強。除非就是一些3A大作,要求必須I7以外。
所以我覺得看你主要幹什麼用。
-
6 # Topk666
你要看自己對口的專業和拿來做什麼事情,你用電腦做的專業是費cpu不費顯示卡的話就選i7,畢竟效能擺在那裡,相反,你要玩遊戲的話就選i5 2060,2060的效能比1660ti更好,玩遊戲體驗也更好,i59代和i79代在玩遊戲方面差距應該不是很大,所以最後說的重點還是要對口你拿這個電腦需要幹什麼
-
7 # 新氪技
謝邀,具體選擇哪一款還是要視實際需求而定,相對而言,前者i7處理器強在多執行緒,在並行處理方面優勢明顯,後者強在顯示卡效能,遊戲方面優勢明顯。所以你如果是主要用它來作例如3維建模,影片渲染等工作的話,前者將非常適合;如果你主要是用它來玩大型遊戲的話,後者比較適合。
-
8 # Ra88
你選擇的兩個配置也的確存在,價格也非常接近。
應該這兩個筆記本都給列入遊戲本的配置之中了。可惜他們的記憶體配置都基本是8G,整體效能,如果不是執行大型軟體,軟體是否接受GPU支援,沒有多大感覺到這其中差別,看你使用的軟體要求吧。
執行大型平面、非編、製圖等軟體,i7 9代+1660ti會有優勢;
1660ti與2060的比較,效能也沒有一個級別這麼大;
另,這兩臺機的發熱耗能都不相上下;
如果能增加8G記憶體,效能可以提高一個檔次。
-
9 # 春困ing
其實這個是看需求的,i5是主要遊戲方向的,單核效能強勁。遊戲玩家選i5的多。i7主要是多執行緒,影片後期剪輯,3d建模啊這些會對i7比較友好。就看著自己的需求決定就好,還要注意高壓U和低壓U,不要入錯坑。其實現在AMD的CPU價效比是真的高,可以考慮一下
-
10 # 九月漫談科技
筆記本的話,建議你選擇i7➕1660ti
因為首先在筆記本上,1660ti和2060的效能差距不大,大概是10%到15%以內。
其次我們2060比1660ti多的就是光追的cuda核心,但是就目前評測的情況來看,筆記本2060的光追體驗並不好,筆記本要體驗光追最好在2070以上,所以如果在2060和1660ti比較可能還是選1660ti,畢竟價錢便宜可以在其他地方加料。
i7相比i5多執行緒強了很多,那麼你在一些專業軟體的使用上會比i5快很多。
回覆列表
你好,對於膝上型電腦來說,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隻看具體的配置,而不看品牌和系列。關於你的具體問題,我具體解析一下:
大多數聯想膝上型電腦,即便升級到i7處理器,也是白瞎的了,純粹是浪費錢
一、你是不是覺得,3000多塊錢的膝上型電腦,換上更好的CPU,記憶體,顯示卡,就和蘋果膝上型電腦一樣了呢?
也許,你潛意識裡面,就是這麼認為的了。
二、對於聯想膝上型電腦來說,系列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說,thinkpad的X系列和T系列,就是要作為首選。
thinkpad的其他系列,就是渣渣,無論如何提升CPU,顯示卡的配置都沒有意義的。
非thinkpad系列的聯想膝上型電腦,那就更是渣渣了,完全不值得考慮的了。
三、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這個,你覺得普通電腦,換成i7有意義嗎?
好吧,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了。
四、對於設計師來說,這個,你覺得普通膝上型電腦,換成i7有意思嗎?
好吧,也沒有意思的了。
1,說實話,大多數膝上型電腦,都不配使用i7系列的處理器。
2,能夠配得上i7系列處理器的,必然是有名有姓的某個專業系列的膝上型電腦。
綜上所述,不要糾結i5和i7了。i7是給極少數優秀的膝上型電腦系列準備的了,大多數膝上型電腦,即便配備了i7處理器,也是白瞎了這個膝上型電腦,沒有什麼意義的了。